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国际贸易-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国际贸易-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国际贸易-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国际贸易-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均馆大学中国大学院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郝继涛国际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Trade2目录目录一、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二、外部规模经济三、重叠需求四、产业内贸易3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n 机会成本变化的三种情况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规模经济(给定技术的条件下,对于某一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者说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水平以更大的比例增加4大规模生产与成本节约大规模生产与成本节约n 规模经济指的是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n

2、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TC(Q)=F+V(Q)n 则平均成本为:AC(Q)=F/Q+V(Q)/Qn 可变成本会随产量的扩大而成比例地增大,但不变成本大体上可以视为固定的。因此,随着产量的扩大,平均到每个产品上的不变成本就会下降,平均成本也趋于下降n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鼓励了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产品竞争力的加强,由此形成垄断。因而规模经济必然打破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平均成本CQ10 11 12200011009005规模经济分为两种规模经济分为两种n 规模经济分为两种:n 外部规模经济 源于行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技术、成本节约方法在企业之间的传播n 内

3、部规模经济 源于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n 产生内部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 专业化分工、协作 技术因素 自然规律n 产生内部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规模扩大导致管理效率下降6差异产品差异产品n 差异产品 指在设计、品牌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n 差异产品的创造,创造差异产品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是改变产品的设计 二是制造名牌 三是通过广告制造出本产品与其他同质产品的不同特点来7产品差异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产品差异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n 当企业规模不足以扩大到影响到同类产品的价格时

4、,生产差异化产品成为企业取得某种程度的价格控制权的选择n 对消费者而言,除了消费品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化也是消费者效用的来源之一n 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标准化生产与产品差异化相矛盾,而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又与大批量生产相矛盾n 为使生产和消费同时满足对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的追求,解决途径是分工和国际贸易 每个国家厂商集中生产几种差异产品 对该差异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 分散销售到国际市场8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n 在比较利益理论中,国际分工是确定的n 在各国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由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引起的贸易与分工模式是不确定的,取决于三种情形:哪国较早,协议分工,后起扶持 例如:瑞士

5、手表,中国制造n 比如,有中美两国,生产船舶与飞机,技术相同,成本如图,均呈现规模经济特征。则两国追求规模经济的极限均是完全专业化生产,但完全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如何,即中国是专业化生产飞机还是船舶,取决于 专业化以前该国在哪种产品上较早地实现了规模经济 两国为避免相互竞争而实行“协议分工” 后起国家规模超越飞机生产成本船舶生产成本9差异产品条件下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条件下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n 差异化产品导致“产业内贸易”n 建立在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必须由国际贸易作为补充,否则规模经济就难以实现。但这种条件下的贸易形式不同于建立在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国际贸易n 比较利益理论预

6、测和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而建立在差异化产品基础上的贸易是同一产业内部产品之间的贸易,称为“产业内贸易”。n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只要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国际贸易就是可能的10目录目录一、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二、外部规模经济三、重叠需求四、产业内贸易11外部规模经济的源泉外部规模经济的源泉n 外部规模经济,即产业的整体发展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果,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 生产设备或供应的专门化,高度分工导致的结果 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电影制片厂演员的例子 技术外溢,同一部门内企业越多,相互间技术交流越便利经济活动的聚集形成的规模经济12外部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外部规模经济与专

7、业化n 两个生产手表的国家:瑞士(传统优势国家)和泰国(起步国家) 瑞士的工资水平高,但生产规模大,成本较低 泰国工资水平低,但生产规模小,专业人员或配套产业不齐备,成本可能较高n 如图: 瑞士和泰国的平均成本曲线分别与世界需求曲线D交于点1和2,但由于泰国的手表行业规模过小,平均成本点还远未达到P2的水平,仅为接近C0点的水平,高于瑞士(尽管此时瑞士已不具比较优势)13静态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静态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n 静态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成本优势不在于静态的规模效果n 而是在于哪国最先达到行业规模经济水平,即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n 静态外部规模经济效

