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2019.11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8. “隔塔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2 .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3.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

2、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一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一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一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一一雾是汽化形成的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5.舞蹈教室内有一而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1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甲 乙

3、 .内Tr Y r r Krr rrrzzYMM图1图2图3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6 .如图2所示,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 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C和113. 5C.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 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腰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 两个判断(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D,都错误7 .如图3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对面无车时,

4、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C.只有干燥的路而发生光的反射D.照射到干燥路而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而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9.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10 . 一条光线垂直照射到平而镜上,现保持平面镜不动,将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5、20 ,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A. 20 B. 40 C. 80 D. 12011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 态之间转化,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而倾斜45角。现有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B.平面镜1的正上方D.平面镜2的前下方12.如图5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一艘军舰位于与平而镜1等高的正前方,A.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C.平而镜2等高的正前方二、填空题(

6、每空1分,共32分)13 .扬州大力推进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 大, 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14 .盲人过街提示器(即盲人砖)提示盲人的途径可能是声音,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生音的高 低辨别方向即是利用(响度/音调/音色)判断的。小华走进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门 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填“随或“不随)门平移.15 .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增上的电子钟被挡住了, 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因Q,则实际时间是16 .如图6所示,

7、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1)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其中A处是 光,此现象叫:(2)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以上现象说明它具有 效应:(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纸板上我们能看到 光,再在绿色纸板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光.17 .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7甲所示的物质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 晶体”):(2)把盛有该物质小碎块的大试管

8、插入杯中的该物质碎块中,用酒精灯加热, 如图乙所示,当烧杯里的小碎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里的小碎块(选填“熔化” 或“不熔化”).18 .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汽车的后视镜是镜(选填“平而“、“凹而”或“凸面”);汽车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样车内的景物在玻璃上所成 的像在玻璃的 方(选填“正前”、“前上”或“前下” ,避免干扰司机视觉.19 .阳光可以使人感到温暧,这说明光是具有能量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光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植物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 能:太阳能热水器把光能转化成 能.20 .现代社会彩色电视、手机显示屏、电脑显示屏等利用了红蓝仔成人们需要的各种色光.21

9、 .如图8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 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反射/吸收)条形码照射器发出的光,白条纹将光(反射/吸收)条形码照射器发出的光,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22 .如图9所示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 “日全食”现象,这是由于 形成的,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 B是。23 .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 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10 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能/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 (能/不能)沸腾.24 .医院常用到紫外线

10、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分别为v,、vs,贝Ijv,n (选填“”、“”或“=”)。25 .一小鸟在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3m,小鸟距水面6m,映在平静湖水的小鸟的“倒影”, 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距小鸟 m,该“倒影”是小鸟的 (选(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小鸟离水而越近,该“倒影”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解答题(共44分)26 . (6分)根据题目要求作图(每题2分)(1)如图甲,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

11、在B点的爸爸,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3)如图丙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Al27.(9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 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6在玻璃板后面移 动,直到它跟蜡烛月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3)若实验中,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5也无法与蜡烛月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4)移去蜡烛6,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人眼(选填“通过”或“不通过”) 玻璃板

12、观察到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始烛片的像。(5)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此实验应在(填“较暗”或“较亮”)环境下进行。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而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趣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O(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28. (5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 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而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 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0方向射到0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0B.(1)实验时从

13、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镜而/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 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将光线沿着B0方向射向平而镜时,反射光线沿着0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29. (6分)如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小孔的形状O小孔的最大外径/刖151015101510地面光斑形状小孔距地10 cm时OOO小孔距地20cm时OOOOO小孔距地40cm时OOOOO小孔距地80cm时OOOOOOO小孔距

14、地120c?时OOOOOOOOO小孔距地200一时OOOOOOOOO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1)小孔成像是由于 形成的.(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 地而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选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3)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而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4)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曲,小孔距地80的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 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

15、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 形状 (选填“变化”或“不变”),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5)小明利用硬纸板来继续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小明在硬纸板上挖孔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华在硬纸板上挖孔设计了图2的装置,(其中乙 均为不透明卡纸),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 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图 (1/2)设计更合理.图230. (8分)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应选用颗粒(选填“较

16、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冰受热 均匀,还应对冰块进行。(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 变化,由图乙可读出某时刻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第6分钟处于 态。(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3L (10分)如图甲所示是小红“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乙(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个铁夹中的 铁夹.小红在烧杯上覆盖的中

17、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3)改正实验中的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上升到84,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4 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 min01234567温度/ 8488929699999999(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5)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水上方气压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6)如果图丙丁是该同学观禁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图是 液体沸腾时的情况.(7)实验结束后,小红撒去酒精灯后,发现烧杯里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请你帮她解 释一下:。(8)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燔水,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半壶,水直到 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第二次为)()温度T(C)时间A9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BACADBBDCBDC13.响度声源处紫外线14.音调不随15 . 15: 2016 .红光的色散红外线热绿不能17 .晶体不熔化18 .凸面前上19 .电化学内20 .绿21 .吸收反射22 .光的直线传播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