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鹿苑坪民间艺术调查报告_第1页
恩施鹿苑坪民间艺术调查报告_第2页
恩施鹿苑坪民间艺术调查报告_第3页
恩施鹿苑坪民间艺术调查报告_第4页
恩施鹿苑坪民间艺术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鹿院坪村民间艺术的调查报告第五组:民间艺术调查组调查报告一览表1.实习意义 1.1实习背景 1.2历史文化2.本组的主要信息3.调查的内容 3.1民间艺术之声类 3.1.1土家大鼓 3.1.2锣钹(bó) 3.1.3腰鼓 3.2民间歌曲与舞蹈 3.2.1民间音 3.2.2民间舞蹈 3.3民间艺术之盆景,树木造型构造 3.3.1盆景 3.3.2树木造型 3.4民间艺术之实用工具 3.4.1木盆 3.4.2响吿 3.4.3石磨 3.4.4木制算盘 3.4.5木制瓢 3.5建筑类 3.5.1木制房子 3.5.2门窗艺术 3.6编织之类 3.6.1鹿院坪登山背篓与登山杖4.外平文化对木土

2、文化的影响1.实习意义本学期的第七周,我们班去恩施的世外挑源鹿院坪展开旅游特色调查实习。本次实习是由林老师带领我们,在这之前由许多老师经过亲身考察,最终决定去该地实习。本次实习主要以:1、累积完善的数据和资料,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开发管理系统;2、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调查区域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点;3、彰显旅游开发的整体形象,调整旅游开发框架;4、促进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发转化;5、使区域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更加合理;6加强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等实际调查作用进行。1.1实习背景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老师选择了在鹿苑坪调查学习。鹿苑坪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东经109°

3、1042北纬30°3042,神秘的北纬三十度。属于沐抚大峡谷未被开发的景区之一,这里方圆约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悬崖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进出仅有四条小径,形似一个硕大的条形天坑。传说鹿院坪的来历是因为在这样陡峭的地形中,曾经有很多鹿,它们是山间的精灵,在这世外桃源里悠闲快乐地生活着。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有着“最后的世外桃源”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活方式使得这里的民间艺术得到保存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特点。这里主要的民间艺术包括表演艺术类,编织之类,建筑类,雕镌类。 从恩施到鹿院坪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大峡谷坐车到大庙村,然后步行过朱家河进入鹿院坪。另一条是直接坐车

4、到板桥镇,然后步行进入鹿院坪。我们选择第二条,下车过后首先下1520级石阶,海拔落差400米,再在谷底徒步2公里陡峭的崎岖不平的山路,一路走走停停,差不多走了2小时才到达鹿苑坪的尚宾农家乐。1.2历史文化 了解一个地方的民间艺术,我们应该先了解他们的历史与生活方式。经尚宾农家乐的老板朱大叔的解说鹿苑坪的由来:是由于主辈的在逃避战乱的过程中,主辈的一个老婆掉下山涯,后来在下山找老波过程中发现了一只鹿,跟着那条鹿走来到了现在的鹿院坪最后定居下来。由于地理条件等原因,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四面坏山,水源不大,土层厚度不是很厚,地势不平,海拔落差大等等原因。交通不便使得他们外出困难,生活几乎能自给自足

5、,因为和外部人员的交流不多,所以取老婆几乎都在本村,在家访过程中我对七八对夫妻进行访问(年龄在40以上),其中七对老婆是本村的,另一个是在板桥镇找的。现在去村子里除了游客以外几乎很少看到年轻人,他(她)们都去外地求学或远嫁外地,他(她)们几乎只是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有的几年不回来,有的直接搬到外地屋住。有这样一位留守老人,有两个女儿都远嫁外地,有六七年都没有回过家。 那里的人好酒,可以说是无酒不欢。也好“泡”酒,利用本地土生土长的天麻,党参与及其他名贵药材泡酒。尚宾农家的朱二叔就有热爱泡酒,不但有药酒还有葡萄酒,猕猴桃酒等等,他热情好客曾多次拿来与我们分享。当地人都热情好客,喜欢唱歌而且唱了一

6、口好歌。目前鹿院坪正在大量招商引商,听说有的老板愿意出资十亿开发鹿院坪,大量的游客到来人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 2.本组的主要成员信息 课题:民间艺术调查 成员:陈俊 陈礼波 唐席 调查方式:家访,主要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等方式记录。 调查时间:4天3.调查的内容3.1民间艺术之声类3.1.1土家大鼓 土家族大鼓,又称堂鼓,圆筒形,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两端蒙牛皮,鼓皮边缘用两排铁钉或竹钉固定。鼓面直径44厘米、鼓高46.5厘米。鼓置于地,双棰敲击。也可鼓绑长杆,前后两 人抬鼓,中间一人击奏,发音粗犷洪亮,常与唢呐、锣、镲等

