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电厂冷却水处理第一节发电厂冷却水系统1冷却水系统及设备1.1 冷却水系统用水作冷却介质的系统称为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可分为直流冷却水系 统、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二种,如表4-1所示。表4-1冷却水系统的分类冷却水系统类型特点备注直流冷却水系统湿式冷却冷却水只利用一 次采用人工和天然冷却池时,如冷却池 容积与循环水量比大于 100,可按直流 系统对待开式循环冷却水 系统湿式冷却冷却水经冷却设 备冷却后重复利用闭式循环冷却水 系统干式冷却利用空气冷却1.1.1 直流式冷却水系统直流式冷却水系统如图4-1所示。此系统的冷却水直接从河、湖、海洋中抽 取,一次通过凝汽器后,即排回天
2、然水体,不循环使用。此系统的特点是:用水 量大;水质没有明显的变化。由于此系统必需具备充足的水源,因此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及海滨电厂采用较多。1.1.2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如图4-2所示。该系统中、冷却水经循环水泵送入凝汽 器,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冷却水经冷却塔冷却后,流入冷却塔底部水池,再由 循环水泵送入凝汽器循环使用。此循环利用的冷却水则称循环冷却水。 此系统的 特点是:有CO2散失和盐类浓缩,易产生结垢和腐蚀问题;水中有充足的溶解 氧,有光照,再加上温度适宜,有利于微生物的孽生;由于冷却水在冷却塔内洗涤空气,会增加粘泥的生成1 凝汽器;2河流;3循环水泵图4-2开式循环冷
3、却水系统1凝汽器;2冷却塔;3循环水泵;Pb补充水;PZ蒸发损失;Pf吹散及泄漏损失;Pp排污损失此系统较直流式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节水, 对一台300MW的机组,循环水量 按3.2 X04t/h计,如果补充水量为2.5%,则每小时的耗水量仅800t,因此该系统 在水资源短缺的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采用。随着今后水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 重,我国将有更多的火电厂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1.1.3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火电厂有三种应用场合。一是空冷系统冷却汽轮机的 乏汽,如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的空冷机组,多采用此系统,目前,我国大同第二 电厂、丰镇电厂的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已投入运行,如图4
4、-3所示。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也已在太原第二热电厂投入运行。如图 4-4所示。二是有些电厂将轴瓦 冷却水等组成一个专门的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亦称二次冷却系统)。三是装有水内冷发电机的电厂,将内冷水也组成一个闭式循环冷却系统。此系统的特点是:没有蒸发而引起的浓缩,补充水量少,一般都使用除盐水作为补充水图4-3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海勒间接空冷系统)1汽轮机;2混合式凝汽器;3冷却塔;4空冷元件;5循环水泵图4-4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哈蒙间接空冷系统)1汽轮机;2凝汽器;3冷却塔;4空冷元件;5循环水泵;6凝结水泵1.2 凝汽器在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其换热设备为凝汽器。凝汽器是用水冷却汽轮机排汽的设
5、备,在火电厂使用的主要是管式表面式凝汽器,如图4-5所示图4-5管式表面式凝汽器结构简图1蒸汽入口; 2冷却水管;3管板;4冷却水进水管;5冷却水回流水室;6冷却水出水管;7凝结水集水箱(热井),8空气冷却区;9气气冷却区挡板;10主凝结区;11空气抽出口 凝汽器由壳体、管板、管子等组成,冷却水在管内流动,蒸汽在管外被凝结 成水。凝汽器的壳体和管板一般为碳钢,管子为黄铜,不锈钢或钛管等材质。管 与管板的连接为胀接或焊接。凝汽器传热性能的好坏,可由凝汽器的真空度和端差来判断。1.2.1 凝汽器的真空度在正常运行时,凝汽器内会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其值一般为0.005MPa。1.2.2 凝汽器的端差汽
6、轮机的排汽温度tp与凝汽器冷却水的出口温度t2之差,称为端差,用 备 表示。它与汽轮机排汽温度和冷却水温度之间有以下关系:tp= t1+At +(1-1)At = t2 t1式中t1冷却水的进口温度,°C;t2冷却水的出口温度,C;正常运行条件下,端差一般为 35C。如铜管内结垢或附着粘泥,端差甚 至可上长升到20C以上。此外,汽轮机排汽量的增加和凝汽器中抽汽量的减小, 冷却水流量的减少,都会使凝结水温度升高、端差上升或凝汽器内压力升高、 真 空度降低,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1.2.3 凝汽器的传热设凝汽器的排汽温度为tp,冷却水温度为tw,S为传热面积,K为总传热系 数,则可用以下的
