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医学提要_第1页
太极拳医学提要_第2页
太极拳医学提要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极拳医学概念 太极拳医学是一门太极拳和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太极拳、道家丹道养生学、中华传统医学、西方现代医学二、太极拳和医学的关系1、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人使用太极阴阳变化之理创立的拳术。它的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绵绵不断,其循环往复、变化万端,犹如太极图的拳术,它具有养生、健身、防身、自卫功能。太极图代表阴阳变化哲理的符号,一个圆圈、一条“S”形的曲线、两个圆点、两条黑白鱼图形。2、太极拳和中华传统医学的关系阴阳五行理论、经络穴位学和气血理论3、太极拳和西方现代医学的关系西医研究,太极拳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摔跤率三、太极拳医学的研究内容1、阴阳五行理论对太极拳和中华传统医学的指导作用

2、2、经络穴位对太极拳气血循行、灌注的导引作用3、道家丹道养生对太极拳的影响4、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帕金森氏病:辅助治疗5、太极拳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及其疾病的作用6、太极拳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7、太极拳对老年疾病的作用:预防摔跤8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慢性心衰:辅助治疗9、太极拳的心理调节作用10、太极拳运动误区太极拳禁忌:骨折病人、急性疾病等四、太极拳医学的任务和意义1、阐述太极拳防治疾病的理论、提供医学效应证据美国医学家在新英格兰杂志称:太极拳能治疗纤维性肌痛2、 指导符合医学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减少运动性损伤,辅助提高太极拳技能,关爱近6亿的太极拳习练者 的健康不正确

3、的弓步动作一一前脚膝盖超过脚尖,(髌骨韧带被拉伸过度,身体重力主要由髌骨韧带所承受,最 易导致髌骨韧带受伤、髌骨软化)损伤髌骨韧带和髌骨一、太极拳的概念1、太极拳是否科学?走近科学:解密太极拳二、太极拳的哲理(一)太极拳以阴阳学说为其思想核心1、太极和阴阳的关系:太极是阴阳的母体、基点、分点太极是阴阳平衡、转化、变化的源点动为阳,静为阴,太极是动静的实体2、阴阳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正确的“太极拳起势”体现“反者道之动”太极拳起势中,想象有两条无形的绳子以肩关节作为定滑轮,拉动两条胳膊抬起【不可耸肩】3、阴阳思想在太极推手中的体现: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

4、“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道德经“知白守黑”指导太极推手运动:知其白,守其黑一一知其白之变,守己黑之变(二)五行学说是太极拳重要的指导理论1、五行木:木曰曲直,主生发火:火曰炎上,主温热、升腾土: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土载四行】金:金曰从革,肃降、收敛水:水曰润下,寒凉、向下2、太极拳“揽雀尾”之五行揽雀尾的“掤(bing 声)、捋、挤、坐、按”五式即五行(土、金、火、水、木)(三)五行合二为一、一即太极三、太极拳的起源1、创拳说太极拳始于南北朝说:韩拱月、程灵洗创拳说,唐朝许宣平、李道子传拳说张三丰(张三峰)创拳说陈王廷创拳说【不争的事实:杨露禅学拳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

5、梁家辉anglebaby什么的-【马王堆导引术形体和太极拳相似:由此推测太极拳起源可能早于唐朝】2、道家养生思想影响太极拳是一种把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完美结合的武术,深受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注重内养)的影响,讲究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壮内,属于“内家拳”3、太极拳综合吸收了军队和民间的各种武术太极拳汲取各家拳法之长(如红拳),继承和发展了明代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4、太极拳采用中医学的经络理论知道气血运行四、太极拳的主要流派1、陈氏:架式宽大低沉、运劲螺旋缠绕,震脚跳跃、内劲爆发如“金”2、杨氏:架式舒展端庄、均匀柔和,拳技以“柔中寓钢,绵里藏针”,内劲爆发如“火”3、武氏:架式紧凑简洁,

