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概念_第1页
生物制品概念_第2页
生物制品概念_第3页
生物制品概念_第4页
生物制品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制品生物制品主要是指以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动植物成分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产出来的、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产品。人用生物制品包括:一, 血液制品: 人血白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特异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生物胶、二,疫苗: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普祥立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儿童型)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普祥立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口服轮状

2、病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纽莫法)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酵母)风疹减毒活疫苗三,抗毒素: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四,细胞因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干扰素的分类 1. 天然IFN干扰素种类繁多,分子量也不同,亦有不同的抗原性。目前了解由人的不同细胞产生的干扰素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成分:1. 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干扰素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干扰素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和干扰素属于型干扰素,

3、抗病毒作用较强。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为型干扰素(免疫干扰素),其免疫调节作用较抗病毒作用强。 同一型内按氨基酸组成差异再分20多个亚型:1、2、3在同一亚型内又因氨基酸的差异而细分,如2:有三种:2a、2b、2c。 人自然干扰素是通过分别刺激淋巴母细胞和人体白细胞,然后提纯制备而得。目前市场供应的只有由类淋巴母细胞产生的干扰素(IFN)N1,是天然的多亚型的混合物。临床用的主要是重组制剂,有2a和2b。事实上,人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有99%为Le,1%为F,人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占80-99.9%;而由Namalva细胞系(为一种由Burkitt淋巴瘤患者所得的类淋巴细胞系)产生的干

4、扰素中有85%为Le, 15%为F. 唯有T淋巴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则因应用不同诱生剂而不同,如以短小棒状杆菌诱导,主要为Le(95%); 如果用PHA诱导,则主要产生T(80%)。2. 非天然 IFN主要指基因工程IFN,即以DNA重组技术生产的IFN。基因工程IFN具有与天然IFN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活性。非特异免疫是针对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中,干扰素和NK细胞起主要作用。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休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

5、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干扰素的作用特点: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发挥作用迅速: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活性:包括激活巨噬细胞,活化NK细胞,促进细胞MHC抗原的表达等;此外干扰素还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

6、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单核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噬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2.毒理作用:2.1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以最大浓度给小鼠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未能求出LD50。其最大耐受量达500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510g/kg)的5001000倍,观察14天,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动物均未见有明显行为异常,生长良好,毛色光泽,二便正常,无动物死亡。2.2大鼠长期毒性:用Wister大鼠分为大剂量组(600g/kg/日)和rhGM-CSF小剂量组(300g/kg/日),每天皮下

7、注射1次rhGM-CSF,连续五周,结果表明:试验组大鼠的活动、行为、进食情况、体重、大小便等均无异常。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及重要脏器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恢复性观察,也未发现延迟毒性反应。2.3犬长期毒性试验:健康杂种犬rhGM-CSF300g/kg/日和150g/kg/日,每天皮下注射1次,连续五周,结果表明:rhGM-CSF对犬的活动、行为、进食情况、体重、二便、重要脏器重量均未见有明显影响。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正常。重要脏器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恢复性观察,未发现延迟毒性反应。2.4生殖毒性试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rhGM-CSF大剂

8、量(600g/kg/日)使大鼠胎仔的体重和身长发育明显抑制,表明rhGM-CSF大剂量对大鼠胚胎发育有显著毒性。rhGM-CSF100g/kg/日和20g/kg/日对胎仔外观、体重、身长、尾长、内脏和骨骼等的影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未见畸形。表明rhGM-CSF100g/kg/日和20g/kg/日对大鼠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2.5皮肤刺激试验:在家兔和豚鼠,rhGM-CSF15g/0.1ml皮下注射,每日上午1次,连续七天,未观察到皮肤红斑和水肿,表明rhGM-CSF无皮肤刺激。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药代动力学 志愿者皮下注射3、10、20g

