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4/2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综述】【专题综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专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历经建立、完善、加强、强化并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一过历经建立、完善、加强、强化并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
2、清为第二阶段,消极影响日趋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021/4/22 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命题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的高频点。2011年命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备考:年命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备考: (1)命题仍将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角度,尤其是命题仍将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角
3、度,尤其是对现实的影响角度考查,如对现实的影响角度考查,如“认祖归宗认祖归宗”等。等。 (2)注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注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如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现,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如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政治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等;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政治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特点及影响等。点及影响等。【备考策略】【备考策略】2021/4/23 (3)明清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带来的弊端对今天明清
4、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带来的弊端对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4)古代政治制度古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选官用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选官用人制度、监察制度等监察制度等)不断创新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借鉴作用。不断创新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借鉴作用。 (5)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近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近代民主政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分析人代民主政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政治文明之间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关系。2021/4/24 (1)复习早期政治制
5、度时,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内涵、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复习。特点及影响的复习。 (2)复习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一条主线:封建复习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一条主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及阶段特征。两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及阶段特征。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方面:一是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二是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二是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理解中国古代盾,梳理
6、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 (3)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联系现实生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联系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如与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公务员制度等活和热点问题,如与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公务员制度等的链接复习。的链接复习。【复习策略】【复习策略】2021/4/25 专题网络构建2021/4/262021/4/27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 1 1、概念:、概念:分封诸侯,分封诸侯, 广建邦国广建邦国( (封邦建国封邦建国) )巩固统治巩固统治受封土地
7、和人口再分封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享有世袭统治权军赋、力役、朝贡、朝觐军赋、力役、朝贡、朝觐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传播文化。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传播文化。春秋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战国被郡县制取代春秋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战国被郡县制取代. .2 2、目的:、目的:4 4、权利:、权利:5 5、义务:、义务:7 7、作用:、作用:8 8、解体:、解体:根据父系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决定继承权根据父系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决定继承权血缘与政治结合血缘与政治结合;大宗大宗,小宗小宗相对性相对性巩固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巩固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8、是一种等级制度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是一种等级制度.2、特点:、特点:3、目的:、目的:4、实质:、实质:保证贵族的特权保证贵族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化王权 ;有利统治稳定和团结;有利统治稳定和团结2021/4/28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宗法制的内涵、影响及社会遗存探究点一宗法制的内涵、影响及社会遗存 1宗法制是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立宗法制是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定
9、。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对西周的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其对西周的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天子到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天子到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均依据于此。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承均依据于此。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2021/4/29 3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
10、影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
11、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会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会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背离。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背离。2021/4/210对宗法制对宗法制: :凡是强调亲情血缘关系的凡是强调亲情血缘关系的, ,必选宗法制必选宗法制; ;凡是考查继承的凡是考查继承的, ,不管排不管排行行, ,只看嫡系只看嫡系。对。对宗法制的考查宗法制的考查, ,设置设置史料内容主要有三类史料内容主要有三类: :一是祭祖一是祭祖, ,家族家族牌匾牌匾, ,家谱家谱; ;二是亲疏
12、远近二是亲疏远近, ,家国一体家国一体, ,忠孝观念忠孝观念, ,三是三是宗法血缘为核心宗法血缘为核心, ,在选择继承人士上在选择继承人士上, ,首先考虑的是首先考虑的是2021/4/211例题例题1(2010年广东卷)在中国古代年广东卷)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宗法制 B 郡县制郡县制 C君主专制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解析】【解析】 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
13、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评:(评: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忠君”,会选择,会选择“君君主专制主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再看源头,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再看源头,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A2021/4/212例题例题2 (09年天津卷)年天津卷)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
14、死后皇四子继位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孙继承王位嫡长孙继承王位C2021/4/213分封制分封制明确封邦建国的含义明确封邦建国的含义,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分封分封制与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的关系例题例题1(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年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广东、广西【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
15、要诸侯国: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分封形势图的释读。C2021/4/214例题例题2 左传左传桓公二年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说:“吾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无觊觎。”该记载反映了该记载反映了 王位可以继承王位可
