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_第1页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_第2页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_第3页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_第4页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绝密启用前第13章 内能 综合测试(总分100分)考试范围:第十三章 内能;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蒋明杭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3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0的冰的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4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水结成冰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5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103J/(kg)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砂石铝铜比热容4.22.42.10.142.10.920.880.39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冰的比热容是2.1

3、×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6热传递和做功均可改变物体的内能。如图所示的几种生活现象,其中哪个情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另外三个是不同的() A铁锅热得烫手 B暖风使房间温度升高 C棉被晒得热乎乎 D钻木取火7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3min,甲、乙吸热一样多B乙的吸热能力更强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更快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加热更长的时间8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

4、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9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空气内能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两个平整铅柱紧压后,就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10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9:4 B4:9 C2:3 D1:

5、1 第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9分)11在公共场所,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因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属于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 ;且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 。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一条合理建议 。12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能够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的是 。(只填字母)13诗句“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脍炙人口。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香生径”这是 现象,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将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发现总体积 (选填“变大”

6、、“变小”或“不变”),这一现象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 ;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密闭的注射器中的水体积很难压缩,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力。14生活中“热”的含义非常丰富,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热量。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中的“热”是指 增加;“用小火慢慢加热”中的“热”是指 。15一块500g的0的冰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熔化成0的水时的内能,这表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处的状态 (选填“有关”或“无关”)。16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

7、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热”指 。 (2)物体吸热升温,这“热”指 。(3)摩擦生热,“热”指 。 (4)热传递,“热”指 。17说明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法。古人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产生火 ;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 ;冬天人们常用嘴手上呵气,手感到暖和 ;双手相互搓擦使手感到热 ;铁块在火炉上加热,铁块的温度会升高 ;用铁锤多次敲打铁块后,铁块的温度会升高 。18 人们选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 ;在汽车水箱中装有5kg的水,当温度升高了40时,水需要吸收 J的热量c水=4.2×103J

8、/(kg);如果将水倒去1/4后,剩余水的比热容为 J/(kg)。三、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评卷人 得 分 19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 。 评卷人 得 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0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目的是使它们在相同时间里吸收

9、相同的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 (选填“质量”、“体积”)相同,为了达到该目的,实验时应该选用的测量器材是 。(3)加热6min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此时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即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5)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6)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7)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 ,本实验采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是 。 评卷人 得 分 五计算题(共2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9分,共15分)21质量为2千克的水经过加热温度从20升高到50已知c水=4.2×103焦/(千克)求:(1)水升高的温度t;(2)水吸收的热量Q吸。22人造湖有“吸热”功能,在炎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