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建电气化局宁杭客运专线 土建预留接口(四电部分)检 查 大 纲 中铁建电气化局宁杭客专四电集成工程指挥部目 录前 言1一、路基地段接触网预留基础检查21、设计标准2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3二、桥梁上接触网预留基础61、设计标准6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8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18三、隧道内吊柱基础预留(轨槽预留)111、设计标准11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12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8四、路基地段电缆槽检查151、设计标准15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17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18五、桥梁地段电缆槽、梁端锯齿型槽口及电缆爬
2、架检查201、设计标准20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24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5六、隧道内电缆槽、设备洞室及余长腔检查261、设计标准26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28七、站场内电缆槽检查291、设计标准29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29八、路基地段电缆过轨管及电缆井311、设计标准31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33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35九、隧道地段电缆过轨管检查391、设计标准39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39十、站场电缆过轨管检查411、设计标准41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42十一、综合接地441、各专业接入综合接地系统的地线种
3、类442、综合接地的设计标准44 通用标准44 路基地段45 桥梁地段47 隧道地段483、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51前 言宁杭客运专线建设中与以往的土建施工分工有所不同:路基、桥梁、隧道、站场地段预埋横向过轨管、梁端预留孔洞、电缆爬架基础、接触网基础、综合接地、电气化接地及隧道内洞室均纳入土建施工承包商的施工负责范围。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专业与路基、桥梁、隧道、站场、高架站房结构、综合检修基地、建筑结构等土建专业均存在复杂精细的接口工程,在施工中,应严格按接口施工图设计要求,控制管理各阶段相关接口施工。尤其是接触网专业的接口施工,是高速铁路运行可靠保证的关键工程之一,应严格控制各项
4、施工精度。由于土建专业对站后四电工程的施工标准,了解深度不够,纳入土建施工承包商的施工的接口工程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四电集成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并及时克服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接口部位的施工质量,提高四电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投资。四电专业进行的土建接口检查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1、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2、线路预埋横向过轨管;3、照明变电洞室、设备综合洞室;4、梁端预留孔洞(锯齿型槽口)、变电所供电电缆上网预留孔;5、路基、桥梁段接触网基础及隧道内接触网滑槽;6、综合接地。此检查大纲只做参考,宁杭线土建预留接口检查以设计资料为准。一、路基地段接触网预留基础检查1、设计标准 路基上接触
5、网H型钢柱基础通用图客运专线路基上接触网腕臂柱选用H型钢柱时,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承台式基础,接触网支柱选自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6)1301。 路基上接触网基础型号路基上接触网基础型号见图1-1。图1-1 基础规格表见表1-1。表1-1(单位mm)基础类型桩直径钻孔深度承台尺寸螺栓规格备注JA-170030001200×700×7006×M39JA-270033001200×700×7006×M39JA-370040001200×700×7006×M39JB-470045001200×900&
