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 .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 贴对联等场景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 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 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一篇流传千古的 思乡佳作,诗人借重阳传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古诗,首先是熟读古诗,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意,感受诗 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字刖准备1 .自读占诗,认读生子词。(学生)2 .收集诗人的相关资
2、料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师生)3 .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学习重点1 .认读生子,止确、后节奏地朗读占诗。2 .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字刖准备1 .预习生字,自读占诗。(学生)2 .收集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师生)3 .元日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谈话/V. 0(用时:5分钟)1 .你们知道中 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吗?每个节日有哪 些风俗习惯呢?2 .板书诗题: 元日。1 .学生讨论交流 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习
3、惯。2 .重点说说春节 的风俗习惯。1.写出卜面传统节 日的时间。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春日()二、初读 古诗,学 习生字。(用时: 15分钟)1 .教师范读, 引导学生自读三首 古诗,读准子首。2 .引导学生学 习本课生字。3 .检查学生对 生字词的掌握情 况。4 .引导学生采1 .先跟随老师读 古诗,圈出诗中的生 字,读准字音。2 .学习生字,正 确读写生字。3 .读写字词,同 桌互相i止。4 .止确、流利地 朗读古诗,可以采取2.给卜列字注音。屠()苏()欲()魂()牧()异()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同桌互读、齐读等方 式来读。三、精读 古诗,感 悟诗情。 (用时:15分钟)1 .
4、教师简单介 绍作者。2 .课件出示前 两句诗,思考:(1) “除”是 什么意思?(2)这两句诗 描绘了什么景象?3 .齐读后两句 诗,思考:这首诗 描皆了春节的哪些 习俗?抒发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4 .课件出示春节的 图片,引导学生理 解诗意。1 . 了解作者王安 石。2 .自读前两句 诗,想象诗中描绘的 热闹景象。小组交流 讨论问题。3 .齐读后两句 诗,思考并回答问题。4 .结合图片理解 诗意,用自己的话概 括诗意,进行全班交 流。3.先解释带点的字 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千门力户晡晡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N童N童:符:诗意:四、诵读感悟。(用时:5分钟)1 .组织学生交 流:现在春节的
5、习 俗与古代春节的习 俗有什么异同?2 .有感情地朗 读占诗。3 .背诵占诗。1 .学生自由讨论 问题,全班进行交流。2 .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古诗,并尝试背 诵。板书设计3m曲彤/ !杵声中一?徐、状物_春风送暖入医苏方象更新:吐嚼兀日千门万户睦嘎日、"X明美"F总杷新桃换旧卦/ /教学反思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同学,我希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 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从学诗题、理 解诗意使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的意思。2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6、学习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字刖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细读« 清 明。(用 时:15分 钟)1 .学生自读占 诗,互相交流清明 节的习俗。2 .课件出示第 一、二句诗,思考: 路上行人为什么 “欲断魂”?他们1 .学生交流清明 节的相关风俗。2 .小组交流讨论 问题,再进行全班交 流,教师订止。3 .抓住重点字词4.发挥想象,写出 路人和牧童的对话。路人:1牧童:的心情如何?3.课件出示第 三、四句诗,想象 路人和牧童的对 话,理解“遥”的 妙用。4.用自己的说 说整首诗的意思。理解诗意,用自己的 话说说诗意。二、细读九月 九日忆 山东兄 弟。
7、(用 时:15分 钟)1 .自读占诗, 交流对作者的了 解。2 .课件出示重 阳节的相关图片, 说说重阳节的习 俗。3 .逐句理解诗 意,想象诗中描写 的切乐04 .说说整首诗 的诗意。1 .学生自由读 诗,交流作者。2 .父流重阳节的 风俗。3 .理解第二句诗 中的“异”和“倍”。4 .小组讨论:如 果你是诗人的兄弟, 登上山顶后你会说什 么?5 .自由发言说整 首诗的诗意。5.选择“异”的不 同意思。/、同的;奇异, 特别;另外的;奇 怪。惊厅()异口同声()异乡()厅香()三、再读悟情。(用时:8分钟)1.教师带领学 生再读两首占诗, 想象诗中描写的场 景,体会诗人的情1 .自读古诗,回
8、 顾两首古诗表达的情 感。2 .有感情地朗6.默写占诗清 明。,0感。读,读出诗的节奏和,2.指导学生有韵律。0感情地朗t买占诗,3.背诵占诗。背诵占诗。四、布置作业,拓收集关于节日课后收集古诗,展延伸。的古诗,了解传统了解我国其他的传统(用时:节日。节日。2分钟)板 书 设' '鹦O景川 7 /上 为异;排解楂月 振作满珅计在异乡逢住节偌感瞅单/九月九日痔思亲忆山东兄弟思念亲人'一,想窜乡德景交融知作者一读诗句一理诗意一悟诗情,本次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结合生活教 学实际让学生理解诗意,在读、悟、品中与反 思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9、弟教学片段品读诗句,了解诗意。(教学重点)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说说这首诗中哪些字用得好(学生读古诗)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和亲人的孤独 心情。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表达出了诗人在他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生3: “倍”字用得好,中国人有节日团聚的习俗,在重阳节,诗人的这种 思念之情比平时更加强烈。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的这种思乡之情呢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是的,这句诗流传千古,成了思乡的佳句,现在有许多的海外游子也借 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呢?生:这句话是说每到
10、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10 .纸的发明课题纸的发明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时,我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 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字刖准备1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字刖准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噌达标检测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什么1.
