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学科基础课-学术规范与科技写作-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学术规范与科技写作 英译名称:Academic regulation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学 时:40 学 分:2开课学期:1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适用学科: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化学学院教师内容简介: 本课程着重讲述学术研究、学术规范的概念、学者治学的素质、学术忠诚与学术道德、出版与知识产权、文献包括电子文献的检索和最基本的各种学术规范,提供和评析中外理科学术失范与遵守规范的典型案例。讲述写作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的各种规范。参考书目:
2、1学术规范读本杨玉圣 张保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Carole Slad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学术规范导论杨玉圣 张保生,高等教育出版社4科学革命与卡文迪什实验室阎康年,山西教育出版社5智者的旋律吴声功,上海人民出版社6科学研究与道德李光玉 黄发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7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P·B梅多沃,南开大学出版社8学术规范通论叶继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高等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学 时: 40 学时 学 分:2 分开课学期:1 课堂形式: 课堂讲授考核形
3、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化学学院各专业(不含课程与教学法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有机专业教师内容简介: 高等有机化学属学科基础性课程,适用于化学学科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等。课程用现代化学的观点即化学是研究化学键的科学,介绍化学键的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具体应用。课程内容以化学键为主线,运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及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课程在章节的安排上突出体现了化学键是统一化学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关键核心概念,把有机化学与其他分支学科进行很好的关联,为各分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建立一定的现代有机化学基础。课程包括以下各章:第一章 绪论;第
4、二章有机分子的电子结构;第三章有机化学反应中前线轨道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机理;第四章有机光化学;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第六章有机导体和导电高分子;第七章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参考书目:1. 高等有机化学-反应和机理,2005年,原著:Bernard Miller,译者:吴范宏,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 高等有机化学,2007年,主编:魏荣生,高等教育出版社。3. 化学中的电子过程,2004年,姜月顺;杨文胜编著,科学出版社。4. 高分子电池材料,2006年,主编:陈振兴,化学工业出版社。5.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2005年,黄春辉;李富友;黄维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配位化学-
5、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名称:配位化学 英文译名:Coordination Chemistry学 时:40 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本学院各化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除外)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酸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 课程是以配位场理论、群论和角度重迭模型为理论基础,讨论配合物的立体结构、异构现象,以及电子光谱的谱带数目,强度和宽度等。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配位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状况,角度重迭模型及其应用,配合物的立体化学。配位化学中的异构现象以及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等。参考书目(文献):1张祥麟、康衡:配位化学,中南工业大学
6、出版社,1986年版。2K. F. Purcell and J. C. Kota, Inorganic Chemistry, 1977.3J. E. Huheey, Inorganic Chemistry, third Ed. Harper, 1983.4A. B. P. Lever, Inorganic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2, Ed, Elsevier, 1984.专业主干课-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The Research on Chemical Curriculum and I
7、nstruction 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1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交流研讨考核形式:综述报告或课程论文 适用学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以及最新进展等内容。主要参考书目1.黄埔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郑长龙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化学实验教学论专题研究-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化学实验教学论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The Special Topic Study On
8、the Instruction of Chemistry Experiment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和专题研讨考核形式:课程论文 适用学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以及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主要参考书目: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设
9、计与反思 英文译名:The System Design of Chemistry I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 考核形式:教学设计 适用学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策略(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对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主要参考书目:1.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高等无机化学-课程编号:
10、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高等无机化学 英文译名: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授课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无机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酸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无机化学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多种方向的丰富多彩的学科,已渗透到生物, 医药、石油加工,冶金, 环境科学, 材料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各个领域.因此,本课程旨在着重向学生介绍当前无机化学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系统总结了各前沿领域较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使学生能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
11、生把握无机化学学科前沿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对称性和分子结构;有机金属化学;金属簇合物化学;无机固体材料化学;无机反应机理;生物无机化学等。参考书目(文献):1 “高等无机化学”,陈慧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徐如人,庞文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 F A Cotton, G Wilkinson, et al,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984 “Solid State Chemistry and Its
12、 Applications”, Anthony R. West, John Wiley & Sons, 1984.-多酸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多酸化学 英文译名:Polyoxometalate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无机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酸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多酸化学主要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文献,系统讲授多酸化学的基础、近代进展并展望它的发展。主要内容有:同多酸化学,多酸的结构化学,多酸化合物合成的新进展(混配型杂多化合物,双系列杂多化合物、电荷转移多