9、/kg和静脉注射3至30g/kg可观察到血浓度峰值和曲线下面积(AUC)随剂量的增大而增高。皮下注射本品,在34小时血浓度达到峰值。静脉注射本品的清除半衰期为12小时,皮下注射则为23小时。小鼠皮下注射125I-GM-CSF后,肾脏含量最高,其次是胃和血液,心脏和骨骼中含量较低。在24小时内有45%药物经尿液排出,其中20%以原型排出,48小时内6686%的药物经尿液排泄。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用法用量 1.肿瘤放、化疗后:放、化疗停止2448小时后方可使用本品,用1ml注射用水溶解本品(切勿剧烈振荡),在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三角肌处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后局部

10、皮肤应隆起约1cm2,以便药物缓慢吸收),310g/kg/日,持续57天,根据白细胞回升速度和水平,确定维持量。本品停药后至少间隔48小时方可进行下一疗程的放、化疗。2.骨髓移植:510g/kg,静脉滴注46小时每日1次,持续应用至连续3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000/ml。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3g/kg/日,皮下注射,需24天才观察到白细胞增高的最初效应,以后调节剂量使白细胞计数维持在所期望水平,通常10000/l。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不良反应 本品的安全性与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到中度,严重的反应罕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11、为发热、寒战、恶心、呼吸困难、腹泻,一般的常规对症处理便可使之缓解;其次有皮疹、胸痛、骨痛和腹泻等。据国外报道,低血压和低氧综合征在首次给药时可能出现,但以后给药则无此现象。不良反应发生多于静脉推注和快速滴注以及剂量大于32g/kg/日有关。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建立,应慎重使用。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儿童用药 慎用。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老年患者用药 观察患者的状态,注意用量和间隔,慎重给药。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

12、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可加重骨髓毒性,因而不宜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应于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使用。2.本品可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因此,同时使用具有血浆白蛋白高结合的药物应注意调整药物的剂量。3.注射丙种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本品。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功效主治】 本品为抗肿瘤的生物治疗用药,主要用于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及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也可以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化学成分】 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并使其杀伤活性增强,还可

13、以促进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和干扰素,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等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清楚【不良反应】 各种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寒战,肌肉酸痛,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热(38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类感冒症状。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使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能会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积极对症处理。应注意,使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禁忌症】 1.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 2.高热、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严重心肾功

14、能不全者,肺功能异常或进行过器官移植者。 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即往用药史中出现过与之相关的毒性反应: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未控制的心率失常; 胸痛并伴有心电图改变、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心压塞; 肾功能衰竭需透析72小时; 昏迷或中毒性精神病48小时; 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 肠局部缺血或穿孔; 消化道出血需外科手术;【产品规格】 50万IU/瓶【用法用量】 用于癌症治疗,一般可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每日20-40万IU/m2体表面积(50-100万IU/次),每日一次,每周连用五日,四周为一疗程。癌性胸、腹水腔内注射应尽量排出胸、腹水后,每次注射40-60万IU/m2体表面积(50-100万I

15、U/次),每周1-2次,注射2-4周,或根据病人情况按医嘱使用。【贮藏方法】 28避光保存。【注意事项】 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药瓶有裂缝、破损者不能使用。药瓶开启后,应一次使用完,不得多次使用。预充式注射器包装仅为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3.使用本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使用本品低剂量、长疗程可降低毒性,并且可维持抗肿瘤活性。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适应症 】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叶酸盐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

16、【用法用量 】1、肾性贫血  本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也可每周单次给药。给药剂量和次数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整,以下方案供参考:治疗期:每周分次给药:开始推荐剂量为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 IU/公斤体重,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 vol。每周单次给药:推荐剂量为成年血透或腹透患者每周10000IU。维持期:每周分次给药后

17、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或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每周单次给药后如果红细胞压积或血红蛋白达到上述标准,推荐将每周单次给药时间延长(如每两周1次给药),并依据病人贫血情况调整使用剂量。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公斤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