7、基本方程式来表示凝汽器的传热过程:Q = KS (tp tw) =KSAtm(1-2)式中 Q传热量,J/h;S传热面积,m2;K 总传热系数,W/(m2K);Atm流体间温差的平均值,°C。在上式中,传热量越大,冷却水的热负荷越高,也越容易发生水垢故障。 总传热系数K值愈高,则导热愈佳。总传热系数可按下式求出。(1-3)112 2式中 a蒸汽侧界膜传热系数,W/ (m2 K);a冷却水侧界膜传热系数,W/ (m2 K);21管材的热导率,W/ (m2 K);力一一附着物的热导率,W/ (m2 K);a管壁厚度,m;竝附着物厚度,m。1Ko在凝汽器的运行中,K值随结垢、腐蚀产物和粘泥
8、附着的增长而减小。 总传热系数K的倒数称之为总污垢热阻,表示某换热器的污垢程度,亦称 污垢系数,可由1-4式计算:(1-4)式中 y污垢系数,(m2 K) /W;Ks 运行一定时间后的总传热系数,(m2 K) /W;Ko 运行初期的设计总传热系数,(m2K) /W ;。污垢系数还可根据污垢的热导率和厚度,按下式计算:式中a 污垢厚度,m;2附着物的热导率,W/ (m-K)。对开式循环冷却系统的年污垢热阻值,我国目前的控制标准是小于3.44 >10-4 (m2K) /W,约相当于现场监测的3mg/ (cm2月)垢附着速度。1.3 冷却设备冷却设备有喷淋冷却水池、机力通风冷却塔、自然通风冷却
9、塔三种。第一种 多用于小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第二种多在占地面积小的火电厂中使用。 目前应 用最多的是自然通风冷却塔。1.3.1 喷淋冷却水池喷淋冷却水池由水池和在冷却水池上面加装的喷水设备(喷水管道和喷嘴)组成,增加喷水设备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散热。喷淋冷却水池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冷却效果差,水损失大,且增加了水中悬浮物的含 量。此外由于良好的日照,会促进苗、藻类的繁殖。1.3.2 机力通风冷却塔机力通风冷却塔,由于在塔内加装了风扇,进行强力通风,因而可以降低冷 却塔的面积和高度,但由于要另外消耗动力,且风扇的维护工作量较大,所以限 制了它的使用。1.3.3 自然通风冷却塔
10、自然通风冷却塔一般为双曲线型。它是由通风筒、配水系统、填料,捕水器、 集水池组成。自然通风冷却塔是依靠塔内外的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压差来抽风 的,因此通风筒的外型和高度对气流的影响很大,风筒高度可达100m以上,直径可达6080m。热的循环水送至冷却塔腰部,通过配水系统将水均匀的分布在 塔的横截面上,然后进入填料层,以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 从而增加水与空气的热交换。以往的填料多为水泥网格板(50>50>50,mm),目前多为PVC制造的点波、斜波等膜式填料。被冷却的水,收集在冷却水池中, 经沟道,重新引至循环水泵吸水井。为了降低吹散损失,目前多数冷却塔都装有捕水器,
11、捕水器设置在配水系统 上面,它是由弧形除水片组成,当塔内气流夹带细小水滴上升时, 撞击到捕水器 的弧形片上,在惯性力和重力作用下,水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而被回收。134 水的冷却原理在冷却塔中,循环水的冷却是通过水和空气接触,由蒸发散热、接触散热和 辐射散热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借传导和对流散热,称为接触散热,较高温度的水与较低温度的空气接触,由于温差使热水中的热量传到空气中去,水温得到降低。因水的蒸发而消耗的热量,称为蒸发散热,进入冷却塔的空气,湿分含 量一般均低于饱和状态,而在水汽界面上的空气已达饱和状态, 这种含湿量的差 别,使水、汽不断扩散到空气中去,随着水汽的扩散,界面上的水分就不断
12、蒸发, 把热量传给空气。所以水的蒸发冷却,可使水温低于空气的温度。假如冷却塔进 水温度为35C,贝U蒸发1kg水大约要吸收24094J的热量,带走的这些热量大约 可以使576kg的水降低1C。除冷却池外,辐射散热对其他各型冷却构筑物的影 响不大,一般可忽略不计。这三种散热过程在水冷却中所起的作用,随空气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异,春、 夏、秋三季,室外气温较高,表面蒸发起主要作用,以蒸发散热为主。夏季的蒸 发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90%以上,冬季、由于气温低,接触散热为主,可以从夏 季的10%20%增加至50%,严寒天气甚至可增至70%。2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参数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操作参数包括:循环水量;系
13、统水容积;水滞留时间; 凝汽器出水最高水温;冷却塔进、出水温差;蒸发损失;吹散及泄漏损失;排污 损失;补充水量、凝汽器管中水的流速等。2.1 循环水量一般冷却1kg蒸汽用5080kg水是经济的。通常用50kg水冷却1kg蒸汽来 估算循环水量。如果气温偏冷,循环水量的设计值还可以再降低。 如北方某电厂 2 000MW机组,锅炉额定蒸发量为 2008t/h,凝结水流量1548 t/h,设计循环水 量仅为72000t/h,即冷却1kg蒸汽用46.5kg冷却水。2.2 系统水容积火电厂冷却系统的水容积一般选择的比其他工业大。 GB50050工业企业循 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规定,循环冷却系统的水容积(
