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一套_第1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一套_第2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一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复习一、选择题、填空题1、踝关节侧位中心线经踝上(1) cm垂直射入暗盒中心2、头颅侧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外耳 孑L上2.5cm3、 副鼻窦瓦氏位摄影体位要求听眦线与暗盒成多少度角:37度4、孚L突梅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度 )度角,经被检侧 乳突射入暗盒中心5、 膈上肋骨正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深呼气屏气)6、 肺后前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深吸气后屏气)7、 腹部摄影摄影球管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1米)8、 最常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比剂是:(硫酸钡 )9、 常用于灌肠检查的对比剂是(医用硫酸钡 )10、 用于脑血管造影的最佳对比剂(碘苯六醇 )11

2、、 膝关节髁间凹后前位片,髁间凹呈:(切线位投影)12、 膈下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深吸深呼后屏气 )13、 心脏右前斜位摄影,曝光前须先 :(口服硫酸钡)14、 颅骨凹陷骨折,应选择哪一摄影位置:(切线位)16、颈椎侧位像,显示的部位:(下颌骨、上下关节突、寰枢椎)而不显示的部位:椎间孔狭窄17、CT机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5%)18、 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地摄影体位是:(腰椎双斜位 )19、 视神经孔后前轴位摄影,矢状面与台面呈(5 3度)20、 观察颈椎椎间孔病变,正确的摄影体位是(过屈位 )21、CT值疋标为0的组织是:(水)22、 目前,对胃肠道疾病检查最佳的方法

3、是(镜 )23、肠穿孔、胸腔积液、肠梗阻、骨盆骨折四种病变,哪个不适合 于立位摄影(骨盆骨折)24、 透视和摄影都要利用的X线特性是(穿透性)25、 心脏左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6 0度)26、 变动管电压法计算管电压的公式为(V= 2d+c )27、 腰椎正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脐 孔上3cm )28、胸部后前位的摄影距离:1.5米29、 CT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离子型有机碘水和非离子型有 机碘水30、 手后前斜位的中心线经下面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第 三掌指关节31、用于显示手舟骨最佳摄影体位:腕关节尺偏位32、髋关节正位中心线经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

4、垂线向 外(2.5 )cm 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33、头颅正位(后前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 (枕外隆突)34、 汤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由前额部经两外耳孔连线 中点相应高度射入(30度)35、 畐U鼻窦柯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经鼻根射入(23 度)36、 乳突许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多少度角,经被检侧乳突射入暗 盒中心 (25度)37、 乳突梅氏位摄影体位要求头转向被检侧,且头正中矢状面与床 面成多少度角 (45度)38、 腰椎正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脐孔 上 3cm )39、 膈上肋骨正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水平射入(两肩胛下 角连线中点 )40、

5、 膈下肋骨正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深吸气呼出后屏气)41、 腹部前后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深吸气呼出后屏气)42、足的正位、斜位中心线应对准:(第三遮骨基底部)43、胸部疾病首先采用那种检查方法(摄影)44、最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检查造影剂是(硫酸钡 )45、 高危患者、婴幼儿心脑血管造影时最好选用的对比剂为(非 离子对比剂 )46、 有关髋关节前后位摄影的要点(双足跟并拢,足尖自然外 旋)47、 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颅底颌顶位)48、心脏右前斜位时,X线从患者的(左)侧摄入体49、 胸部摄影,中心线经(第6胸椎入射 )50、心脏左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 (6 0度)51、 结肠造影检

6、查前的准备有(清除结肠容物 )52、颈椎正位摄影,中心线应 (向头侧倾斜15角,对准甲状软骨下方射入探测器中心)53、 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 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等。55、 碘过敏试验方法有 (口含或口服试验)、(静脉注射试验)、(结膜实验)。56、 常用的阴性对比剂有(空气)和(二氧化碳)57、 肱骨远端正侧位片至少包括(肘)关节,胫腓骨近端正侧 位至少应包括(膝)关节。58、 头部摄影的基准线有哪些。(瞳间线、听眦线、听眶线、听鼻线、听口线)59、 普通X线检查主要指(普通X线摄影)和(造影检查)60、数字X线检查包括(CT )、

7、( DR )、( DSA )61、 静脉肾盂造影时,注药完毕后于(7 )分钟,(15 )分 钟和(30 )分钟各摄肾区片一。62、优质X线照片条件有(符合诊断学的要求)、(适当的影像 密度)、(恰当的影像对比度 )、(良好的锐利度)、(较少的 影像噪声)。二、名词解释。I、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2、CT值:是通过人体正常组织结构之间、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 间的密度差异来显示组织结构和病变。3、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体素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 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真实反映任何一种组织真实的 CT值,而是这 些组织的