13、酸化合物),杂多蓝化学,杂多阴离子的相转移化学,多阴离子的药物化学,多阴离子的功能特性研究、多阴离子的异构体化学、新型无机抗蚀光敏材料、稀土多酸化合物、杂多金属氧酸盐的嵌入化学、多酸化合物的应用(催化等)。参考书目(文献):1Pope, M. T., Heteropaly and Isopaly Oxometalates,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 Verlay,1983.2王恩波,等:多酸化学导论,北京化工出版社。19997年版-无机物研究法-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无机物研究法 英文译名:Inorganic Substance
14、 Methodolog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无机化学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酸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热谱、极谱、循环伏安、NMR、ESR、光电子能谱、红外、紫外等,有的还要进行实验教学,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参考书目(文献):1王恩波,等:多酸化学导论,北京化工出版社。19997年版。2周公度:无机结构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年版。-金属有机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金属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Metalic Organic Chemistry 学 时: 40 学时 学 分:2 分开课学
15、期:2 课堂形势: 课堂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化学学院各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有机专业教师内容简介:金属有机化学是基础性课程,主要介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质及其应用,以及现代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动向。1金属有机化合物制备,主要介绍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镧系、锕系以及IIIA、IVA、 VA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主要介绍碳-金属键的结构特性,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多中心键的形式与本质。化合物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规律。3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介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光谱性质。4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主要介绍在催化、材料科学、
16、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应用。5现代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动向,主要介绍近 3-5 年金属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金属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交叉的学科,在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通性与特性,还有自身的性质,成为很多学科的研究重点,例如:结构化学家对于它的多中心键感兴趣,催化学家对于它的优良催化性能感兴趣(例如:格氏试剂,锂试剂),材料学家对于它的光电磁性能感兴趣。等等。参考书目(文献):1配位催化与金属有机化学, 2002年,作者: 何仁,北京化工出版社,北京2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化学,2000年, 作者: 陆熙炎,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17、3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990年, 作者: 黄耀曾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4有机金属化学基础与应用,1997年, 作者: (日)山本明夫,科学出版社,5有机金属络合物化学,1990年, 作者: 张正之译,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6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2001年, 作者:麻生明,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7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有机化学,1994年, 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出版社, 北京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有机合成化学 英文译名: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
18、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有机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有机专业教师。内容简介: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发展十分迅速。其特征是新试剂、新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反应大量出现推动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合成研究天然产物和具有新型结构和特殊性能的非天然产物的设计、合成和合成方法,包括新合成路线、新反应、新试剂、新技术、不对称合成以及组合化学等。参考书目(文献):1.黄培强:有机合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J.Mulzer, H.J.Altenbach, Organic synthesis Highlighes.3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吴毓林,科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19、-有机波谱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有机波谱分析 英文名称: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Compounds 学 时:40学时 学 分: 2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课堂授课考核形式:开卷考试 适用学科:本学院各化学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有机专业老师内容简介:有机分析主要是介绍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鉴定及分离方法的课程。其主要内容如下:1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物理方法,其中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吸收和拉曼散射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上述波谱的综合解析方法。2各种色谱法在有机化合物分离和鉴定上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
20、谱及其和质谱相连接在化合物分离和鉴定上的应用。3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和光谱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化学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光谱法在有机化合物鉴定上的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分离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有机分析化学,可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分离方法。对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包括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和天然产物等化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参考书目(文献):1.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 2007 年: 译者:药名康德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 有机波谱分析,2007年:作者:安德森,古兰德沃特:编著:唐川江;中国纺织出版社.3. 核磁共振谱学在有机化学中的用, 2006 年: 作者
21、:王乃兴;化学工业出版社4. 有机分子结构光谱鉴定, 2003 年: 作者:赵瑶兴,孙祥玉;科学出版社5.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分析, 2002 年: 作者:宁永成;科学出版社6. 有机化合物光谱和化学鉴定, 1988 年: 作者:施耀曾,孙祥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电分析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电分析化学 英文译名: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分析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分析测试中心教师。内容简介:电分析化学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22、和测量的科学,是电化学和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电分析化学不仅能进行组成和形态分析,而且对电极过程理论、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参考书目(文献):1A. J. Bard,Electrochemical Methods, John Willey & Sons Inc. 1980.2柳厚田,等:电化学中的仪器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董绍俊,等:化学修饰电极,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光谱化学分析-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光谱化学分析 英文译名:Spectral Analysis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