8、果使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成本优势 n 而且巩固现有的专业化与贸易模式14构造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园区构造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园区n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专业化的汽车产业园区相继建立起来并且近些年呈现建设加速的趋势n 近些年来,国内主要汽车主产区几乎都建立了汽车产业园区,如上海、长春、广州、北京、天津、重庆、芜湖等n 汽车产业园区运营模型15动态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动态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n 后起国家经过“学习”过程能逐步积累起达到行业规模经济的条件。用累积产量表示学习过程。时间产量经验成本 n 政策促进产业,保护合理性 例如:大豆产业:美国转基

9、因,阿根廷免耕法栽培n 如图,Ls和Lt分别表示瑞士和泰国的学习曲线。先达到较大累积产量的瑞士起初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Q1产量对应的平均成本为C1);而此时泰国的累积产量较少,平均成本接近C0。但如果泰国致力于发展手表产业,由于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则当其产量达到Q1以后,平均成本将低于C1学习曲线16干中学干中学n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职员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能力及其降低生产成本影响称为干中学n 干中学发生的方面: 工人在重复性工作中,完成相同工序的速度加快 工作熟练导致废品率下降,节约劳动力和原料 经营者

10、在从原材料配送到组织方面逐步学会如何将生产安排得更有效率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学会了如何将工艺和产品设计的更为节省成本17目录目录一、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二、外部规模经济三、重叠需求四、产业内贸易18重叠需求理论的核心思想重叠需求理论的核心思想n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 Linder)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n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n 收入水平、需求偏好越类似,贸易量越大n 解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19代表性需求与重叠需求代表性需求与重叠需求n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和档次也越

11、高,但一国的收入水平不是绝对平均的,因而每个国家的居民对产品的需求也可以分为不同档次,反映在需求水平上,就表现为一国对同类产品的需求档次呈现多样性n 一国对各类产品需求中规模最大部分的需求量即为该国的代表性需求n 不管一国需求的多样性如何,该国厂商总是随着其代表性需求演变去追求规模经济效果 但由于一国居民对同一产品的需求是多档次的,厂商仅对代表性需求进行适应难以顾及消费者对不同档次产品的需求n 核心是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因需求重叠导致贸易量的增加n 通过国际贸易,不但可以满足本国非代表性需求,而且是满足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规模扩大,规模经济效果更显著20收入、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收入、需求决定的

12、贸易模型n 林德理论 考虑产品垂直差别 影响需求结构的因素是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越高;一国的生产者总是为大部分消费者生产n 贸易模式:贸易发生在具有重叠需求的商品之间n 商品(差别产品)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贸易,出口的同时进口n OA和OB射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反映一国需求的某产品的质量范围n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需求的产品质量越高重叠需求和贸易结构NMABCDE21需求档次和代表性需求需求档次和代表性需求n 如何满足非代表性需求?按照资源分配的最佳原则,最好的办法是展开国际贸易。但这种贸易的展开要求各国间收入水平相近,以保证不同国家的需求有相互重叠的部分n 例子:假

13、定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都能生产汽车n 各国的需求档次和代表性需求如下:22重叠需求的贸易模式重叠需求的贸易模式n 贸易模式如下:23主要结论主要结论n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n 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于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24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n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对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间迅速发展的贸易具有重要意义n 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主要从供给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起源n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14、从需求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加以解释n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家间的需求偏差异越大,贸易量可能越大n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结论与传统的贸易理论正好相反n 因而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25重叠需求理论的适用性:产品和国家类型重叠需求理论的适用性:产品和国家类型n 林德曾指出其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 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资源的禀赋不同引起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 而且就算生产国缺少对初级产品的国内需求,它也可以成为出口产品。即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在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的国家之间进行 所以,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说明n 工业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一国的收入水平有

15、很大的关系 从需求方面看,发生在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 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工业品贸易。n 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之间对工业品的重叠需要范围较大 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n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别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26目录目录一、规模经

