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循序渐进,让学生悟之有道海门市余东小学 潘新琴所谓“悟”即“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我们在听课或教研活动中,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的问题: 1、阅读教学中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的提问分析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往往瞻前顾后,总怕学生讲得不到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问题回答对了
2、,从表面看好象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标,实际上只是将教学思想强加到学生头脑中罢了。2、忽视学生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忽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和发现方法。我们的阅读教师经常是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3、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教学与实践途径封闭,割断了学生与现实生活,大千世界的联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感悟要追本求源这里的“本”是课本,“源”指的是与文本有联系的、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所以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感悟不能只囿于对文本语言的简单理解,而是要引领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资源,并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催生学生的感悟向纵深发展。如笔者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3、时,是这样融合课内外资源的:在充分挖掘现有文本资源的同时,开源引流,通过诵读诗句“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唐代诗人李绅)、“独携天上小潭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北宋苏轼)感悟“天下第二泉”的美以及这美对阿炳一生成长和音乐创作的熏陶。巧妙设境,借助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乐声和文中插图渲染课堂氛围,凝聚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阿炳的同情。感悟人生,链接阿炳的朋友陆墟的一段描写:“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人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走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肋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引领学生走进阿柄的人生世
4、界,“零距离”地去感悟阿炳一生的坎坷与悲惨。这些鲜活而感人肺腑的阅读资源,如果能够巧妙地加以利用,课堂上就一定能把学生对阿炳人生的感悟沉淀到灵魂深处,可以想象学生会对阿炳、对文本、对生活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叩问”。二、感悟要言简意赅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通过播放天游峰的风光片,引领学生从谈游天游峰的感觉入手,游天游峰是“怕”还是“不怕”?这是从学生对天游峰感性认识上引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对学生来说既有选择性又有挑战性。“征服”天游峰,走近“扫路人”的阅读感悟活动在“两种不同的感觉”中悄悄地进行,老人那自信、豁达、开朗的美好品质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地沉潜。言为心声,在情感的
5、驱动下,学生也就迫切地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不能简单地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学习、情感的熏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就不再是单向的机械设计和被动接受,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把学生主体的感悟、作者的初衷与教师的关爱融于一体的语言交际过程,生命活动的过程。三、感悟要深入浅出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入”是“吞咽”,是学生语言的感受和积淀;“出”是“反哺”,是学生对文本语言深层的感悟和创造性的表述;感悟语言的
6、过程就是学生联系生活和自身体验,对文本不断地进行“吞咽”和“反哺”的过程。周一贯老师指出“真正的阅读,不只是学生纯吸收的单向活动,不只是课文信息由外到内的输入,而应当是内外互动的双重转化过程,即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学生主体意识由内到外向课文的输出”。所以说语文阅读活动不是教师在“转让”知识或技巧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沉潜。如对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醉”的理解,虽然都是写村居,但“醉”的境界迥然不同,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中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融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7、去“读通读熟读懂”(这是“入”)课文,在此基础上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思考”(这是“出”),以此感受“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醉”与后面的“相媚好”的和谐优美,一个“醉”勾画出了一幅祥和宁静淡雅的田园图景。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醉”则暗示着万物都陶醉在春天的喜悦中,就连孩子们也陶醉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意中。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正如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乐斯所说:“许多隐蔽的美,无究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高度中弄明白的。”“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可见,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保证阅读活动“出入”自由。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爱、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合作伙伴选择对生产计划的影响
- 戏剧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计划
- 营养科饮食管理改进目标计划
- 2024年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成都青羊区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时间因素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力学与计算机技术重点基础知识点
- 软件设计师职业发展规划试题及答案
- 软件开发中的跨团队协作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 第一套
- DB33∕T 2154-2018 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规范
- 新编应用文写作全套教学课件
-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JBT 1306-2024 电动单梁起重机(正式版)
- QBT 2262-1996 皮革工业术语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心理干预各论家庭治疗
- 《输变电工程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管理
- 2024氢气长管拖车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