6、#215;7008×M39JC-570035001200×2450×70010×M39双桩承台结构 基础构造及尺寸图1-2 JA型基础构造图见图1-2图1-2JB型基础构造图见图1-3图1-3JC型基础构造图见图1-4图1-4 双线路堤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断面布置见设计图;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1-2。表1-2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支柱基础位置(设计里程)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设计位置(设计里程),符合设计院提供的支柱基础预留布置图跨距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检查,误差控制范围为±500mm转换柱
7、处采用双支柱时,两支柱距离为2000mNo.2基础型号及构造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型号与接口预留表中型号一致基础构造与通用图一致No.3基础高度基础顶面距轨面800mm,误差控制范围±50 mm螺栓外露长度190mm,误差控制范围为0+10mmNo.4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接触网基础中心到线路中心的距离为3150m,上下行并列对称设置,误差控制范围为0+50mmNo.5H型钢柱转角误差H型钢柱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的转角小于1.5°No.6基础螺栓间距地脚螺栓间距160mm,横向430mm;定位尺寸允许误差为±1mm,螺栓倾斜±0.5°No.7拉线基础位置
8、拉线基础中心到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的距离为7000mm,误差控制范围为0+50mmNo.8外观质量混凝土基础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破损现象详细检查基础螺栓布置情况,螺栓无倾斜、歪曲现象,螺栓间距及螺栓外露长度满足设计要求,误差在控制范围以内,地脚螺栓采用油布包裹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1-3。表1-3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水准仪台1测量基础面标高用25m、50m钢卷尺把各2测量螺栓间距及短距离测量3标准直尺把1测量螺栓间距及短距离测量4测量模型板套各1符核螺栓间距,通用基础模板5油漆(红)桶1标记使用6排笔支1标记使用7水平尺套1测量水平用8倾斜仪套1测量倾斜度具体检查方法直观检查接触网基
9、础外观;使用标准钢尺测量各种尺寸及误差;使用水平尺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及水平度;用50米钢卷尺检查跨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检查基础面标高,然后换算基础面到轨面的高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使用标准模型板检查基础螺栓的标准度。先用模型板来套螺栓,如果能套下,则螺栓间距完全满足要求,如果不能套下,则用钢卷尺测量实际的螺栓间距,并检查螺栓是否歪曲,做好记录。 检查范围对每一个接触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全面检查。(5)注意问题:同一个基础上面基础螺栓的外露长度应该一致,杜绝出现外露长度不足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基础螺栓的螺纹应该完好,杜绝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二、桥梁上接触网预留基础1、设计标准 桥上接触网
10、H型钢柱基础通用图 桥上接触网基础型号QJ-A,QA-B,QJ-C型。 基础构造及尺寸 正线接触网支柱基础均设置在桥梁面,土建施工根据桥梁通用设计图要求,预留与接触网支柱法兰相容的地脚螺栓,以便于后期安装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桥上接触网支柱断面图如图2-1所示。图2-1联络线简支梁接触网支柱设在桥墩预留牛腿上。 桥支柱布置情况说明根据接触网平面布置及梁跨长度,一般接触网支柱基础位于距梁端4m、6m、8m处。对于32 m的连续标准简支梁,支柱基础的跨距一般为48.9m左右,下锚拉线基础和锚柱基础在同一片箱梁上设置。 桥梁上基础及螺栓构造图桥梁上基础及螺栓构造图见图2-2、2-3、2-4、2-5和
11、2-6。图2-2 QJ-A基础图2-3 QJ-B基础图2-4 QJ-C基础图2-5 接触网桥支柱在牛腿上的安装中间柱支柱螺栓布置图2-6接触网桥支柱在牛腿上的安装锚柱螺栓布置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2-1。表2-1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支柱基础位置(设计里程)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设计位置(设计里程),符合设计院提供的支柱基础预留布置图跨距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检查,误差控制范围为±500mm梁上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至相邻梁缝中心距离一般为8m转换柱处采用双支柱时,两支柱距离为2000mNo.2基础型号及构造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型号与接