14、 V)与循环水量(q) 的比,一般选用V/q 1丄,而我国火电厂由于多数采用大直径的自然通风塔,53塔底集水池的容积较大,所以多数电厂的此比值在 1之间。V/q比值越小,1.51系统浓缩得越快,即达到某一浓缩倍率的时间就比较短,可参见表 4-2。此外, 冷却系统的水容积对冷却系统中水的滞留时间 (算术平均时间)及药剂在冷却系 统中的停留时间(药龄)有影响。表4-2 V/q对达到某一浓缩倍率©时所需时间时间(h)' wq浓缩倍率011/21/31/51.111.95.953.972.381.223.811.97.934.761.559.529.819.811.92.011959
15、.539.723.82.517989.359.535.73.023811979.347.64.035717911971.45.047623815995.4注:计算条件为Pz=0.84%, Pf+Pp=0.2%,冷却塔温差 t=7C02.3 水滞留时间水的滞留时间表示水在冷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也可表示冷却水系统中水的(1-6)轮换程度,滞留时间可用下式计算:PfPptR式中tR滞留时间,h;V系统水容积,m3;Pf吹散及泄漏损失,m3/h;Pp排污损失,m3/h。显然,系统水容积大,水的滞留时间长,排污量少,滞留时间长。2.4 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当冷却塔和凝汽器正常工作时,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一般
16、均小于45 °C。以往只有一些采用机力塔的电厂,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曾达到50C。2.5 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差此温度差一般为612C,多数为810C。2.6 蒸发损失蒸发损失是指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蒸发损失量以每小时损失的水量表示(m3/h)。蒸发损失率用蒸发损失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数表示。此值一般为1.0%1.5%左右。蒸发损失率PZ可根据以下经验公式估算:Pz k t(1-7)式中k系数,夏季采用0.16,春、秋季采用0.12,冬季采用0.08; t却塔进出口水的温差,C。Pz还可参见表4-3。表4-3冷却设备的蒸发损失率Pz冷却设备名称每5C温差的蒸发损失(%)夏季春、秋季冬季喷水池
17、1.30.90.6机力通风冷却塔0.80.60.4自然通风冷却塔0.80.60.42.7 吹散及泄漏损失吹散及泄漏损失是指以水滴的形式由冷却塔吹散出去和系统泄漏而损失的 水量,吹散及泄漏损失率Pf因冷却设备的不同而异,参见表 4-4。表4-4冷却设备的吹散和泄漏损失率Pf冷却设备名称Pf (%)冷却设备名称Pf (%)小型喷水池(400m3)1.5 3.5自然通风冷却塔(有捕水 器)0.1大型和中型喷水池1 2.5自然通风冷却塔(无捕水 器)0.3 0.5机力通风冷却塔(有辅水 器)0.2 0.32.8 排污损失排污损失是指从防止结垢和腐蚀的角度出发,控制系统的浓缩倍率而强制排 污的水量。浓缩
18、倍率是指循环冷却水中某种不结垢离子的浓度与其补充水的浓度 比值,由于水中CI-不会与阳离子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所以通常用下式表示:CCI ,X (1-8)CC I ,B式中(|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Cci-,x循环水中CI-的质量浓度,mg/L;Cci-,b补充水中CI-的质量浓度,mg/L;如果知道Pz、Pf和©值,就可求出排污损失率 Pp。2.9 补充水量补充水量是指补入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水量。当冷却系统中的总水量保持一定 时,补充水量相当于单位时间内,因蒸发、吹散、排污损失的总和。对于一定的 冷却系统,蒸发、吹散损失是一定的,也就是说排污损失的大小决定了补充水量 的多少。2.10 凝
19、汽器管中水的流速从粘泥及微生物的附着的角度和循环水泵的经济性考虑,凝汽器管中水的流速一般设计在2m/s左右,但有些电厂,为了节省厂用电,在冬季少开循环水泵, 此时铜管中实际水流速可能小于lm/s,应注意粘泥的沉积。3开式循杯冷却系统中水和盐的平衡3.1 水量平衡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水的损失包括蒸发损失、吹散和泄漏损失、排污损失。 要使冷却系统维持正常运行,对这些损失量必须进行补充,因此,水的平衡方程 式如下:Pb = Pz+Pf+P p(1-9)补充水量PB循环水量100%式中Pb补充水率,%;Pz蒸发损失率,%;Pf吹散及泄漏损失率,%;Pp排污损失率,。3.2浓缩倍率由于蒸发损失不带走水中
20、盐分,而吹散、泄漏、排污损失带走水中盐分,假如补充水中的盐分在循环冷却系统中不析出,则循环冷却系统将建立如下的盐类平衡:(Pz Pf Pp )Cb (Pf Pp)Cx( 1-10)式中 Cb补充水中的含盐量,mg/L;Cx环水中的含盐量,mg/L。将上式移项得:(1-11)(Pz Pf Pp ) Cx(Pf Pp )CB式中(|开式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如果冷却水系统的运行条件一定,那么蒸发损失量和吹散损失量就是定值,通过调整排污量可以控制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PpPzPfPf1(1-12)由公式计算出的补充水量、排污水量和浓缩倍率的关系,如图4-6所示。从图4-6中可看出,提高冷却水的浓
