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主题教育_第1页
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主题教育_第2页
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主题教育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主题教育授课时间:10月15日授课班级:07英语(1)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方法 重点难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传染病流行 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讨论两个问题问题1:同学们知道哪些传染病?问题2: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有哪些?问题3:同学们知道如何预防传染病吗?二、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 疾病.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向学生提问)(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

2、水 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 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3) 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 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 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 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 ,故称生物传播.病 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4) 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

3、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 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 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四、学生常见传染病及预防1.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口鼻 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喷嚏,随飞沫散布,借空气传播,并且传染性强.得了 流感一般人会有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流感的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根据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 干咳、咽部可见充血,肺部

4、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 力可持续2周左右. 轻型流感:症状轻,病程23日, 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典型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吐粘 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X线检查双肺散在絮状 或结节状阴影 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 . 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流感亦 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预防措施:预防流感的简易有效措施-食醋消毒法(1) .个人防护口、鼻洗漱法:食醋一份加开水一分等量混合 ,待温,于口腔及 咽喉部含漱,然后用剩余的食醋冲

5、洗鼻腔,每日早、晚各一次,流行期间连用5天.(2) .空间消毒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家庭住房,将食醋一份与水一分混合,装入 喷雾器,于晚间休息前紧闭门窗后喷雾消毒新式房屋或楼房以每立方米空间喷 雾原醋2-5毫升,老式房屋每间按50 100毫升为宜,隔天消毒一次,共喷3次在 流行严重期间或家庭内部已出现病员的情况下,食醋的用量要增至每间房150 250毫升.(3) .住宅熏蒸(煮)法:将门窗紧闭,把醋倒入铁锅或沙锅等容器,以文火煮 沸,使醋酸蒸气充满房间,直至食醋煮干,等容器晾凉后加入清水少许,溶解锅底 残留的醋汁,再熏蒸,如此反复3遍;食醋用量为每间房屋150毫升,严重流行高 峰期间可增加至250

6、 300毫升,连用5天.2.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根据引起肝炎的 病毒类型不同,将肝炎可以分成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除了三型以外,尚有甲 型和乙型同时发病(即称为甲乙混合型)以及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恶心,厌食油腻,乏力,肝脏肿大及肝动能异常等 一部分病人可 以出现发热和黄疸,极少数病人表现为重症肝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是根据黄 疸的有无、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长短划分的.急性肝炎甲型与乙型临床表现大致相似,早期症状主要为乏力、食欲不振,

7、恶心. 腹胀;发热、黄疸以甲型肝炎为多见,乙型肝炎比较少见,另外肝区胀痛也是重要 症状.慢性肝炎又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其病程常超过半年,有的长 达10年以上,迁延性症状较轻,活动性症状较重,发展较快.急性重症肝炎一般起病很急,深度黄疽,恶心呕吐明显,嗜睡或烦躁不安,后期出 现昏迷、抽搐、脑水肿等症状和体征,病人常合并消化道出血、感染和急性肾功 能衰竭而死亡.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主要依靠有关化验检查.本病的传染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病人和病毒 携带者.传播途径包括:1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2生活上 与乙肝病人密切接触.3母婴垂直传播.预

8、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隔离是病人暂时不与 外界接触,单独在家休息治疗.病人应自觉进行隔离,不要把肝炎病毒传染给别人, 防止肝炎的传播、蔓延.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 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者,可从确诊日 期算起).必须做到:(1) 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 行消毒.(2) 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

9、食物不要给他人吃.也不要给其他人拿直接入口的食物 和东西如香烟等.(3) 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毒处 理后才能传借别人.(4) 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5) 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 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另外,加强对从事饮食业、托 幼工作人员和献血人员的检查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环节.2 切断传播途径.(1) 提倡用流动水洗手,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管,用后高压或煮沸消毒;不使

10、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2) 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3) 消毒也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消灭传染源的另一方法肝炎病人确诊后,病家 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钟,家具、物 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病人的粪便要用漂白粉(粪便4份,漂白粉1 份)或生石灰(粪便1份,生石灰1份)进行搅拌后放2小时倒掉.病人使用的便器 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应做到饭前、 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3. 保护易感人群.(1) 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的儿童,注射越早越好.(2) 注射乙肝

11、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以上两种都最好在医生 指导下应用.4 .食药预防.可选用以下任何一方水煎服,连服7 一 10天.(1)茵陈篙30克,生甘草10克.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茵陈篙30克,凤尾草30克.茵陈篙30克,大枣10枚.附:3%漂白粉水配制方法:取漂白粉 500克,先加水调成糊状,然后加水到5000 克,盖好放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2份,加水7倍即可配好使用3.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多为急性起病,是一种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形式传播的疾病该病潜伏期为1-11天,平均3-4天.临床表现: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3840C(发热越高,病情发展将越重)

12、;偶有畏寒,伴有 或不伴有头痛、关节和全身酸痛,可有胸痛或腹泻;有逐渐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干咳、偶有血丝痰,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个别病人可进一步恶化,发展 成呼吸窘迫综合症,导致呼吸衰竭肺部体征异常变化不明显,听诊可闻少许干或 湿罗音或管性呼吸音,有肺实变体征发病前期(1014天)常为病情进展期.14 天后,逐渐恢复,先是体温恢复正常,然后肺部阴影缓慢吸收预防措施: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生活、工作场所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其他有效的预防措施1、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2、用肥皂和自来水(流动的水)洗手.要学习保健 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锻炼身体,注意手的清洁;气候变化,要及时增减衣 服;要保

13、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疾病流行时 ,酌情使用过氧乙酸薰蒸 流行区以隔离消除传染源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非流行区以防止输入病例和 搜索传染源、提高人群保护自我行为能力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4.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 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患儿会有发热,流鼻涕,眼睛 红而流泪,干咳及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到第三天,患儿体温下降,口腔内膜出现白 色盐粒状的斑点,在第四天到第五天患儿体温上升出现皮疹,皮疹最先出现在额 头和耳后,皮疹呈红色斑点,宽约2到3毫米,微微隆起,皮疹逐渐向头部及身体扩 散,当皮疹扩散时,其斑愈来

14、愈大,并且彼此相接在一起,到第六天,皮疹开始消退, 消退速度很快,通常到第七天时所有症状都消失,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7到10 天内消退.麻疹传染性很强.病毒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随着口水吐沫飞向体外,再经空 气传播给其他孩子.没有患过麻疹的幼儿及少年儿童是麻疹感染的高危人群,如 果抵抗力较弱的话,很容易感染而发病.预防措施:一、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所以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 重要.(一)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二)被动免疫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胎 盘球蛋白、和成人血浆2030ml. 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 内进行则仅

15、能减轻病情.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 需再注射.二、综合预防措施第一,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作好疫情报告,麻疹患儿应隔离至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第二,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通过宣传使小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广泛 开展保健工作,医务人员送药上门,患儿避免外出.第三,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儿童,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 观察.第四,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第五,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第六,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第七,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

16、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 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学校要 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 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 30分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 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第八,及时通风.麻疹病毒虽然传染性很强,但离开人体便弱不禁风.因此,对患者 居住的房间只需开窗通风半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病人用的衣物、被褥应在阳 光下曝晒,达到消灭麻疹病毒的目的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空 气流通,保持水分,当孩子离开时,关闭空调,开启门窗.第九,加强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要特别注意传染病和呼吸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