7、乐器用于花锣鼓或丝弦锣鼓合奏。喜庆或节日也用于民间舞狮、舞龙伴奏。3.1.2锣钹(bó)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3.1.3腰鼓 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满、彝、汉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

8、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腰鼓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I、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II、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

9、感。III、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IV、击鼓转身是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V、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3.2

10、民间歌曲与舞蹈3.2.1民间音乐:指与专业音乐创作方式、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创作特征不同的, 并形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与说唱音乐等各种音乐体裁。歌曲:唱在一 十杯酒 龙船调 六口茶 光棍歌光棍歌主要是因为和外部人员的交流不多,所以取老婆几乎都在本村,男女比例不平衡导致找老婆难问题。3.2.2民间舞蹈:民间舞蹈是流传于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舞蹈形式。它有别于宫廷舞蹈、专业舞蹈和宗教舞蹈,而具有原生态性状,是原创性的民间艺术,是其他舞蹈创作的基础和营养来源,具有民俗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舞蹈与现实生

11、活密切相关,直接反映民众的生活和感情。民间舞蹈具有比单纯的舞蹈形式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化的功能。它与民间的吉祥庆典、红白喜事和风俗仪式紧密结合,是民众表达情感的最原始和基础的形式。篝火舞腰鼓舞 3.3民间艺术之盆景,树木造型构造3.3.1盆景 该盆景是以紫薇树形成枯洞后,由于本身具有大口径的树洞,通过人工加土施肥,使得其他植物能在上面生长存活,形成与自然一致的生态盆景。我们知道观赏一个活树上再生长着其他植物的景观是远比观看单一盆景来得令人震撼。3.3.2树木造型 成功的树木造型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良好结合。不同树木种类的自然株形与观赏特性各异,造型的方式也不同。造型时还应考虑各种树木的生长发

12、育规律。生长快速、再生力强的树种,整形修剪可稍重;而生长缓慢、再生力弱的种类修剪宜轻。一个完美的树木造型,须经多年以至数十年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树木造型还须有远近结合的全面设想。该类造型,通过人工修剪,使得树木改变原来的生长趋势,而变成人们喜欢的样子,而改变了其实际的价格标准。本树种为紫薇树。3.4民间艺术之实用工具3.4.1木盆 人工打造,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时代的象征,而且木盆温性柔和.可以持久性.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3.4.2响吿我称之为响吿,该工具是极其简单

13、的实用工具,主要用于驱赶兽禽对人类作物的危害。比如当收割好的农作物在太阳下晒时,有鸟类来吃,就可以用这个打击地面,发出响声来赶走他们。3.4.3石磨 石磨盘的形状像一块长石板,而两头呈圆弧形,像鞋底状。石磨盘是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的,正面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大多石磨盘的底部有四个圆柱状的磨盘腿,高3至6厘米。石磨盘一般长70厘米左右,最长者可达1米,宽度一般为20厘米至30厘米。与其配套使用的是石磨棒,它的长度一般约30厘米至40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真是难以想像,7000年之前,在如此遥远的时代,人类就能够用整块的石板琢磨出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而更加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种凝聚着

14、原始人类高度智慧的生产工具。3.4.4木制算盘这件艺术品的实用价值已经过时了。算盘,又作祘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15、3.4.5木制瓢3.5建筑类3.5.1木制房子以上便是本组调查实习结果。而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该景区中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盆景,树形构造等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木制艺术产品则可以以小尺度制作来作为该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出售;另希望在继续保护的同时,与时代相结合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如:木房子与现代的结合。3.5.2门窗艺术 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中国古代门窗的发展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古人将更多的感情倾泻在门窗上,使门窗在居住环境乃至建筑艺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3.6编织类 中国的竹、草、藤、柳、棕麻编织工艺品像其他工艺品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竹编主要集中在浙江、四川、湖南、河南、贵州、广西、安徽等地。顾名思义,竹编就是用竹子作为原材料,将竹筒破为竹篾,经过烤、泡、上色等工艺处理,编织成各种生活器皿和装饰品。四川崇庆竹编除各种日常用的竹兜、篮、盘、碗、扇、灯笼、盆等,还有许多新颖,精巧的生活用品,形状固定,牢固,弹性强,能经受一定的压力,易于保护各种物品。3.6.1鹿院坪登山背篓与登山杖 该类工具主要用于鹿院坪的当地百姓运输物资。是艺术与劳动的结合体。登山或下山时,休息的时候便将登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