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程标准(终审稿)_第1页
诊断学课程标准(终审稿)_第2页
诊断学课程标准(终审稿)_第3页
诊断学课程标准(终审稿)_第4页
诊断学课程标准(终审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诊断学课程标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学院诊断学课程标准1 .前言诊断学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 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有关诊断学基础的基本原 则适用于所有临床学科。课程定位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学会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 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设计思路总的理念: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农村医学专业能力为导 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

2、结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 专业能力。(1)以人为本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教 人,更要以自己高尚品格去育人,培养学生热爱农医专业,融知识传授,能 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2)因材施教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 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3)工学结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学工作与儿科临床工作紧密结合,淡 化学科意识,增强整体观念。在儿科见习,实习中巩固专业基本知识,加快 适应岗位,提高学生完成临床任务的能力。(4)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

3、及时将临床儿科新进展引入课堂教学, 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临床实际,缩短课堂与实践之 间的距离。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 段。2 .课程目标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具有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具体的知识、技 能、素质目标分述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 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和诊断提示。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 统问诊

4、要点。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悉体格检查内 容的正常状态、其他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 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掌握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熟悉各系统重要器 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 声像图,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电图描记的操作方法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的常用导 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熟悉正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常 见异常心电图、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熟悉常用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了解常用诊断新技

5、术的基本知。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 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对症状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诊断提示的分析,做出病因 的初步诊断。能够独立对病人进行系统性及针对性问诊。能够正确运用体格检查的基本操作方法对病人进行全身性及针对性的 体格检查。能够恰当选择使用实验室、x线、心电图、B型超声等辅助检查项 目,初步判断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提示病人检查前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 项。能够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并能够书写规范的病 历。具有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使之为实际工作服务的能力。(3)素质

6、目标培养严谨缜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刻苦钻研、勤奋向上的学习精神。培养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培养治病救人、金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医德。3 .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时分配草F学时理论实验实训合计绪论11第一篇常见症状1111第二篇问诊22第三篇检体诊断301040第四篇实验诊断?1616第五篇影像学诊断628第六篇心电图检查6410第七篇临床常用诊疗技术44第八篇病历书写与诊断思维方 法44总学时7620969 *(2)教学内容和要求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活动绪论9 9 1、掌握诊断学的基 本内容。2、了解诊断学在临 床医学中的地位。理论讲授第篇常见拉状1、重点掌握常见症1

7、、了解临床医生接触检理论讲授状的临床表现。2、掌握常见症状的 问诊要点。3、熟悉常见症状的 病因及发病机理。查病人的方法和注意事 项。2、进一步熟悉常见症状 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问诊 要点。3、了解医院工作程序。教学见习 多媒体演 示第二篇问诊1、掌握问诊的主要 内容与方法。2、掌握问诊的重要 性。1、学会病史询问的基本 方法。2、重点询问现病史,并 写出一般资料、主诉及现 病史。3、整理问诊内容,书写 病历的病史部分,交教师 审阅、修改。理论讲授 教学见习第三篇检体诊断 第一章基本检查 法1、掌握视诊,触 诊、叩诊、听诊的检 查方法。2、掌握视诊,触 诊、叩诊、听诊检查 的注,意:事项。1 .

8、能熟练进行视、触、 叩、听检查。2 .会正确使用听诊器。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第二章一般检查1、掌握一般状态检 查的内容。2、熟悉正常及异常 体征的临床意义。1 .能熟练完成一般状态 检查。2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一 般状态检查记录。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第三章头部、颈 部检查1、掌握头部、颈部 的检查方法2、熟悉头部、颈部 的检查顺序3、了解正常表现和 异常改变的临床意 义。1 .能熟练完成头部、颈 部检查。2 .会辨认头部、颈部常 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3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头 部、颈部检查记录。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第四章胸部检查 第一节胸廓及肺 部检查1、掌握胸廓及肺部 的检查方法及检查内 容。2、

9、熟悉肺部异常体 征的临床意义。1 .能熟练完成胸廓及肺 部视、触、叩、听检查。2 .会辨认胸廓及肺部常 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3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胸廓 及肺部检查记录。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多媒体演 示第二节心脏和血 管检查1、掌握心脏和血管 的检查方法,熟悉心 脏解剖和体表投影的 关系。2、掌握第一心音和 第二心音的听诊鉴别 要点,掌握心脏杂音 听诊要点。3、熟悉心脏杂音、 额外心音、第二心音 分裂、心包摩擦音的 产生机理及临床意 义,常见心律失常的 特点。4、熟悉血管检查及 异常体征的临床意 义。1 .能熟练完成心脏视、 触、叩、听检查和血管检 查。2 .会辨认心脏和血管检 查的常见异常体

10、征及临床 意义。3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心脏 和血管检查记录。9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多媒体演 示第五章腹部检查1、掌握腹部视、 触、叩、听诊的检查 方法,以触诊为重 点。2、熟悉腹部常见体 征及其临床意义。1.能熟练完成视、触、 叩、听检查。2 .会辨认腹部常见异常 体征及临床意义。3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腹部 检查记录。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多媒体演 示第六章生殖器、 肛门和直肠检查1、熟悉生殖器、肛 门和直肠检查的方法 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 义。理论讲授 自学第七章脊柱四肢 检查1、熟悉脊柱、四肢 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 变的临床意义。1 .能熟练完脊柱、四肢 检查检查。2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脊 柱、