11、学生交流回一、谈话做的?答:课本、作业本是导入,揭2.小结,揭题。用纸做的。示课文。(用时:5分钟)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2.小组讨论交流 对纸的了解。发明的?今天我们3.齐读课题。就来了解一下。3.板书课题。二、初读1.要求学生自1.学生自读课1.读拼音写词语。读课文,按要求自文,自学生字词。注课文,认学生字词。意“携、累”的读音。w 百 d& j i l u读生字。(用时:15分钟)2.课件出示本 课词语,引导学生 认读词语。2.掌握多音字“累”和“鲜”。3.认读词语。()()b ao cun o u zh o3.再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4.再读课文,概 括义章的主要内容。
12、()()j m g y a n sh e hu()()1.引导学生自 读课文第2、3自然 段,了解人类记录 文字的方式的演 变。1.根据课文内容 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 的方式的演义过程。纸发明以前,我2.再读第2、3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2.按课文顺序列举三、自主自然段,说说这些龟甲、兽骨上或铸刻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探究2、3文字记录方式的缺在青铜器上;后来,演义。自然段。点。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龟甲和兽骨一(用时:15分钟)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木片上,并用绳子穿 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一较。板书:竹片、 木头笨重帛一价钱太贵麻一粗糙再后来,把字写在蚕 丝织成的帛上。西汉 时代,用麻造纸。2
13、.小组讨论交流 这些书、纸的缺点。()一()四、总结巩固0(用时:5分钟)1 .课件出示书 和纸的发展演变过 程,引导学生复述。2 .布置课堂作 业。1 .通过课件直观 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 艰难和纸的发展过 程,并复述这一演义 过程。2 .书写生字、词03.读拼百,与同首 字组词。zh3广()欧()bao ()护()贝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顺, 并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课 文内容,了解纸不断演变的过程,再通过 课件直观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2 .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14、字刖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1.要求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第4自然段,概括 这段话的主要内1.自由读第4自 然段,了解蔡伦发明 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 纸的优点,小组交流 讨论。材料:树皮、麻 头、稻早、破布一、品读容。过程:剪碎(切4.为什么只启蔡伦第4自然2.引导学生简断)、浸、捣乱、捞、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段。(用述蔡伦造纸的过晒来了?时:20分钟)程。优点:原料易得、3.根据原文, 思考交流:蔡伦改 进的造纸术为什么 能传承卜来?价格便宜、轻便好用2 .简述蔡伦造纸 的过程。3 .抓住蔡伦改进 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 问题。1.齐读取后一1.纸的发明意义二、了解个自
15、然段,概括其重大:传到朝鲜、日5.造纸术的发明与发明意主要内容。本;传到阿拉伯和欧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义。(用时:10分2.联系第一自洲;影响了全世界。然段,感受纸的发2.自读第一自然钟)明对世界文明的影段和最后一个自然响和贝献之大。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三、拓展 延伸。(用时:10分钟)1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纸的发明 给我们带来了哪些 便利。2 .再读课文, 完成课后习题第一 题。3 .作业:收集 资料了解中国古代 其他的三大发明。1 .交流纸给我们 带来的便利。2 .再读课文,完 成课后第一题,深入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3 .收集资料了解 指南针、火药、印刷 术的发明过程。6.选取
16、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板书设计伟大贡献/发/发明线前(竹片和木片(归社会由步I |帛阖卜文化发技/发| 经西汉 麻泉(拉摄)学喻世其/:您 明 过东汉 蔡伦造纸(醛总好用.便宜” 、造筑术的传推和影响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 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冉了解发明的意 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 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纸的发明教学片段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教学重点)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伟大的发明是 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 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交流,然
17、后推荐代表发言)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 或铸在青铜器上。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 很笨重。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 及。生4:两千多年前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生5: 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 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 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生齐读)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
18、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 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 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11 . 赵州桥课题赵州桥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导入 部分,我让学生观看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激发学生对 “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 来充分认识赵州桥。最后通过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做纸桥明白建造 一座桥的不易,特别是在识记生字时,更让学生体会到坚固的含义。字刖准备1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 .收集赵州桥的资料。(师生)3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
19、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止确读写文中词语。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 .自学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赵州桥。学习重点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字刖准备1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 .收集赵州桥的资料。(教师)3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谈话/V. 0(用时:5分钟)1 .你见过哪些 桥?说说这些桥给 你留卜r怎样的印 象。2 .播放图片, 展示从古代到今天 的桥。3 .板书课题。4 .介绍赵州桥 的相关资料。1 .学生交流自己 印象深刻的桥。2 .学生谈对桥的 认识。3 .了解赵州桥的 相
20、关资料。1.你知道的世界闻名的桥梁有哪些?一、读义识字。(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2)交流义中 不理解的词语。(3) 了解课文 意、o2.教师指导学 生学习生字词,理 解文章大意。1 .自读课文,圈 出本课生字。2 .注意多音字 “爪”的读音。3 .说说自己不理 解的词语,共同探究。4 .说说课文的主 要内容。横,2.多音字组词。1 ( n()() )三、初步 了解赵 州桥。(用时: 10分钟)1 .指名分段读 课文,纠正字音。2 .认真读第一 自然段,了解第一 自然段交代了哪些 内容。1 .分段朗读课 文,要读得止确、流 利。2 .学生汇报交 流。
