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_第1页
艺术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_第2页
艺术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_第3页
艺术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_第4页
艺术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艺术设计中的废弃物再生1 引言现代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将废弃物再造可以发掘废弃物原本价值外的隐含价值,同?r 还能提升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城市废弃物在艺术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废弃物再利用及艺术再造使得社会大众以长远的眼光重新看待资源的利用并对艺术设计有新的思考。2 废弃物和资源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材料的研发与利用是连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纽带。构建人类和谐社会需要正确使用材料,在合理、适度,尽可能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开发利用废弃物使之成为艺术材料,赋予废弃物新的价值,从材料本身来看,可以保证材料在利用过程中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2、同时减少或不对生态造成破坏,从社会层面来看,废弃物的艺术再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倡导社会大众绿色消费,建立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绿色设计理念。2.1 废弃物的概念废弃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产品性物质,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热和固体废弃物等,通常人们所称的废弃物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来自人类活动中以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为主的许多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产品废料、报废产品、丧失实际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所有人抛弃的固态、半固态、液态或者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1 (表 1)。2.2 废弃物的材料化在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资源将在自然环境、城市和建筑物的每个环节进行流通,使用由可循环材料制作的设计产品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对环境的关注,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制作成本(图1)。绝大多数固体废弃物中仍存在不同程度地含有可利用的物质,如可燃物质、金属物质、营养成分等,一些城市废弃物还可以转化为填充材料、建筑材料等,通过艺术手法将废弃物材料化融入设计中,可以消除或减轻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赋予废弃物艺术价值。与政府和社会对废弃物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末端治理”手段相比,将废弃物进行再造使之成为新型材料是人类主动地进行环保行为,与其任废弃物自然稀释、降解,通过设计手段

4、、科技手段使废弃物材料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生产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是一种循环的方式。以冶金废渣中的钢渣为例,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废弃钢渣现已在建筑材料、农业利用、回填等几个领域广泛利用(图2) 。废弃钢材在艺术品中也作为艺术材料被广泛应用,英国雕塑家Ptolemy Elrington 通过重组、焊接、涂色等艺术手法,将创意融入建筑材料以及废旧汽车中的废弃钢材中,对废弃钢材进行艺术再造,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机械宠物。这些由废弃钢材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再造,成为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可循环材料制作的艺术品也逐渐成为设计展览中的主要元素,雕塑艺术家赵成民曾在首钢雕塑艺术馆中展出了取材于废旧

5、钢材的大量雕塑艺术品。传统的设计大多强调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和审美因素等,将废弃物材料化,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也是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不仅给使用者或观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更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3 废弃物的艺术再造能源和资源危机促成了生态设计和再利用设计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加工、再利用,从而再造废弃物衍生产品,使得废弃物转化为低能耗的环境友好材料。同时废弃物也成为新型的艺术材料,设计者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法使用废弃物等可再生材料设计的产品、建筑、装置已逐渐进入社会大众视野,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潮流。3.1 废弃物的再利用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在其1

6、977 年出版的为了真实世界的设计一一人类生态学和社会变化中提由:传统设计过多考虑 了美观和形式等方面,而忽略了功能、用途和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帕帕纳克1955 年出版的绿色诫命:设计和建筑中的生态学和道德规范中也强调了生态因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分为以下3 个阶段。( 1)对废弃物本身进行提取改造。例如利用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矿渣、粉煤灰,提取其中可燃废弃物用于垃圾焚烧或运用于水泥配料。( 2)对废弃物进行再设计。如上文提到的英国雕塑家PtolemyElrington 通过重组、焊接、涂色等艺术手法对废弃钢材进行再设计,制作机械宠物艺术品。( 3)再造废弃物的概念革新。通过

7、艺术手法对废弃物进行再造,赋予废弃物新的价值,即艺术价值,使之成为艺术品,或生态设计产 品。废弃物再利用也被广泛运用于人类生活中,2007 年 12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mm 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的实施引发了废弃物再生环保袋的兴起,多家品牌推出了个性定

