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01第一单元 厘米、分米、米第一课时 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1页到3页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 解。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 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 遍。2、口述并出示目
2、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3、)。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1)利用“铅笔” “文具盒” “推”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 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
4、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 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51第笑二52白件吊-吊52蛙_土田. 人门 勿/的一丑在竹乃一ww*4bto察E. C -fc UD1 3JHt- C xtlufii,陪等通电小芈=壬一=*中犯年 C 1 J毯辛书长*&工 口 =工N)年呆长*&C3*=C 3JNmo C J at= 43 *t2i- Jt
5、*?PC,戈.第二关: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2、厘米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厘米记作 ()。3、我的橡皮厚大约是()厘米。4、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第三关: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五、归纳小结:(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 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1、完成课本第2页的1、2小题。七、板书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测量时,标准不
6、同,结果就不同一,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课后反思:#53第二课时测量长度教学内容:课本4页到5页内容。学习目标: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2、会分辨什么是线段。教学重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那如何进行测 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道。2、口述并出示目标:(1)、通过学习我会用刻度
7、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2)通过学习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线段。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4-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8、?(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9、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535753内当食旦W *. #是成_第二关: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展示要求:指名回答。)盘袅成不W注BLu四力缶 否S* 不 金_立西方第三关:找一找、量一量。五、归纳小结: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时,将直尺的“ 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对着直尺 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六、巩固提升:七、板书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法: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画线段学习目标:会用刻度
10、尺画一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教学重难点:用学生尺画指定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学习过程:、揭题小标:1 、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直尺来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你能不能用刻度尺来画一定长度 的线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相关知识。2、口述并出示目标:通过学习我能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限整厘米)。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6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画5厘米长线段时你要注意从直尺的哪个刻度开始?画到几厘米的地方
11、停笔就是几厘米的线段。(自学3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画5厘米长线段时你要注意从直尺的哪个刻度开始?画到几厘米的地方停笔就是几厘米的线段。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一
12、定长度的线段的画法:从直尺的“ 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直尺上的几厘 米的地方。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画一画(在练习本上本,抽一组小对子上台展示)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五、归纳小结:一定长度的线段的画法:从直尺的“ 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直尺上的几厘米的地方。六、巩固提升:课后反思:第四课时认识米.用尺量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
13、的长。2、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重难点:以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谈话引入:哪个同学能用尺子测量出黑板的长度?测量时你感到方便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的单位“米”。2、口述并出示目标:通过学习我能认识长度单位“米”,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知道 1 米=100厘米。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7-8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
14、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可以用字母什么来表示?记作什么?常见的尺子有哪些?2、 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的小格? 1米等于多少厘米?(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可以用字母什么来表示?记作什么?常见的 尺子有哪些?(2)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米?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的小格? 1米等于多少厘米?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
15、,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记作1m.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五、归纳小结: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卷尺或米尺进行测量,从物体的一端开始
16、,一直量到另一端. 物体较长时,用卷尺会更简便一些.六、巩固提升:完成课后第8页1.2小题.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分米的认识与米、厘米的关系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2、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和分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学习过程:、揭题小标:801 、直接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长度的新单位分米。2、口述并出示目标:通过学习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分米”,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知 道1米=10分米。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
17、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 1 0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字母什么来表示?记作什么?2、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米、分米、厘米三者的关系是什么?(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字母什么来表示?记作什么?(2)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米、分米、厘米三者的关
18、系是 什么?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三者的关系是1米=1 0分米=1 0 0厘米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
19、的能力最强!四、学情展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米40厘米+26厘米=()厘米? 30米+15米=()米60厘米16厘米=()厘米1米12厘米二(五、归纳小结: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三者的关系是1米=1 0分米=1 0 0厘米六、巩固提升:想一想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复习厘米、分米、米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米” “分米”,会用三种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2、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教学重难点:建立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直接导入新课:本节
20、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长度单位方面的相关知识。2、口述并出示目标:通过学习我能熟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米” “分米”,会用三种长度 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同时也熟练掌握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11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你能用手来比划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吗?你知道它们三者间的关系吗?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三个长度单位吗?你能画出线段并量出它的长度吗?(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
21、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你能用手来比划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吗?你知道它们三者间的关系吗?(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三个长度单位吗?你能画出线段并量出它的长度吗?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4 .知识归纳:(1)要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22、,就要统一单位,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时,要将其一端和直尺的“0”刻度对准,而另一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00厘米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四、学情展示:1、选择适合的长度在()里打,(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2、判断题(1) .新铅笔的长大约是2米.()(2) . 1