21、位置:河北省赵 县的汶河上建造人:李春建造时间:一千 叫白多年前3.按照原文内容填 空。赵州桥在我国()县的()河上。它是隋朝的()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这篇课 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四、指导 书写。(用时:10分钟)1 .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2 .书写生字、 词语。(师范写,生 仿写)1 .练习后感情地 朗读课文。2 .学生认真仿 写,把字写规范、写 漂凫。教学反思用自读课文的方法能使学生熟悉文 章,分段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为 深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有效指导,针对学生 易出现的字词问题,进行重点教学,教学 效果令人满息0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2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 .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字刖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备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4.看拼音,写词语。1.课件出示本Ji e sh e n g sh i ji一、复习课词语,引导复习1.学生复习、认( )( )引入。(用时:本课的词语。2.点名学生介读词语。2.学生自读第一sh e j i chu a njgu5分钟)绍赵州桥的位置及自然段,简介赵州桥。( )( )建造者。zh i hu i l i sh( ) ( )1.自读第二自1.自读课文第二然段。思考
23、:自然段。二、学习 第二自 然段。(用时:(1)赵州桥闻 名于世,它在设计 上有什么特点?2.观察课件中的 图片。3.交流赵州桥设5.“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 行马车,曲旁走人。” 这句话使用了 15分钟)(2)课文中哪计上的特点:没有桥的说明方法。些句子描皆了赵州墩、小桥洞。桥的雄伟?4.品读描写赵州V1(3)哪些句子 写出了赵州桥的坚 周?(4)理解“创 举” 一词的意义。2.整体观察, 从桥长、桥宽等方 面观察。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全班交流。5.交流“创举”的意思。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1.自读课文,交话是围绕哪句话来流回答问题。写的?主要审了什2.课件出示“有6.用“有
24、的 有三、品读么?的有的还启的还启的”写第三自然段。2.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的”句子。图文 对照,欣赏图案的精句子。(用时:美。15分钟)3.画出体现赵3.对照图片,有州桥美观的句子。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4.有感情地朗段。读这段话。1.齐读取后一1.读戢后一段,四、总结个自然段,思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矢口蚌不门7.假如你是导游,拓展。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君旭利/10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赵(用时:什么?2.学生相互交流州桥呢?5分钟)2.你还知道我我国闻名世界的建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筑。的建筑?板书设计总经世界闻名犀伟:长、t 分述坚曲石头砌成美观;指美的困案总综宗责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设计景人M出教
25、学反思本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设 计的精巧,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数字说 明的感受,二是图文对照使其形象更直观, 欣赏赵州桥的美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做 最后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赵州桥教学片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重点、难点。师: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一一坚固。请大家读一读 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这一段是 这说桥的另一个特点一一美观。师:请大家默读这一段,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生:整段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生
26、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生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生3:有的刻着双龙戏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赵州桥上图案的精美)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内容。(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2、 3 句)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生 1: 这里的冒号起引出下文的作用。生2:冒号后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列举出来的龙 都属于精美的图案。师: 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 “有的” “有的” “还有的”时,看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27、(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朗读相应的描绘龙的句子)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 “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齐读)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生1: 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生2: 是在赞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在隋朝建成的,距今已有 1400 多年了。这样古老的设计精妙的石拱桥,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12*. 一
28、幅名扬中外的画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 清明上河图这一古 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教学中,我以学生自 读探究为主,在初步感知古画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第24自然段,补充省略部分内容,借助多媒体,发现古画的价值。字刖准备1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2 .查找、收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师生)3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2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1 .了解清
29、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2 .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激趣 导入,揭 题解题。 (用时:5分钟)1.课我们 了解了世界闻名的 赵州桥,今天我们 再来欣赏一幅回。(课件出示图片)1 .欣赏图片,说 说回向上的内容。2 .理解“名扬中 外”的意思。3 .交流收集的资2 .板书课题: 一幅名扬中外的 画。3 .理解“名扬 中外”的意思。4 .这幅回的名 字是什么?谈谈你 对这幅回的了解。料。二、初读 课文,了 解大意。(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自1 .自读课文,读 准多音字:作、乘、 笼。2 .说说课文介绍 了清明上河图的 哪些内容。3 .分段朗读,根
30、 据内容划分段落。1.多音字组词。读课文,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2.分段朗读, 划分段落层次。壮仔u6()lzud()gh©ng( (sherg(笏 06ng()tl6ng ()三、精读 课文,合 作探究。 (用时:20分钟)1.自主学习第 24自然段。(1)课件出示 突出人多的回向, 学生观察图中肩哪 些人,补充第2自 然段省略的内容。(2)课件出示 体现街巾热闹的回 面,图义对照,理1 .自读第2自然 段,体会人多的场景, 同桌互相交流补充省 略的内容。2 .自读第3自然 段,图文结合理解 “形态各异”。3 .读一读第4自 然段中体现回而后总 思的句子,体会张择2 .连线。撑船的