21、缩倍率,可大幅度减少排污量(也意味着减少 药剂用量)和补充水量。从图1-6中还可看出,随着浓缩倍率的提高,补充水量 明显降低,但当浓缩倍率超过5时,补充水量的减少已不显著。此外,过高的浓 缩倍率,严重恶化了循环水质,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腐蚀故障。 各种水质稳定药 剂的效果与持续时间有关,过高的浓缩倍率,使药剂在冷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超 过其药龄,将降低处理效果。上述情况说明,需要选定合适的浓缩倍率。一般开 式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应控制在 46。1k d-ga:押i i45 6rt » 10 I图4-6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浓缩倍率与补给量的关系减少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提高浓缩倍率,可取得良好
22、的节水效果。现举一实例来分析:某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000MW,设Pz=1.4%, Pf =0.1% (Pf =0.5%,加捕水器后可节水80%),循环水量12.6为04t/h。由式1-11可以得出:Pp PzPf,浓缩倍率与节水关系的计算结果列于表4-5中。从表中可看1出,浓缩倍率为5时比浓缩倍率为1.5时节水3087t/h,而浓缩倍率为6只比浓 缩倍率为5节水88t/h。表4-5浓缩倍率与节水量的关系浓缩倍率©1.522.5345610排污率Pp (%)2.71.30.830.60.370.250.180.056排污量(m /h)3402163810467564663152277
23、1以© =1.5为基数的节水量 (m3/h)01764235626462936308731753331由1-11式可以推导出补充水率 Pb与浓缩倍率©的关系为:PBPZ ;11 1药剂耗量D PZd , PZPP PZ,不同的浓缩倍率影响见表4-6。从表1 1中可看出,随着浓缩倍率的提高,药剂的耗量也显著降低。表4-6 浓缩倍率(©)对Pb, Pf+Pp,D的影响©PbPf+PpD©PbPf+PpD1.111 Pz10Pz10Pzd2.51.67 Pz0.67Pz0.67Pzd1.26Pz5Pz5Pzd3.01.5Pz0.5PZ0.5Pzd1.
24、53Pz2Pz2Pzd4.01.33PZ0.33PZ0.33Pzd2.02PzPzPzd5.01.25Pz0.25Pz0.25Pzd注 D药剂耗量,g/h; d循环水中药剂浓度,mg/L第二节水垢和粘泥的沉积1循环水中主要水垢成分及形态1.1 碳酸钙在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水中的重碳酸钙由于受热分解及二氧化碳在冷却塔 中的散失,使下列平衡破坏,而析出碳酸钙。Ca(HCO3)2CaCO3+COT +HO(2-1)水在冷却塔中冷却时,由于水是以水滴及水膜的形式与大量空气接触,水中二氧化碳散失,造成碳酸钙析出。水温决定于水中残留二氧化碳,如图4-7所示。碳酸钙为难溶盐类,它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如图 4-
25、8所示。$dia 旳tofit.!:1»帥甜虻铀图4-7水中残留CO2与水温的关系图4-8蒸馏水中碳酸钙的溶解度1大气压下;2完全除去CO2后随着水在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浓缩, 各种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碳酸钙因达 到其溶度积而成为过饱和溶液。不同温度下,碳酸钙的溶度积列于表4-7。表4-7不同温度下,碳酸钙的溶度积温度C)碳酸钙的溶度积Ksp温度(C)碳酸钙的溶度积Ksp09.55 X0-9254.57 10-95-98.13 10 930-93.98 10 9107.08 10-9403.02 10-9156.03 10-9502.34 10-9205.25 10-91.2 硫酸钙当
26、温度升高,pH降低时,硫酸钙的溶解度降低,硫酸钙在普通水中的溶解 度如图4-9所示。从图4-9中可见,它的溶解度约为碳酸钙的 40倍以上。这也 就是凝汽器很少发生硫酸钙水垢的原因。只有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的换热设备,硫酸钙才可能在水温高部位析出。1.3 磷酸钙和磷酸锌为了缓蚀、阻垢,往往向冷却水系统中加入聚磷酸盐和有机膦, 随着温度的 升高及药剂在冷却传统中停留时间的增长, 它们会部分水解为正磷酸盐,正磷酸 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非晶体的磷酸钙。目前在很多复合配方中,为了缓蚀,都添加了锌,而一般复合配方中都含有 机磷,因此有可能形成磷酸锌的沉积。1.4 二氧化硅水中所含硅酸浓度,与地质环境有关,如
27、火山地区,水中硅酸浓度就高。硅酸的离解按下式进行:H2SQ3HSiOa +H+( 2-2)HSiO3SlOl +H +(2-3)硅酸的第一电离常数 Ki=7.9 X0-10;图4-10 不同pH值与偏硅酸存在比率的关系硅酸的第二电离常数K2=1.7 X0_2o在不同pH值时,偏硅酸的存在比率 如图4-10所示。从图4-10可看出,当pH值小于8.0 时,硅酸几乎处于非离解状态,此时几乎 无HSiO-3存在。当pH值大于9时,由于HSiO-3量明显增加,因而硅酸的溶解度也明显上升。 当硅酸的含量超过其溶解度时,硅酸缩聚,以聚合体存在。随着聚合体分子量的 增加,就会析出成为坚硬的硅垢。当循环冷却水
