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石灰吟苏教 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 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 事迹。2、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 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 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教学重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教学过程】第2页课前背古诗一、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今天我们再来
2、学习一首有名的诗一一 石灰 吟 (板书课题),齐读诗题。2、记得以前老师是怎样带着大家学习古诗的?(出示:a、知诗人解诗题b、读诗句明第3页诗意C、想意境 悟诗情d、诵诗句 背 诗文)3、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诗二、知诗人 解课题1、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一一明代诗人 于谦。知道于谦吗? 补充出示: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 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 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 戴。公元1457年,被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 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o 2、释题:吟:吟
3、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石灰吟就是吟诵石灰,大家了 解石灰吗?简单交流对石灰的认识。我们今天学的于谦的石灰吟恰恰相反,和我 们另外一首诗墨梅却成了明朝的奇迹,于谦1 2岁就写出石灰吟,十二岁的于谦为什么 要吟诵石灰呢?4、质“唐诗宋词”,诗在唐代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诗至明代,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落。第4页三、读诗句 明诗意(一)初读古诗1、出示古诗自学,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3、范读,明确节奏。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4、指名读,推荐
4、度,齐读。要读出节奏感、韵 律美。(二)了解古诗大意过渡:会读了,下面该干嘛了?你当小老师,帮 老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对了,要了解诗意 了。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 命历程。大家对石灰是怎样产生的应该不是很清 楚, 请同学们浏览石灰的自述,体会石灰的 制作过程,看着这份材料你读懂了诗中的哪些词 语?用笔圈出来, 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石灰,可以 在旁边写点批注。石灰自述: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 奋的工匠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把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 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第5页仍像一块块石头,但
5、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 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变成了粉末状 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一了石灰水。人 们把我涂抹树干、粉刷墙壁,留下清白在人间。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说说古诗的大意(1) 对着材料,你读懂了古诗中的哪个词语?(根据学生回答叫学生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2)“若等闲”什么意思? “全不怕”什么意 思?连起来说说诗意四、想意境 悟诗情想意境过渡:到这儿,诗意弄懂了,该下课了吗?对,发挥想象,1、石灰石变成石灰容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 你能想象石灰在运 出深山之前,承
6、受着怎样的煎熬吗?“烈火焚烧”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 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 态?第6页“粉骨碎身”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你仿佛听到 了什么?有了想象,诗句就有了形象,有了情感, 有了分量。作者连用了三个四字词语,写出了石 灰所经受的考验。2、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 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 “全不 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之所以忍辱负 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 的气节。4、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 样的石灰?(板书: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你 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5、指名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 做到
7、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相机评 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溢了出来 悟诗情1、你们经过一座石灰窑,会不会想到要去赞 颂石灰?十二岁的于 谦为什么去吟诵石灰呢? 石灰和于谦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的藏 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诗言志、歌咏言”,于谦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做人的志向和高尚的情 操,这种写法叫(板书:托物言志)第7页3、后来的于谦是真的如他诗里所写的那样留清 白在人间吗?教师出示材料:配乐(1)(出示)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 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 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
8、江西,昭雪 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 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 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 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 于谦提出 “社稷为重, 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 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 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 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 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 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 首,齐声为他呼冤。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
9、那样一一引读全诗4、石灰如人,人如石灰。看着一段段让人感动 的文字,第8页你们看出十二岁的于谦想表达自己怎样 的情操了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题旁写 几个形容他的词语, 挑学生板书板书五、诵诗句 背诗文通过石灰, 大家已体会到诗人的无限情怀,配乐 一诵 少年抒怀于谦十二岁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假如你就是当年 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 诗?(学生诵读) 教师评价:好一个志存高 远的于谦。二诵一一为官感悟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 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 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我于谦一 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愧于自己年少时 的誓言。他再次吟诵
10、起这首诗 你的朗读道出 了于谦的心声,真是于谦的知音。三诵一一临刑陈词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 却惨遭陷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 的最后时刻会怎样吟诵这首少年的诗作-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是于谦最后的深情呐喊;铮铮铁骨,浩气长存。四诵一一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 样,后人评价他:(媒体出示)“有巍巍定难之 功,有侃侃立朝之节,有孜孜及民之惠,有徼徼 律贪之洁。”今天我们第9页学习他的石灰吟,就 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 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一起背诵六、迁移拓展。过渡:学完了吗?刚才我们分几步来学习的, 老 师再次总结,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了 吗?1、用刚刚我们学习石灰吟的方法学习于谦 的入京。入京明于谦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注释:绢帕、麻菇、线香:这些都是当时比较 稀缺的土特产,通常是官员送给权贵们的。闾(IU)古代以25户为1闾,阎:里巷的 门。“闾阎”指老百姓。写作背景: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 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 金求媚。而第10页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一年,于谦由山西、河南调任入京,有人劝他 也带些礼物去,哪怕是土特产,但于谦坚决不做,他举起两手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还特意 写了这首入京诗以明志。这便是“两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神康复职业康复服务考核试卷
- 神经内科护士课件
- 外科常见中医护理技术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2025混凝土工劳务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签订劳动合同时需缴纳养老保险
- 2025企业间转让协议EYRD股权买卖合同范本
- 2025企业办公区域电气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转租房屋合同范本
- 向日葵课件讲解
- 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材料PPT全套教学课件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