8、制环保袋,这些环保袋多以可再生材料制成,结合艺术手法设计为简洁大气的造型并以“个性定制专属环保袋”为噱头吸引消费者,是废弃物艺术再造与商业的巧妙结合。3.2 废弃物艺术再造的实例再造"remade",也可理解为再生,也就是废弃物经处理后再次使用,想要将废弃物再造成为艺术品,则需要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艺术品的再现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也不是纯粹客观的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物质媒介(如线条、色彩、声、光、电等)来表现他所认识的生活。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法,把隐藏在生活和自然中的美集中起来,并使之升华成为艺术美。台北的都市醉母设计团队与西班牙

9、的Basurama团队共同打造了一个由废弃物为主要材料的“秋千公园”(图3),公园位于阴暗窄长的桥下,所用的所有材料均为废弃物,设计者将废弃的旧路灯和泠却塔重新喷漆、一根一根焊接起来,玩转结构,制作成大型悬荡的秋千,并在内部设计了四种不同尺寸的秋千,旁边焊接横放的灯杆,设计成多动能的休憩平台和吊床样式的休息区,让男女老少都能尽情活动身体,同时形成阻隔道路噪音的音墙。除此之外,团队也将“色彩”加入改造重点,将大型秋千漆成亮眼的黄色,点亮观者的视觉目光,彻底颠覆对桥下空间的利用与想像。布莱顿大学内由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建造的Waste House (废品之家) (图4)也是采用废弃物作为艺术材料

10、的艺术品,废品之家使用了航空公司乘客废弃的2 万根牙刷、2 t 牛仔裤的丹宁布、4000 张DVD塑料盒、2000张软盘、2000张块式地毯等废弃材料。房屋构架采用废弃木材加工后重新焊接、组装而成,采用 4000盒VHS录像制成墙壁的隔热层,100 张废弃胶合板作为地板、托梁、支柱等,窗户的密封条和隔音材料由500 个废弃自行车内胎制成,房屋外层由2000 张废弃地毯覆盖。完全由废弃物制作的装置艺术品让废弃物利用再造体现到了极致。通过艺术观念的革新,采用艺术手法,发挥创意,对废弃物进行艺术再造,一方面使物质的生命价值得以生长延续,另一方能挖掘其 中的艺术、生态及文化价值。废弃物艺术品的产生也是

11、对现实社会大 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行为的一种批判。4 废弃物艺术再造的价值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伴随大量能耗和排放等弊端,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过度的开发和开采资源与低下的资源利用率成为主要矛 盾,形成了消耗型的线性物质模型,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废弃 物的再利用与艺术再造手法的结合在建筑、景观、装置艺术、生产活动等领域都具有一定价值,废弃物转化的新材料的产生推动了科技的 不断进步,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的进步。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自然资源从开采被制成产品后就被赋予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终结之后就变成了废弃物。这种生产方式在生产 过程中只关心产品的属性,产

12、品是否达到应该有的技术、功能、工艺 和市场需求,产品设计的任务就大功告成。产品失去使用价值变成废 弃物的后续处理则不在设计的范畴中,这类设计导致自然资源被一次性消费,最终归属为废弃。产品生产需求越大,资源消耗越大,废弃物总量越大,进一步造成资源稀缺、环境污染,形成恶性循环。通过 对废弃物再利用,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本身的使用价值,对产品本身的实用性、美观性、寿命等最大化利用,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转化废弃物为艺术材料,通过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再造,运用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装置艺术等领域,提升了废弃物本身的经济价值,同时赋予了废弃物艺术价值,是对废弃物本身的一种升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13、,我国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急速增加,如何将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能源化利用已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及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废弃物的再利用, 如废弃钢渣重新提炼进行制钢,可降解废弃物代替部分传统化石燃料等,将废弃物通过科技手段转变为新的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能够减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由传统废弃物填埋导致的环境危害。通过艺术 手法对废弃物进行再造,将废弃物转变为艺术材料,保留一部分废弃物的本来面貌,运用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加工、重组、再造,是一种新 颖、主动的艺术化环保手段,通过对资源的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结合设计手法,使得废弃物焕然一新,成为新的建筑物、游乐设施、装置艺术、生活用品,是符合环境学、生态学、工程学原理的生态设计。5 结论 当今世界环境恶化,严重的生态问题深刻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