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前测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前测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前测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前测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前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前测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2个小题,每道小题 4分,共48分。每道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 项是正确的)1 .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物理学的发现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开普勒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 .下列有关物体所处状态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刚向上起动时里面的人处于失重状态B.电梯刚向下降落起动时里面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神州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出仓在太空中挥动

2、五星红旗时处于平衡状态D.神州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出仓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时处于失重状态v-t图象如图所示,则()3 .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C. ti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 0ti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避免地球同步

3、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B.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都是24hC.不同国家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不同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不同的,加速度的大小也是不同的。6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为10N,外力F竖直向上作用于该物体,F的大小为3N,则地面对该物体支持力的大小是(-5 -A.0N B. 3N C. 7N D. 10N7 .如图所示,相同材料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B的质量是A的质量的2倍,A与转动轴的距离等号离2倍,两物块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A.角速度相同B.线

4、速度相同C.向心加速度相同D.若转动的角速度增大, A、B同时滑动B与转动轴的距8 .质量为2kg的小铁球从某高度由静止释放,经3s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A.落地前1s内重力做功与第1s内重力做功相等B.落地前1s内重力做功比第1s内重力做功少C.前2s内重力的功率为 400WD.前2s内重力的功率为 200W9.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恒力 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s,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则物块在该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A. FsC. (F -f)s D.(F+f)s10.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跳下(不计阻力),在下落的过程中A、运动员克服重力做功、运动

5、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C、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11 .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较大时方向向左,V。较小时方向向右第11题图12 .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o匀速下滑,斜劈vo方向为正时,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在0tl这段时间内()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D.物体的加

6、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第n卷(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共5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 12分,每题6分)13 .(1)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做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若用这种规格的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应该是: .(使用表中的数据)F/N01020304050607080L/mm100110120130140150165180190(2)如图所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可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亘 二,使用这种方法需满足的条件是,两小车初速度为零并且 (填a2X2“质量”、“所受拉力”或“运动时间”)相同.(3)为了更直

7、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应该选用A.a-m 图象 B.a-1/m图象第13题图14 .如图所示,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 小千B也同时下落,闪光频率为10Hz的闪光器拍摄的照片中B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则A球从离开桌面到和 B球碰撞时经过的时间为 s, A球离开桌面的速度为 m/s。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15. (12分)在21届温

8、哥华冬奥会上,我国女子冰壶队取得了优异成绩,比赛中,冰壶在水 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一质量m=20kg的冰壶从被运动员推出到静止共用时t=20s ,运动的位移 x=30m,取g=10m/s2,求:冰壶在此过程中(1)平均速度的大小;(2)加速度的大小;(3)冰壶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16. (12分)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高 h = 1m的光滑弧形轨道 A点,以V0 = 4 m /s的初速度沿轨道滑下,并进入BC轨道,如图所示。已知 BC段的动摩擦因数科=0.4求:物体滑至B点时的速度;物体最后停止在离 B点多远的位置上。四、选考题(考生从选修 3-1模块试题或选修1-1模块

9、试题中选一个模块的试题做答16分)17. (选彳3-1模块,本题共2个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12分)(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r,电阻R与变阻器R2串联,将R2的阻值调至零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路的外电阻最小B.电阻R消耗的功率最小/也C.电源内消耗的功率最小第17 (1)题图D.电源内部的电势降落最小(2)电子自静止开始经 M N板间(两板间的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从 A点垂直于磁场边界P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为L,(用尺和圆规规范作图)射入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电子从磁场右侧离开磁场时的位置 如图所示.求: 正确画出电子由静止开始直至离开匀强磁场时的轨迹

10、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XXX第17 (2)题图17.(选修1-1模块 本题共2个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12分)(1)下面关于各种电器应用的电磁学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微波炉是用电热棒加热食物的B.变压器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C.电视机的显像管应用了磁场使电子束偏转的原理D.电磁灶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2) ( 12分)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一个电荷量 +q=2.0 X 10-8C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为F= 4.0 X104NI,沿电场线方向有 A B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d=0.10m,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A、B两点间的电势差将

11、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过程,电场力所做的功第17题图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前测卷答案1 . 选择题1B 2D 3B 4D 5B 6c 7A 8D 9c 10D 11A 12C2 .填空题13. 50N 运动时间 B 14 0.3 1三.计算题15. ( 12分)解析:x(1)平均速度的大小:v 1.5m/s-7 -2x2f 0.15m/s t212(2)根据x at 2(3)冰壶对地面压力FN mg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Ff FN牛顿第二定律有Ff ma联立得 a g 有 5m/s2 0.015m/s2 g 10BC轨道滑行的距离为x16.解 设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为v,物块在AB段由动能定理得mgh= m2 m mv)222解得v =6 m/sBC段由动能定理得mg x = 0 m22解得x = 4.5 m17. (1)A(2)解析:作电子经电场和磁场中轨迹图,如右图所示设电子在M N两板间经电场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动能定理得1 2eU mv2电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