28、中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50mg/L时,一般不会析出沉淀。如循环水的pH值大于8.5,二氧化硅含量达到200mg/L, 也不会析出沉淀。1.5硅酸镁硅酸镁有橄榄石(Mg2SiO4)、蛇纹石Mg3Si2O5(OH)4和滑石Mg3Si4O10(OH)2 等冷却水系统中,一般常见的硅酸镁垢是滑石。温度对硅酸镁的沉淀影响很大,例如在20C时,放置一个月,硅酸镁也不会产生沉淀,而70E在时,则很快会产生。关于硅酸镁指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规定如下:lMgsiO3 Mg2 (以 CaCO3 计,mg/L) SiO2 (mg/L) 15000(2-4)硅酸镁的形成可分为两步,镁硬先以氢氧化镁沉淀,而后
29、氢氧化物与溶硅和 胶硅反应形成硅酸镁。2水质稳定性的判断当水中碳酸钙含量超过饱和值时,就会引起结垢现象。当低于饱和值时,原 先析出的CaCO3又会溶于水中,水对金属管壁产生腐蚀。当水中碳酸钙含量正 好处于饱和状态时,无结垢也无腐蚀现象,称为稳定型水。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水质稳定性的方法。2.1 极限碳酸盐硬度开式循环冷却系统运行时,过一段时间,就会达到盐类平衡,即循环水中的 盐量在某个数值上稳定下来,不再继续上升,此值即为循环水盐类浓度的最大值。 实际上,往往没有达到此最大值前,碳酸盐硬度便开始下降,此开始下降的碳酸 盐硬度值,叫作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也可以说,极限碳酸盐硬度是开式循环冷 却
30、系统中不结碳酸盐垢时,循环水的最大碳酸盐硬度值。用此值的判断方法为:©Hb,tvHtj,不结垢©Hb,t>Htj,结垢式中 Htj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mmol/L。Ht,b补充水碳酸盐硬度,mmol/L。©缩倍率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值,通常是由模拟试验求得,也可用经验公式估算。2.1.1 经验公式计算在循环冷却水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前苏联学者提出了很多计算极限碳 酸盐硬度的公式,常用的有阿贝尔金公式。HTJ=k(CO2)+b-0.1HF(2-5)式中 Htj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mmol/L ;k与水温有关的系数,参见表 2-2;b水中基本无CO2极限碳酸盐
31、硬度值mmol/L,参见表4-8;Hf循环水的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mmol/L。表4-8计算极限碳酸盐硬度的k,b值水温C)k值b值循环水的耗氧量(mg/L)5102030300.263.23.84.34.6400.172.53.03.43.8500.102.12.63.03.32.1.2 西安热工研究所经验公式西安热工所经试验归纳整理,提出了如下计算极限碳酸盐硬度的经验公式:HTj=fHB,t(A+B-C-D)( 2-6)式中 Htj极限碳酸盐硬度,mmol/L;f用于工业冷却系统控制时的系数,取 0.80.85;Hb, t补充水的碳酸盐硬度,mmol/L ;A 与水中碳酸盐硬度有关的
32、系数;B与水中镁硬有关的系数;C与水中重碳酸要有关的系数;D与水中钙硬有关的系数。处理循环冷却水,采用的药剂不同,其计算系数也不同。详见热工技术手 册电厂化学篇。2.2 饱和指数IB (Langelier指数)饱和指数是根据碳酸钙的溶度积的各种碳酸化合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指导出来的一种指数概念,用以判断某种水质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是否有CaCO3水垢析出。lB=pHY-pHB(2-7)式中IB碳酸钙饱和指数;pHY水的实测pH值;pHB碳酸钙饱和pH值。IB=0时,水质是稳定的。Ib>0时,水中CaC03呈过饱和状态,有CaCO3析出的倾向。Ib<0时,水中CaCO3呈未饱和状态,有溶解
33、 CaCO3固体的倾向,对钢材有 腐蚀性。一般情况下,Ib值在±( 0.250.30)范围内,可以认为水质是稳定的2.3 稳定指数IW ( Ryznar指数)在朗格里尔(Langelier)所做工作的基础上,雷兹纳(Ryznar)进行了一些 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校正试验,提出了雷兹纳稳定指数Iw :lw=2pHB pHY(2-8)pHY=1.465lgA+7.03(2-9)式中 A水的全碱度,mmol/L。稳定指数(Iw)和饱和指数(Ib)与结垢程度的关系见表4-9。表4-9 Ib、Iw与结垢程度的关系I BIw结垢程度IbIw结垢程度3.03.0非常严重-0.26.5无垢2.04.0很
34、严重-0.57.0无垢,垢稍有溶解倾向t1.05.0严重-1.08.0无垢,垢有中等溶解倾向0.55.5中等-2.09.0无垢,垢有明显溶解倾向0.25.8稍许-3.010.0无垢,垢有非常明显的溶解倾 向06.0稳定水对于稳定剂处理的开式循环冷却系统,由于腐蚀和结垢问题不能只由碳酸钙 的溶解平衡来决定,加之出现了一个很宽的介质稳定区,同时冷却水的腐蚀和结 垢倾向已被其中的缓蚀剂和阻垢剂所抑制,因此难以用单一的饱和指数来判定。 实际应用结果说明,在火电厂,对于不处理的直流式冷却系统及用酸和炉烟处理 的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一般可用饱和指数来判定水的结垢性。3粘泥附着以微生物(细菌、霉菌、藻类等微生
