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_第1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_第2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_第3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_第4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一、单选题1.(2分)某药静脉滴注经2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 A. 50% B. 75% C. 88% D. 94% E. 99%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B解析2.(2分)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 流动性 B. 不对称性 C. 饱和性 D. 半透性 E. 不稳定性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3.(2分)药物与蛋白结合后 A. 能透过血管壁 B. 能由肾小球滤过 C. 能经肝代谢 D. 不能透过胎盘屏障 E. 能透过血脑屏障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4.(2分

2、)对低溶解度,高通透性的药物,提高其吸收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制成可溶性盐类 B. 制成无定型药物 C. 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 D. 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E. 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5.(2分)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 E.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6.(2分)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脂溶性药物易

3、穿过皮肤,但脂溶性过强容易在角质层聚集,不易穿透皮肤 B. 某弱碱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宜调节pH为偏碱性,使其呈非解离型,以利于药物吸收 C. 脂溶性药物的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D. 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扩散穿透皮肤,但皮肤附属器亦可能成为重要的透皮吸收途径 E. 水溶性药物不易透过皮肤。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C解析7.(2分)下列药动学参数中,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的是那个? A. 清除率 B. 单室模型 C. 隔室模型 D. 表观分布体积 E. 二室模型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8.(2分)请指出下列哪个是

4、单室模型静注尿药亏量法的公式? A. B. C. D. E.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9.(2分)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 A. 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 B. 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C. 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 D. 可以经肝脏代谢 E. 药物跨血脑屏障分布较多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B解析10.(2分)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为: A. 生物利用度 B. 相对生物利用度 C. 静脉生物利用度 D. 绝对生物利用度 E. 参比生物利用度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11.(2分)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 A.

5、 逆浓度梯度转运 B. 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住特异性 C. 消耗能量 D. 需要载体参与 E. 饱和现象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B解析12.(2分)各类食物中,( )胃排空最快 A. 碳水化合物 B. 蛋白质 C. 脂肪 D. 三者混合物 E. 均一样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13.(2分)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菊粉 D. 葡萄糖 E. 乙醇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C解析14.(2分)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隔室的划分是随意的 B. 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隔室划分越多越好 C

6、. 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所有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室 D. 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 E. 隔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15.(2分)二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经时公式是: A. B. C. D. E.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16.(2分)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是 A. 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 B. 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 C. 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D. 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称单室模型药物

7、 E. 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基本上只受消除速度常数的影响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B解析17.(2分)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休内药量为原来的? A. 1/2 B. 1/4 C. 1/8 D. 1/16 E. 1/32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C解析18.(2分)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B. 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 C. 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 D. 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E. 药物与蛋白结合是可逆的,无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

8、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19.(2分)pH分配假说可用下面哪个方程描述 A. Ficks方程 B. Noyes-Whitney方程 C.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D. Stokes方程 E. Michaelis-Menten方程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C解析20.(2分)SFD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 A. 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 B. 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 C. 体外研究法 D. 临床比较试验法 E. 溶出度测定法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21.(2分)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 A

9、. 单室模型 B. 等剂量、等间隔 C. 静脉注射给药 D. 二室模型 E. 血管内给药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B解析22.(2分)I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 B. 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 C. 年龄以1845岁为宜 D. 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 E. 应选择健康志愿者进行实验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23.(2分)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A. 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B. 药物的脂溶性增加 C. 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D. 肠蠕动快 E. 该药

10、在胃中不稳定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C解析24.(2分)某药物静注给药后药时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C(mg/L)=16.2e-0.39t +13.8e-0.17 t描述,假如静脉注射给药的剂量为60 mg,则该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为 A. 2 L B. 0.5 L C. 30 L D. 0.925 L E. 1.08 L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25.(2分)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 A. 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 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 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 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 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

11、胶囊剂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26.(2分)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 A. 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 B. 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 C. 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 D. 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 E. 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解析27.(2分)WagerNelson法简称(WN法),它主要是用来计算下列那一个模型参数? A. 吸收速度常数K B. 达峰浓度 C. 达峰时间 D. 分布容积 E. AUC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28.(2分)下列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静脉注射

12、多次给药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一个给药周期内(时间内)随给药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B. 在一个剂量间隔内(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 C. 是(C)max与(C)min的几何平均值 D. 是(C)max与(C)min的算术平均值 E. 是(C)max的一半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B解析29.(2分)多肽类药物以( )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 A. 结肠 B. 盲肠 C. 十二指肠 D. 直肠 E. 空肠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解析30.(2分)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 A. 肾小球滤过率 B. 肾清除率 C. 速率常数 D. 分布容积

13、 E. 药时曲线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4分)以下那种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 A. 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 B. 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 C. 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 D. 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 E. 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得分:4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B,D,E解析2.(4分)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 A. 半衰期 B. 给药次数 C. 生物利用度 D. 负荷剂量 E. 维持剂量得分:4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B解析3.(4分)药物消除是指

14、 A. 吸收 B. 渗透 C. 分布 D. 代谢 E. 排泄得分:4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D,E解析4.(4分)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 A. 增加滴眼液浓度,提高局部滞留时间 B. 减少给药体积,减少药物损失 C. 弱碱性药物调节pH至3.0,使之呈非解离型存在 D. 调节滴眼剂至高渗,促进药物吸收 E. 增加制剂的粘度,延长在眼睛的保留时间得分:4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B,E解析5.(4分)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中 A. 肝 B. 肠 C. 肾 D. 肺 E. 心得分:4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A,B,C,D,E解析三、判断1.(2分)药物经口

15、腔黏膜吸收,通过黏膜下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心脏,可避开肝首过效应。(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正确解析2.(2分)胎盘屏障不同于血脑屏障。药物脂溶性越大,越难透过。(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错误解析3.(2分)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错误解析4.(2分)若消除半衰期为3h,即表示在该药的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3h。(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正确解析5.(2分)在应用残数法求药物动力学参数时,必须是在KaK值情况下才可以。(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正确解析6.(2分)多剂量给药达到稳态时,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值不变。(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错误解析7.(2分)多剂量给药经过3.32个半衰期内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99%。( )得分:2知识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答案错误解析8.(2分)在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时,静滴的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