16、以继承 分封等级秩序分封等级秩序 宗法制的最大宗法制的最大特点特点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A B C D解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解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王位继承及嫡长子继承制在材料中没治统治的稳定。王位继承及嫡长子继承制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有反映。B2021/4/215 探究点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探究点二中国古代三
17、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1不同点不同点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确立于元朝。行省制确立于元朝。 (2)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
18、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2021/4/216 (3)作用: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作用: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极作用愈益明显。 2相同点相同点 (1)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
19、政制度。 (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3)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2021/4/217西周实行西周实行秦朝推广秦朝推广是与是与宗法制宗法制相联系的相联系的以以血缘血缘关系为基础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在国家大一统大一统的条件下的条件下实行的,按实行的,按地域地域划分的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世袭并拥有并拥有封地封地郡县官吏由郡县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免调动,官位概,官位概不世袭不世袭,官吏只拥有俸禄官吏只拥有俸禄没有土地没有土地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郡县是地
20、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家统一贵族政权贵族政权,诸侯国拥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独立性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中央垂直管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 条件不同条件不同 内容不同内容不同作用不同作用不同 特点不同特点不同2021/4/218 3反映的趋势: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反映的趋势: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
21、的实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2021/4/219例题例题1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柳宗元在年新课标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郡县制为“公天公天下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依据才干政
22、绩任免官吏【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D2021/4/2202021/4/221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是我国古代三大地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是我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不仅对
23、当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起了重要的方行政制度,不仅对当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考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作用,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考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新材料的设置,考查三大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如新材料的设置,考查三大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如2010年年全国课标卷第全国课标卷第24题对山东、山西与西周分封制关系的历史渊源题对山东、山西与西周分封制关系的历史渊源的考查、安徽文综卷第的考查、安徽文综卷第14题对秦朝设郡县制所起的历史作用的题对秦朝设郡县制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考查;考查;2009年广东卷第年广东卷第2题对题对“封建封建”一词含义与分
24、封制关系一词含义与分封制关系的考查、北京卷第的考查、北京卷第12题对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与分封题对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与分封制联系的考查;制联系的考查;2008年江苏卷第年江苏卷第1题关于题关于“齐人齐人”“”“鲁人鲁人”的的表述变化原因的考查等。今后高考将会加强对分封制、郡县制表述变化原因的考查等。今后高考将会加强对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比较的考查。与行省制比较的考查。2021/4/222 探究点三汉唐与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比较探究点三汉唐与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比较 1汉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汉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 (1)相同点: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在地相同点:在中央削弱、分割
25、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在地方上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方上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2)不同点: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不同点: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中朝”来削弱相权,来削弱相权,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在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在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2021/4/223 2唐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唐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相
26、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割宰相的行政权。 (2)不同点: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不同点: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
27、构。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2021/4/224 例例12010广东文综广东文综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D【解析】唐宋时期的谏官分别对宰相、皇帝负责,【解析】唐宋时期的谏官分别对宰相、
28、皇帝负责,由此可以排除由此可以排除C项;唐代谏官的职能、来源表明,他们的存项;唐代谏官的职能、来源表明,他们的存在是对皇权的制约、对相权的加强,据此排除在是对皇权的制约、对相权的加强,据此排除A、B项。唐宋项。唐宋谏官不同的来源和职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谏官不同的来源和职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宋代的皇权得到了加强,故变化,宋代的皇权得到了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2021/4/2252021/4/2262021/4/2272021/4/228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自秦朝设置宰相制度,直至明太祖废除宰相,自秦朝设置宰相制度,直至明太祖废除宰相,围绕着削弱相权、强
29、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围绕着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高考命题就是从这个角度设置题目进行考施、特点各不相同。高考命题就是从这个角度设置题目进行考查。如查。如2010年山东卷第年山东卷第10题对宋代分割相权特点的考查;题对宋代分割相权特点的考查;2009年江苏卷第年江苏卷第8题对唐代三省机构精细分工的考查、海南卷第题对唐代三省机构精细分工的考查、海南卷第6题题对宋代分割宰相权力的考查、广东卷第对宋代分割宰相权力的考查、广东卷第5题对强化君主专制过程题对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特殊现象的考查等。今后高考将仍然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中特殊现象的考查等。今
30、后高考将仍然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复习中应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复习中应注意梳理秦汉、唐宋、明清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注注意梳理秦汉、唐宋、明清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注意分析比较其异同,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意分析比较其异同,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2021/4/229 探究点四中央集权、专制皇权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特点探究点四中央集权、专制皇权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的特点 1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而言的,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而言的,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31、与监督,其措施主要是指中央府,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与监督,其措施主要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措施。比如秦实行郡县制、汉代实行郡国制,宋对地方的管辖措施。比如秦实行郡县制、汉代实行郡国制,宋代派文臣做知州,元朝实行行省制等措施。代派文臣做知州,元朝实行行省制等措施。 2君主专制主要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皇权至上、独裁、君主专制主要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皇权至上、独裁、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专制皇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专制皇权措施主要是在中央政府官僚体制中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权措施主要是在中央政府官僚体制中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如汉代的侍从
