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半纤维素一、半纤维素的分离与测定半纤维素存在于各种植物原料中,在牛纤维素基础理论研究或应用机理研究巾,往往需要把半纤维素从原料中分离出来,分离要彻底,并且要尽量减少半纤维素的裂解。但由于中纤维素与木素之间有化学键联接, 此复合体简称 L.C.C,L.C.C,与纤维素虽没化学键联接, 但结合紧密, 性质近似,所以半纤维素的分离是比较复杂的。1 1 . .半纤维素的分离纤维原料中除了三大组成外,还有其它少量组分存在,在半纤维素的分离(抽提)前必须先把这些少量组分除去。通常是采用苯一乙醇或丙酮抽提除去。经过抽提后的试料,称为无抽提物试料。分离提取半纤维素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抽提法,二是制成综纤
2、维素后再提取。直接抽提法适用于阔叶木和草类原料,不适用于针叶木,因为针叶木管胞次生壁的木质化程度高,使碱不易进入,因而分离出来的半纤维素很少,无实用价值。直接法所得的半纤维素量少,且杂质也多,给提纯工作增加困难。因此,大多数是制备综纤维素,再从综纤维素中抽提半纤维素,这种做法比较普遍。2 2 . .半纤维素的测定对半纤维素的测定研究,自 6060 年代以来,所用方法日趋完善。现在除用部分水解法、高碘酸盐氧化法及甲基化法外,又增加了 SmithSmith 降解法,并且用色谱和质谱联用鉴定技术等。现以白桦半纤维素为例,将这些方法的主要原理简介如下:(1)(1)部分水解法。将半纤维素水解,得到糖的复
3、合物,主要含木糖和糖醛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将这两种糖分离,而糖醛酸又可用色谱法分成三种。(2)(2)高碘酸盐氧化法。高碘酸盐氧化法可以测定聚糖还原性末端基的数目和支链情况,因此可以通过高碘酸盐的消耗量和形成的甲酸量计算末端基和支链的数目。(3)Smith(3)Smith 降解法。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办法,是在高碘酸盐氧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聚糖经过高磺酸的氧化后用硼氢化钠还原,然后进行酸水解、还原,最后用色谱鉴定所得产物,藉以了解聚糖结构情况。、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1 1 . .结构单元用色谱分析水解半纤维素得知,半纤维素的结构单元有如式 2-252-25 所示的 6 6( (1
4、) )工-人卡i0WHIRL 对拄用餐IM”口/克1611-D-%况大生半忏健”鸵招树里,1.从上式可以看出,有六碳糖基,也有五碳糖基2 2 . .单元之间的化学键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相似,也是链状分子结构,但链较短,且有支链。形如,支链的数量用分支度表示。单元之间的化学键和纤维素一样也是正键。但通常主键是 1 14 4 茂键,个别是 1 13 3 正键,而支链可以是 1 12 2、1 13 3、1 16 6 茂键,每个毕纤维素分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糖基,因此半纤维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单元以 1 14 4 茂键组成的复合多糖。3 3 . .半纤维素的命名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将所有的不
5、均一聚糖基都列出,支链糖基在前,主链糖基在后,并在最前面加“聚”字、以下式为例,这半纤维素可称为聚 C C 糖-A-A 糖-B-B 糖。(C)(C)支链(A)(A)王链这种命名比较全面,目前应用较广第二种,这种叫法比较简单,用“聚”字为首,后加主链糖基名称,支链的糖基不予写上。4 4 . .半纤维素的分类从上述可知,半纤维素的糖基不均一,因此它是一群物质的总称。一种植物中半纤维素有多种结构,不同原料的差异更大。半纤维素可大致分为二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结构:1)1)聚戊糖以木糖为线状分子的主链,其它的单糖基、糖醛酸,甚至乙酰基以支链形式存在,聚戊糖中的戊是指“五碳”的意思。(1)(1)聚 4 4
6、 一氧一甲基糖醛酸一木糖,其示意式如下:(X)L-*4(X)14(X)14(X)1*4(X)14Q(L取3),耶)3(即ACTAC1WMe-4(GA)( (A)(B)(B)A)(B)(B)上式中,“一-”表示 B B 茂键;数字表示成键的位置;“”表示结构为0 0c c 型,其形成的花键为-茂键;(X)(X)表示失水木糖;GA8GA8 示失水葡萄糖醛酸;ACAC 表示乙酰基;MeMe 表示甲氧基。将以上示意式写成分子结构式,如式 2-262-26 所示。C-OOH或4-部H40叩斯子怡科式上式中,4-O4-O-甲基葡萄糖醛酸指的是支链上的糖基的称呼。这个糖基是以0 0c c-茂键联接到主链木糖