6、动作舒展,虚实分明4、吴氏:架式小巧细腻,动作轻松自然,柔缓平和5、孙氏:架高步活、转换轻盈,进退相随,开合运转*现代简化太极拳:1956年国家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编成主要套路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红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因发源于陕西盛行于关中,又被称为“陕西拳”、“关中拳”。红拳历史 悠久,起源可追溯到秦朝,成型于元明,至清朝广为流传,在陕西之外又被称为“(潼)关西拳”。红拳 体系完整,有“一系七拳”之说。“七拳”指的是:本体红拳(例:小红拳、大红拳、二路红拳、粉红拳、老红拳、中红拳)、炮捶、子拳(猴拳)、花拳、醉拳、地躺拳、九拳。五、太

7、极拳的特点1、行拳特点慢、匀、稳、静空、松、圆、活心静体松、意气导引、以内运外、动静结合缓慢柔和、自然舒展、圆融连贯、绵绵不断2、太极拳形体功力特点:八个指标【唉,可怜的同学】缠绵如梦:运劲如抽丝凶残似虎:技法冷脆冷酷像冰:桩架如土炽热似火:发放如火软如锦缎:含化如水力似钢刀:劲道如金圆活轻灵:走化轨迹稳似劲松:身架如木3、技击特点舍己从人、引化合发、顺势而为、借力发力太极拳技击遵循阴阳之理,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六、太极拳术体系1、拳架套路【狭义太极】2、太极推手、太极散手、太极内功功法【表现太极的技击特点】3、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太极大杆【太极的器械】4、太极穴法【

8、高级层面】七、太极拳的价值1、健身、养生太极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节奏均匀,动作柔和软如锦缎一一训练身体柔韧性圆活轻灵培养人体灵活性缠绵如梦进入冥想和导引身心放松,如初禅稳似劲松底气足,脚稳身稳,防止摔倒2、防身、自卫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八法和进、退、顾、盼、定合称太极十三式,具有防身自 卫功能八、传统杨式太极拳1、第一个动作:无极式两脚跟靠拢,两脚成60度夹角太极拳经:太极者,无极而生也。动之者分,静之者合2、第二个动作:准备式重心放左脚,右脚横向迈开,和肩同宽,两脚尖超前。松肩、松胸、实腹、疏指,膝关节略微弯曲,呈九阳一阴之势太极拳在医学方面的影响太极拳现在已成为大众

9、运动项目,太极拳能够舒活筋骨,抵抗疾病,增强体质深受百姓的喜爱,同时也是老人的主要活动项目之一。那么在医学方面,太极拳起到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下面我整理一下太极拳在医学方面的影响。心脏血管系统:血液循环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挤压至组织血管,再流回心脏。如果组织血管很通畅;心脏收缩的作功不必太大,就可以将血液挤压到各组织。反之,如果组织血管有堵塞或变窄,心脏收缩的作功就必须加大,以维持正常的血流。一般的拳术运动,多半是将肌肉紧绷,成等长收缩,组织血管被压扁,阻力增大,而且运动中,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的作功更形 增加。太极拳则不然,轻灵松软,肌肉成自然放松状态,血管通畅性更好,运动时,心脏反而作功减少

10、。 夏威夷大学的临床研究,显示太极拳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最好的治疗性运动。呼吸系统:太极拳的呼吸强调是细、慢、深、长。这和临床上,我们教导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不谋而合。缓慢而细 长的呼吸,可以训练横膈肌,增加对于疲乏的耐受力。另外有二篇文章显示,长年打太极拳,会减少呼吸 的生理死腔,增加呼吸效应。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打拳时,身体上下运动,肺部血流均匀,气体交换的效 应性增加。然而,肺部并不只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也是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因此血流分布均匀,生理死 腔减少,不但有助于呼吸的有效性,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含有一定的助益。所以说,对于慢性肺功能 不良的患者,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复健运动。骨胳肌肉系统:太极拳的动作,讲求的是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松胯,膝不过脚尖,重心落在涌泉,重点就是不使任一脊椎椎骨或四肢关节负荷重力, 以免关节慢性受伤。而且,太极拳强调一动无有不动,全身性协调的运动,上下前后,左旋右转,每日持 续性的舒展筋骨,缓和均匀的运动,对于骨胳肌肉的保健,有很大的功效。有二篇文章就强调太极拳对于 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很好的复健功效。对于老年人,也有助于平衡感的训练,而加强在日常生活 上,动作的协调灵活性。神经精神系统:学太极拳是内外双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