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_第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_第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家、 家。他是 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幻灯片 6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王道”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

2、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什么内容,换言之,你知道中考文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什么内容,换言之,你知道中考文言文会考察哪几大方面的内容?言文会考察哪几大方面的内容?一、解词:重点实词一、解词:重点实词 典型虚词典型虚词二、翻译句子(重点句)二、翻译句子(重点句)三、文章的理解分析(课文主旨、写作三、文章的理解分析(课文主旨、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方法、语言特色等)四、默写名句四、默写名句全班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夫”“粟”“畔”fspn1、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2、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3、兵革兵革非不坚利也非不坚利也4、委委而而去去之之5、人和人

3、和6、域域民民 7、固固国国 8、威威天下天下9、寡助寡助之之至至 10、亲戚畔亲戚畔之之11、亲戚亲戚畔畔之之代词,这(就是)代词,这(就是)护城河护城河武器装备,兵:兵器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衣革:甲衣委:放弃委:放弃 去:离开去:离开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巩固巩固威慑威慑到到通通“叛叛”,背叛,背叛他,指寡助之君他,指寡助之君之域民不以封疆域民不以封疆之之界界三里三里之之城城亲戚畔亲戚畔之之虎见虎见之,之,庞然大物也庞然大物也寡助寡助之之至至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垄上何陋何陋之之有有予独爱莲予独爱莲之之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虽我虽我之

4、之死死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动词:到、去动词:到、去宾语前置标志,无义宾语前置标志,无义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独立性,无义代词:它,指代驴子代词:它,指代驴子123456久久之之,目似瞑,目似瞑语气助词,无义语气助词,无义一词一词多义多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翻译:(一座)(一座)周围三里(那样小)

5、的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外城。翻译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不能靠武力的强大。翻译翻译:能施行:能施行“仁政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不行“仁政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翻译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

6、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论点: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天时而而环环攻攻之之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攻城:攻城:守方守方守城: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粮多守方守方地利地利攻方攻方委而去之委而去之人和人和不如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战战争争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治治国国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

7、道寡助主张(结论主张(结论)施行“仁政”(反面论证反面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排比排比论点范围论点范围反馈练习(反馈练习(2001年佛山市中考题)年佛山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两狼之并驱如故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寡助之至 至:极点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A委而去之(萎

8、靡不振地逃跑)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CD4、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CB作业:作业:1 1、熟记注解(明天小测)、熟记注解(明天小测) 2 2、背诵课文、背诵课文 3 3、完成、完成掌握语文掌握语文P84P8485 185 19 9题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不多也。(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