23、 0 分米=1 米.()(3) . 一张床长2分米.()(4) . 一本数学课本的厚约是5毫米.()五、归纳小结:(1)要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就要统一单位,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厘米作单 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时,要将其一端和直尺的“ 0”刻度对准,而另一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几就是 几厘米。(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00厘米六、巩固提升:想一想课后反思: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学习目标:2、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3
24、、通过具体情景,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把一定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 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难点: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同学们,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分的数就叫作余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 齐读两遍。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并学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25、,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6165认真看课本第12-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分苹果和铅笔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剩下来的数叫什么?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叫什么?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都相同吗?3、剩下的数比分的份数要大还是要小?(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分苹果和铅笔时出现了什么情况?余下来的数叫什么?(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叫什么?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都相同吗?(3)剩下的数
26、比分的份数要大还是要小?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能正好“平均分”的情况,即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不能再分的情况。(2)有余数的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剩余的数叫做余数。(3)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剩下的数作为余数,商和余数的单位
27、 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第一关:读出下面的算式。37+5=72读作:65+7=92读作:35+6=55读作:第二关:填一填。(展示要求:采用学生接龙的方式。)70+8=8()68 + 9=7()27+8=()()34+8=()()78 + 9=()()54+8=()()第三关:练一练。(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第四关:课件出示,学生抢答。A、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个,
28、还剩()个。B、有28个面包,每6个装成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C、手工兴趣组有36人,如果每4人为一组,可以分成()组,还有()人。五、归纳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没有剩余, 有时一些物品平均分后不能正好分完, 还有剩 余,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剩余的数就是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前面部分的读法与之前学过的除法算式的读法一样,后面的部分余数是几, 就读余几。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1) 57除以8,商是几?余数是几?(2)除数是6,被除数是50,商是几?余数是几?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理解余数一
29、定要比除法小学习目标:1 .经历操作、观察、讨论的过程,体会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2 .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口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难点: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口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 把课题齐读两遍。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会口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过渡
30、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4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把17根小棒按要求分一分,分完后比较各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2、除了这些分法,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3、剩下的数比分的份数是大还是小?(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把17根小棒按要求分一分,分完后比较各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2)除了这些分法,你还有
31、其它的分法吗?(3)剩下的数比分的份数是大还是小?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通过比较上面各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我们发现随着分的份数的增加, 每份的数量在减少,余 数也在变化,但余数始终都比除数小。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五、归纳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1 .填空。5367(1)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能被()整除(2)因为28 + 4=7,我们就说28能被()整除。(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二()。(4) () + 3= 82。2.判断。(1)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数小。()(2) 19除以4,商是4,余数是3。()(3) 8能被32整除。()(4) 24只能被6整除。()(5) 128能被1
33、28整除。()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法小学习目标:1 .再次体会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2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熟练口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难点: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熟练口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1 、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 把课题齐读两遍。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的道理,并会熟
34、练口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当除数是6时,计算时想几的乘法口诀来试商比较简便?2、观察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当除以 6时,它的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小的余数是几, 最大的余数是几?3、你能自己试着写出一组一个数除以 7的除法算式吗?(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当除数是6
35、时,计算时想几的乘法口诀来试商比较简便?(2)观察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当除以6时,它的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小的余数是几, 最大的余数是几?(3)你能自己试着写出一组一个数除以 7的除法算式吗?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其中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
36、,最小的余数是1。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五、归纳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课后反思:第四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学习目标:1、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写法,进一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计算,培养初步的试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试商方法。6769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
37、揭题示标:1 、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折过纸鹤吗?(折过)老师也折了30只,我们今天一起来把它用起来吧?至于一串用几个?能用几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以及试商的方法。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6-17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在竖式中先写什么?哪个符号表示除号? 30叫什么?写在哪? 7叫什么?写在哪? 4叫什么? 应写在哪里?和哪个数
38、位对齐?2、竖式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试商时要用什么来试商, 除数是几,就想和哪个数有关的乘法口诀?(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在竖式中先写什么?哪个符号表示除号? 30叫什么?写在哪? 7叫什么?写在哪? 4叫什 么?应写在哪里?和哪个数位对齐?(2)竖式计算的步骤是什么?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
39、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用竖式计算有剩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被除数和除数的书写位置,试商的方法,商的位置、商和 除数乘积的位置,余数的位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1、60里面最多有()个7,列式是()。2、小兔妈妈要把30根胡萝卜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最多得到(
