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CU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1页
探讨ICU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2页
探讨ICU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讨ICU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析了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与产生原因,针对其心理反应探讨有效而实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舒适的环境、加强心理护理、争取家属的配合、进行放松训练等,能有效地降低ICU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ICU患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1患者心理分析 1.1焦虑与恐惧患者入住ICU病房后,从其环境发现其他患者都插有很多管道,处于抢救生命过程中,自然意识到自己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处于需抢救生命的病危状态,从而在心理上极度不安;加上ICU病房内的监护设

2、备、限止亲人陪伴、严格的探视制度、所见到的是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或死亡,导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产生很重的负面影响,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由于探视时间的限制,亲友不能陪护在身边,患者易产生孤独无助,焦虑与恐惧心理。 1.2孤独感由于ICU病房属重症抢救监护的场所,亲人不能陪伴,即使探视时间也受到很多限止,患者缺乏与家属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而医护人员常因工作烦忙而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会感到非常孤独;有的患者常因疾病或手术因素导致发音困难、听力障碍以及心理障碍等引起开导与沟通困难更大,更增加了患者的孤独、郁闷、无助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从此患者失去安全感,心理更为恐慌。 1.3沮丧与忧郁住院以后在一

3、个陌生的新环境中,因病而生活不能自理,一切都需要别人帮助,易产生消极被动的情绪,从而产生消极意念。很多患者对自身的病情缺乏正确认识,对治疗心中无数,这样的患者整日抑郁苦闷、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思想压力沉重。若在住院期间亲身经历同室病友临终情景和亡故过程后,即可使患者内心产生恐惧、悲观、厌世等负面情绪,出现忧愁、冷漠、情绪消沉,失去治疗信心,甚至产生拒绝治疗,要求回家等死。 1.4情绪休克所谓情绪休克,指的是当发生完全意外的重大事件,脑子一片空白,停止思维,情绪反应也自然消失了。表现在临床上就是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得知检查出严重的意外疾病时,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濒临“崩溃”。也就是说这时患

4、者的情绪反而异常的平静和冷漠,不出现任何反应,对各种治疗处置反应平淡,寡言少语,形成“情绪休克”,少数患者可以持续数天。 1.5暴躁患者生病以后,无论事业及生活均受到了影响,患者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导致情绪极不稳定,表现在易冲动、暴躁、甚至自暴自弃,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医院治疗失去信心,对医护诊治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为一点生活小事就可与医务人员、病友发生冲突,身上常有一种无名火,随时都有可能将愤怒的情绪向家人、医护人员、病友及陪人发泄。 1.6依赖在ICU住院时间达一周后,就会产生对呼吸机、输液、导尿等管道以及监护设备产生依赖心理,一旦病情好转,当医护人员告诉准备脱机拔管时,有患者就会产生焦虑、

5、恐惧心理,害怕脱机拔管后又出现病情加重;即使有部分患者在病情好转离开ICU病房,也常往情绪消极,常主担心以后担心病情反复加重,而不想离开ICU病房。 2为解决以上问题,护士应主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搞好护患关系患者入住ICU病室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耐心介绍ICU科室的概况,以及医生与护理人员概况,而重点应放在,科室设备优良、医生、护士的诊疗水平高明,借以提高对医院的信心,减少恐惧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的信任,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医护人员扎实的临床知识及技能促使患者信任,在医患相互建立信任的基础上,患者才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护理治疗前给患者

6、做好解释工作,可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状况可能引起的误解,并可起到预防作用。当病情好转时要及时告之病情好转征象,给予心理支持,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营造舒适的环境监护区域环境的布置,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与方便,温度、湿度要适宜,光线要柔和,医护人员在工作和活动中尽量降低噪音,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病床舒适;注意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凡要影响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因素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在多个患者同住一个大房间时,必要时病床之间应用布帘隔开,既保护患者的隐私,又可减少患者之间引起的不良影响。 2.3心理护理入住ICU患者,大多数病情较危重,多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的患者,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

7、度的同情心、责任心与患者沟通,要用行动上、言语上多关心、安慰患者;要用目光、表情、肢体语言多方位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消极悲观情绪,并说明其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自身的尊严。文献资料显示13,护士在治疗或生活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即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孤独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对部分失去语言能力(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ICU患者,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的手势、表情等表达方式;或者通过图片卡、写字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及时释放内心积聚的焦虑情绪,这样既能满足患者需求,同时也使医护人员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到有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功效。 2.4力争家属

8、的配合家属是患者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护理人员要抓住家属有限的探视时间,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与信任,再由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变化、说明给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最好的,不仅增强患者与医护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动员亲人给予患者正面鼓励、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念,从孤独恐惧中早日摆脱出来最有效的措施。 2.5做好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改善精神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放松训练使患者感到安详和放松,从主观上形成一种安静状态,自然就缓解了焦虑情绪,是抗应激反应的有效措施。放松训练常用以下方法:深呼吸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等。也可以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制

9、订简单、轻松、有趣味性的活动计划,有助于患者完成短期活动目标,并对每日活动情作鼓励性评价,增强患者的活动信心和兴趣,改善患者活动无耐力的症状,在活动中使患者感觉到即使少量活动后也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和恢复自信,有利于减轻焦虑症状。 3小结 监护ICU患者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工作,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临床心理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而且还要善于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才能促进整体提高护理水平。也就是说:护理人员不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而且还要改善监护环境、提供舒适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依从性和主动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最终达到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茹群. ICU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和护理.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4):34. 2Wergin R, Modrykamien A. Cognitive impairment inICUsurvivors: Assessment and therapy. Cleve Clin J Med,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