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生物: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生物: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生物: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案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1)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2)兴奋传导的电生理基础。(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1)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2)兴奋传导的电生理基础。(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人脑的高级功能。3教学疑点(1)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理解)。(2)兴奋传导的电生理基础(理解)。(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理解)。2、教材解读课 文解 读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书本P28第1段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

2、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细胞体是细胞含核的部分,其形状大小有很大差别,直径约4120微米。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少,核仁明显。细胞质内有斑块状的核外染色质(旧称尼尔小体),还有许多神经元纤维。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对于一个神经细胞来讲,树突就是它的“侦察兵”,负责接受从外界传来的信息,轴突则像个“传令兵”,将神经细胞对外界的反应传递到其他细胞中去。人体的神经元们彼此相连,结成一张巨大的网络,从而调节我们的一举一动。粗略估计,人体内的神经元

3、有上百亿个,它们各司其职。神经元的功能总体来说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书本P28第2段神经元胞体的胞膜和突起表面的膜,是连续完整的细胞膜。除突触部位的胞膜有特殊的结构外,大部分胞膜为单位膜结构。神经细胞膜的特点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在膜上有各种受体和离子通道,二者各由不同的膜蛋白所构成。形成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增厚。膜上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结合。书本P28第3段兴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当受到刺激时,在刺激点上变为膜内为正膜外变负,产生兴奋。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膜外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兴奋部位正电荷向未兴奋部位移动。这种在

4、兴奋部位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的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强度后,变会引起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这样兴奋就传递下去了。而原先兴奋的部位又恢复原先的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没有方向性的,也是不会衰减的。书本P29第2段、积极思维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1)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轴突末稍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在突触小泡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等)。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突触前膜

5、: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空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2)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是: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如上图所示。(3)讨论:兴奋通过突触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为什么?提示: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所以这种传导是单向的,不能反过来传导。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P30第2、3段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是指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

6、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机体通过反射,可使躯体、内脏等各部分的生命活动更加协调,并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反射的种类 (1)非条件反射 概念: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只在大脑皮层下的中枢即可完成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举例:刚生下来的动物或婴儿就会吮奶;哺乳动物和人吃到东西时分泌大量的唾液;受到强光刺激时闭眼;婴儿生病打针时的哭叫等。 (2)条件反射概念: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考才能完成的后天性反射。举例:牧羊人吹口哨聚集羊群;马戏团训兽员指挥动物表演节目;高等动物和人见到好吃的东淌口水

7、;小孩见到医生就哭等。3、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向中枢神经中枢:对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产生相应的活动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如下: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中枢阐述:感受器:简单的感受器只是感觉神经未稍,复杂的感受器除感觉神经耒稍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共同构成感觉器官,如眼、耳等。感受器感受的刺激可以是外界刺激,如机械刺激、温度、光等,也可以是内部刺激,如肌肉或肌腱的弛张等。感受器将刺激转变为兴奋,兴奋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局部电流回路而向前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导的兴奋

8、,对兴奋进行整合,然后做出机体应产生何种反应的决定,以兴奋的形式经传出神经传导到效应器,控制效应器产生与刺激相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效应器:运动神经未稍终止于骨骼肌、心肌、内脏器官平滑肌及腺体,支配肌肉和腺体的活动。运动神经未稍分布的部位不同,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未稍和内脏运动神经未稍,前者支配骨骼肌,后者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上皮细胞。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二、人脑的高级功能人类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有许多功能区

9、,管理着人体某一方面的活动,但各功能区之间是相互协调的。比较重要的功能区有:躯体运动中央、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嗅觉中枢等,管理这些功能的功能区在大脑皮层中都有它们的典型代表区。在躯体运动中枢中,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躯体各部位在皮层的代表区所占的比例是不均等的,一般运动越是复杂的躯体部分在皮层中的代表区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运动简单的躯体部分在皮层中的代表区所占的比例较小。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较为分散。人类的语言有多种形式,如书写、口语、阅读、听语等,与这些功能相关的代表区一般靠在相应的功能区附近。如运动性语言中枢和书写中枢靠在躯体运动中枢附近,听性语言中枢则靠在听觉中枢附近,视性语言中枢则靠在视觉中枢附近。不同的语言中枢受损后的临床表现: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表现为能听、能写、能看懂文字,但不能说话;书写中枢受损患者表现为能说、能听、能读,但不能写;听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表现为能说、能读、能写,但听不懂别人的说话;视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表现为能说、能听、能写,但读不懂文字。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的最高级中枢,管理着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