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1.1.2ICS 91.140.60P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XXXX-XXXX城镇供热系统能耗评价方法Evaluation method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district heating system(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注 2GB ××××××××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规
2、定25 供热系统能耗26 热源57 热力网78 热力站109 街区供热管网10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折算方法14附 录 B(规范性附录)供热系统单位面积能耗15Contents1 Scope12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3 Terms and Symbols14 Basic repuirement25 Energy consumption for district heating system26 Energy consumption for heat source 57 Energy consumption for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3、78 Energy consumption for heat substation109 Energy consumption for block heating network10Appendix A Method of converting14Appendix B Energy consumption per square meter for district heating system15I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
4、人:城镇供热系统能耗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供热系统能耗评价的术语符号、供热系统、热源、热力网、热力站、街区供热管网的能耗评价。本标准适用于供热介质为热水,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城镇供热系统的能耗评价。其中,热源仅对消耗一次能源的热源进行能耗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627 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GB/T 50668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SG G0003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CJJ 3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T 185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JGJ 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 132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CECS 150 高效燃煤锅炉房设计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采暖期 The heating period热源对外供热开始至热源对外供热结束的时间段。3.2测试期 The test period检测
6、开始至检测结束的时间段。3.3评价期 The Evaluation period需要进行能耗评价的时间段。3.4热力网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供热管网。3.5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Block heating network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小型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95,与建筑物内部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4 基本规定4.1 评价期评价期可为采暖期或采暖期某一时间段。4.2 测试条件和数据4.2.1 测试期应避开非正常工况,测试数据应能准确反
7、映测试期供热运行状况,采用的数据应剔除非正常工况时数据,需测试项目应在测试期内同步进行。4.2.2 评价期的耗水量、耗电量的测试期应为整个评价期。4.2.3 采用评价期的某时间段作为测试期时,燃料及热量的数据应折算至评价期。测试期的数据折算至评价期的数据处理方法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4.2.4 测量建筑物热力入口输入热量时,有热计量条件的建筑物,以建筑物热力入口热计量表为准,不具备热计量条件的建筑物,可根据具有测量条件的相似建筑物面积比折算热量。5 供热系统能耗5.1 单位供热量燃料耗量单位供热量燃料耗量应按公式(1)、(2)和(3)确定: (1) (2) (3)式中:b 单位供热量燃料耗量,
8、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吉焦(kgce/GJ);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B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他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对于非直接燃烧一次能源的热源,以输入热源的热量折算至标煤耗,按公式(3)确定;B 热源实物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或标准立方米(kg或Nm3);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Q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他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 Qdw,i 实物燃料低位发热值,单位为兆焦每千克或兆焦每标准立方米(MJ/kg或MJ/Nm3);Qdw,0 标准煤热值,单位为兆焦每千克标煤(MJ/kgce),
9、可取29.3076。5.2 单位供热量电耗单位供热量电耗应按公式(4)确定: (4)式中:p 单位热量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每吉焦(kWh/GJ);Pi 热源生产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Pj 热力站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Pl 包括中继泵站、隔压换热站、补水站等其他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5.3 单位供热量水耗单位供热量水耗应按公式(5)确定: (5)式中:g 单位热量水耗,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Gi 热源生产耗水量,单位为千克(kg);Gj,b 热力站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Gl 包括中继泵站、隔压
10、换热站、补水站等其他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5.4 单位供热量能耗单位供热量能耗应按公式(6)确定: (6)式中:e 单位供热量能耗,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吉焦(kgce/GJ);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2)确定; B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他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对于非直接燃烧一次能源的热源,以输入热源的热量折算至标煤耗,按公式(3)确定; 电力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瓦小时(kgce/kWh);应取上一年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发电煤耗,作为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Pi 热源生产耗电