7、的 2 2、3 3 位上的。这种键能抗酸水解。至于乙酰基的含量视原料种类而异,在阔叶木中含 3%3%5%,5%,而针叶木不含此基。乙酰基抗酸,但不抗碱。(2)(2)聚 4-O-4-O-甲基葡萄糖醛酸一阿拉伯糖-木糖。它和上(1)(1)比,是在结构中多了五碳环的阿拉伯糖,它出现在支链上。结构示意式如下:(X)1-4(X)1-4(X)1-4(X)1(X)1-4(X)1-4(X)1-4(X)1-*4(X)1-*4(X)1-+4(X)1-+4(X)1T T3(2)3(2)T T2 21 1l l(A)FMe-4(GA)(A)FMe-4(GA)该式中(A)(A)代表阿拉伯糖;F F 代表五碳环。大致是
8、l l2 2 个葡萄糖酸基和 l l3 3 个阿拉伯糖基对 1010 个木糖基单位。这种结构的半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草类原料中,针叶木含少量。2)2)聚已糖这是一类以六碳糖基为主链组成的半纤维素,已在这里是“六碳”的意思。(1)(1)聚葡萄糖一甘露糖。其示意式如下:(M)1-+4(M)1-4(G)1-+4(M)(M)1-+4(M)1-4(G)1-+4(M)T T1(M)1(M)式中(M)(M)代表失水甘露糖,(G)(G)代表失水葡萄糖。这种结构中,葡萄糖:甘露糖=1:(11:(14)4)。这种结构的半纤维素的聚合度很低,约 100100 左右。(2)(2)聚分解乳糖一甘露糖。示意式如下:.-MM-
9、4(M117格力11一一川Nil)一露2(3)2(3)62(3)ACACfAC(G*l式中(Gal)(Gal)代表失水分解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为主链,以 1,4-1,4-B B 茂键联接。针叶木大致是 0.30.3 个分解乳糖侧链基对 1010 个主链基单位,与主链以 1 16a6a 配糖键联接。(3)(3)阿拉伯分解乳糖。示意式如下:(G%1)1;(G器1t*3:(GflO1-*3666ftTfTI11L111(Gul)(Gal)(Gat(AF的F百3*1T1Igr主链是分解乳糖,以 l,3-Bl,3-B 茂键联接。阿拉伯糖和分解乳糖与主链以 1,6-1,6-B B 茂键联接。阿拉伯糖之间则
10、以 l,3-Bl,3-B 茂键相联。大致是 2 2 个阿拉伯糖基对 1010 个分解乳糖基。聚合度在 200200600,600,但由于具有高度的分枝,易溶于水中,仅在落叶松中发现有较大的含量。5.5.各类原料半纤维素比较一般来讲,针叶木半纤维素的平均含量均 20%,20%,阔叶木为 20%20%30%,30%,草类原料为 20%20%30%,30%,草类和阔叶木纤维素的含量比较高。半纤维素的组成情况,各类原料也是不同的,大致情况见表 2-1o2-1o米米2-1几肿蚪堆原料中半轩itJt的主要辐成忖时*草美4O,患Iff*邸*少或无同五4O邛修蛆*tfM中*楠k五春(珈果存住3小大 j*?阳口
11、的分尊叶松申支*很大”表示占非纤维素多糖的 80%90%;“大量”表示,与 60%70%;“中等”表示占 15%30%;“少量”表示占 1%5%;“痕迹”表示占 0.1%1%;“?”气表示尚未发现或不清楚。从表中可以看出,针叶木中半纤维素主要是聚甘露糖类;阔叶木主要是聚木糖类;草类也是聚木糖类,但其支链与阔叶木的情况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植物中半纤维素分子的特性也不同。几种禾本科植物的半纤维素结构简述如下。1 1)小麦秆小麦秆的半纤维素主要是阿拉伯糖一葡萄糖醛酸一木糖,即以木糖为主链,以花键联接,阿拉伯糖基和葡萄糖醛酸构成支链,分子上还有醋酸基。2 2)竹竹材的半纤维素以木糖为主链,并有支链,由阿
12、拉伯糖基,4 4O O 一甲基葡萄糖醛酸或葡萄糖醛酸基联在主链上。3 3)稻草稻草的牛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聚阿拉伯糖一葡萄糖醛酸一木糖。以木糖基构成主链,阿拉伯糖、A 葡萄糖醛酸联接到木糖基上构成支链。4 4)卢苇产苇的半纤维素主要成分是阿拉伯糖一葡萄糖醛酸一木糖。主链由木糖,支链由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构成。三、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1 1 . .溶解度半纤维素中有一小部分易溶于水,大部分不溶于水。如聚阿拉伯糖一分解乳糖易溶于水,一般聚合度愈低,分枝度越大的越易溶于水。通过分离得到的半纤维素要比天然的半纤维素的溶解度高。某些半纤维易溶于碱液中,而某些则易溶于酸液中。2 2 . .聚合度注:“极大”表示