35、物群)和其粘在一起的粘质物(多糖类、 蛋白质等)为主体,混有泥砂、无机物等,形成软泥性的污物,称为粘泥。粘泥可分为附着型粘泥和堆积型淤泥两种。 一般地说,附着型粘泥,其灼烧 减量超过25%,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微生物为主体)。堆积型淤泥,其灼烧减 量在25%以下,相对微生物含量较低,泥砂等无机成分较多。当然,在灼烧减量中,还包括微生物以外的有机物量,因此要准确判别,还应测定蛋白质量(仅微 生物含有)。粘泥附着型污垢和淤泥堆积型污垢的发生部位见表4-10。表4-10冷却系统各部位粘泥的类型发生部位粘泥类型热交换器管内粘泥附着型冷却塔水池底部淤泥堆积型池壁粘泥附着型填料粘泥附着型在决定粘泥的处理方
36、法时,必须了解构成粘泥的微生物种类、性质和特点见 表 4-11。在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由菌胶团状细菌引起的故障最多,其次是丝状真菌、 丝状细菌、藻类引起的故障。表4-11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组成粘泥成分的微生物微生物种类特点藻类蓝藻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碳酸同化作用,在冷 却塔下部接触光的场所常见绿藻类硅藻类细困类菌胶团状细菌是块状琼脂,细菌分用于其中,在有机物污染的水系中 常见丝状细菌稍做水棉,在有机物污染的水系中呈棉絮状集聚铁细菌氧化水中的亚铁离子,使咼铁化合物沉积在细胞周围:硫细菌污水中常见,一般在体内含有硫磺颗粒,使水中的硫化 氢等氧化硝化细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的细菌和使亚硝酸
37、盐氧化成硝酸盐 的细菌,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氨的地区繁殖硫酸盐还原菌使硫酸盐还原生成硫化氢真菌类澡困类(水霉困)在菌丝中没有隔膜,全部菌丝成为一个细胞不元全菌类(绿菌 类)在菌丝中有隔膜3.1 影响粘泥生成的因素微生物的营养源内流速小于0.3m/h时,淤泥容易堆积。3.2 粘泥附着和淤泥堆积的机理3.2.1 粘泥附着机理一般认为,水中的微生物附着在某个固体表面上,对利用营养成分是有利的, 所以微生物有附着固体表面生长的倾向。热交换器上附着粘泥的模式如图4-11所示。这种附着形态也在水中的悬浮物表面进行,生成微生物絮凝物,这种絮凝 物附着在金属表面,并使粘泥附着加速进行。粘泥附着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
38、附着初期、对数附着期和稳定附着期。稳定 附着期是指粘泥附着速度与水流引起的粘泥剥离速度处于平衡状态。fd)图4-11粘泥附着模式图(a)微生物在固体表面附着;(b)微生物周围生成粘着性质;(c)粘着性物质发生粘结作用,附着无机悬浊物质;(d)随着又重新进行3.2.2 淤泥堆积机理冷却水中的悬浮物,由于微生物生成的粘质物的作用, 而使其絮凝化,生成 絮疑物,在低流速部位,它会沉降而形成淤泥。人们把有微生物参与的絮凝现象 称为生物絮凝。此外无机物相互间的絮凝作用也是淤泥堆积的原因。但在冷却水系统中,通常以生物絮凝为主。3.3 影响污垢沉积的因素(1)水质水质是影响污垢沉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循环水
39、水质的各项控制指标,绝大 部分是根据污垢控制的要求而制订的。除了成垢离子和浊度等外,水的 pH值对 污垢沉积也有较大影响。因为钙、镁垢和铁的氧化物在 pH大于8时几乎完全不 溶解。有机胶体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更易混凝析出。 微生物粘泥在碱性 溶液中也更难以清除,氯的杀菌作用在碱性溶液中会明显下降。(2) 流动状态流动状态包括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湍流或层流程度和水流分布等几个方面。流动状态对污垢的沉积与剥离有重要作用。 在流动体系中,如有高流速突变 为低流速的突变区域,容易产生污垢的沉积。(3) 水温各种微生物都有一个最佳的繁殖温度,此温度为 3040C。对于冷却系统, 除考虑水温外,还要考
40、虑传热管的表面温度。(4) pH 值一般来说,细菌宜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繁殖。丝状菌(霉菌类)宜在酸性环 境中繁殖。多数细菌群最佳繁殖的pH值在69之间。一般循环水的pH值就在 此范围内。(5) 溶解氧40沖冈水中的*1桶我t/mL图4-12 细菌数和粘泥故障发生频率的关系so加14¥+胥»护冀a訴£春临£»倉申好气性细菌和丝状菌(霉菌类)利用 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物,吸收细菌繁殖 所需的能量。在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冷 却塔为微生物增值提供了充分的溶解氧。(6) 光在冷却水系统中,藻类的繁殖需利用 光能,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无需光能。(7) 细菌数
