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环节稽查要点_第1页
食品生产环节稽查要点_第2页
食品生产环节稽查要点_第3页
食品生产环节稽查要点_第4页
食品生产环节稽查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生产环节稽查要点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一、食品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条款规定及法律适用:(一)、对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二)对未经许可机关确定食品生产许可的品种范围前出厂销售试产食品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第二款“在未经许可机关确定食品生产许可的品种范围之前,禁止出厂销售

2、试产食品”。(三)、对销售因复检不合格而未获许可的食品的行政处罚;对复检食品全不合格但未注销食品生产许可或未停止销售食品的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检。 复检结论为部分食品品种不合格的,不予确定该类食品的生产许可范围,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副页中不予载明;禁止出厂销售该类食品。 复检结论为全部食品品种不合格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注销食品生产许可;禁止出厂销售全部品种的食品。 (四)对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行政处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国家对食

3、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 以上四种违法行为适用的处罚条款: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

4、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三条、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十七条第二款、第十七条第三款、第三十条等规定,或者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但被依法注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处罚。 (五)、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1、2、3、4、6、8、10项规定的食品生产行为适用该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85条处罚内容: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六)、对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

5、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处罚条款: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九)项(七)、对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处罚条款: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十)项(八)、适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处罚的情形:1、对生产经营或者使用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七)项。2、对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九)项。3、对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无标签的食品添加剂的行政处罚、对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

6、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或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七条。4、对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模糊不清或标识不全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二)项。5、对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食品标签、说明书含有虚假、夸大内容,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二)项。以上第1种情形适用86条第1项,2、3、4、5种情形是86条第2项食品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情形,在下达行政处罚告知、决定书

7、时应依据的条款项。此几种情形是生产经营环节的行政处罚,对经营或者使用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或说明书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对上市销售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经营者未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行政处罚也是适用86条第2项。6、对食品生产者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的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

8、对这两种情形,分别适用86条第3项、第4项进行处罚。(九)、适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处罚的情形:1、对食品生产者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八条。2、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款、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3、对食品生产企业制定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法备案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4、对食品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的行政

9、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5、对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6、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的行政处罚。条款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对食品经营环节、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及其条例、餐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未依照规定记录、保存销售信息或者保留销售票据的、未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备查的、对 违反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同样适用本条规定予以处罚。7、对违反食

10、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6、27、28条对食品生产企业未建立、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贮存管理、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生产企业未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要求、对食品生产企业未制定并实施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要求、对食品生产企业未制定并实施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要求、对食品生产企业未制定并实施运输、交付控制要求、对食品生产企业未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或记录的保存期限少于2年的行政处罚适用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57条、食品安全法第87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档案;(一)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档案;(二)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前核实生产者身份、场地使用权;(二)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

12、前核实生产者身份、场地使用权;(三)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工作,定期收集、汇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相关(三)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工作,定期收集、汇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相关信息,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劝诫,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信息,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劝诫,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四)协助相关部门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违法违规行为。(四)协助相关部门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违法违规行为。第三十条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将生产场所建于住宅等非经营性用房内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并与有毒

13、、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三)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和条件;(四)生活区、生产区及库房能够按照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相隔离。第三十一条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实行登记制度。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向其生产场所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登记申请。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2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并说明理由。四、违反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规定应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二条生产经营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五项规定食品的,由

14、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五项规定:第十八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一)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二)用非食用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加工处理的食品;(三)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油脂以及以此类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四)使用食品添加剂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范围和限量的

15、食品;(五)省人民政府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其他食品。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每年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食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和销售

16、日期等内容,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票据。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召回食品应当制作召回记录,召回记录应当包含召回食品名称、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召回人、召回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等内容。召回记录应当保存2年。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违反第

17、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第二十六条:食品生产者使用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使用,不得使用超过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第七十六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未经登记、登记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生产经营场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歇业超过1年未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及被撤销登记后仍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

