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 格 尔 健 康 产 业 园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日期:2015年10月26日一、编制依据5二、编制原则5三、工程概况5四、施工准备6五、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6六、高程控制网的建立8七、±0.00 以下施工测量8八、±0.00 以上施工测量11九、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18十、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8十一、质量控制19十二、安全文明施工21一、编制依据1、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图纸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
2、3)5、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二、编制原则根据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张公岭村,纬一路与京珠高速西辅路交汇处。本项目包括1#云E综合楼,2#医药厂房、3#医药厂房、4#配套用房及门卫室,总建筑面积35185.74,地下4260.11。具体建筑规模如下表所示:单位工程结构型式建筑面积(M2)楼层数建筑高度(M)1#云E综合楼框架剪力墙35185.74地上20层、地下1层79.952#医药厂房框架20282.67地上4层、地下1层
3、23.903#医药厂房框架3760.01地上3层15.224#配套用房框架3025.97地上7层23.106#门卫室框架26.54地上1层3.15四、施工准备及保护措施(1)施工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3、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4、结合现场
4、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2)现场测量控制桩保护措施:1、测好后桩周围用细石混凝土固定起来。2、在控制桩外围用木桩钉围。3、做好提示标志。五、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的原则。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建立二级平面控制网来控制工程的整体施工。首级控制采用坐标控制
5、网;再根据坐标控制网加密成各单体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作为二级控制。两控制网等级均确定为二级。1、坐标系统的引测及首级控制的测设由建设单位提供原始坐标点,经复测后,确定数据准确后。再申请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测量单位及相关单位共同复测。经复测合格后,再将其原始点坐标作为场地坐标系统的依据。2、建筑物定位桩测设本工程建筑物定位桩由全站仪测定,现场共测设3个点TK1、TK2、TK3。经测量人员对建筑物定位桩的角度、距离关系进行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3、主轴线控制网测设以建筑物定位桩为基准,测量人员使用南方三鼎STS-750型全站仪以坐标放样测设本工程主轴线控制网。在土方开挖完成,进行结构施工时,
6、以主轴线控制网为依据,进行轴线控制加密, 以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4、平面控制网精度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测角中误差(M)边长相对中误差(K)二级±121/15000六、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工程根据规划局交付的三个高程控制点TK1点,TK2点,TK3点,数据如下点号高程(m)TK132.812TK233.761TK334.958(二)、测设方法根据设计总图给定的±0.000 标高的绝对高程,以已测设的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首先用DS3水准仪对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高程无误后采用符合路线测定±0.000标
7、高控制点,并根据需要定期进行复测。七、±0.00 以下施工测量(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2PPM 的全站仪。(二)、平面放样测量1、轴线投测。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视后,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2、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
8、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3、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L30m±530mL60m±1060mL90m±15L90m±20(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2、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 来校核模板的位置。(四)、±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
9、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 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3、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 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点标记示例:4、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 八、±0.00 以上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各建筑物±
10、;0.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用激光铅直仪竖向投测法进行。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内控点布设作为每栋单体的测量控制点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点布设,各单体的内控点位置根据栋号结构特性确定。(2)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 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3)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 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 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预埋件示意图: (4)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拓普康TKS-
11、202 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内控点如下图: 2、内控点竖向投测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
12、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 激光准直仪投测图 每当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1m 线或结构1m 线。(1m 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4、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
13、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 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二)、高程的传递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本工程高程基准线分别布设在1 层、2层。基准标高线标识示例: 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
14、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三)、沉降观测1. 沉降基准点埋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有关沉降基准点埋设规定:(1)沉降基准点布设原则:1)布设的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2)为了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相互检查,沉降基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3)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
15、精度。4)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m,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沉降观测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以外,数量三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闭合差±0.6mm×n0.5 。(2)沉降基准点埋设方法:基点埋设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及有关变形观测基点埋设标准进行2. 变形观测点的布置要求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反映建筑物变形的参照点,应与变形体固结为一体,布设在能敏感反映变形的位置。在承重墙柱上沉降观测点标志采用内藏式,用32 电锤在设计位置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
16、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外旋保护盖,既不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3. 沉降观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沉降观测的规定,结合当前的测量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要求进行。观测仪器采用DS3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作业,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1#云e综合楼,2#医药厂房、3#医药厂房、4#配套用房采用此测量专项方案并执行。 4沉降观测周期及期限(1)沉降观测周期按每两个结构观测一次,直至封顶,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2
17、)出现不均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3)施工期间因故停工超过三个月,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4)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 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 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封顶后应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5沉降变形资料的提交(1)垂直位移量成果表;(2)观测点位置图;九、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进行,提供的测量资料包括: 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2、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3、施
18、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十、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一)、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 测量负责人1 名,负责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工作进度以及测量技术资料的编制; 测量放线工2 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在本工程测量放线操作的人员须具有测量放线工作经验及测量放线岗位证书; (二)、设备配置编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用途1南方三鼎STS-750全战仪2mm+2ppm一台前期工程控制定位2DSJ3激光垂准仪±10一台内控点竖向传递350m钢卷尺1mm一台施工放样4DS3水准仪3mm一台标高控制5对讲机/2部通讯联络十一、质量控制(一)、质量过程控制1、测量负责人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历分享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后评估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技术试题及答案
- 风险评估与应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预热题)
- 2025年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完美
- 2024-2025公司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典优)
- 2025-2030年集群通信系统设备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铝锰合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钢板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南京师范大学介绍课件
-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填写模板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诊疗路径与一体化服务指南(2022版)20-39-30
- 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课件
- 《产业经济学》全书配套教学课件
- 铁路线路工务入路培训课件
- 项目五 车辆灯光系统故障检修-教学课件-unlimit
- 隧道预留、预埋管、孔、槽和洞室检查记录表
- 注塑机日常保养点检表
- 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选择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