31、生意人摆小摊的农民做买卖的道士乡卜来的船工走江湖的医生留长胡子的摊贩3 .课文第3自然段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解“形态各异”。(3)自由诵读 第4自然段,用” 画出体现 “最后意思”的句子。2.再读课文, 感受画家的技艺高 超之处。端的画的传神之处。的中心句是:四、总结 全文,了 解古画 价值。(用时:5分钟)1 .齐读取后一个自然段。2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回 顾课文内容。1 .读义,体会回 的价值,感受这幅回 名扬中外的原因。2 .利用课件,欣 员占回。4.清明上河图 有什么历史价值?板书设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简单小续售代.作机内容.保存情见人多.行业多V体世本作面面向街市热闹
32、)生动网历史价揄再现古年风貌/ 7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先让学生自学交流,抓住主要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 24自 然段,找一找课文描皆了图画中的哪些内 容,通过多媒体的真实再现,让学生感受 到画家张择端的画技高超、传神,画中内 谷+富,极富趣味。抓住中心句,把内容表述清楚。(教学重点)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幅 画的?(学生默读课文,做记号)生1:介绍了画中的人物多。生2:介绍了画中的街市很热闹。生3:介绍了画中最有意思的桥北头的情景。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找到了这三个自然段的中心旬。请大家再逐段读一 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一个意思表述清楚的?(学生再读课文
33、)生1:写画中的人多采用的是排比的句式,课文用了 “有有有 有”的句式来列举画中的人物。师:你能从画中找出这些不同职业的人吗?(课件出示,学生指认)生2:写街市的热闹也是采用的排比,用上了 “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生3:写桥北头的情景是作者根据画面想象的情景,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 象得很丰富。师:不愧是有名的画家,画技真是高超,这大概就是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学习目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 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2. 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
34、好情感。3. 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4. 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5. 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6. 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学习重点】1. 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2. 学会在生活中识字。3. 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教师)【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1. (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3. 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
35、看, 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 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1. 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2.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3. 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4. 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5. 教师进行小结。三、进行实践性活动。1. 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3. 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
36、)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4. 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5. 教师评价指导。四、课堂小结。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第二课时(展示成果完成习作)一、交流评价活动。1. 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2. 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3. 展示成果。4.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 表演写春联等
37、。5.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6.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1.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2. 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3. 指导选材。( 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 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4. 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5.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
38、;写一写自己的感受。6. 学生独立习作。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1. 出示习作范文。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又到了。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 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 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状的个个香气扑鼻。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点评: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后,你就会知道了。 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抚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如何整合反思策略提升课堂创新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考题试题及答案
- 教师反思与教学改进策略试题及答案
- 数字艺术市场2025年交易活跃度报告:艺术与虚拟现实结合的新市场机遇
- 茶艺情景测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字和图形的互动经验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与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物理领域探索2025年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社会影响力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工程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涂料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业务员合同范本与业务员和公司的合同6篇
- 2025年大学生学习乡村振兴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道题)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校长引用6个关键词讲话:深耕、融合、赋能、深耕、创新、协同、坚守
- JJF 2230-2025混凝土电阻率测试仪校准规范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煤炭加工中的选煤技术与选煤机械考核试卷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招聘专任教师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