18、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用药期间为防止缺铁,可同时补充铁剂。 3、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当病人总体血清促红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临床资料表明,基础促红素水平低的病人较基础水平高的疗效要好。起始剂量150 IU/kg/体重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如果经过8周治疗,不能有效地减少输血需求或增加红细胞比容,可增加剂量至200 IU/kg体重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如红细胞比容40%时,应减少本品的剂量直到红细胞比容降至36%。当治疗再次开始时或调整剂量维持需要的红细胞比容时,本品应以25%的剂量减量。如果起始治疗剂量即获得非常快的红细胞比容增加(如:在

19、任何2周内增加4%),本品也应该减量。 4、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技术,打开药瓶,将消毒针连接消毒注射器,吸入适量药液,静脉或皮下注射。【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痛、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 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 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

20、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5、肝脏:偶有GOT及GPT的上升。 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的情况发生。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2、对本品及其他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者,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 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一次,维持期每两星期一次),注意

21、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确认红细胞压积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胞生长,应采取暂停用药等适当处理。 2、应用本品有时会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血钾升高,应遵医嘱调整剂量。 3、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者,有药物过敏症病史的患者及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重给药。 4、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1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合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 5、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会降低本品疗效。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 6、药瓶有裂缝、破损者,有混浊、沉淀等现象不能使用。药瓶开启后,应一次使用完,不得多次使用。

22、  7、运动员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  【儿童用药】对早产儿、新生儿、婴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年患者用药】高龄患者应用本品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及红细胞压积,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与次数。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压积过高,引起各种致命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药理毒理】 促红素(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本品为重组人促红素(rhEPO),与天然产品相比

23、,生物学作用在体内、外基本一致。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品可增加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集落生成率。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药代动力学】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2小时后可见血清促红素浓度升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8小时,骨髓为特异性摄取器官,药物主要为肝脏和肾脏摄取。促红素给药后大部分在体内代谢,动物(大鼠)实验表明,除肝脏外,还有少部分药物在肾、骨髓和脾脏内降解。肾脏不是促红素的主要排泄器官,使用促红素的贫血患者,药物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的量小于10%。【贮藏】2-8,避光保存和运输。【有效期】2年五,免疫增强剂胸腺肽 英文名称:thymopeptide 定义:胸腺肽是胸腺组

24、织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临床上常用的胸腺肽是从小牛胸腺发现并提纯的有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小分子多肽。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免疫缺陷病。 生理功能11. 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各个阶段   2.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3. 从而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胸腺中包含多种激素,归属于、三类,共同诱导T细胞的成熟分化。胸腺肽在我国临床应用已20余年,过去因各种制剂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不统一,临床观察不规范,疗效难以肯定。胸腺肽主要活性成份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胸腺肽1(T1),现已有化学合成的商品2。胸腺肽:胸腺肽是胸

25、腺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和多肽激素,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因子,能促进淋巴细胞成熟,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机制,在临床上具有抗衰老、抗病毒复制、抗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胸腺肽制剂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成分为健康小牛等动物的胸腺组织提取物。但由于各种制剂的生产工艺,标准不同,产品质量及临床疗效也有较大的差异。 胸腺五肽:胸腺五肽(TP-5)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是胸腺分泌物的一种胸腺生成素的有效部分。胸腺生成素是从胸腺激素中分离出来的单一多肽化合物,由49个氨基酸组成,而其中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片段,却有着与胸腺生成素II相同的全部生理功能,所以

26、就把这个五肽片段称为胸腺五肽。目前我国的胸腺五肽制剂是以氨基酸为原料,通过高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结构明确,纯度高。 胸腺肽1:胸腺肽1(T1)是胸腺肽中的高端产品,该药物是由胸腺素组分5(TF-5)中分离纯化分离出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由种氨基酸排列而成,分子量3108.37,其含量约占TF-5的0.6%,具有较高的免疫增强活性。胸腺肽1与胸腺生成素是目前人类了解得最清楚的两种胸腺激素组分,因此,市面上的胸腺肽1与胸腺五肽一样,都具有明确的结构,纯度高达99%以上。 总的说来,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肽1都是胸腺激素类的免疫调节剂,具有调节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