23、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分析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分析测试中心教师。内容简介:光谱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利用电磁辐射及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特性的一类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光谱学领域中新概念、新方法和新仪器不断涌现,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光谱分析在高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参考书目(文献):1张寒琦,等:光谱化学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J. D. Winefordner, Spectrochemical Methods of Analysis, Wiley-Interscience, 1971
24、.3Progress in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期刊).-现代色谱分析-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现代色谱分析 英文译名:Modern Chromotographic Analysis 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分析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分析测试中心教师。内容简介:讲述各种现代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高效薄层色谱、毛细管超临界色谱等)的速率理论方程的推导及应用,讲述质谱作为色谱检测器及构造原理及发展前景。参考书目(文献):1色谱分析概论傅若农编
25、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1月2气象色谱方法及应用刘虎威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3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于世林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胶体与界面化学 英文译名: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1 教学方式:多媒体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物理化学专业教师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基础物理化学课程相关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本课程着重介绍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基本概念;讨论
26、各种界面现象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学习表面活性剂及其各种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形成、特点和作用;介绍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学科前沿和研究进展,特别是胶体化学基本原理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参考书目(文献):1. 沈钟、赵振国、王果庭,胶体与表面化学(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 冯绪胜、刘洪国、郝京诚,胶体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 李玲,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高等物理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高等物理化学 英文译名:Advanced PhysicalChemistry 学 时:40 学 分:2开课学期:2 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
27、: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物理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物理化学专业教师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包括统计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部分内容,统计热力学部分包括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示,配分函数及其平衡常数、热容量及熵的计算等。化学动力学部分包括分子反应动态学和特殊反应动力学等。参考书目(文献):1. B. J. 麦克莱兰著,龚少明译。统计热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2. 唐有祺,统计热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3. 韩德刚 高盘良:化学动力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4.-催化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催化化学 英文译名:Catalytic
28、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化学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物理化学专业教师。内容简介:系统讲授催化化学基本原理。具体包括:催化化学概论;固体酸碱催化剂;吸附与非均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基础;催化剂的新的应用领域及其研究进展;催化剂设计、制备及表征;多酸催化化学概述等等。参考书目(文献):1黄开辉、万惠林:催化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2 李玉敏:工业催化基础,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吴越:催化化学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量子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量子化学 英文译名:Quantu
29、m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物理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量子化学应用量子力学的原理及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本课程主要对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一介绍。主要章节如下:(1)量子化学的基本定理;(2)变分原理与变分法;(3)多电子波函数;(4)自旋本征函数;(5)密度矩阵法;(6)分子轨道理论;(7)价键理论。参考书目(文献):1唐敖庆、杨忠志、李前树:量子化学,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徐光宪、黎乐民:量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Ira. N. 赖文著,宁世光等
30、译:量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量子力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英文译名:Quantum Mechanics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物理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该课程为物理化学专业功能材料研究方向选修课,按专业方向需求和课时安排,讲述内容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引论和基本假定;薛定谔方程和力学量已开假定;角动量和原子结构;表象理论;定态微观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同学们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数理推导过程,为量子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包括量子的学习奠定一个数学物
31、理基础。参考书目(文献):1曾谨言:量子力学,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姚玉洁:量子力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英文译名:Computational Methods of Quantum Chemistry学 时:40 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物理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多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教师。内容简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量子化学计算已经成为与实验技术相辅相成的重要手段。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结合GAUSSIAN程序从以下几方面详细介绍应用量子化
32、学理论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技术第一章 计算模型;第二章 单点能计算;第三章 几何优化;第四章 频率分析;第二部分 计算化学方法第五章 基组的影响;第六章 理论方法的选择;第七章 高精度计算;第三部分 应用第八章 研究化学反应和反应势能面;第九章 模拟激发态;第十章 溶液中的体系。参考书目(文献):1James B. Foresmam, Æleen Frisch, Exploring Chemistry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Methods, Gaussian, Inc.2.林梦海: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高
33、分子研究方法-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高分子研究方法 英文译名:Research Methods in Polymer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高分子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师。内容简介:内容介绍: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聚合物结构表征方面的应用,并揭示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波谱分析、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显微分析技术等。主要参考书目1. 张美珍等:聚合物研究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 吴人洁:现代分析技术在高聚物中的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
