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_第1页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_第2页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_第3页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精品文档.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4、年龄的称谓:年龄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

2、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

3、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5、国的别称。【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4、【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