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目的界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大体内容。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二、教学设计板块:1激情导入,走近郑和。2分类理解新词,脉络一目了然。3探究学习扬帆远航。4自主自设作业乐园。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1教师导语引入:由如今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2、出示课件:走近郑和郑和,本

2、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如今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到达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读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导入局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读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间隔 ,为接下来进展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二新词分类理解,脉络一目了然。1.提出

3、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2.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派遣(qin)魁(kuiacute;)梧(wuacute;)健步浩浩荡荡赠送丝绸瓷(ciacute;)器名扬海外镇定自假设化险为夷严阵以待A、指名读,相机正音。B、这些语词,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3.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猜猜看教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4.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5.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本板块教学,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尽量高效省时,一举两得。三学

4、习扬帆远航。1.教师以绘声绘色的描绘,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映示。自由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2.指名朗读或扮演郑和进展表演再现。选哪一种方式汇报,由学生自主选择。3.假设时间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当时你们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2自然段后再展开想象。4、此时,假设你能和郑和相见,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问他?【这一置疑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质疑,与文本进展近间隔 对话,至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者根据问题类型和内容,或扮演郑和角色直接答复,或存疑留待下一节课探究解决。】四自主自设作业乐园。抄抄词语,读读课文会让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教师想让大家自己来设计作业,然后自己完成。投影映示:自主自设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