12、口预留表中型号一致基础构造与通用图一致No.3基础高度基础顶面高于沥青混凝土100mm,误差控制范围±50 mm简支梁和连续梁螺栓外露长度为190mm,接触网桥支柱在牛腿上的安装螺栓外露长度为140mm,误差控制范围为0+10mmNo.4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接触网基础中心到线路中心的距离为3150m,上下行并列对称设置,误差控制范围为0+50mmNo.5基础螺栓间距地脚螺栓间距160mm,横向430mm;定位尺寸允许误差为±1mm,螺栓倾斜±0.5°No.6拉线基础位置拉线基础中心到接触网基础中心的距离为7000mm,拉线基础和锚柱基础均在同一片梁上,误差
13、控制范围为0+50mm;螺栓外露长度100mmNo.7外观质量混凝土基础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破损现象详细检查基础螺栓布置情况,螺栓无倾斜、歪曲现象,螺栓间距及螺栓外露长度满足设计要求,误差在控制范围以内,地脚螺栓采用油布包裹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2-2。表2-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水准仪台1测量基础面标高用25m、50m钢卷尺把各2测量螺栓间距及短距离测量3标准直尺把1测量螺栓间距及短距离测量4测量模型板套各1符核螺栓间距,通用基础模板5油漆(红)桶1标记使用6排笔支1标记使用7水平尺套1测量水平用8倾斜仪套1测量倾斜度具体检查方法直观检查接触网基础外观;用50米钢卷尺检查跨距是否
14、满足设计要求;使用标准钢尺测量各种尺寸及误差;使用水平尺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及水平度;用水准仪检查基础面标高。使用标准模型板检查基础螺栓的标准度。先用模型板来套螺栓,如果能套下,则螺栓间距完全满足要求,如果不能套下,则用钢卷尺测量实际的螺栓间距,并检查螺栓是否歪曲,做好记录。 检查范围对每一个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全面检查。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螺栓螺纹生锈同一个基础上面基础螺栓的外露长度应该一致,杜绝出现外露长度不足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基础螺栓的螺纹应该完好;螺栓间距满足要求。杜绝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符合要求基础 基础螺栓外露不足基础表面不平整基础少螺栓三、隧道内吊柱基础预
15、留(轨槽预留)1、设计标准 隧道内预埋接触网轨槽通用图 隧道内预埋接触网轨槽构造及尺寸图3-1客运专线隧道内接触网吊柱、附加导线采用预埋滑道轨槽(简称轨槽)固定,悬挂于隧道壁。预埋滑道轨槽采用HTA52/34QGJ型轨槽,与隧道壁整体浇注,与吊柱和附加导线底座采用T型螺栓连接。 隧道内左右线接触网吊柱跨距均为48m,在拱顶预埋弧形的轨槽,弧长4m(宽402mm),顺线方向上下行线路错开3m布置。 AF、PW线独立悬挂每24m一处,弧形AF线悬挂轨槽基础长度 1m。 隧道顶沿隧道曲线预埋4m长的轨槽两根,两轨轨槽的间隔350mm,两轨槽为一个吊柱底座组。 施工误差轨槽倾斜误差为3mm,施工时不允
16、许出现扭转误差(扭转变形)。两根轨槽焊接成一个整体后再浇注于混凝土中,顺线方向只容许同时产生偏转误差,不允许两根轨槽向两边岔开等变形情况,轨槽间(吊柱跨距、附加导线)的定位误差为500mm。当采用1000mm轨槽时(AF、PW线)顺线中偏斜误差为±5mm,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5mm。附加导线在隧道口进洞口1.1m处对向下锚,并在隧道口前两个悬挂点处进行换边悬挂;隧道内附件导线悬挂跨距<30m,并尽量与接触网吊柱预留滑道同时安装。 隧道内轨槽布置图预埋轨槽纵向俯视图如图3-1。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3-1。表3-1项目
17、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预埋轨槽类型检查预埋轨槽类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No.2接触网吊柱悬挂轨槽隧道顶沿隧道曲线预埋4m长的轨槽两根,两轨轨槽的间隔350mm±4mm,两轨槽为一个吊柱底座组。轨槽嵌入混凝土施工误差5mm吊柱轨槽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16mm隧道内在拱顶预埋弧形的轨槽,左右线接触网吊柱跨距均为48m,弧长4m(宽402mm),顺线方向上下行线路错开3m布置。轨槽倾斜误差为3mm,施工时不允许出现扭转误差(扭转变形)。两根轨槽焊接成一个整体后再浇注于混凝土中,顺线方向只容许同时产生偏转误差,不允许两根轨槽向两边岔开等变形情况,轨槽间(吊柱跨距、附加导线)
18、的定位误差为500mm。No.3AF、PW线悬挂轨槽在跨距中间增加AF线悬挂点,AF、PW线独立悬挂每24m一处,弧形AF线悬挂轨槽基础长度 1m。AF、PW线轨槽顺线路偏斜误差为±5mm。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5mm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3-2。表3-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50m钢卷尺把125m钢卷尺把23标准直尺把14排笔支15倾斜仪套1检查范围对每一处接触网轨槽全面检查。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隧道滑槽之间的跨距满足设计要求;滑槽之间的间距要严格控制;滑槽嵌入隧道拱顶混凝土的深度必须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滑槽不能扭面,在轨平面上滑槽中心线与轨道线
