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赏析。乡村四月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A.范成大B.翁卷3从题目中分析,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间)的景象。4诗中属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从“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村人们的_。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B.诗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C.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2.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乞巧_,_。_,_。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描写了

2、民间过_节时的盛况,表现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2“乞巧”是指向织女星_。3每当此时,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用_(a.五彩线;b.红丝线;c.金丝线;d.银丝线)穿针。3. 按要求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把古诗补充完整。2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耘田(_)在田里锄草 犁地傍(_)靠近 并排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_4. 古诗阅读。与小女唐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1作者的小女儿“不肯归眠”是因为_,“一夜娇啼”是因为_。2这首诗通过对_、_、_这三件事的描写,展现了小女孩_的形象,表达了诗

3、人_之情。3写出不低于三个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_4写三句与童年有关的诗句。_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诗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哪些景物?试着找一些出来。_2从哪句诗中知道了“诗人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_3这首诗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环境,你能说说诗人是怎么描写“静”的吗?_6.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在横线上将诗歌补充完整。2两首诗的作者

4、都是_代的_(谁)。两首诗中都出现了“王师”一词,它指的是_。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从标题来看,第一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深夜看到的景象和感受。(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三万”“五千”都是准确的数字,“河”有“三万里”长,“岳”有“五千仞”高。(_)(3)“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看,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由此可推断第一首诗的写作时间早于第二首诗。(_)(4)“万事空”表现了作者临死时坦然豁达的心态。(_)4作者在两首诗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_7.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因为有“_”一词写出了道路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8. 读诗歌,回答问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9. 对比阅读。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6、。(注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思:意,情绪。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安仁:县名。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1(古诗比较)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1)闲居初夏午睡起中,选用了_、_、_这几种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诗中一个“_”字呼应了诗题,表达出诗人_之情。(2)舟过安仁写的是诗人_所见到的情景,诗句“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读完诗句,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情景:_。(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的杨万里,两首诗都写出了儿童天真活泼、稚气可爱的行为,表达出对_之情。闲

7、居初夏午睡起侧重描写儿童_的情景,舟过安仁侧重描写儿童_的情景。2(古诗积累)除了本单元所学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1)_(2)_10. 课外阅读。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1“两小童”可爱、稚气的行为是( )A.懒得划船,收好船桨,让船自由漂荡。B.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C.明明没有下雨,却撑着伞玩。2这首诗写出了“两小童”怎样的形象?_3诗人之所

8、以会有诗中的发现,是因为他的心情是_的。4从整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像小童一样,有_,还可以体会到他对孩童的_。11.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1补充完整诗句。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1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长相思是_,该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2用曲线画出该词中表达中心的句子。3词的上下两片开头反复运用“一程”“一更”有什么作用?_13. 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军行的作者是(_)朝诗人(_),他尤其擅长写(_)诗。3“孤城”中的“孤”如何理解?_4后两句可以体会到将士的什么感情?_14. 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请标注出下列读音。昼(_)耘(_) 供(_)3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