8、平均CT值。4、X线摄影方向: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投射于被检肢体的方向。5、听眶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6、MRI水成像:是指对体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 MRI成像技术。7、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共用网间隙, 使之产生对比以显 影即为造影检查8、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9、CI伪影:CT图像中与被扫描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可能 影响诊断10、窗口技术:将CT值有选择的进行适当的灰阶图像表达,提供 最大诊断信息的技术II、X线摄影体位:是指X线检查时被检者身体的姿势。三、简答题。1、CT扫描检查注意事项?答:

9、( 1 )、 CT 检查必须注意放射线的防护; (2)、认真了解病史及既 往影像检查资料;(3)、注意增强扫描中的过敏反应; (4)、对危重患 者的处置。2 、头颅骨后前正位摄影要点?答:(1 )、体 位:俯卧,前额及鼻尖贴摄影床面,上肢弯曲,手扶 床面,保持身体稳定。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 听 眦线垂直床面。胶片上缘超过颅骨顶部,下缘超过颏部。( 2)、中心线:经枕外隆凸垂直射入探测器。3 、心脏右前斜位摄影要点?答:(1 )、体位:右前胸与面板成 45。右手背放于臀部,屈肘收, 左手上举抱头(2)、中心线:经左腋后线,第 6 胸椎高度垂直射入探测器4 、腰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10、答:(1)、体位: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 两上肢平放在身体两旁,冠状面与床面平行。下肢弯曲,脚踏床面。(2)、中心线:对准脐上3cm处,垂直射入探测器。5、MRI扫描的禁忌症?答:( 1 )、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颅脑手术后有动脉夹存留患者; (3)、体有铁磁性物质患者,如枪炮弹片、金属异物存留等; ( 4)、 心脏手术后有人工金属瓣膜患者; (5)、金属假肢、金属关节等置换 患者;(6)、有胰岛素泵、 神经刺激器患者;(7)、怀孕三个月以患者。6 、 CT 密度分辨力的定义?其主要影响的因素?答:(1)、CT密度分辨力又称低对比分辨率。它表示 CT设备对于密 度

11、差别的分辨能力。以百分数表示。 ( 2)、因素:探测器灵敏度、 采集层厚、像素噪声、系统的 MTF。7、DSA勺禁忌症?答:(1 )、碘和麻醉剂过敏; ( 2)、严重的心肝肾疾患; ( 3)、严重的 血管硬化或穿刺血管严重阻塞病变; ( 4)、急性炎症、高热;( 5)、严 重勺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 ( 6)、穿刺部位感染。8、胸椎后前位摄片时勺摄影要点?答:( 1)、体位: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于 床面。两上肢放于身旁,身体保持稳定( 2)、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9 、膝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答:( 1 )、体位:仰卧或坐位,膝关节伸直放在探测

12、器上,膝部正中 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 。( 2)、中心线:经髌骨下缘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10 、输尿管造影勺适应症?答:( 1 )、子宫病变, 如炎症、 结核以及肿瘤; (2)、子宫输卵管畸形, 子宫位置或形态异常;(3)、确定输卵管有无阻塞及阻塞原因和位置;(4)、各种绝育措施后观察输卵管情况。11 、危重患者和急诊患者的 X 线摄影注意事项?答:( 1)、必须的急救准备 :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在现场,同时做好 不测时的抢救准备工作。( 2)、对病情的把握 : X 线摄影前对病情要有基本的判断,在控制 并保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大致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X 线摄影检查。( 3)、尽量减轻对患者的影响

13、 : X 线摄影曝光前,尽量先做好相关 的其他准备工作, 包括先设置好摄影条件, 以减轻 X 线摄影过程对危 重患者和急诊患者的不利影响。(4)、适应性变通处理 : 在不影响 X 线基本诊断的前提下,对规化 摄影位置规定的体位、角度、焦点至探测器的距离、中心线入射点等 可做一些变通处理,即采用“适应性摄影位置和摄影技术” 。(5)、避免医源性损伤 : 摆放位置的动作务必轻柔小心,避免造成 “医源性损伤”。(6)、及时处理及时补救 : X 线曝光完成后,要迅速进行模拟图像 或数字图像的后续处理, 尽快向影像诊断医生或临床医生提供符合要 求的图像;若图像不符合要求,一般应立即予以重新摄影。(7)、注意防护 : 注意 X 线防护,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或减少患者 和医护、医技人员的 X 线剂量。( 8)、避免感染 : 对开放性外伤患者和手术患者应有无菌意识,尽 量做到无菌操作,避免对患者造成“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