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图像问题辅导讲义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图像问题辅导讲义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图像问题辅导讲义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图像问题辅导讲义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图像问题辅导讲义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主题模拟试卷试题分析教学目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熟悉去年试题类型。教学重难点化学方程式教学内容本节知识点讲解类型一 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 PH曲线图像:液的汕第11页/共11页NfloHS 4田T)图,碱入酸,在0点时,溶液的PH V 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 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 > 7溶液呈碱性。图,酸入碱,在0点时,溶液的PH > 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 V 7溶液呈酸性。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的 EPH=7 ,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图

2、,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 > 7,而水的会小于等于7。图,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 V 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类型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1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O加入:刑的质量 图图,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 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图,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2、关于曲线类试题,全国中考中,还会涉及到发生化学反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图。 图像:反应沏的瀋质 质(完全反应

3、)生成物的溶质质社分数/%时间图时闻 團图,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直到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为零。图,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溶质质量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溶质质量分数达 到最大值。类型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的变化图像: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所示。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质量的变化生成物履量有傩化剂忱催化剂质叠或时间)图1'(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

4、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 加入反应物的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图,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2)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图像:Ii先反应生厶"如入物质揭“加AL 載或晡间)"f佩时间Jl图圏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反应的生 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所示)。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NaOH完全消耗完

5、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图所示)图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门 屈体的 时间A. 向盐酸中不断加水B. 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 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D.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当堂检测1. 2019年12月郑州告别雾霾迎来上合蓝”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 CO B . S2C . CO2D . PM2.52.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 医

6、用酒精做消毒剂3 河南名吃 第一楼小笼包子"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被誉为中州第一绝”.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A 瘦肉B .食盐C.小磨香油D 小麦粉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验满收集02滴加液体5. 下列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色烟雾产生B .紫色石蕊溶液加入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D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加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6. 如图所示是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根据该图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该微粒所属的元素是非金

7、属元素B 该粒子核内有21个质子C.该粒子属于阳离子D .该粒子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7.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材料B .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使其保持光亮和耐用C. 用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D. 厨房中的洗涤剂可以溶解餐具上的油污&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B .纯净物:五氧化二磷碘酒C.有机物:尿素 葡萄糖D .合金:黄铜 金刚石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20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40C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

8、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 . 60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 810 下列化学变化前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B .氧化铁和稀盐酸C.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D.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11.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分数48%25%10其实,任何一门学 科都离不开死记 硬背,关键是记忆 有技巧,死记”之 后会活用”。不记 住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咼层次 进军?尤其是语文 学科涉猎的范围 很广,要真正提咼 学生的写作水平,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9、大量水13.农业上常用于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复合肥料是(填化学用语,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14. 城市地铁的建设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修建地铁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会生锈,铁锈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等发生反应.15. 水是生命之源.(1) 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2) 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 如图:已知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该变化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反应;(3

10、) 与化石燃料相比,甲物质做燃料具有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17. 请将下列有关实验的冋题填写完整.(1)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 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2) 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 (填 偏大” 偏小”或 不变”).18. A - F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B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C俗称纯碱,F是最常见溶剂.请回答:A的一种用途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发生时的一个明显现象是 十F*A3咼温tC->D四、课堂总

11、结五、家庭作业1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不能服用NaoH治疗胃酸过多,因为 NaoH具有性.(2) 如图装置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解释原因2 分析下列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受什么因素的影响?(2)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3)(3)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

12、,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 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 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 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 会随心所欲地 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氧气能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请从分子的角度加 以解释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

13、、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 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 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14、。”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 ,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

15、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 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后,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1)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与氢氧化钠猜想三:硫酸钠与硫酸铜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不成立,理由是 (2)请你选择一种可能的猜想,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4如图所示,向一定量 AgNO 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物粉末,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1) 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若溶液甲显蓝色,原因是什么?(用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