19、路中心垂直;杜绝出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滑槽被混凝土覆盖,无法使用滑槽呈八字形,间距不满足要求满足要求的滑槽滑槽安装后照片四、路基地段电缆槽检查1、设计标准全线路基地段两侧预留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 路基地段电缆槽通用图 电缆槽基础构造及尺寸 路基地段线路通信信号电缆槽(不与电力电缆槽合制)路基地段线路两侧设置通信信号电缆槽500mm*300mm(宽*深),通信电缆槽与信号电缆槽采用合槽共用、共用盖板,一般地地段槽内采用U型钉分隔(分隔间距要求1m);信号电缆槽设于最靠近线路侧,通信电缆槽设于信号电缆槽外侧;通信电缆槽净空200mm*300mm(宽*深),信号电缆槽净空300mm*300mm(宽*
20、深)。图4-1靠近轨道侧电缆槽侧壁对应接地端子的位置预留方便接地连接线出入的孔洞。电缆槽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电缆槽底部做成倾向外侧的4%横坡,并于电缆槽中部槽底部的外侧每隔1m设置直径为5cm的泄水孔一处,埋设电缆槽时角度要合适,便于排水。 路肩上电力电缆槽当路基与桥梁或隧道频繁交替且路基长度不大于150m时,电力电缆槽设于路肩上,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合制。见图1-2。参考图:区间路基接口通用详图;图号:宁杭客专施通(接口)01-04;发图日期:2007-2-13。电力电缆净空尺寸为200mm宽*300mm深; 图1-2 排水沟外侧电力电缆槽其余路基地段电力电缆槽设于水沟
21、外侧的侧沟平台上,净空尺寸为300mm宽*300mm深,电缆槽底部做成倾向侧沟(排水沟)5的横坡,电缆槽外侧底部中间位置预留直径10cm的泄水孔,每节1m预留一处,电缆槽铺设时埋设DN100铸铁排水管与预留的泄水孔对接,电缆槽沿线路纵向每3m埋设一根排泄水管。参考图:区间路基接口通用详图;图号:宁杭客专施通(接口)01-14(路堤地段)、01-15(路堑地段)、01-19(路堑地段)、01-20;发图日期:2007-2-13。排水沟外侧电力电缆槽沿线路纵向每3m埋设一根DN100铸铁排水管。电缆槽及电缆井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0.5%(向水沟方向)。边坡电缆槽区间路堤段通信信号电缆井同里程处设置边
22、坡电缆槽,与对应的电缆井(手孔)相连;边坡电缆槽的净尺寸为500mm*200mm(宽*深)。沿路基两侧边坡分别设置电力电缆槽,在指定里程路基坡角下分别设电缆井1处,边坡电缆槽分别与路基上电力电缆井及路基坡角下电缆井相连通。 路基与桥梁、隧道等结合部过渡段电缆槽通信信号电缆槽及路基段电力电缆槽在路基、桥梁、隧道等结合部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现场浇筑,应变顺利连接。弯曲时的半径不小于600mm(弯曲角度不小于120度)。其他路基段电力电缆槽与桥梁电缆槽间的过渡段:沿路基两侧分别设置边坡电缆槽,边坡电费槽分别与桥上电缆井(手孔)及坡角下电缆井(手孔)相通。边坡电缆槽与坡角下电缆井(手孔)采用保护管相
23、通。其他路基段电力电缆槽与隧道电缆槽间的过渡段:沿路基两侧分别设置边坡电缆槽,边坡电费槽分别与隧道内电缆井(手孔)及坡角下电缆井(手孔)相通。边坡电费槽与坡角下电缆井(手孔)采用保护管相通。电缆槽接缝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完毕后,电缆槽接缝处采用M7.5水泥砂浆填塞,每隔15m设置2cm的宽伸缩缝一道,采用沥青麻筋填塞。电缆槽能防止从外部进水。槽盖板路基地段的通信信号电缆槽盖板(650mm*400mm)、边坡电缆槽盖板(600mm*300m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区间槽道水泥盖板厚度不小于80mm。槽盖板两侧外壁上部预留直径1cm的半圆槽,铺设盖板前采用直径1cm的橡胶垫条;为方便电缆槽的开
24、启,电缆槽盖板预制时在外侧预留10cm*2cm*2cm的抠槽两处。电缆槽位于排水沟外的电缆槽每1m一节,电缆槽盖板长0.4m,电缆槽上每隔15m设500×300mm可开启混凝土盖板,盖板单块重量不大于50kg,可开启盖板设一个开启孔,以备检修用,开启孔在每块板的预留尺寸为1.5×10cm,电缆槽盖板顶面与侧沟平台面或地面平齐。电缆槽能防止从外部进水。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4-1。表4-1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电缆槽位置及尺寸电缆槽的电缆井内边缘距离线路中心3.4m。抽查电缆槽(包括边坡电缆槽)净空符合设计标准。
25、500mm*200mm(通信200mm*300mm,信号净空300mm*300mm);电力电缆槽设于路肩上净空尺寸为200mm*300mm,其余路基地段为300mm*300mm电缆槽外观质量电缆槽内壁平顺光滑,电缆槽壁无破损、无裂纹,槽底平整,无杂物No.2电缆槽底部排水管(孔)通号电缆槽中部槽底部的泄水孔排水畅通(每隔1m设置1处,直径为5cm)电力电缆槽外侧底部中间位置预留直径10cm的泄水孔,每节1m预留一处,电缆槽铺设时埋设DN100铸铁排水管与预留的泄水孔对接,电缆槽沿线路纵向每3m埋设一根排泄水管No.3盖板尺寸及开启孔(抠槽)通号路基地段的通信信号电缆槽盖板(650mm*400m