41、粘泥故障和冷却水中细菌数的关系, 见图4-12。由图可知,细菌数在在10000个/mL以上,容易发生粘泥故障。(8) 浊度为防止粘泥附着,淤泥堆积,浊度应尽量控制低,但不能说浊度低,粘泥故障就一定不会发生。(9)粘泥体积粘泥体积指1m3的冷却水通过浮游生物网所得到的取样量(ml)。粘泥体积 在10ml/m3以上的冷却水系统中,粘泥故障的发生率高。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 设计规范”规定:粘泥量4ml/m3 (生物过滤网法)。(10)粘泥附着度粘泥附着度是衡量冷却水中粘泥附着性的有效指标。把玻璃片浸渍在冷却水 中一定时间,然后干燥,附着在玻璃表面上的粘泥,然后进行微生物染色,测定 玻璃片的吸光度,通
42、过换算可得出粘泥附着度。(11)流速流速对淤泥堆积有影响,当管内流速大于 0.5m/s时,几乎不发生淤泥堆积, 但当管子污堵后或流速极慢,此区域内污垢最易沉积。例如热交换器冷却水进口 端花扳,淤泥等污垢最容易积聚。再如热交换器管内流动的水往往是处于湍流状 态的,但在管壁附近总有一层滞流层,在滞流层内水的流速较低,而水的温度将 高于水的总体温度,因此,水垢将易于在管壁上生成。(12)温度在冷却水系统中,有两种温度影响,即主体水温和热交换管的壁温。 火电厂 冷却水的主体水温为 3040 °C时,最适宜于微生物繁殖,它的影响主要是促进 微生物生长。热交换器管壁温度高,会明显加快污垢的沉积。
43、这是因为:温度 高会使微溶盐类的溶解度下降,导致水垢析出;温度高有利于解析过程,促使 胶体脱稳如絮凝;温度高加快了传质速度和粒子的碰撞,使沉降作用增加。(13)表面状态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更容易造成污垢沉积。 这是因为粗糙表面比原来光滑表 面的面积要大很多倍,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金属表面和污垢接触的机会和粘着 力。此外,一个粗糙的表面好比有许多空腔,表面越粗糙,空腔的密度也越大。 在这些空腔内的溶液是处在滞流区,如果这个表面是传热面,则还是高温滞流区。 浓缩、结晶、沉降、聚合等各种作用都在这里发生,促进了污垢的沉积。第三节 循环冷却水的防垢处理方法1循环冷却水防垢处理方法的选择循环冷却水防垢处理
44、方法,按处理场合,可分类为:排务法防垢处理方法酸化法讷部处理法V加药法I炉烟法也可按处理方法的作用分类为:石灰处理 降低碳IS盐硬度或结垢物质含ib离子交换酸化法防垢处厘方法稳定碟酸盐硬度费化(无机聚磷酸盐法 全有机稳定处理复合处理(无机确一有机药剂处理) I炉烟(利用法联厶孙理J酸化磷化法联口醸化一有机药剂处理循环冷却水防垢处理方法有很多种, 选用时应根据水质条件、循环冷却系统 的水工况、环境保护的要求、水资源短缺情况及水价、药品供应情况等因素,因 地制宜地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简单的方法。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应注意节约 用水,同时要十分重视凝汽器钢管的腐蚀和防护。各种循环水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
45、及优缺点列于表4-12。表4-12各种循环水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处理方法适用条件优点缺点处理方法适用条件优点缺点1.排污法 补充水碳酸盐硬 度与浓缩倍率的乘积 小于循环水的极限碳 酸盐硬度; 水源水量充足 方法简单,不需任 何处理设备和药品; 运行维护工作量 小。 适用水质范围窄; 受水资源限制; 排污水量大时,将 造成受给水体的热污 染。2酸化法 可处理碳酸盐硬 度较咼的补充水; 使用硫酸时,应注 意防止硫酸钙沉淀及 高含量so2对普通硅 酸盐水泥的侵蚀 设备简单; 运行维护工作量 小。 酸消耗量大,浓缩 倍率低时,处理费用较 高; 硫酸是一种危险 性较大的药剂,需米取 完善的安全措施
46、。3.炉烟处理法炭化法 适用于低浓缩倍 率运行; 燃煤中含硫量<2%; 循环水中所需的 平衡CO2,必须小于一 定条件下水中所能溶 解C02量; 不适于高负硬水 综合利用烟气,有 利于环保; 适用于水质不稳 定的直流式冷却系统 的防垢。 基建投资高; 目前的处理系统, 易造成水塔严重结垢; 维护工作量大。SO2法 燃煤可燃硫量 >2%; 适用于中、小容量 电厂; 其他同酸化法 综合利用炉烟,有 利于环保; 运行费用较低。 适用范围受煤质 含硫量限制; 处理系统和设备 要防腐; 维护工作量大; 铜管腐蚀冋题较 严重。4.阻垢 剂处理法(1)三聚磷酸钠 适用于低浓缩倍率,通常©
47、; <1.6 循环水温度<50 C 设备简单,运行维 护方便; 基建投资小; 处理费用较低 稳定的极限浓缩 倍率较低; 有利于循环冷却 系统中菌、藻类的繁殖(2)有 机磷酸盐在通常水质条件下, 适用于较高浓缩倍率(©2.5) 运行维护方便; 加药设备简单 在未加缓蚀剂时 凝汽器铜管易腐蚀; 药剂价格贵; 需加强杀菌火藻 处理(3)全 有机复合 药剂在通常水质条件下, 可在较高浓缩倍率(© <3下运行 加药设备简单; 运行维护方便; 兼有阻垢分散作 用; 可减缓铜管腐蚀 药剂价格较咼; 药剂中含膦,仍需 加强杀菌火藻处理,如 无磷、氮、有利于环保; 目前有的
48、药剂质处理方法适用条件优点缺点量不稳定5.联合处理法(硫酸+水质稳定 剂) 适用于原水碳酸 盐硬度较咼的水; 可在咼浓缩倍率 下运行。 设备简单,基建设 资小; 处理费用较低; 循环水中的so2 低于单一酸化处理 运行控制较单一 稳定处理复杂; 需加强杀菌、火藻 处理; 米用H2SO4+水质 稳定剂时,缓蚀剂量不 足时,铜管易腐蚀。6.石灰处理法 原水碳酸盐硬度 高; 需在咼浓缩倍率 (© =46)下运行 适用的水质范围 广; 运行费用较低 基建投资大; 需进行辅助处理, 以确保处理效果。7.离子交换法适用于水源非常紧 张条件下的高浓缩倍 率(© >5运行浓缩倍率咼
