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路基水毁的原则研究_第1页
防治路基水毁的原则研究_第2页
防治路基水毁的原则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治路基水毁的原则研究    摘要:受公路工程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约束,在公路路基的设计施工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主体工程而轻视防护工程,导致了一些公路水毁现象的发生。为保障公路运营通畅,应加强对公路水毁防治工作的重视,明确水毁灾害防治是一项贯穿公路全寿命的工作,将公路水毁防治理念和技术对策贯彻于公路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养护管理等各个阶段。因此,本文对路基水毁防治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bound by multiple factors in highway engineering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

2、viti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embankment, people tend to focus only on the main part of the project but have neglected the protection works,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some of the damaged roads.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n damaged roads

3、 and protection smooth road operator, clear water damage disaster prevention is a work throughout the whole life of the highway, damaged roads and control concept and technical countermeasures implement the road project planning,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pap

4、er analyz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oadbed destroyed prevention. 关键词:路基 水毁防治 基本原则 Key wor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oadbed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路基防护设施冲毁防治基本原则 对于有支挡工程的路基应保证墙背填料的透水性;边坡防护应修筑在稳定压实的坡体上。 1.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填料中的水份,防止墙后积水致使墙身受到额外的静水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

5、胀压力,清除粘土填料浸水的膨胀压力。 2.路堑挡土墙后地面应做好排水处理,设置截水沟,必要时夯实地表土以减少雨水和地面水下渗,而墙趾前的边沟则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 3.浆砌块(片)石墙身,泄水孔尺寸可为5cmx10cm、10cmx10cm、5cmx20cm或直径为510cm圆孔,视泄水量大小而定。泄水孔的间距一般为23m,上下泄水孔宜错开布置,下排泄水孔的出口应高于地面。若为路堑墙,出水口应高出边沟水位0.3m,若为浸水挡土墙应设在常水位以上0.3m。 4.由于坡面植物覆盖不好,抗冲刷能力不足,降雨致冲沟明显,可加强坡面植物防护或采用叠拱、网格类工程防护。 5.有些叠拱或网格护

6、坡局部塌陷、移位损毁,重建时可采用干砌(或浆砌)片石填补塌陷处,加强此处及周边土体的压实度,再设置工程防护措施。 6.桥头锥坡和引道(洪水泛滥范围以内)边坡坡面,均应根据设计流速设置铺砌层。铺砌层高度为:特大、大、中桥高出计算水位(设计洪水位加浪高、奎水高度)0.5m以上;小桥涵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加奎水高度(不计浪高)0.5m以上。 7.桥头锥体及实体式桥台台后5m至10m长度内的桥头路基引道或沿河路基,宜用砂砾或其他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砾石等填筑。另外,要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措施,预防工作搞好了,水毁就会减少,水毁抢险自然也会随之减少,所以水毁预防和抢险之间有互为消长的关系,体现了“防重于抢”的重

7、要性及其经济效益。 二、路基排水设施堵塞防治基本原则 防、排水设计措施是保证路基稳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边坡岩石破碎、裂缝发育,地下水一般由地表补充,所以坡面防、排水措施十分必要。 (一)高边坡(深路堑)路段排水 1.为减少地表水渗入边坡坡体内,坡顶地表排水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边坡坡顶表面应进行固化。坡顶固化范围应根据坡顶地形确定,并不小于lm;应在边坡坡顶外围设置截水沟。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不宜引入路堑边沟中,截水沟应进行防渗加固;不宜在边坡上或边坡顶部设置沉淀池等可能造成渗水的设

8、施,必须设置时应做好防渗处理。 2.当边坡表层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外倾排水、盲沟排水、钻孔排水,以及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排水廊道以拦截地下水等导排措施。 3.采用圬工防护时,坡面内排水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边坡工程应设泄水孔,对岩质边坡,其泄水孔宜优先设置于裂隙发育、渗水严重的部位。边坡坡脚、分级平台和支护结构前应设排水沟。当潜在破裂面渗水严重时,泄水孔宜深入至潜在滑裂面内;泄水孔宜采用仰斜式排水孔,边长或直径不宜小于100mm,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长度应伸至地下水富集部位或潜在滑动面,并宜根据边坡渗水情况成群分布

9、,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于地面或排水沟地面不小于200mm,在地下水较多或有大股水流处,泄水孔应加密,仰斜式排水孔排出的水宜引入路堑边沟排除;在泄水孔进水侧应设置反滤层或反滤包,反滤层厚度不应小于500mm,反滤包尺寸不应小于500mmx500mmx500mm;反滤层顶部和底部应设厚度不小于300mm的粘土隔水层;支挡结构后面的填土,应选择透水性强的填料。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碎石。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应选择炉渣、碎石、粗砂等非冻胀性填料;支挡结构后面底部应根据边坡内水量大小设置纵向排水盲沟。 (二)填挖结合段排水 1.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时,宜设置跌水

10、或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水口应予以防护加固,出水口应采取消能措施,防止冲刷;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可设置防滑平台,或设置凸桦嵌入基底中。 2.设置必要的地下排水,排出包括路堑路床地下水、挖方边坡坡面渗水、路堤地下水和填挖结合部地下水。 (三)半填半挖段排水 1.在路基填方一侧设置拦水带,路面表面水通过横坡流向拦水带,集中通过急流槽排出路基。 2.在挖方边沟底设置盲沟,通过设置横向排水管直接将挖方边沟水引排至填方边沟。一般来说,应在路基设计的外业测量阶段,尽量取得详细的地质勘探资料,了解该处地下水活动的趋势,尤其要注意路基沿线的泉眼。对于浅层

11、地下水,一般可采用盲沟等排水设施引排。 三、泥石流造成路基水毁防治基本原则 泥石流治理应全面考虑排导、拦截以及水土保持等各项措施,做好总体规划,进行综合治理。可以采取跨越措施和排导措施。 (一)排导措施 1.排导沟:适用于有排沙地形条件的路段。出口应与主河道衔接,出口标高应高出主河道2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排导沟纵坡宜与地面坡一致。排导沟的横断面应根据流量计算确定,排导沟应进行防护。 2.渡槽:适用于排泄流量小于30m3/S的泥石流,且地形条件应能满足渡槽设计纵坡及行车净空要求,路基下方有停淤场地。渡槽应与原沟顺直平滑衔接,纵坡不小于原沟纵坡,出口应满足排泄泥石流的需要。渡槽设计荷载按泥石流满载

12、计算,并考虑冲击力,冲击系数可取1.3。 3.导流堤:当在堆积扇的某一区间内,需要控制泥石流的走向或限制其影响范围时,可设置导流堤以防止泥石流直接冲击路堤或奎塞桥涵。导流堤的高度应为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淤积厚度与泥石流的沟深之和;在泥石流可能受阻的地方或弯道处,还应加上冲起高度和弯道高度。 (二)拦截措施 1.拦挡坝:适用于沟谷的中上游或下游没有排沙或停淤的地形条件且必须控制上游产沙的河道,以及流域来沙量大,沟内崩塌、滑坡较多的河段。拦挡坝坝体位置应根据设坝目的,结合沟谷地形及基础的地质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并注意坝的两端与岸坡的衔接和基础埋置深度。坝体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5m,坝顶宜采用平顶式。当两端岸坡有冲刷可能时,宜采用凹形。 2.格栅坝:适用于拦截流量较小、大石块含量少的小型泥石流。格栅坝的格栅间隔按拦截大石块、排除细颗粒的要求布置,其过水断面应满足下游安全泄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