26、m)、边坡电缆槽盖板(600mm*300mm)电缆槽盖板在外侧预留的两处10cm*2cm*2cm抠槽电力位于排水沟外的电力电缆槽盖板长0.4m,电缆槽上每隔15m设500×300mm可开启混凝土盖板可开启盖板设一个1.5×10cm开启孔槽盖板两侧外壁上部预留直径1cm的半圆槽,便于安装1cm的橡胶垫条盖板质量电缆槽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电缆槽与电缆盖吻合,电缆槽盖合槽灵活。No.4边坡电缆槽通信信号边坡电缆槽的净尺寸为500mm*200mm电力边坡电缆槽300mm*300mm边坡上电缆槽与主电缆槽连通平顺No.5路基与桥梁、隧道结合部过渡段电缆槽过渡段电缆槽宽、深
27、采用均匀渐变的方式;路基与桥梁、隧道结合部平顺,弯曲半径符合要求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4-2。表1-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5m钢卷尺把2测量螺栓间距及短距离测量2标准直尺把1测量螺栓间距及短距离测量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电缆槽壁、槽内部、排水孔、盖板安装情况。用卷尺抽查测量电缆槽的(包括边坡电缆槽)净空、电缆槽内侧距中心线的距离等。 检查范围全线检查。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电缆槽沟内部平整光滑、盖板完整、合槽灵活,无损伤和裂纹。桥梁段通信、信号电缆槽之间是否预留电缆S弯备用锯齿口。路桥、路隧过渡段电缆槽的施工是否合理,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路基、桥梁、隧道区段结合部的电缆
28、槽要求平顺,弯曲半径不小于600mm。过渡段电缆槽两端电缆槽宽度、深度不一致时,过渡段电缆槽宽、深是否采用均匀渐变的方式过渡。图例:电缆槽的平滑过渡桥隧过渡需过轨而又无法预埋过轨管的情况下,可采取桥下绕行(下图为例)五、桥梁地段电缆槽、梁端锯齿型槽口及电缆爬架检查1、设计标准 桥梁地段电缆槽通用图 桥上电缆槽、梁端锯齿型槽口构造及尺寸 桥上电缆槽桥梁上线路两侧设置从内向外依次设置信号、通信及电力电缆槽。信号用槽靠近轨道内侧,信号电缆槽净空300mm*300mm(宽*深);通信用槽在中间,通信用槽净空200mm*300mm(宽*深);电力用槽在轨道外侧,槽道净空尺寸为300 mm*300mm(宽
29、*深)。桥梁地段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结构见图5-1。图5-1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下方的预留孔桥上接触网支柱位于通信电缆槽上方,支柱基础钢筋及混凝土占用了两侧信号电缆槽及电力电缆槽的部分空间。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下方通信电缆槽内留有一个120mm*150mm方孔,距电缆槽90mm。(由于方孔内混凝土表面质量难以保障,建议改为150mm的PVC直管,代替方孔)。梁端锯齿型槽口及电缆爬架基础螺栓图5-2桥上由于通信信号电力电缆引上(引下)等需要设置梁端锯齿型槽口及电缆爬架基础螺栓。桥箱梁上电缆上桥齿槽示意图见图5-2。 通信电缆引上(引下)桥上每间隔200m对称设置引下至区间接入点(如无线基站)的梁端锯
30、齿型槽口(图3-1),桥墩电缆爬架基础采用预埋螺栓方式。通信光缆引下应避免与电气化电缆共用一个桥墩引下。 信号电缆引上(引下)信号专业在中继站里程前后三片梁的梁端预留锯齿孔(图3-1),并在相应桥墩上预留电缆上、下桥的安装条件。 电力电缆引上(引下)电力电缆在桥梁上原则上不过轨,用电点的地方电缆下桥到用电点,电缆上下桥时,桥墩电缆爬架基础采用预埋螺栓,当预埋件与桥墩结构钢筋有冲突时,可在垂直方向正负100mm范围内调整。长度大于500m的桥梁上每隔200m左右在相邻两孔梁的梁端设置与电力电缆槽相对的锯齿形槽口(图5-1),电缆余弧长放置于箱梁内。在有通信或信号中继站、基站附近相邻两孔梁的梁端设
31、与电力电缆槽相对的锯齿形槽口。每隔200m预留锯齿型槽口,通信光电缆应避免与电力电缆共用一个桥墩引下。电力电缆在有预留锯齿型槽口的桥墩上预留下桥的电缆爬架。 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装置电缆过轨在设置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的梁端预留锯齿槽,墩台上预留过轨爬架的安装。位于桥梁地段的变电所供电电缆上桥采用上网预留孔、锯齿槽及爬架槽道(或预埋螺栓)。“上网电缆桥上预留孔”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应1.5m设置,“控制电缆桥上预留孔”为梁端设置锯齿型槽口。电缆上桥布置示意图如图5-3、各类电缆桥梁预留孔示意图见图5-4。图5-3图5-4供电线电缆引上设置原则:在供电线上网柱旁1.5m处预留6-8个80的孔,上网电缆从
32、桥墩爬上,通过后制爬架沿梁底顺线路方向走行至预留孔处,从孔中穿过上接触网支柱后接至开关;N线上桥在所亭就近的梁上接触网支柱旁1.5m处预留6个个80的孔,N线通过爬架上桥后通过预留孔后接至基础。电缆爬架应设置在靠近电缆预留孔所在梁端的桥墩上,并且是在面向电缆预留孔方向的桥墩侧面预留,上下行并列设置, 见图5-5。图5-5当预留上网电缆孔位于水中或电缆径路不好的地段时,需在靠近牵引变电所侧最近的没有水的桥墩上预留爬架槽道,从预留槽道的桥墩至上网预留六孔处间的所有箱梁底部均需预留电缆爬架槽道。预留爬架及预留孔安装后示意图如下:接触网电缆上桥爬架及预留孔安装成型后示意图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33、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5-1。表5-1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电缆槽净空及外观质量通信200mm*300mm;信号净空300mm*300mm,电力净空300 mm*300mm电缆槽内壁平顺光滑,电缆槽壁无破损、无裂纹,槽底平整,无杂物排水孔畅通No.2盖板尺寸及外观质量电缆槽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电缆槽与电缆盖吻合,电缆槽盖合槽灵活。No.3支柱基础下预留孔120mm*150mm,距底面90mm,孔内光滑平整,无堵塞,不会对电缆敷设产生破坏作用。No.4过渡段见路基地段No.5梁端锯齿型槽口预留位置符合设计里程规定槽口平顺光滑,无破损、无裂纹No.6上