27、的作用,同时能修复受损的T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胸腺肽是动物胸腺提取物,含有各种胸腺激素,而胸腺五肽和胸腺肽1是人体胸腺激素中重要的活性组分,由人工合成,有效成分确切,作用机制清楚,无需皮试。 表1:胸腺肽注射液、胸腺五肽和胸腺肽1的比较  项目胸腺肽注射液胸腺五肽胸腺肽1主要成份为动物胸腺提取物,化学结构式不明确为人工合成的胸腺五肽,化学结构式明确结构、化学式明确的28个氨基酸组成有效成份含量有效成份含量随批量不同而变化。有效成份含量稳定,为动物胸腺提取物的84-102倍有效成份明确。分子量3108.37;纯品胸腺肽1免疫学活性是市售胸腺肽的2000-

28、3000倍生产方式及标准产品不是单一化合物,有效成份用效价表示(单位)。原料药为人工合成的胸腺五肽,采用固相合成法制成,纯度高(99%以上),含量稳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经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精制而成。原料及制剂均按GMP要求生产副作用有大分子蛋白质,病人有可能有过敏反应,一般要求先作皮试。不含有致敏蛋白质,无过敏反应,不需要做皮试。为化学单体化合物,不存在异原蛋白,无过敏反应,使用前无需皮试,安全方便,未发现毒副作用市场销售国内生产厂家达200余家,未进入国际市场。从1995年开始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在国内是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已经获得卫生部新药证书,目前正畅销于国内

29、各大城市和部分国际市场。生产厂家少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免疫增强剂的五项标准不符合符合标准符合附: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免疫增强剂的五项标准: (1)化学成份明确;(2)易于降解;(3)刺激作用适中;(4)无致癌及致突变作用;(5)无毒性及不良反应 2.产品发展: 胸腺肽: 胸腺肽最早是由雪兰诺公司从小牛胸腺提取的一种胸腺因子,1980年在意大利上市,尔后在欧美注册和临床。胸腺肽的主要剂型有:冻干粉针剂、注射液、肠溶片、肠溶胶囊和胸腺肽氯化钠注射液5种,生产厂家已超过百余家。 表2 胸腺肽产品名称及剂型  剂型冻干粉针剂注射液肠溶片肠溶胶囊

30、氯化钠注射液产品名称迪赛针胸腺肽注射液奇莫欣康司艾安珐布胸腺肽泰普生迪赛片新状泰注射用胸腺肽  胸腺五肽:1985年,胸腺五肽在意大利以商品名“Timunox”上市。1997年,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合成多肽类药物的双向免疫调节剂即胸腺五肽(商品名:和信),由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率先在国内上市,一度曾经为2003年抗击SARS发挥过重大的作用。随后,四川源基制药、北京双鹭药业、丹东医创药业等企业的产品也获准生产。截至2006年6月,SFDA已核准36家企业生产胸腺五肽原料药及其注射剂。在临床推广过程中,胸腺五肽由于纯度高、质量稳定、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而受到广大医患的

31、欢迎,使用前无需皮试。 表3 胸腺五肽产品名称、剂型及规格剂型规格1mg规格10mg冻干粉针太普汀和信和信翰强翰宁澳肽信五肽    点五泰泽肽         注射液和信(预充式)     和信(预充式)      胸腺肽1:在上世纪末,意大利赛生公司的产品“日达仙”已进入我国市场,单独使用或与抗病毒药物和抗癌症药物联用具有较好疗效,而且在国外也已在3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上市。2002年底,SFDA

