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与参考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与参考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与参考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与参考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与参考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 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时为1 课时。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二、说目标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2. 快速默读课文,会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 重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文中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做上批注( 重点 )。4. 抓住描写老班长

2、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重点 )难点 :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 难点 )三、说学法在学法指导上,一是做好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自读课文,为课文标段 ; 借助课文内的拼音为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 画出文中的好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标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 搜1 / 14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二是本课侧重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课文导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四、说教法本节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课前让学生预习字词,课上进

3、行认读和书写; 抓入导学问题,以老班长的外貌和课文中感动的地方两条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备课,但是更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在找学生问答问题时,以学生的回答和读贯穿整个课堂,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走。五、说教学过程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 .( 课前听长征这首歌曲) 引到背诵毛泽东长征诗。长征是世界军事历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2 . 认读本课的生字并组词,在本上书

4、写“颧”、 “鬓”。 ( 对应目标1)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 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 认真阅读课文导读后,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 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对应目标2)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 ) 以老班长为主线( 对应目标4)1. 再次默读,边读边思考: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 : 老班长 )2. 这几次描写

5、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师 :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2)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 “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 : 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

6、忧虑。)3 / 14(4)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5)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过渡 : 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

7、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 ) 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对应目标 3)1. 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1) 指名朗读,读后议论: 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 抓住“皱紧眉头” “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 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 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1) 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 白天, 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2)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 “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3)

8、 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3. 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1)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2) 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3) 思考 :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 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1) 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2) 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3) 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9、 过渡语 : 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 : “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 四 ) 品味金色,升华迁移1. 读最后一段,重点是“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 :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对应目标2)2. 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什

10、么样的人?( 忠于革命、忠于党、 舍己为人)( 五 ) 拓展延伸1. 拓展阅读 草地夜行。 ( 如有时间分享学生们搜集的长征故事)2. 过渡语 :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如果有一天,你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这只钓鱼钩,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要怎么做呢?请写一写。( 放歌曲十送红军)( 六 ) 小结 :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11、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七 ) 检测。六、说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教学

12、目标:1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 .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 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 .认识.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 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4 .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1 .揭示课题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

13、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2 .有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师归纳板书)预设问题:3 1)谁的鱼钩?4 2)为什么是金色鱼钩?5 3)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大家有信心自己找到答案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同学们,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探提示读课文。出示自探提示:(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

14、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教师巡视,掌握学情,随机指导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读好书。2 .检查自学情况3 1)读准字音(指名读):稞 筷 拢 熬 蚯蚓 瞻 糙 驼4 2)认读下列词语:奄奄一息瞻仰 抽噎 重重叠叠两鬓斑白热气腾腾威胁 衰弱5 3)理解词语意思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看。3 .小组交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师提示引导)4 .通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5 .把握大意(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15、1 9 3 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生交流讨论,师指名回答并板书)第一部分(1-2) :接受任务第二部分(3-23):班长救病号第三部分(24-33):病号探班长第四部分(34) :怀念班长三、熟读课文1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 .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3 .完成语文课堂练习的相关内容。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回顾导入梳理问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要具体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外

16、貌、神态、语言、行为等描写,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提高我们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的水平。( 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自己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我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究呢?(小组汇报,教师梳理问题)预设问题:1)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2潜心批读自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学生自学,教师查看学情,注意关注学困生的有效自学。二、解疑合探(一)交流老班长的精神品质1.学生交流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

17、,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A.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2.学生品读交流老班长行动、语言、神态的句子(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抓住“皱紧眉头” “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15 / 14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3)学习“耐心劝

18、导小梁”片断“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 , 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B.指导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 老班长的心理活动。B 思考,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