34、网电缆桥上预留孔预留位置符合设计里程规定六根80PVC管子、,上下畅通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应1.5mNo.7电缆爬架基础螺栓电缆爬架基础螺栓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5-2。表5-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5m钢卷尺把22标准直尺把14、检查方法直观检查电缆槽壁、槽内部、盖板安装情况。用卷尺抽查测量电缆槽的净空、电缆槽内侧距中心线的距离等。 检查范围全线检查。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检查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及混凝土没有过多地占用两侧信号电缆槽及电力电缆槽内的空间。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下方的预留孔是否符合要求,孔内光滑平整,无堵塞,不会对电缆敷设产生破坏作用。其它与路基段通
35、信信号电缆槽检查标准相同。六、隧道内电缆槽、设备洞室及余长腔检查1、设计标准 隧道地段电缆槽通用图 隧道内电缆槽、余长腔构造及尺寸 隧道内电缆槽隧道内线路两侧设置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槽350mm*300mm(宽*深),信号电缆槽与通信电缆槽采用合槽共用、共用盖板、槽内预留钢筋纵向分隔;通信用槽净空150mm*300mm(宽*深),信号用槽净空200mm*300mm(宽*深),信号用槽靠近轨道内侧,通信用槽在轨道外侧。电力电缆槽净空尺寸为300 mm *300mm(宽*深)。电力电缆槽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中间为排水沟。隧道地段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结构见图6-1。图6-1 隧道地段余长腔隧道单侧间隔50
36、0m、双侧(交错)间隔250m设避车洞(兼专用设备洞室或照明变电洞室)。部分专用洞室用于安装通信无线设备及供电设备;长度大于3km的隧道每隔3km左右需在隧道两侧各设照明变电洞室一处。专用洞室平面示意图见图6-2。图6-2图6-3变压器洞室平面示意图见图6-3。综合洞室靠轨道侧底部设电缆余长腔(通信、电力分别设置),并满足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m的要求。设备洞室,要求设置防盗门锁并作防水处理。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6-1。表6-1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电缆槽净空及外观质量通信200mm*300mm;信号净空300mm*300mm,电
37、力净空300mm*300mmU形钉每隔1m一处,齐全电缆槽内壁平顺光滑,电缆槽壁无破损、无裂纹,槽底平整,无杂物排水孔畅通No.2盖板尺寸及外观质量电缆槽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电缆槽与电缆盖吻合,电缆槽盖合槽灵活。No.3过渡段见路基地段No.4设备洞室及余长腔设备洞室位置与设计图中标明位置一致。设备洞室防盗门锁齐全,防水性能好设备洞室外侧电缆余长腔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6-2。表6-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5m钢卷尺把22标准直尺把1检查方法直观检查电缆槽壁、槽内部、排水孔、盖板安装情况。用卷尺抽查测量电缆槽及余长腔的净空、电缆槽内侧距中心线的距离等。 检查
38、范围全线检查。七、站场内电缆槽检查1、设计标准 车站内电缆槽通用图 车站内电缆槽构造及尺寸 站场通信信号电缆槽各车站两侧站台,以及自站台端头至区间站线分界处的站场两侧设置全线贯通的通信电缆槽,尺寸为300mm*300mm(宽*深)。电缆槽须设置分支槽道与站房/信号楼通信机械室连接,尺寸为300mm*300mm(宽*深),引入信号楼前设带水泥盖板的电缆余留坑。 车站两旁均设信号电缆槽,尺寸为500mm*300mm(宽*深),与区间信号电缆槽贯通。站场槽道水泥盖板厚度要求不小于80mm。站台上电缆槽盖板应能承受车碾压。若有岛式站台,通信信号电缆槽位于线路两侧路肩上。路肩上通信电缆槽净空300mm*
39、300mm,信号电缆槽净空500mm*300mm;进信号楼电缆槽通信电缆槽净空300mm*400mm,信号电缆槽净空600mm*400mm。站场电力电缆槽各车站两侧分别预留电力电缆沟(带盖板),电缆沟净空尺寸为400 mm *400mm(宽*深)。如果站台上设有电力电缆沟,则应与站台下的电力电缆沟连通。2、检查项目、标准、工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7-1。表7-1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No.1一般车站通信信号电缆槽位置及尺寸各车站两侧站台至区间站线分界处的站场两侧设置全线贯通的通信电缆槽,尺寸为300mm*300mm;与站房/信号楼通信机械室连接支槽道,尺寸为3