32、批准四川源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原料药、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1.6mg冻干粉针剂。随后,海南双成药业、海南中和药业分别获得了SFDA颁发的原料药及注射剂生产批件。临床应用证明胸腺肽1安全性好,几乎无不良反应,使用前无需皮试。 表4 胸腺肽1产品列表剂型注射液 冻干粉针剂 产品名称 日达仙 和日 迈普新 基泰           3.临床运用     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肽1作用机制基本相同,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及成熟的各个阶段,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功

33、能,增强机体防病和抗病能力。胸腺肽在临床运用时间最长,运用范围最广,产品的种类、剂型最多;但产品不良反应较多,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胸腺五肽和胸腺肽1都是高效的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生产厂家多,价格便宜,且临床证实,胸腺五肽与许多常用药物合并使用,没有任何干扰现象出现,其中包括干扰素、消炎药、抗菌素、激素、镇痛药、降压药、利尿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避孕药。但药物半衰期时间短(30秒),需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注射维持治疗浓度。胸腺肽1在体内半衰期长,每周只需注射2次,同时停药后仍有较长时间的治疗作用,但价格较贵。 临床主要用于:  &#

34、160;  慢性乙型肝炎;     肿瘤辅助治疗;     皮肤病、性病;     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重型肝炎;     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     严重感染及外科手术感染。 编号药品名称通用名产地规格单位参考价1太普汀注射用胸腺五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mg瓶592翰强注射用胸腺五肽深圳翰宇药业有限公司10mg支

35、2893点五泰注射用胸腺五肽吉林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mg瓶594注射用胸腺五肽10mg支1005和信胸腺五肽注射液(预充式)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瓶3546欧宁注射用胸腺五肽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mg支597泽肽注射用胸腺五肽南京海辰药业有限公司1mg支618翰宁注射用胸腺五肽深圳翰宇药业有限公司1mg瓶599澳肽信注射用胸腺五肽大连中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mg瓶5910替波定注射用胸腺五肽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1mg瓶5911瑞力能注射用胸腺五肽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0mg瓶 序号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单位质量层次零售价(元)生产企业8473注射用胸腺五肽欧宁 粉针剂0.

36、001g瓶/支GMP19.3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474注射用胸腺五肽粉针剂0.001g瓶/瓶GMP19.2 蚌埠市宏业生化制药厂8475注射用胸腺五肽太普汀 粉针剂0.001g瓶/盒GMP19.1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8476注射用胸腺五肽力尔肽 粉针剂0.001g瓶/支GMP19.3 吉林省一心制药有限公司8477注射用胸腺五肽粉针剂0.001g瓶/瓶GMP164.0 海南双成药业有限公司8478注射用胸腺五肽欧宁 粉针剂10mg瓶/支GMP165.4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479注射用胸腺五肽粉针剂10mg瓶/支GMP197.8 深圳市翰宇药业有限公司8480注射用胸腺五肽

37、国肽 粉针剂0.01g瓶/瓶GMP198.6 上海华源药业(宁夏)沙赛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机理有多样生物学活性的胸腺肽主要是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因子的生成和增强B细胞的抗体应答。 临床试验早期用以治疗少数病例的结果表明,病情改善、HBeAg阴转均较对照组为高。各次临床试验病人均能耐受,未发现重要不良反应。 疗程、剂量与疗效推荐用T1 1.6mg或900gm2 2周,6个月。 (1)延迟效应:治疗结束时对T1的效应率很低,超出对照组不多。但随访观察中完全效应的病例逐渐增加。提示T1直接抑制病毒,血清病毒水平下降是其免疫调节的结果。T1可能激活病毒特异的Th细胞功能,通过分泌IFN、IL-2和

38、TNF诱导CTL。延迟效应表现在大多数效应病例清除病毒前并无ALT增高(经细胞因子的不损伤细胞清除病毒);少数病例可能是CTL的杀伤作用。 (2)完全效应率:慢性乙型肝炎单一用T1,治疗的效应率可能不高,大体比对照组高15。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3)肝组织学:持续效应组肝活体组织治疗前后配对检查显示有显著进步。 药理毒理本品为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使有丝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各种淋巴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2和白介素3)的分泌,增加T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它同时通过对T4辅助