11、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Pj 热力站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Pl 包括中继泵站、隔压换热站、补水站等其他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5.5 总热效率总热效率应按公式(7)确定: (7)式中:q 总热效率;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Qdw,0 标准煤低位发热值,单位为兆焦每千克标煤(MJ/kgce),可取29.3076;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2)确定;Q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它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5.6 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应按公式(8)确定:
12、(8)式中:e 能源利用率;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Qdw,0 标煤低位发热值,单位为兆焦每千克标煤(MJ/kgce),可取29.3076;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2)确定;Q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它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 电力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瓦小时(kgce/kWh),按公式(6)确定;Pi 热源生产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Pj 热力站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Pl 包括中继泵站、隔压换热站、补水站等其他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6 热源6.1 单位供热量燃料耗量单位供热量
13、燃料耗量应按公式(9)确定: (9)式中:bi 单位供热量燃料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吉焦(kgce/GJ);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2)确定;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6.2 单位供热量电耗单位供热量电耗应按公式(10)确定: (10)式中:pi 单位供热量电耗,单位为千瓦小时每吉焦(kWh/GJ);Pi 热源生产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6.3 厂用电率厂用电率应按公式(11)确定: (11)式中:i 厂用电率(%);Pi 热源生产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Pi,p 热源循环水泵及补水泵耗电量
14、之和,单位为千瓦小时(kWh)。6.4 单位供热量水耗单位供热量水耗应按公式(12)确定: (12)式中:gi 单位供热量水耗,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Gi 热源生产耗水量,单位为千克(kg);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6.5 厂用水率厂用水率应按公式(13)确定: (13)式中:i 厂用水率(%);Gi 热源生产耗水量,单位为千克(kg);Gi,b 热网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6.6 单位供热量能耗单位供热量能耗应按公式(14)确定: (14) 式中:ei 单位供热量能耗,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吉焦(kgce/GJ);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
15、(2)确定; 电力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瓦小时(kgce/kWh),按公式(6)确定;Pi 热源生产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6.7 热效率热效率应按公式(15)确定: (15)式中:i 热效率(%);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2)确定;Qdw,0 标煤低位发热值,单位为吉焦每千克标煤(GJ/kgce),可取29.3076。6.8 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应按公式(16)确定: (16)式中:i,e 能源利用率(%);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Bi 热源燃料消耗量,
16、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按公式(2)确定; 电力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瓦小时(kgce/kWh),按公式(6)确定;Pi 热源生产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Qdw,0 标准煤低位发热值,单位为吉焦每千克标煤(GJ/kgce),可取29.3076。7 热力网7.1 热力网单位输热量电耗热力网单位输热量电耗应按公式(17)确定: (17)式中:p1 热力网单位输热量电耗,单位为千瓦小时每吉焦(kWh/GJ);Pi,p 热源循环水泵及补水泵耗电量之和,单位为千瓦小时(kWh);Pj,p1 热力站一次侧分布式热网循环泵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Pl,p1 包括中继泵站加压泵
17、、隔压换热站热网循环水泵、补水站等其他水泵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Qj,in 热力站内一次侧热量表中读取的得热量,单位为吉焦(GJ)。7.2 热力网单位输热量水耗热力网单位输热量水耗应按公式(18)确定: (18)式中:g1 热力网单位输热量水耗,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Gi,b 热网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Gl 包括中继泵站、隔压换热站、补水站等其他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Qj,in 热力站内一次侧热量表中读取的得热量,单位为吉焦(GJ)。7.3 热力网平均补水率热力网平均补水率应按公式(19)确定: (19) 式中: 1,c 热力网平均补水率(%);Gi,b 热网
18、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Gl 包括中继泵站、隔压换热站、补水站等其他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G1,c 累计循环水量, 单位为千克(kg)。7.4 热力网补水热损失率热力网补水热损失率应按公式(20)确定: (20)式中:1,b 热力网补水热损失率(%); g1 单位输热量水耗, 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c 水的比热容, 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t1,g 热源平均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1,h 热源平均回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1,b 平均补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7.5 热力网单位长度管网温降热力网单位长度管网温降应按公式(21)确定: (21)式中
19、:t1,as 热力网单位长度管网温降,单位为摄氏度每米(/m) ;T1,q 评价管段起点供水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T1,z 评价管段末点供水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L1 评价管段起点至末点管道长度,单位为米(m)。7.6 热力网管网输热效率热力网管网输热效率应按公式(22)确定: (22)式中:1 热力网管网输热效率(%);Qj,in 热力站内一次侧热量表中读取的得热量,单位为吉焦(GJ);Qi 热源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Q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它热源供热量, 单位为吉焦(GJ)。7.7 热力网水力平衡度热力网水力平衡度应按公式(23)、(24)确
20、定: (23) (24) 式中:HB1,c 热力网水力平衡度;Gj,m 热力站一次侧循环水量测量值, 单位为千克每秒(kg/s);Gj,d 热力站一次侧循环水量分配值, 单位为千克每秒(kg/s);Gj,0 热力站一次侧循环水量设计值, 单位为千克每秒(kg/s)。7.8 热力网回水平均温度偏差相对值热力网回水平均温度偏差相对值应按公式(25)确定: (25)式中:t1,ar 热力网回水平均温度偏差相对值(%);Tjr 热力站一次侧回水平均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 Tir 热源回水平均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8 热力站8.1 热力站热效率热力站热效率应按公式(26)确定:
21、 (26)式中:s2 热力站热效率(%);Qj,out 热力站内二次侧热量表中读取的输出热量,单位为吉焦(GJ)。Qj,in 热力站内一次侧热量表中读取的得热量,单位为吉焦(GJ);9 街区供热管网9.1 街区供热管网单位输热量电耗街区供热管网单位输热量电耗应按公式(27)确定: (27)式中:p2 街区供热管网单位输热量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吉焦(kWh/GJ);Pj,p 包括用户锅炉房、热力站、其它热源等循环水泵及补水泵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l,p2 包括建筑物热力入口混水泵、加压泵等处其他输热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9.2
22、街区供热管网单位输热量水耗街区供热管网单位输热量水耗应按公式(28)确定: (28)式中:g2 街区供热管网单位输热量水耗,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Gj,b 热力站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9.3 街区供热管网平均补水率街区供热管网平均补水率应按公式(29)确定: (29)式中:2,c 街区供热管网平均补水率(%);Gj,b 热力站补水量,单位为千克(kg);G2,c 累计循环水量,单位为千克(kg)。9.4 街区供热管网补水热损失率街区供热管网补水热损失率应按公式(30)确定: (30)式中:2,b 街区供热管网补水热损失率(%); g
23、2 单位输热量水耗,单位为千克每吉焦(kg/GJ);c 水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t2,g 用户锅炉房、其他用户热源或热力站二次侧平均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h 用户锅炉房、其他用户热源或热力站二次侧平均回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2,b 用户锅炉房、其他用户热源或热力站平均补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9.5 街区供热管网单位长度管道温降街区供热管网单位长度管道温降应按公式(31)确定: (31)式中:t2,as 街区供热管网单位长度管道温降,单位为摄氏度每米(/m);T2,q 评价管段起点供水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T2,z 评价管段末点供水温度测量
24、值,单位为摄氏度();L2 评价管段起点至评价管段末点管道长度,单位为米(m)。9.6 街区供热管网管网输热效率街区供热管网管网输热效率应按公式(32)确定: (32)式中:2 街区供热管网管网输热效率(%);Qk 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单位为吉焦(GJ);Qj,out 用户锅炉房、其他用户热源或热力站内二次侧热量表中读取输出热量,单位为吉焦(GJ)。9.7 街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度街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度应按公式(33)、(34)确定: (33) (34)式中:HB2,c 街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度;Gk,m 建筑物热力入口循环水量的测量值,单位为千克每秒(kg/s);Gk,d 建筑物热力入口循环水量
25、的分配值,单位为千克每秒(kg/s);Gk,0 建筑物热力入口循环水量的设计值,单位为千克每秒(kg/s)。9.8 街区供热管网回水平均温度偏差相对值街区供热管网回水平均温度偏差相对值应按公式(35)确定: (35) 式中:t2,ar 街区供热管网回水平均温度偏差相对值(%);Tkr 建筑物热力入口回水平均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 Tjr 用户锅炉房、其他用户热源或热力站二次侧回水平均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折算方法A.1 评价期的室内外温度的测试期应为整个评价期。A.2 测试期热量折算至评价期热量应按(A.1)计算: (A.1) 式中:Q 评价期
26、热量,单位为吉焦(GJ);Qc 测试期热量,单位为吉焦(GJ);tn 评价期室内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w 评价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n,c 测试期室内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w,c 测试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L 评价期时间长度,单位为小时(h);l 测试期时间长度,单位为小时(h)。A.3 热源实物燃料消耗量应按(A.2)计算: (A.2)式中:B 热源实物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或标准立方米(kg或Nm3);Bc 测试期实物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或标准立方米(kg或Nm3);tn 评价期室内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w 评价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
27、度();tn,c 测试期室内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w,c 测试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L 评价期时间长度,单位为小时(h);l 测试期时间长度,单位为小时(h)。附 录 B(规范性附录)供热系统单位面积能耗B.1 单位面积燃料耗量单位面积燃料耗量应按公式(B.1)确定: (B.1)式中:bA 单位面积燃料消耗量, 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平方米(kgce/m2);Bi 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Bl 包括热电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其他热源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对于非直接燃烧一次能源的热源,以输入热源的热量折算至标煤耗,按公式(3)确定;Ak 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B.2 标准室内温度单位面积折算燃料消耗量标准室内温度单位面积折算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B.2)确定: (B.2)式中:bA,z 标准室内温度单位面积折算燃料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平方米(kgce/m2);bA 单位面积燃料耗量,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平方米(kgce/m2);tn,b 评价期标准室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w 评价期室外平均温度,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18-2025尿动力分析仪校准规范
- 招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素材收集的数学试题及答案示例
- 家具行业设计师所需的法律知识考题及答案
- 碘伏考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营销渠道研究试题及答案
- 梅州二模试题及答案政治
- 数学基础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幼儿园
- 探讨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的互动性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消防防护管理试题及答案
- 【MOOC】人工智能导论-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
- 《基金的信息披露》课件
- 2024年研发部规划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失业保险待遇申领表
- 销售提成及职能部门员工利润分红方案
- 药用植物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评职称业绩合同协议书
- 四年级《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阅读测评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