34、87-高分子化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 英文译名:Polymer Chemistry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高分子化学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师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高分子的现代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高分子化学的研究前沿。具体内容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逐步聚合及其机理,高分子化学反应和高分子合成化学的新方法。参考书目1.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侯文顺:高聚物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高分子物理-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
35、课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 英文译名:Polymer Physics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讲授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高分子化学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师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具体内容有:高分子的链结构、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高分子的溶液性质、高分子的力学和机械性能等。参考书目:1. 马德柱等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19952. 何曼君等编,高分子物理(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发展方向课-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发展方向课课程名称: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英文
36、译名: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学 时:40 学 分:2开课学期:2 教学方式:讲授结合上机操作考核方式:操作 适用学科:化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化学学院教师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与化学相关的一些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重点介绍CS Chemoffice 和Macorol origin 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参考书目:1 胡立江,精通chemdraw,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 叶卫平,方安平,于本方,origin7.0科技绘图及数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周剑平,origin实用教程7.5版,西安交通大学
37、出版社,20064 John Walkenbach著,陈缅,裕鹏等译,excel 2003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 E. Joseph Billo,Excel for Chemists,John Wiley and Sons, Inc.,2001-先进功能材料导论-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发展方向课课程名称:先进功能材料导论 英文译名: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学 时:40学时 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 开课形式:授课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本学院各专业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化学学院。内容简介:先进光、电功能材料及
38、其器件的研究是21世纪化学与材料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程是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涉及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光学和电子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这些光、电功能材料的基本设计原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表征方法及其在光电器件构筑方面的应用,同时使学生了解近年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 材料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能量传递与输送的基本规律,器件的重要参数及测定方法,提高发光器件性能的途径等;(2) 以太阳能电池和新型锂离子电池为主体,介绍清洁、绿色、可再生能源用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分类、制作过程、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9、(3) 高性能、功能性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光学材料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表征方法以及它们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参考书目(文献):1. 黄春辉,李富友:光电功能超薄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 黄春辉,李富友,黄维: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 孙家跃,杜海燕:固体发光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4. 安其霖,等: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5. 赵富鑫,等:太阳电池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6. 陈景贵:化学与物理电源信息装备的动力之源,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7. 杨柏,吕长利,
40、沈家骢:高性能聚合物光学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8. 董建华:高分子科学前沿与进展,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9. 朱道本:功能材料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发展方向课课程名称: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英文译名: Analysis Techniques of Modern Apparatus学 时:60学 分:3开课学期:2 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化学专业内容简介: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核磁共振与电子自旋共振(NMR-ESR),电子显微镜(AFM、TEM、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表面吸附。NMR
41、-ESR主要讲授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化学位移及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偶合常数;弛豫;核磁共振谱图的解析及应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简介。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原理;电子自旋共振的应用及谱图解析;弛豫和线型。电子显微镜介绍各种电子显微镜(透射、扫描、扫描探针)的种类及发展历史,讲授电子显微镜基本原理,仪器构造,以及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中的应用。XPS介绍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物理基础,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一般特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技术,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表面分析中的应用。表面吸附主要内容包括固体的表面特征,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理论模式与吸附等温式,多孔固体的吸附性质及各种吸附曲线
42、的类型与分析。参考书目(文献):1裘祖文,裴奉奎,核磁共振波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高汉宾,张振芳,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毛希安,现代核磁共振实用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西尔弗斯坦(Silverstein,R.)等,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部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裘祖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6徐元植,实用电子磁共振波谱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朱传风,王琛,扫描探针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经理劳动合同范本
- 2025代理销售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租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2025光伏电站用工试用合同》
- 2025租赁合同范文大全
- 2025版房产借款合同书范本
- 2025承租方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2025沉井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承包合同
- 《心脑血管肿瘤》课件
- 《化工工艺概论》解析
- 山泉水水厂可行性方案
- 医疗器械经营安全培训必备知识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