40、00mm*300mm车站两旁均设信号电缆槽,尺寸为500mm*300mm(宽*深),与区间信号电缆槽贯通岛式车站通信信号电缆槽位置及尺寸岛式站台,通信信号电缆槽位于线路两侧路肩上。路肩上通信电缆槽净空300mm*300mm,信号电缆槽净空500mm*300mm;进信号楼电缆槽通信电缆槽净空300mm*400mm,信号电缆槽净空600mm*400mm电力电缆槽位置及尺寸各车站两侧分别预留电力电缆沟(带盖板),电缆沟净空尺寸为400 mm *400mm(宽*深)。如果站台上设有电力电缆沟,则应与站台下的电力电缆沟连通电缆槽外观质量站台上电缆槽盖板应能承受车碾压No.2电缆槽底部排水管(孔)排水性能
41、良好No.3盖板质量电缆槽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电缆槽与电缆盖吻合,电缆槽盖合槽灵活No.4电缆余留坑引入信号楼前的电缆余留坑符合要求 检查工具检查工具见表7-2。表7-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5m钢卷尺把22标准直尺把1检查方法直观检查电缆槽壁、槽内部、盖板安装情况,转弯及结合部的安装情况;用卷尺抽查测量电缆槽的净空、电缆槽内侧距中心线的距离等。八、路基地段电缆过轨管及电缆井1、设计标准 路基地段手孔(电缆井)及过轨管预埋通用图图8-1 路基地段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管、手孔(电缆井)、接触网PW线用过轨管结构 路基地段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管、电缆井(手孔)图8-2、通信信号电缆槽在
42、路基、路堑地段,每隔500m在线路两侧均设光电缆接头、维修、盘存手孔(电缆井),在线路两侧对称设置,同里程的手孔间用4根内径为100mm的PPR管道过轨连通,其中1根为接触网PW线并联过轨电缆用,3根通信信号共用。一般地段,每处过轨预埋4根,特殊地段按相关设计文件执行。通信信号预埋过轨管道示意图见图8-1。在路基地段利用通号每500m过轨处的电缆井(手孔)过轨(4根管中的一根用于PW线过轨),扼流变处12根电缆过轨(有通信信号全并联线时设一根,无通信信号全并联线时设二根),上下行PW线并联处1根电缆过轨,埋设深度及尺寸及铺设与通号过轨管相同。预留过轨、手孔中心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里程1.5m
43、设置。、通信手孔(电缆井)与信号手孔(电缆井)合设共用,手孔内壁尺寸为1200mm*1200mm*900mm(长*宽*深),手孔(电缆井)内正面引出线预留孔一个(500mm*200mm),排水孔2个(5cm);背面4个110mm过轨管预留孔(中心距离150mm)。电缆井内边缘距离线路中心3.4m。手孔(电缆井)盖为三块长方形1400mm*450mm(长*宽)混凝土板。、过轨管埋的顶部外边缘至轨枕下混凝土承载板顶部的距离不得小于600mm。以过轨管道与电缆槽的衔接顺畅为标准,确定具体埋没深度。、路基与隧道连接处、路基与桥梁连接处,向路基方向外推50m设置手孔、并设置过轨管材,要求同上。、区间路斩
44、地段对应手孔处设置2根80mm分支管材引下到路基边坡沟外可以开挖电缆沟处(不影响线路设施)。 、所有过轨管道预埋时,管道内预留两根3.0mm镀锌铁丝,以便后续电缆铺设,并且在管道口设堵头。 路基地段电力电缆过轨管及电缆井(手孔)、电力电缆槽在连续长路基地段按500m定长预埋的原则预埋电力电缆过轨管,并在过轨管两端预留电缆井(手孔),电缆井位于排水沟外(电缆槽设于路肩上的除外)。电力电缆电缆井(手孔)净空尺寸为2m长*2m宽*0.5m深,以满足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m的要求,电缆井里的保护管出口处距井底10cm。保护管采用内径100PPR管,管壁厚不小于5mm,弯曲半径不小于1m,并满足抗碾压机械
45、强度要求,并列设置的保护管之间保留50mm的间隙,每根保护管内预设2根直径为3mm的铁丝,且铁丝头露出保护管。电缆槽及电缆井能防止从外部进水渗水,电缆井与同侧水沟之间预埋DN100铸铁排水管2根,电缆槽及电缆井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0.5%(向水沟方向)。、过轨管的数量路堤地段过轨为6根内径100mm的PPR管。路堑地段路隧过渡段为10根内径100mm的PPR波纹管(电缆井两侧各5根)。过水沟为5根。路堑地段路桥过渡段过水沟为5根内径100mm的PPR波纹管。路堤地段路桥过渡段过水沟为3根内径100mm的PPR波纹管。、路堑地段路隧过渡段、路堑地段路桥过渡段、路堤地段路桥过渡段保护管与排水沟交叉时
46、,采取防水处理。、电缆井盖板(0.9×0.65m)预埋两个钢筋拉环,拉环高出盖板顶面0.08m,外露部分涂两层防锈漆,电缆井盖板顶面高出平台面或地面平齐,电缆井盖板顶面高出平台或地面0.08m。 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装置电缆过轨及供电线上网线过轨路基中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装置电缆过轨预埋100的C-PVC管(两根);路基中接触网供电线上网线过轨预埋150的C-PVC管(三根)考虑与电动隔离开关的电源线路一起过轨,路基中监控系统电缆保护管埋设要求与电力专业综合管线的标准一致。如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装置与操作机构箱之间采用光纤连接,可考虑在无砟轨道板上穿管过轨,不用预埋。2、检查项目、标准、工