11、四肢检查记录。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第八章神经系统 检查1、掌握感觉、运动 和神经反射的检查方 法及临床意义。2、了解植物神经功 能的检查。1 .能熟练完成感觉、运 动、神经反射和脑膜刺激 征检查。2 .会辨认神经系统常见 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3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神经 系统检查记录。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多媒体演 示第四篇实验诊断 第一章血液检查1、掌握红细胞计 数、血红蛋白值测 定、白细胞计数及白 细胞分类计数的正常 值及临床意义。2、熟悉贫血的形态 学分类法。3、熟悉网织红细胞 计数及血沉测定的临 床意义。1、能熟记常用实验室检 查项目参考值。2、会分析血、尿、粪常 规,肝肾功,脑脊液、浆 膜

12、腔穿刺液及常用生化检 查报告单。理论讲授第二章骨髓细胞 学检查1、熟悉骨髓细胞学 检查标本的收集、送 检及注意事项。2、掌握骨髓细胞检 查的临床应用价值。3、了解正常骨髓像 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 血象和骨髓像特征。9 9 *9 *9 9 9 9 理论讲授 自学9999第三章血栓与止 血血检验1、熟悉血栓与止血 检验的内容、正常值 及临床意义。理论讲授第四章尿液与肾 功能检查1、掌握尿液一般检 查的内容及正常情 况。2、熟悉尿液一般检 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熟悉肾功能检查 的临床意义。理论讲授第五章其它排泄 物和体液检查1、掌握粪便检查的 内容及正常情况。2、掌握正常脑脊液 的特占3、3谓几种常

13、见脑 膜炎的脑脊液的特 点。4、掌握渗出液和漏 出液的鉴别要点。理论讲授第六章肝功能检1、熟悉肝功能检查理论讲授查的临床应用。2、熟悉常用的肝功 能检查项目。3、掌握各项检查的 参考值与临床意义。第七章临床常用 生化及免疫学检查1、熟悉临床常用生 化及免疫学检查的参自学第五篇影像学诊 断第一章X线检查1、掌握呼吸、循环 系统正常X线解剖, 基本病变X线表现及 常见病的X线征象。2、熟悉X线检查、 诊断方法及X线的防 护,胃肠道正常X线 表现、基本病变的X 线征象。3、了解X线的产生 及特性、X线成像的 基本原理、CT与MRI 诊断的基本知识。1 .会辨认支气管炎、弥 漫性肺气肿、肺不张、胸 腔

14、积液、气胸、大叶性肺 炎、小叶性肺炎、肺脓 肿、支气管扩张、肺结 核、肺癌、常见的纵隔肿 瘤、气胸的X线表现。2 .会辨认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高血压 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缩 窄性心包炎、心肌病的X 线表现。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读片 多媒体演 示第二章超声波诊 断1、熟悉超声波诊断 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范 围。2、熟悉常见的肝.胆 疾病的典超声波表 现。1.会辨认常见的肝、胆 疾病的典超声波表现。理论讲授 电教第六篇心电图检 查1、了解心电图的临 床应用价值与检查范 围。2、了解心电图的基 本概念与心电产生的 原理。3、掌握心电图导联 与心电图描记。4、掌握心电图各波 段的命名、正常值及

15、其变化临床意义。1 .会使用心电图机。2 .会辨认心房心室肥 大、心肌供血不足、急性 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 的心电图。3 .能按正规要求书写心 电图报告。9*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阅图 多媒体演 示5、熟悉心房、心室 肥大的心电图表现。6、了解心肌供血不 足和急性心肌梗死的 心电图表现。7、熟悉心律失常的 分类。8、最悉常见心律失 常心电图的特点及诊 断。第七篇临床常用 诊疗技术1、熟悉常用穿刺术 (胸腔、腹腔、腰椎、骨髓穿刺术)的 目的和方法。2、掌握常用穿刺术 的注意事项。3、能协助完成常用 穿刺术。1、能协助完成胸腔、腹 腔、腰椎、骨髓穿刺术。理论讲授 实验实训 电教第八篇病历书写 与诊

16、断思维方法1、初步掌握诊断的 步骤与思维方法。2、掌握病历的内容 与格式。3、掌握病历书写的 要求。1、能独立书写完整的病 历。理论讲授 教学见习94 .实施建议遵照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施以临床专业能 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职业性。提供学生 真实的职业环境,做到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有机结合,理论与 实践有机结合。教材编写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知 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和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 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符合21世 纪农医专业培养目

17、标的要求。实践教学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校本教材。实训条件配备设施较为完善的内科诊断技能实训中心,制定严格的实训中心管理 制度、专人对实训室进行管理。包括教学实训区和模拟病区两大部分。教学 实训区设多媒体示教室、学生操作室等功能用房。模拟病区按目前医院具体 实景真实再现情景,有效地保证学生的操作练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教学方法采用“医教结合、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领 行,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演示、实训室仿真模型演示、实训室操作训练及 考核、医院见习、生产实习等,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新的医学知识和工作技 能。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

18、生的学习兴 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多种途径,给学生提 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职业能力的评价。为了更清楚地表述课程项目,提高课程目标对教学过 程的指导价值,本课程采取表现性的课程目标表达方法,基本格式为“熟 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较短时间内无错误的完成任务;准 确指没任何错误;基本指再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不经过别人的提示能无错 误地完成任务。知识目标表达方式采取了解、熟悉、掌握。教学评价诊断学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学习这门课 程要求学员具有孔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同时必须结合临床实践。本课程教学 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掌握内容为本学科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能 准确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内容为教材重点内容和部分难点内 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忆其知识要点。了解内容为教材部分非重点、难点 内容、自学内容或学科进展,一般不作为考试重点。本课程结业考核分为理 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由临床系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 一评分标准,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病案分析题,卷 面分数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实践考核由临床系统组织,教研室 实施,考试内容包括体格检查、阅读X光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