39、细胞的激活作用来增强淋巴细胞反应。此外,本品可能影响NK前体细胞的趋化,该前体细胞在暴露于干扰素后变得更有细胞毒性。因此,本品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 T 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包括: 1. 各型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2. 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3.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4. 各种恶性肿瘤前期及化疗,放疗合用并用; 5. 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40、、血小板减少症等; 7. 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 8. 老年性早衰、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 9. 多发性疖肿及面部皮肤痤疮等,银屑病、扁平苔癣、鳞状细胞癌及上皮角化症等; 10. 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等。 【用法和用量】 皮下或肌内注射 :一次 10 20mg ,一日 1 次或遵医嘱。溶于 2ml 灭菌注射用水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一次 20 80mg ,一日 1 次或遵医嘱。溶于 50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 【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个别可见恶心、发热、头晕、胸闷、无力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偶有嗜睡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时可

41、能ALT水平短暂上升,如无肝衰竭预兆出现,仍可继续使用本品。 【禁忌】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或器官移植者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故对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受者)不应使用本品,除非治疗带来的裨益明显大于危险性时。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18岁以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育研究显示,在对照组及本药治疗组,对胚胎异影响无任何差异。目前尚不知本药是否对胚胎有伤害,或是否影响生育能力。故本药只能在十分必要时才给予孕妇使用。尽管本品未证实经人乳排出,但用于哺乳期妇女仍应特别慎重。 【儿童用药】 常用肌内注射,剂量视儿童年龄、体重和病情

42、而定。如对胸腺发育不全症患儿,每天 1mg/kg, 症状改善后,改维持量为每周 1mg/kg ,可长期应用作替代性治疗。治疗 8 个月至 12 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隔日 1 次,每次 5mg , 1 个月后改为 1 周 2 次,每次 5mg 。治疗期间如遇发热、呼吸道感染,在抗细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疗程可继续治疗, 3 个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老年用药】老年人胸腺已脂肪化,血液中胸腺素水平低下,可按上述项规定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许多常用药物合并使用,其中包括干扰素、消炎药、抗菌素、激素、镇痛药、降压药、利尿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避孕药,没有任何干扰现象出

43、现。本品与干扰素合用,对于改善免疫机能有协同作用。 【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任何关于人体过量(治疗或意外)的报道。动物毒性试验显示在10mg/kg剂量以下(目前研究所用最高量)没有任何副反应发生。3 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的情况单用胸腺肽1治疗慢性乙肝中内外有研究表明,单用胸腺肽1治疗慢性乙肝,持续应答率(ALT复常+DNA转阴+HBeAg转阴)在37%左右,与单用干扰素相近,不过没有干扰素的毒副作用。 在中国台湾应用胸腺肽1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表明,胸腺肽1具有延迟的治疗效应。当胸腺肽1治疗结束后,ALT有一过性升高,同时伴有HBeAg的血清转换,HBV DNA消失。 HBV DNA转阴率及血清

44、转换优越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用胸腺肽1治疗慢性乙肝有长期疗效,而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对于晚期肝纤维化患者,高剂量的胸腺肽1治疗效果较好。 胸腺肽价格参考4规格:20mg*10片,55.00元/盒   【适应症】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等)。 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预防呼吸道感染、顽固性口腔溃疡等)。 肿瘤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g(1片),一日1-3次或遵医嘱。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是从淋巴细胞中提

45、取的一类低分子肽与核苷酸复合物,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被誉为T细胞活性的触发剂,细胞免疫的增强剂、细胞免疫调节剂及干扰素产生启动剂。转移因子分子量小、无毒、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不产生对抗抗体且可超越种系界限应用等优点。自美国著名的免疫学专家Lawrence发现和研究转移因子以来,世界各国不但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而且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使得转移因子成为目前应用广泛的增强免疫制剂。 免疫系统 人体天然屏障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道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它有英勇善战的吞噬细胞和分泌细胞因子的淋巴细胞及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能