47、具及方法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见表8-1。表8-1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标准备注一通信信号手孔(电缆井)及过轨管No.1手孔(电缆井)手孔(电缆井)尺寸为1200mm*1200mm*900mm(长*宽*深),手孔内边缘距离线路中心3.4m;过轨管伸入手孔(电缆井)内;手孔(电缆井)内正面引出线预留孔一个,排水孔2个;手孔尺寸符合要求,手孔内壁内光滑。手孔(电缆井)内壁平顺光滑,无破损、无裂纹,底部平整,无杂物,排水性能良好。No.2手孔(电缆井)盖板手孔(电缆井)与盖板吻合,合盖灵活手孔(电缆井)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盖板两侧外壁上部预留直径1cm的半圆槽,便于安装1c
48、m的橡胶垫条盖板预制时在外侧预留的抠槽符合标准,方便开启手孔(电缆井)。No.3过轨管位置过轨位置与设计图纸上一致路基与隧道连接处,路基与桥梁连接处,向路基方向外推50m设置手孔信过轨管。No.4过轨管数量、尺寸及间距过轨管道的数量(4根100mm),材质(C-PVC管),过轨管间的中心距离(150mm)过轨管伸入电缆槽内壁过轨管内光滑、畅通、不堵塞、无杂物No.5过轨管内预留铁丝检查管道内是否预留有2根3.0mm镀锌铁丝,管道口均设堵头。No.6区间路斩地段分支管区间路斩地段对应手孔处设置2根80mm分支管材引下到路基边坡沟外可以开挖电缆沟处二电力电缆井及过轨管线No.1手孔(电缆井)在过轨
49、管两端预留电缆井(手孔),电缆井位于排水沟外(电缆槽设于路肩上的除外)。电力电缆电缆井(手孔)净空尺寸为2m长*2m宽*0.5m深,电缆井里的保护管出口处距井底10cm。过轨管伸入电缆槽内壁手孔(电缆井)内壁平顺光滑,无破损、无裂纹,底部平整,无杂物,排水性能良好。No.2手孔(电缆井)盖板手孔(电缆井)与盖板吻合,合盖灵活手孔(电缆井)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电缆井盖板(0.9×0.65m)预埋两个钢筋拉环,拉环高出盖板顶面0.08m,外露部分涂两层防锈漆,电缆井盖板顶面高出平台面或地面平齐,电缆井盖板顶面高出平台或地面0.08mNo.3过轨管位置过轨位置与设计图纸上一致。电
50、力电缆槽在连续长路基地段按500m定长预埋的原则预埋电力电缆过轨管路基与隧道连接处,路基与桥梁连接处,向路基方向外推50m设置手孔信过轨管。No.4过轨管数量、尺寸及间距路堤地段过轨6根、路堑地段路隧过渡段10根、过水沟5根、路堑地段路桥过渡段过水沟5根、路堤地段路桥过渡段过水沟3根内径100mm的PPR波纹管波纹管之间保留50mm的间隙过轨管内光滑、畅通、不堵塞、无杂物No.5过轨管内预留铁丝检查管道内是否预留有2根3.0mm镀锌铁丝,管道口均设堵头。No.6排水与防水电缆槽及电缆井能防止从外部进水渗水,电缆井与同侧水沟之间预埋DN100铸铁排水管2根,电缆槽及电缆井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0.5
51、%(向水沟方向)路堑地段路隧过渡段、路堑地段路桥过渡段、路堤地段路桥过渡段保护管与排水沟交叉时,采取防水处理 检查工具过轨管道检查工具见表8-2。表8-2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激光灯把1检查过轨管是否导通25m钢卷尺把2测量短距离时使用3直角尺套1检查手孔使用检查方法直观检查手孔(电缆井)壁、槽内部、过轨管孔、排水孔、盖板安装情况,转弯及结合部的安装情况;用卷尺抽查测量过轨管的间距、直径等。用镀锌铁丝检查管道内情况(贯通、无阻塞、无杂物),必要时用电缆试穿过管道。3、重点检查部位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材质:高强度PVC管或ppr管(根据设计要求)不合格的管材,内壁不光滑,受力容易挤压破碎,不易于电缆穿过(下图为例)过轨管内无铁丝或有铁丝因铁丝有接头、过细、长时间放置导致生锈一拉便断给穿电缆时带来不便(下图为例)过轨管有接头,不能很好的对接,导致电缆无法穿过(下图为例)管不够长,有接头检查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乐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招聘真题
- 电影宣传推广协议书
- 组织聚餐安全协议书
- 疫情医疗调解协议书
- 私人健康管家协议书
- 父子地基转让协议书
- 江苏预检分诊协议书
- 班组安全环保协议书
- 离婚写给律师协议书
-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精校+答案+听力原文)
- 管道直饮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决算书(结算书)模板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零星工程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促织》
- 2024年房屋代持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
- TZJATA 0025-2024 水质 总氮测定预制变色酸试剂分光光度法
- 提高护士应用PDA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 2
- DB15-T 965-2024 地理标志产品 敖汉小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