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二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实训指导书_第1页
实训项目二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实训指导书_第2页
实训项目二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实训指导书_第3页
实训项目二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实训指导书_第4页
实训项目二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实训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检测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回弹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出砂浆的抗压强度。二、实验设备: ZC5型砂浆回弹仪;深度游标卡尺。三、检测依据 GB/T 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验技术标准 GB 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实验步骤: 1、测区及测点布置:每个组自选土建学院实训大棚实训楼一楼砌体结构的一个测区进行检测,每为同学完成其中一个测位的检测任务。砌体结构测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一楼层且总量不大于25

2、0m3的材料品种和设计强度等级均相同的砌体选定至少6个测区(即6面墙)。一个测区不应少于5个测位(即5条灰缝,每条长500mm)。 (2)测位宜选在承重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一个侧位的墙面面积宜大于0.3m2。 (3)不得作为测位的灰缝情况: A竖向灰缝; B厚度不一、较薄或不够饱满的灰缝; C与砖块未粘结的灰缝; D气孔较多或松动处的灰缝。 2、回弹值的测量: (1)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12个弹击点。选定弹击点应避开砖的边缘,气孔或松动的砂浆。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 (2)在每个弹击点上,使回弹仪连续弹击3次,第1、2次不读数,仅记录第3次回弹值,精确

3、至1个刻度。测试过程中,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砂浆表面,且不得移位。 (3)在每个测位内,选择13处灰缝,用碳化深度测定仪和1%的酚酞试剂测量砂浆碳化深度,读数应精确至0.5mm。五、数据处理:1、 平均回弹值值从每个测位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表示。2 、平均碳化深度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表示,精确至0.5mm。3、 砂浆强度换算值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式计算:d1.0mm时:1.0mm<d<3.0mm时:d3.

4、0mm时:式中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值 (MPa);d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值(mm);R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回弹值4 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 测区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 5强度推定 (1)每个检测单元的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同一检测单元的强度平均值(MPa)。当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时,为;当检测砌体抗剪强度时,即为;-同一检测单元测区数;-测区强度代表值(MPa)。当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剪强度时,即为;s-同一检测单元,按个测区计算的强度标准差(

5、MPa);-同一检测单元的强度变异系数。 (2)每一检测单元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应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规定: 1当测区数不小于6时: 式中 -同一检测单元,按测区统计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砂浆推定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 -同一检测单元,测区砂浆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2当测区数小于6时: (3)当检测结构的变异系数大于0.35时,应检查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的原因,若系检测单元划分不当,宜重新划分,并可增加测区数进行补测,然后重新推定。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照规定的格式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2)附上检测砌体结构的现场图片及个人操作图片; (3)附上现场原始记录

6、数据(附表1)及现场图片, (4)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完成检测报告(附表2);八、问题讨论1、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为什么要弹击三次后才读数? 3附表1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原始记录 检测位置 土建学院实训大棚实训楼一楼烧结多孔砖墙体 砂浆强度等级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构件名称测位编号123456789101112碳化深度mm测区平均值RM换算值 2ij12345678910平均碳化深度(mm) /换算公式d1.0mm2ij=13.97×10-5R3.57测区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2i=1.0mm<d<3.0mm2ij=4.85×10-4R3.04d3.0mm2ij=6.34×10-5R3.60回弹仪型号 仪器编号 率定值 检测环境组别 第 组 组 长 试验人 记录人 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