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1页
苏轼《定风波》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2页
苏轼《定风波》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轼定风波阅读答案及赏析定风波苏 轼元丰五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钿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入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注】当时苏轼谪居黄州。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自居易曾称赞他画的竹“茎瘦节节竦”,“枝活叶叶动”。1“秀色乱侵书帙晚”化用杜甫的“色侵书帙晚”,请简要赏析增加的两个字。(4分)2这篇“墨竹词”显露出了作者怎样的竹画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1 “秀”字点出了雨洗之后竹子的色泽,照应了第一句;“乱”字写出了竹在风中枝

2、叶参差、摇曳不定的特点,照应了第二句。这两个字使画中的竹子更加生动逼真。解析 赏析用词妙处宜从词语本意入手,结合词性,看语境中产生的表意作用。“秀”为形容词性,看它修饰了谁,起到什么效果;“乱”用作动词,看谁“乱”,宾语是什么,写出了什么意味。2 在竹画艺术上,作者追求清瘦灵魂,追求神韵;在人生态度上,作者处于人生低谷却仍能够旷达超脱、狂放自适。解析 此习题考察了对诗歌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思考前一问应把握下阕开头句和注释二,答复人生态度应结合注释一,并思考作者写竹的创作意图。赏析这是一首集句词。词的上阕集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

3、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词的下阕集两位诗人的诗句,一是白居易画竹歌并引:“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二是当朝曹希蕴诗。苏东坡在书曹希蕴诗说:“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诗歌上阕写景,描写了雨后竹叶润泽,风吹竹叶传来阵阵清香的情形。“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句中“秀”字进一步照应上文暗写了竹子在雨水的滋润下的光泽;而“乱”字则照应了上文中的“风”的存在,写出了风过竹叶、竹枝带来的动态美,使画面生动可感。下阕中竹之孤影给人以清癯感,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时虽孤寂却超脱的性情。词的上阕集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词的下阕集两位诗人的诗句,一是白居易画竹歌并引:“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二是当朝曹希蕴诗。苏东坡在书曹希蕴诗说:“近世有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