49、基建投资大; 运行费用较高8反渗透处理法适用于水源紧缺,含 盐量高,高浓缩率下运 行浓缩倍率很高基建投资大2排污法2.1 原理当补充水的碳酸盐硬度小于循环水的极限碳酸盐硬度时, 可通过排污来控制 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以满足循环水极限碳酸盐硬度( Htj )小于浓缩倍率 和补充水碳酸盐硬度的乘积(HtjWHb),以达到防垢的目的。用排污法防垢时,必需的排污率可按下式计算:PPH T ,B FZH TJ H T,BPft(0C) fF(°F) 324牺博饕童8«图4-13排污率、补充水率和浓缩倍率的关系还可以从图4-13查得排污率和补给水率。2.2 应用排污法的条件采用此法
50、时,首先要有足够的补充水量来满足排污的要求, 然后还要考虑其 经济性。只有当排污增加的补充水费小于化学处理费用时,采用排污法才是经济 的。目前,由于机组容量的增大,水资源严重短缺,循环水防垢技术的发展,目 前采用此种处理方法的电厂已经很少。3酸化法3. 1 原理酸化法的原理,是通过加酸,降低水的碳酸盐硬度,使碳酸盐硬度转变为溶 解度较大的非碳酸盐硬度,其反应如下: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Ca(HCO3)2+H2SCH> CaSO+2C02+2H20Mg(HCO3)2+H2SO4> MgSO4+2CO2+2H2O同时保持循环水的碳酸盐硬度在极限碳酸盐硬度之下,从而达到防止结垢的目的。3.
51、2 中和酸的选择应用酸化法时,一般可使用硫酸或盐酸,但在实际处理中多使用硫酸。硫酸 和盐酸处理性能的比较列于表 4-13。表4-13硫酸、盐酸处理性能的比较项目H2SO4HCl处理费用低高运输、储存不要求设备防腐要求设备防腐对黄铜的侵蚀性一般腐蚀性强反应生成物有形成CaSCh可能溶解度很大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侵蚀性so4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无氯离子的含量不同,对黄铜腐蚀的影响也不同,如表4-14所示。表4-14硫酸、盐酸处理性能的比较铜管型号7 腐蚀形态H68H68AHSn 70-1HSn 70-1A均匀腐蚀NaCI含量 的最大值(mg/L)300200002000020000由均匀腐蚀变为选 择
52、性腐蚀NaCI含量(mg/L)< 500 >500 为均匀复盖>50050010000 >10000出现均匀脱锌”50010000 >10000出现轻微脱锌”腐蚀产物CuO、CuCuCl,Cu2O 出现脱锌时CuOCuCl,Cu2O 出现胶锌时CuOCuCl,Cu2O 出现脱锌时CuO第四节水质稳定剂处理1水质稳定剂国内火电厂常用的水质稳定剂见表4-15表4-15火电厂常用的水质稳定剂序号水稳剂名称工业产品含量(%)1三聚磷酸钠固体含三聚磷酸钠85%2氨基三亚甲基磷酸(ATMP)固体85%90%,液体50%3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液体 50%4乙二胺四亚甲基
53、膦酸(EDTMP)液体18%20%5聚丙烯酸(PAA)液体20%25%6聚丙烯酸钠(PAAS)液体25%30%7聚马来酸(PMA)液体50%8膦羧酸(PMA)液体50%9膦羧酸(PBTCA)液体 40%10磺酸共聚物(含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的 共聚物)液体 30%11马来酸一丙烯酸类共聚物液体48%12丙烯酸一丙烯酸酸共聚物液体 25%13丙烯酸一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液体30%14有机膦磺酸液体 40%应当指出的是:有机类水质稳定剂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号生产的产品,稳定效果有较大的差别,甚至放置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稳定效果, 所以使用时应加以注 意。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存在某些差别, 再就是工艺过程控制 的好坏存在差异。即有些厂生产工艺不稳定。以ATMP为例,由于上述原因,不同生产厂生产的ATMP产品中三业甲基的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国网甘肃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6年洛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绿藻市场供需态势及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分红股东合伙协议书范本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可打印】
- 挖掘铲运和桩工机械司机-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2024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
- 第一单元测试 高中日语华东理工版新编日语教程1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试运行方案报告
- 生鲜农产品O2O运作模式的研究以O2O便利店为例
-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