46、够凭借细胞因子这种微小的信息分子,动员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组成一支共同抵抗入侵微生物的队伍。免疫细胞日夜守卫着人体的免疫系统,它们依赖白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传递信息,动员全身的免疫力量,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转移因子是一种多肽小分子,从理论上说,转移因子能使正常未致敏的白细胞转化为致敏的白细胞,并产生放大效应,使致敏细胞的数量剧增,成为有战斗力的白细胞,这些免疫细胞正是维系人体健康的具有无比威力的忠诚卫士。有些细胞因子还是信号分子,它能转导免疫信号,动员身体内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参加保卫人体不受病菌侵犯的行列,组成一支强大的抗病尖兵之旅。增强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

47、反应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及分布在全身体液和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类别。抗原进入机体后,先由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在胞降内降解、消化,露出活性部分而与巨噬细胞Mrna结合成复合体,使T细胞或B细胞得以识别。B细胞被激活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可合成多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D、IgE等抗体,T细胞则增值分化为致敏小淋巴细胞,分别对相应抗原起特异作用。抗体或致敏小淋巴细胞再次接触抗原,分别产生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抗原与抗体结合,直接或在补体协同下破坏抗原的过程称为体液免疫。致敏小淋巴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可直接杀伤或释放淋巴毒

48、素、 炎症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使抗原所在细胞受到破坏或发生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这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最终的结果都是消除对机体有害的抗原或带有抗原的靶细胞,保护机体。转移因子增强细胞免疫,活性稳定,更胜一筹,其作用于人体Th1细胞,诱导干扰素的产生,使巨噬细胞活化,并产生活化、黏附因子,作用于炎症表面,同时能够反作用于Th2细胞,调整Th1与Th2细胞的平衡,达到维持免疫平衡的作用。当细胞内有机质、病毒、癌正、寄生虫、真菌影响到人体健康时,转移因子能够提高细胞免疫,来对抗这些物质。生物活性 决定治疗效果转移因子对于维系人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有着很好的效果。巨大的商机吸引着国内众多

49、医药企业瞄准了这一在免疫类药物中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产品,纷纷抢时间进行研究开发。国内外学者对于转移因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转移因子生物学特性、转移因子的体内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及临床疗效等各个方面,结果表明,转移因子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于体弱多病的患者。转移因子并非哺乳类动物和人的免疫原,注入人体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可以反复应用,安全有效,有益无害。制剂有口服和注射两种,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

50、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卡介菌免疫核糖核酸药物别名 卡舒宁、卡提素、唯尔本、卡介苗多糖核酸、斯奇康 英文名称 BCG-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说明 注射液。 分子式成分】含核酸14.663%、水分10.005%、钙0.782%、无机磷0.270%、 多糖61.145%、蛋白0.005%、钾0.558%。 【制剂规格】注射液:1ml/支,含卡介菌0.35mg、核酸不低于30g。 【药理毒理】1、本品系用卡介菌经热酚法提取多糖、核酸,配以灭菌生理盐水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2、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51、、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通过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功能,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以及具有抗乙酰胆碱所致的支气管痉挛作用,达到抗过敏及平喘作用。 【适 应 症】本品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和抗过敏能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感冒、慢性感染(如慢性肾炎)、过敏类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免疫复合物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功能缺陷、肿瘤、神经性皮炎、尖锐湿疣等。 【不良反应】1.偶见红肿、结节,热敷后一周内自然消退。 2.偶见低烧。 3.过敏体质偶见皮疹