40、)根胡萝卜,还剩()根。3、(是()+5=4)。,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4、在()里最大能填几?4X() 197()X9 2845、共23个小朋友请你帮它分一分组,X () 65X () 26(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五、归纳小结:用竖式计算有剩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被除数和除数的书写位置,试商的方法,商的位置、商和 除数乘积的位置,余数的位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试商时 要用乘法口诀来试商,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41、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具: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不好?(好)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
42、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8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用30元钱分别买图上的三种鲜花,各能买到几枝花?还剩多少元?5359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先想什么?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什么?3、除了用我们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你还有其它的算法吗?(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用30元钱分别买图上的三种鲜花,各能买到几枝花?还剩多少元?(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先想
43、什么?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什么?(3)除了用我们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你还有其它的算法吗?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想乘法口诀,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 使积最接近被除数并 且比被除数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就是余数。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
44、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五、归纳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用乘法口诀来试商,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小。2、45除以7,商()余(),42里面有()个5,余()。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 4,除数最小是();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4、一个数除以5,商是7,余数是3,这个数是()。(3分)5、2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个,还多()个。
45、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X 5 47 8 X () 8X( )7、+ 7 = 6, 最大是()。6 , 最小是(课后反思:第六课时解决问题(租船)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 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具: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4 、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不好?(好)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
46、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0-21页的内容,根据情境图,你能获得那些信息?你能解答以下问题么?(1) 18名同学去划船,至少需要租几条船?(2)他们计划玩2小时,带100元钱够吗?(3)说说你认为怎样分配乘船的人数比较合理?(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 18名同学去划
47、船,至少需要租几条船?(2)他们计划玩2小时,带100元钱够吗?(3)说说你认为怎样分配乘船的人数比较合理?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75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1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租船这样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用“商加1”的方法来解决。通常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进一法”。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
48、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第一关:有11个苹果,每3个放一个盘子,需要准备多少个盘子?第二关:考考你有27个同学租车去春游,每辆出租车最多可以做 5个同学,至少要租多少辆出租车?第三关: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需要租几只船?他们计划玩 2小时,带50元钱够吗?五、归纳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了 ?师板书:笔算除法并不难,一位一位往下除;除到最后没除完,当作剩余留下来;余数要比除数小,个位对齐别忘掉;商和余数写两边,中间别忘省略号。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
49、,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1 .教室里有40把椅子,最少搬出几把,就可以平均摆成 6排?2 .国庆节挂气球,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挂了 50个气球,第50个气球 是什么颜色? 课后反思:第七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 .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 .熟练掌握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具: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对本单元的知识再次进行学习,你们有信心
50、完成今天的学 习任务吗?(有)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1)通过学习,我能理解余数和有剩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我能熟练掌握剩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 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2-23页第二单元内容。重点看例题内容。思考并讨论:1、除法算式是怎么读的?各部分的名称你知道吗?2、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哪个数小?3 、你能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
51、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自学6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除法算式是怎么读的?各部分的名称你知道吗?(2)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哪个数小?(3)你能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 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 中。3 .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52、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 或奖励。4 .知识归纳:(1)余数表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后还剩下的部分,它的单位与被除数一样。(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问题考虑商要不要“加1”。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四)实践活动。1、有43个扣子,要做9件同样的上衣,扣子够用吗?2、有49个乒乓球要装在袋子里,每袋最多能装 5个,至少需要几袋?3、妈妈用20元钱买桃子,桃子每斤3元钱,妈妈最多能买几斤桃子?五、归纳小结:运
53、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 要从具体情景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把实际问 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计算结果,注意要根据实际问题考虑商要不要“加1”。六、巩固提升: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1、幼儿园老师有37块饼干,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老师至少要剩下几块饼干才能平均分?课后反思:第三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数数学习目标:4、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数的过程。5、能正确熟练地数1000以内的数。6、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和数实物的个数。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数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数1000以内的数,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
54、实物的个数。难点:能正确熟练地数1000以内的数,并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实物的个数。教具:多媒体课件、豆子、小棒等。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2、口述并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学习,我能正确熟练地数1000以内的数,并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实物的个数。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4-2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1、图一中一共有多少枚纽扣电池?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2、拿出你提前准备的一杯黄豆,先估一估有多少粒,再倒出来数一数。并说一说怎样估计才更简 便。(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三、自研共探:1 、看一看(自学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1)图一中一共有多少枚纽扣电池?和你的小对子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2)拿出你提前准备的一杯黄豆,先估一估有多少粒,再倒出来数一数。并和你的小对子交流怎 样估计才更简便。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问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适应内容分发与管理方案
- 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 混凝土冬季施工温度监控与调整技术方案
- 风光储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 压缩空气储能站安全运行方案
- 产品分销激励合同范本
- 临时用工合同续签协议
- 产权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书柜制作加工合同范本
- xx经开区污水提质增效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2024年《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之写作教学
- 测绘公司成果管理制度
- 游乐高空项目管理制度
- 公司招标流程管理制度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营管理与决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锑矿开采方案(3篇)
- 偷盗私了收钱协议书
- 断绝兄弟关系协议书
- 防水工程监理细则范文
- 冀教 九年级 英语 下册 Unit 3《Lesson 17 Staying Safe in an Earthquake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