32、秘书制度、唐代分散相权、宋代分割相权、施,如汉代的侍从秘书制度、唐代分散相权、宋代分割相权、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处等。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处等。2021/4/230 3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上,政治制度的始终;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上,实行实行“人治人治”;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伴随。相伴随。 4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的趋势:君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的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
33、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021/4/231地方行政地方行政中央机构中央机构皇帝皇帝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层层集权层层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地方分权地方分权藩镇割据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推恩令推恩令酎金夺爵酎金夺爵宋宋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君权加强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相权削弱汉朝汉朝 唐朝唐朝 宋朝宋朝 明朝明朝内外朝内外朝制度制度三省三省六部六部制制二府三二府三司制司制废除宰废除宰相制相制皇皇帝帝制制度度特特点点皇帝称号皇帝称号皇
34、位世袭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至上2021/4/232 例例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的藩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极力提高皇权极力提高皇权竭力削弱相权竭力削弱相权首先集中军权首先集中军权 削削弱地方权力弱地方权力ABC D D【解析】本题易错选【解析】本题易错选A项。提高皇权、削弱项。提高皇权、削弱相权属于强化皇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相权属于强化皇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问题,可排除方的管辖问题,可排除。故。故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 2
35、021/4/2332021/4/2342021/4/235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个问题两个概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个问题两个概念,学习时要注意正确区分。围绕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念,学习时要注意正确区分。围绕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与地方的矛盾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如如2010年北京文综卷第年北京文综卷第12题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考查、题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考查、江苏卷第江苏卷第1题对汉代对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福建文综卷第题对汉代对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福建文综卷第14题题对唐代
36、强化皇权措施的考查;对唐代强化皇权措施的考查;2009年浙江文综卷第年浙江文综卷第14题对宋代题对宋代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第地方管辖措施的考查、第16题对明代内阁含义的考查,宁夏、题对明代内阁含义的考查,宁夏、辽宁文综卷第辽宁文综卷第28题对明代废行省权分六部的考查等。高考命题题对明代废行省权分六部的考查等。高考命题常常会设置迷惑项来考查区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概念内涵常常会设置迷惑项来考查区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概念内涵的不同,复习时要区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强化皇权的不同,复习时要区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强化皇权措施与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中央集权措施。措施与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中央集权
37、措施。2021/4/236 探究点五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探究点五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演变:2021/4/237 (2)演变趋势演变趋势 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公开、客观的原则。 2古代监察制度变化古代监察制度变化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秦朝中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秦朝中央设御
38、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西汉:汉武帝设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高官。 2021/4/238 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明朝:地方设提刑按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
39、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2021/4/239 例例12010江苏历史江苏历史 诗人左思在其诗人左思在其咏史咏史中沉郁悲歌: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征辟制辟制 B察举制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科举制 C【解析】从材料看,【解析】从材料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40、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一个人的政治地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一个人的政治地位,不是由其才能、品质决定的,而是由其家族的门第高低位,不是由其才能、品质决定的,而是由其家族的门第高低决定的,而以门第高低作为选拔人才依据的是九品中正制,决定的,而以门第高低作为选拔人才依据的是九品中正制,因此因此C项符合题意。征辟制和察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品质,项符合题意。征辟制和察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品质,科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才能,故排除科举制依据的是个人的才能,
41、故排除A、B、D。 2021/4/2402021/4/241 名师点津名师点津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经历了一个从门第高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经历了一个从门第高低到才能的演变过程,同时封建统治者注重加强对中央百官低到才能的演变过程,同时封建统治者注重加强对中央百官和地方行政、军事、财权的监督,其目的就是强化皇权,维和地方行政、军事、财权的监督,其目的就是强化皇权,维护其统治,这对我们今天公务员的招考、反腐倡廉具有一定护其统治,这对我们今天公务员的招考、反腐倡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而高考常常会命题考查不同选官制度、不同的借鉴作用,因而高考常常会命题考查不同选官制度、不同监察制度的利弊,以达到借古鉴今
42、的目的。如监察制度的利弊,以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如2010年浙江文年浙江文综卷第综卷第16题对唐代科举制的考查;题对唐代科举制的考查;2009年北京文综卷第年北京文综卷第13题题对元代科举制的考查;上海卷第对元代科举制的考查;上海卷第5题对宋代科举制的考查等。题对宋代科举制的考查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演进变化的历程及特点的掌握,分析其演变的实质。度演进变化的历程及特点的掌握,分析其演变的实质。2021/4/242专题热点链接 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构建
43、和谐社会,追求公平公正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求。借鉴古代政治公平公正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求。借鉴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与创新的经验教训,更有利于现代民主与法制建制度演变与创新的经验教训,更有利于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热点。复习中应注意现实问设,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热点。复习中应注意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的链接考查。题和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的链接考查。 (1)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中理解宗法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中理解宗法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 【热点综述】【热点综述】2021/4/243 (2)分析中国古代
44、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有利于分析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分析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深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分析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远影响。 (3)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弊端。点和弊端。2021/4/244 12010宿迁模拟宿迁模拟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或“伯伯”。永定俗谓:。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白头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 注塑企业培训大纲
- 团日活动主题策划与实施要点
- 跟随潮流2025年入团试题及答案趋势
- 高级审计师考试风险管理要点试题及答案
- 高级会计知识点巩固试题及答案
- 铝锭生产流程技术解析
- 《Nike的品牌策略》课件
- 蔬菜的肚子美术活动
- 飞机结构维修常识试题及答案
- 中药农药知识培训课件
- 统编版初中必背 文言文 古诗文
- 职业道德说课
-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经典范文
- 2024北京二中初二(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XX医院核医学应急预案手册
- 华为HCIP云计算H13-527认证备考试题附答案
- 河南省漯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血液透析中心可行性研究投资报告
- 舞蹈艺术赏析课件
- 《孔子的简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