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及基因工程_第1页
遗传及基因工程_第2页
遗传及基因工程_第3页
遗传及基因工程_第4页
遗传及基因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四 遗传及基因工程(修改部分)【专题练习】P581.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2.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C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解旋、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D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P60 11. 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代表核糖体,代

2、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 图中所示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 遗传信息由传递到需要RNA作媒介 D. 图中在该过程中起模板作用 14.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是人体正常发育必需的染色体B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性状只与性别特征有关C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D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生物的细胞中 P612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I、)(如右图)。由此可以推测 ( ) A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人类血友病基因位于I片段上,男性患病率高于

3、女性 C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一定等于女性P6328.(8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过程发生在个体发育的 期,该过程的主要变化是 。(2)要最终形成图中的D细胞,必须依赖于处于过程中的细胞完成 ,该过程完成的重要标志是在特定部位观察到图中的 (填字母)细胞。(3)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由1个卵原细胞生成的D与E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异,则其原因可能是 。(4)图中过程中的 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6)若一次分裂

4、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图中 (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P6532.(7分)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 和 也不同。(2)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3)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图三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4)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 过程(填序号)。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 分子。33(7分)下图所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1)图中酶 (填数字)缺乏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5、。(2)图所示1因缺乏上图中的酶而患有苯丙酮尿症,3因缺乏上图中的酶而患有尿黑酸尿症,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Bb、Aa、Hh表示,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I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因。(3)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几率是;如果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几率是 。专题五 变异、育种与进化(修改部分)P743.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

6、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5.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P7510.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

7、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11.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 AABB I III II V AaBb AAbb aabb IVAaaaBBbbA. 由和培育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别是杂交和测交B. 由培育出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法C. 由培育出的常用方法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 图中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13.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代

8、DNA片断之一为 ( )P7618.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B在基因突变基础上的基因重组形成同种生物后代的多样性C多种基因、细胞和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D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的多样性P7721.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 ( )A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DNA复制、转录、翻译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6.(11分)回答下列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

9、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地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 ,占F2的比例为 。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的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子代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BBBbbbF37654321低产中低产中产中高产高产(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 自交得F2,

10、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 。在右图中画出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P7827(9分)下图A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图B是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对染色体(1)果蝇体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_ _。(2)图B中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_ _ _。(2分)(4)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_。(2分)(5)请在给定的圆圈内绘出Da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次级卵母

11、细胞的模式图(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注明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组成情况。P8030.(8分)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I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 的原理。在植株上,番茄的韧皮部细胞通常无法分裂、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原因是 。(2)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实验,则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分裂。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称为 。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3)要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必需

12、的条件是 。在图中过程中,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4)植物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一定高度不育吗?为什么? P8133(8分)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刀板,可用 来大量繁殖。(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

13、于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4)野生石刀板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刀板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 专题六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生态工程(修改部分)P926.图示由5个物种(U、V、W、X、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V所固定的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共有7条食物链C.占有营养级别最多的生物是ZD.Y和U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8.在寒温带地区,一场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

14、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P9312.右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B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C若Y表示鸽种群中的个体数,a、b、c、d表示不同生活区域中的四个鸽种群,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D若Y表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a的代谢能力最强P9418.实验调查得到某树林生态系统中,各营

15、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表所示其中d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gPnRa62.825.736.1b12.55.76.8c464.6136.3278.3d41.613.525.1A.该树林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cabd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4个Pg之和D.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在增加19.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中,错误的是 ( )选项有关事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

16、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20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类群数(类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l 9832490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 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

17、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2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 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正确的说法是 (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2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 / cm2 a )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的数值是 1250 J / cm2 a 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D .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2

18、3.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正确的是 ( )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A.营养结构简单复杂B.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C.抵抗力稳定性弱强D.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P9526. (7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型,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大量减少,生产者的数量将 。 (2)图中揭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还需要

19、不断获得 。(3)已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600j(cm2a),在面积100 cm2的范围内,每年输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数值为 j, 次级消费者增加50千克,至少需要生产者 千克。P9628.(8分)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2) 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它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 。(5)进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往往由于 这两

20、个原因,一般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P9731.(7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758距地1.5米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5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05落叶树2050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21、。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乙甲丙乙甲乙甲乙甲BDCA(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至少说出两个原因)。(4)下图方框中表示被调查地点的生态系统,用箭头画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2(6分)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

22、初级生产量的比值。玉米田荒地Meadota湖Ceder Bog湖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1.6%1.2%0.4%0.1%生产者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23.4%15.1%22.3%21.0%(1)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_,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2)下图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3)根据第(2)小题的信息,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粪便丙种群摄入丙种群同化分解者利用呼吸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P9833(9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23、的动态变化,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1)右图中代表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曲线c酵母菌数量达到的最大值比曲线a大的原因是 。(2)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该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3)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列举出两种)。(4)参照上面实验,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改进后的实验数据。(3分)(5)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参考

24、答案】P6 一、1.C 2.B 11.D 14.A二、21.BC28(1)胎儿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答不全不得分)(2)受精作用 E和C (3) 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4)同源染色体分离 (5)aa (6)或P732(1)酶 原料 (2)核糖和尿嘧啶 (3)中心法则 (4) 多肽33(1)或(1分)(2)BBAaXHXh (1分)遗传图解见下图(3分)(注:全部回答正确得3分。根据本题题意的要求,学生若只解释子代出现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原因就算正确。缺少配子环节的表述则整个图解不得分。亲代基因型、表现型不完整或不正确扣1分子代基因型、表现型不完整或不正确扣1分。世代、符号的表述缺失或有错

25、误均扣1分。)(3)1(1分); 3/8(1分)3.C 5.C 10.C 11.B 13.CP818.C二、21.AB 26.(11分)(1)6 AABB 1/16 BB=1/2 Bb=1/3 bb=1/6(2)A1a1A2a2、A1A1a2a2、a1a1A2A27654321低产中低产中产中高产高产27 (1)2 、 (2)基因突变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2分)(4)da、dA、dA(2分) (5)见右图(2分) 30(1)植物细胞全能性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基因选择性表达(2)有丝 单倍体育种 YYmm或Yymm或yymm(3)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一定的营养条件、植物激素的刺激、无菌条件、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答对两个以上可得分) 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4)不一定。若亲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