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升华与凝华一一导学案(教师版)主备:永兴中学 柴佳燕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掌握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规律。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结合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2. 培养学生积极有效思考的能力。3培养学生整合、分析、表达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初步建立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2通过实践活动及体验式学习,体会到实验是科学最好的说服力。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科学学习,体现STSE的课程理念。【重点难点】1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规范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通过日
2、常生活中实例的情景还原,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升华、凝华过程的中热量变化及验证,培养学生用实验验证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教法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物质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的定义 以及吸放热规律的学情下,倡导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小型的头脑爆炸,鼓励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物态 变化中吸放热的规律。【课堂活动学案】【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前四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其吸放热的规律,体现从物质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所经 历的两大物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抛出核心问题那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直接发生转化吗”?设计理念:合理简化,高效引发学生思考参与在新
3、课引入的选择上,之所以摒弃了之前预想的“不用吹气使气球变大的魔术”实验引入、“走进科学中雪不 翼而飞的探究”情景引入等方式主要是考虑到本节课的设计重点是旨在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探讨升华凝华的吸放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衔接应用之前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前几次课中得出吸放热规律的训练思维的应用,选择保守但效果 尚优的复习导入方式。关于核心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轻松快速地给岀肯定的答案,而此时应立即反问如何证明?此时应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说话才是科学最大的特点,在点滴中向学生强化实验的重要性和求实性;岀肯定的答案,而此时应立即反问如 何证明?此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说话才是科学最大的特点,在点滴中向学生强化实验的
4、重要性和求实性;【活动一】观察碘的升华凝华(介绍碘锤)观察碘锤中物质(碘)的状态和颜色;将碘锤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出现明显现象后 取出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完成后举手示意。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科学表述实验现象的意识多位小组代表分享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科学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是欠缺但又是颇为重要的; 此时老师通过“实验结论的得岀要结合探究目的”的引导耐心等待学生回答岀碘从固态直接转化成气态;放入冷水 后碘又从气态直接转化成固态。此时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描述的方法,又能感受到积极思考的快乐,有助于课堂后【活动二】走进生活一一情景还原根据升华与凝华的定义,说一说
5、你所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要求说出理由;【活动三】实验探究 一一七嘴八舌图1根据活动一、升华凝华的定义以及刚刚分享的生活现象,并结合之前我们分析另几种物态变化的方法,提 出核心问题“你认为升华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呢?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紧接着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 维,激发他们学习欲望时,拔高难度给学生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自己的分析的机会;同时给 出预定的一个实验设想以及装置(如图 1)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验验证。设计理念:联系所学,得为己用;拔高难度,成就学习(1) 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以及科学表述的能力,让学 生与自己、与同伴发生思维的碰撞,设法从能量角度、微观角
6、度、直接间 接各个角度来分析升华过程的热量变化。(2) 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欲望时,拔高难度给学生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自己的分析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和鼓励表扬;(3) 本次活动旨在锻炼初一学生对于平时接触的实验探究题、平时老师 课堂演示实验的设计分析的活用,可以启发学生对于平时点滴积累的重 视。同时优秀学生的岀色发挥可以对班里其他同学的学习起到促进激励的 作用,效果较佳。既让学生印象深刻,也比较容易明白其应用方式,更深 层的会产生满足感,认为自己也能想岀一个具有价值的科学方案,给学生【活动四】学习总结一一神奇的干冰利用干冰、锥形瓶及气球组合形成装置(如图
7、 2),通过学生先预测再实验验证的顺序,将干冰升华成气态 二氧化碳使得气球鼓起,升华吸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霜作为本堂课两大知识重点的总结;【活动五】课堂延展一一请你想一想图2【课后演练巩固】1.物质由 _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需要 热。()干冰周围的“白烟”究竟是液态二氧化碳还是液态小水珠;并将干冰倒入水盆中,“白烟”增多又能 说明什么呢?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科学总结,主动求知的意识通过气球涨大的直观现象以及烟雾缭绕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对于总结和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培养学生课后及时总结,在总结解决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去发现提岀新的问题,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实现情感和价值观的教
8、物质由气态 _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_,这个过程需要 _热。2. 用久了的白炽灯或日光灯管的两端玻璃壳上会发黑,其原因是A. 灯丝升华B.灯丝凝华 C.灯丝先升华,后凝华 D.灯丝先凝华,后升华3. 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房间内玻璃窗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其形成原因是A 水在玻璃窗上结冰而成B空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固态C.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先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D.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4. 有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变成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时,碘蒸气消失,烧瓶壁上出现碘颗粒。这个过程说明 ( )A 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B 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C 升华、凝华都要
9、吸热 D 升华、凝华都耍放热5. 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 )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6.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卫生球变小 B .露水的形 C .水结成冰 D .雪的形成7.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8.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
10、化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9. 你听说过“霜前冷,雪后寒”吗?从科学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应为()A. 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低B. 霜形成时的气温一定比雪形成时的气温低C. 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前低D. 霜是在地面上形成的,气温必在0C以下;雪在高空形成,雪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地面上的温度降低10. 冬天,当遭遇低温雨雪天气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一些树枝会出现如图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 、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11. 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
11、烈“沸腾” ,如图所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白气” 是( )A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 、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课堂部分实录】师: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结合活动 2 中碘锤变化的条件、活动 3 中同学们所积累的有关升华与凝华生活现象以及我们在之前课堂中分析物态变化的方法,以升华为例,你认为升华是个吸热还是放热的过程呢?你能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吗?生 1:吸热。因为固态熔化成液态要吸热,液态汽化成气态要吸热,而升华是直接从固态到气态的过 程,所以也是个
12、吸热的过程。生2 :吸热。因为活动 2中的碘锤中的碘是在放入热水中发生升华现象的,说明升华需要从外界吸收 热量。生3 :吸热。因为卫生间里的固体清新剂在冬天时升华地比较慢,而在夏天是升华地较快,说明高温 更有利于升华,所以我认为升华是个吸热的过程。生4 :吸热。因为升华过程前后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物态改变仅仅是分子间间隙发生了变化。升华是 从固态到气态,分子间隙变大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升华是个吸热的过程。师:非常棒,同学们都提出了非常好的分析判断理由。除了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分析、平时的升华观 察之外,科学更应该是个用实验说话的学科。根据平时的积累,同学们能尝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升华 是个吸热的过
13、程呢? 3分钟时间,小组内讨论方法。生5:在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封闭插入相同规格的温度计,在一个容器中装入一定量的干冰,另一个 容器中不加,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师:老师这边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两支相同规格的温度计插在相同的试管内,一支试管内放入少量的碘,另一支不放;在若将装置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假设碘升华吸热,请你预测能观察到两 支温度计温度将会如何变化?请动手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吧。附:教学设计特点分析1. 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教学重难点进行适当的拔高,以升华的吸热过程的 实验证明作为切入口,以突出教学重难点;2. 精心设计课前导学的实践活动、课堂交流设计、课中锥形瓶气球总结实 验,课后思维导图布置设计,将课前、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