52、。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1ml,一周2到3次,3个月为一疗程。小儿酌减或尊医嘱。两组病人同样采用结核化疗药,即项目配套组合药,初治方案为22R Z 4 R ,复治方案为2H2 Z3 E3 6H3R3 E3,间日给药1次,间日给药1次,药量为利福平?600 mg,异烟肼(H)600 mg,吡嗪酰胺(Z)2 000 mg,乙胺丁醇(E)l 200mg,链霉素(S)750 mg,同时给予肌苷400 mg和维生素C 200nag,各每日3次,以上除链霉素肌注外,均为内服。 验证组于化疗l周后使用斯奇康,隔日1次,每次将本品一支(1 m1)作肌肉注射,按项目确立初治及复治肺结核病人,初治肺结核病人

53、用足l8支(36 d),复治肺结核病人用足24支(48d),按项目规定两组同样采用强化治疗期2个月,继续治疗期初治病人4个月,复治病人6个月,2个月后痰检未转阴者延长1个月强化期,每个月摄胸片、肝功能复查及痰镜检1次,每3个月观察一次疗效。 【注意事项】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及对本品过敏史者暂不宜使用。 本品不应有摇不散的凝块及异物,安瓿有裂纹或有异物者不可使用。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抗结核的疗效:3个月疗程后效果比较 (1)验证组临床痊愈率735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5123,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28、17483、162,Y :1790,P<

54、;0005)。(2)验证组空洞有效率9286,对照组空洞有效率6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26、2816、24,Y :571,0025>P>001)。(3)验证组痰菌阴转率9868 ,对照组痰菌阴转率9014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49、151128、142, =1033,P>O005)。 由于结核化疗药的反应问题,验证组有3例病人中途停服半个月化疗药,对照组同样有2例病人停服半个月化疗药。验证组无恶化病例,对照组恶化病例1例,对照组恶化率06。 6个月疗程后效果比较 (1)验证组临床痊愈率9655 ,对照组临床痊愈率8642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68、174140

55、、162,Y =1127,P<0005)。(2)验证组空洞有效率100,对照组空洞有效率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28、2818、24,Y =628,001>P>O005)。(3)验证组痰菌阴转率9934,对照组痰菌阴转率978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150、151139、142, =114,05>P>025) 验证组无恶化病例,对照组恶化病例1例,占06。 两组肝功能情况比较: 3个月疗程后肝功能异常比较 验证组肝功能异常率345 ,对照组为679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195)。222 6个月疗程后肝功能异常比较 验证组肝功能异常率115,对照组864,

56、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Y :1038)。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情况比较见表1、表2。.短小棒状杆菌短棒菌苗,丙酸杆菌,可化舒, 英 文 名: Propionibacterium acnes,COPARVAX药品说明: 注射液每支5ml(含死菌35mg);1ml,(含死菌7mg)。菌苗中均含甲醛(防腐)。粉针剂7mg。功用主治: 为短小棒状杆菌(Corynbacterium parum)的死菌悬液,也是一种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它的作用机理尚不太清楚,可能主要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吞噬活性加强,亦有认为系刺激B细胞增生,促进高效价IgM、IgG抗体的合成。临床试用于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及肺的小细胞型

57、未分化癌。腹腔注射对癌性腹水也有治疗作用。用法用量: (1)皮内注射最好注射在淋巴结引流区内,每点0.5mg,共8点,后可增加到12点,两点相距12cm,每周12次。(2)皮下注射或肌注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处注射,每次3.54mg。注射前加等量的2利多卡因以减轻疼痛。每周注射2次。(3)静滴常用410mg,加于250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14小时内滴完。(4)一般以24周为一疗程,如有效可较长时期应用。 注意要点: (1)副作用有寒战发热。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压波动等。(2)病人寒战时可给热饮料;体温高于39以上时可给解热剂或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输液或其他支持治疗。在静滴本品前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以减轻副反应。双链聚核苷酸六,毒素: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 药品名称: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商品名称:衡力英文名称:Botulinum Toxin Type A f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A Xing Roudu Dusu性状:本品系由极微量的A型肉毒结晶毒素加入适当保护列冻干而成,为白色疏松体,盐水溶解后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溶液。药理作用:本品能抑制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适应症:眼脸痉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