13、基本上仅发现这一种多糖:半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在 200200 左右,一一般分布在 100100300,300,比纤维素的小得多,并且半纤维素有支链,这是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主要区别。四、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从牛纤维素的组成特征来看,基环间的联接是花键,含还原性末端基,基环上也具有羟基,因此,与纤维素相似,易发生酸性水解、剥皮反应,也可以进行氧化、还原、酯化和醴化反应。由于牛纤维素的聚合度低,且有支链,支链不能形成紧密的结合,而使无定形区增大,试剂可及度增大, 因而溶解度、化学活性、化学反应速度都比纤维素大。半纤维素中存在着多种组成和结构,其化学性质也存在着一定的例如,葡萄糖醛而碱法浆中则没有。相反
14、,五碳环的阿拉伯糖易被酸水解,因而酸法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中没有阿拉伯糖, 而碱法浆中却存在。花键在酸中易水解,所以酸法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比碱法浆的要低。例如某种针叶木原料在不同 p pH H值下的亚硫酸盐和碱法蒸煮中,所得浆中半纤维素的组成各异,其变化如下式 2-272-27 所示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组成不同,对纸浆性质有不同的影响。酸性亚硫酸法浆比碱法浆易打浆,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糖醛酸和半纤维素聚合度较低。烧碱法和硫酸盐法的制浆过程中易发生聚木糖被纸浆吸附的现象。这可能是在制浆过程中,除去了甲基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或乙酰基等支链,使半纤维素变成近似纤维素的直链分子,由于表面氢键结合力
15、吸附在纤维表面,而变成抗碱抽出的部分。五、半纤维素与制浆造纸的关系从造纸的角度上看,在制浆的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纸浆中的半纤维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浆的得率,而且可以缩短打浆时间,减少打浆电耗,提高成纸的物理强度,这在生产实践中已被证明。因为牛纤维素是无定形的,排列不规则,聚合度低,并有支链,因而吸水和保水能力强,使纤维易润胀,在打浆过程中纤维柔软易于细纤维化。成纸时,半纤维素增加了纤维的表面积,提高了单位表面积的结合界面,增加了纤维与纤维的结合强度,经干燥后强度增大。显然,由于半纤维素上述的性质,使含牛纤维素高的草类原料纸浆的保水值高,滤水性差,给浆料洗涤和网部脱水带来一定的困难。打浆度开得快,会妨碍纤维分丝帚化。成纸的紧度大、透明度大,纸质硬而脆。所以半纤维素含量高也有不利的一面。草浆的聚戊糖含量与纸物理强度有如下关系,当(纤维素/聚戊糖)=2.5=2.53.03.0 时,浆润胀可能性、裂断长和耐折度最大,而松厚度与撕裂度最小。当该系数为 6 69 9 时,则撕裂度最大,松厚度最好。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不如纤维素稳定,长期贮存易受空气中的氧氧化而使纸返黄。因而需长期保存的纸,则需用半纤维素含量低,甚至是不含半纤维素的棉麻制造。差异,因而不同的制浆方法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的组成也不同。酸抗酸水解但易碱裂解,因而在酸法浆残留有较多的葡萄糖醛酸,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培训机构辅导计划
- 小学美术创意表达辅导计划
- 领导班子工作协议
- 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计划范文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课程计划
- 造价管理咨询服务协议
- 长途客运合同协议
-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体系
- 小学运动会啦啦操团队训练计划
- 工程发展趋势合同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授权委托书(用电)
- 边坡支护之锚杆施工技术ppt版(共35页)
- 黄芩常见的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全文解读ppt课件
-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6篇
- GB∕T 25119-2021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 电池PCBA规格书
- 机械零件加工验收检验记录(共2页)
- 机械加工切削全参数推荐表
- 终端塔基础预偏值(抬高值)计算表格
- 海外医疗服务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