18、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一条: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实行登记制度。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向其生产场所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登记申请。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2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并说明理由。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届满60日前提出申请;生产经营场所条件或者生产的产品类别发生重大改变、歇业超过1年的,应当重新办理登记手续。质量监督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能满足登记条件的,应当责令

19、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当撤销登记。第七十七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在登记证书载明的产品类别范围内生产;(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三)半成品、成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和不洁

20、物;(四)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工具、容器等清洁、无毒、无害;(五)生产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杀虫剂、灭鼠剂等按照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第七十八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禁止生产品种目录内食品,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第三十五条:省质量监督部门统一编制食省质量监督部门统一编制食品

21、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的品种目录,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的品种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序号食品类别具体品种备注1乳制品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2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3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4蜂产品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产品制品5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 6酒类葡萄酒、啤酒、除白酒外其他蒸馏酒、黄酒、配制酒、除米酒外其他发酵酒、食用酒精7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

22、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婴幼儿补充谷粉、婴幼儿断奶期辅助食品、婴幼儿断奶期补充食品、豆基类婴幼儿配方粉、适用于其他特殊人群食用的配方谷粉)8调味品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固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半固态(酱)调味料(复合调味酱、花生酱)、液体调味料9方便食品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10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速冻其他食品11薯类食品冷冻薯类、薯泥(酱)类12糖果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果冻13含茶制品(速溶茶类、其他类)固态速溶茶、液态速溶茶、(抹)茶粉、调味茶类、其他类14食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冰片糖、加工糖等15饼干饼干16蔬菜干制品热风干燥蔬菜、冷冻干燥蔬菜、

23、蔬菜粉及制品17焙炒咖啡焙炒咖啡豆、咖啡粉18淀粉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粉等19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第七十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索取、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第三十八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每年主动将生产的食品送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不

24、得销售,并如实记录。第三十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应当附有标签,标注登记编号、产品名称、配料、食品添加剂、生产者、联系方式、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标注的内容应当清晰、易于识别。生产加工散装食品的,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或者外包装上标明以上内容。第四十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季节性或者临时性生产加工的,应当在歇业、重新开业前5日内书面报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第八十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

25、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第四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接受食品生产企业委托的食品生产加工,也不得互相委托生产加工食品。第八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检,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拒绝质量监督部门依法 进行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第八十六条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

26、含义:(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指单位或者个人设立的有固定生产场地、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散装或者简易包装、销售范围固定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二)食品摊贩,指在集中交易市场或者固定店铺以外,临时占用道路、广场及其他室外公共场所设摊、搭棚等从事食品销售或者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者。(三)餐饮具集中消毒,指符合条件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包装、配送餐饮具供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的行为。(四)餐厨废弃物,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物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第八十七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存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自本条例实施之日起1

27、2个月内申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书。第八十八条本条例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五、食品检验报告中涉及的有关检验项目概念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时,100毫升白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酒精度是白酒的一个理化指标,含量不达标会影响白酒的品质。本次抽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4年白酒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及整治情况通报统计,有132批次白酒酒精度不合格,测定值超出标准允许差范围。其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造成检验结果偏差,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以致不合格,也有可能是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固形物:是指白酒在100105水浴条件下将乙

28、醇、水分等挥发性物质蒸干后的残留物。固形物是白酒的一个理化指标,国家标准中做了上限规定。本次抽查统计,有18批次白酒固形物不合格。其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白酒所用的水质差,生产处理技术不到位或添加增香物质等。氰化物氰化物是白酒中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572012 )规定蒸馏酒氰化物指标8mg/kg(100%酒精度折算)。白酒中氰化物超标可能是生产者直接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原料加工或用木薯为原料的酒精勾调制成成品白酒上市出售,也可能是生产工艺去除氰化物不彻底造成。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白酒产品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

29、,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是人工生产的甜味剂。此次抽检有177项次共108批次白酒甜味剂不合格,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辅料使用不当带入。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铝残留量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

30、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复配添加剂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的配方混合物。根据2011年7月6日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定义,复配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为增加香辛料的保质期,防止霉变生虫,违规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熏蒸或添加。过氧化值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