16、济与差异产品二、外部规模经济三、重叠需求四、产业内贸易27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n 尽管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已经意识到规模经济的作用,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一直没有完善的理论加以解释 n 1975年以后,兰卡斯特、格鲁贝尔、斯宾塞、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等人在微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就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发表了一系论著n 1979年,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简明地论述了规模经济条件的差异产品贸易 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暗含着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前提,规模经济排除了小企业进入某些行业的可能性 这改变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命题28产业内贸

17、易的含义产业内贸易的含义n 定义:同一产业内部差异甚至非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n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n 按照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方法的规定,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至少属于同章、同类和同组的商品同时出现在一国的进出口项目中29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n 联合国为了便于国际贸易商品资料的统计和国际间比较,制定了国际贸易商品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

18、ification ;SITC)将国际贸易的商品合并为十大部类: (0)食物与活禽畜;(1)饮料及烟类;(2)非食用或非燃料用的原料;(3)矿物燃料;(4)动植物油脂;(5)化学品;(6)按原料区分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造品;(9)特殊处理商品 此分类是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所属统计委员会根据战前国际联盟制定的国际贸易统计简明商品目录修订改编而成的 该分类在1950年出版后经过几次修订,最终将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63部、233组、786个小组和1924个项目 其中0到4类为初级产品,5到8位制成品。目录编号为5位数,分别表示类、部、组、小组和项目n 该标准分类已被世界

19、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n 为了满足进一步分析的要求,各国可以自由地选择它们自己的种类以及所包括的内容 实际上,有的国家所作的分解达到了七位数字。如851.02.07代表胶底的沙滩鞋。一个项目的位数越高,我们就能够更准确地界定它所包括的相似商品集合30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n 基础不同 建立在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的基础上 与建立在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并存 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相对比重较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间贸易的相对比重较高n 模式无法预测 开放后,企业封闭件下因规模经济带来成本优势可能消失 产业内贸易模式可能由某些历史或政策因素造成n 福利更多 一国通过产

20、业内贸易,可以在减少本国生产的商品种类同时增加国家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品种,为产业内贸易重要福利来源n 利益分配效果小 因要素容易在同一产业内部流动,产业内贸易的展开对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分配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因而不易遭到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31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产业内贸易的原因n 技术水平、资源禀赋垂直差别产品的双向贸易n 规模经济导致的双向贸易n 重叠需求、消费者偏好、收入分配等决定的垂直或水平差别产品的双向贸易n 地理位置与运输成本 大米:广东从泰国北部进口;黑龙江出口俄罗斯、韩国;黑龙江与广东贸易量少n 其他同质产品的行业内贸易 间歇性贸易 转口贸易或复出口 自由贸易区32产业内贸易的度量产业

21、内贸易的度量n 二战以后,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1/4 以上,其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中约占2/3n 产业内贸易指数T=1|(XM)|/(XM) (0T1)n 其值越大,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n 当X= M时,T=1,说明某种产业部门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流量相等,贸易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n 当X=0, M0,或者X 0,M=0时,T= 0,说明该产业产品的贸易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n 产业间贸易指数=1产业内贸易指数33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占制成品贸易总额比重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占制成品贸易总额比重国家国家1988-19911988-19911996-20001996-2000美国美国63.56

22、3.568.568.5英国英国70.170.173.773.7德国德国67.167.172.072.0日本日本37.637.647.647.6墨西哥墨西哥62.562.573.473.4韩国韩国41.441.457.557.5匈牙利匈牙利54.954.972.172.1波兰波兰56.456.462.662.634产业内贸易的意义产业内贸易的意义n 产业内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自由竞争、机会成本不变或递增、产品同质性的基本假设,以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基础,标志着现代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n 各国间可以通过产业内部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因而贸易的相互依赖替代了相互竞争n 产业内贸易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没有比较优势时,可以通过创造竞争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