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_第1页
脑卒中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_第2页
脑卒中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_第3页
脑卒中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卒中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运用方便抽样原则选择福建省三所省级综合性医院2005年4-6月康复出院的脑卒中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由专业护士实施3个月护理干预;运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SIS)作为评估和评价工具;使用两因素两水平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的情绪、移动能力、参与有显着促进作用;对患者的力气、交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ADL/IADL)、手功能、总体生存质量方面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

2、变化逐渐增强,其中力气、ADL/IADL、总体生存质量在干预3个月后能显示出干预效果,而交流、手功能方面需要随访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干预效果;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患者的记忆与思维方面尚未出现明显效果。 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干预性研究;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stroke patients. MethodsUsing the prospect cohort research, a

3、 convenient sample of 80 stroke victims from three provincial general hospitals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bdomly.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ree months. The stroke impact scale(SIS) was used as the assessment tool, and the statis

4、tical methods such as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were applied. Result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emotion, mobility, participation, and etc.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trength, communication, 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 overall QOL inc

5、reased along with the tim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strength, ADL and overall QOL was found at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but the effect on communication and function of hands can be tested only through longer follow-up.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memory and thinking of life of post-strok

6、es has not been detected.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ost-strokes. KEY WORDS: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intervention studie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quality of life 脑卒中后患者除了瘫痪、失语、失用、智能障碍等生理功能受损,还可能包括情感、精神、社会

7、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的障碍。现代护理在致力于提高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同时注重患者社会角色功能的恢复,不仅力求使患者回归社会,而且要使其具有一个良好的整体功能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福建省3所省级综合性医院2005年4-6月康复出院的脑卒中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干预组40人,对照组40人;干预组年龄(67.509.02)岁(4882岁),对照组年龄(64.009.91)岁(4683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403,P=0.305)。在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方面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照顾类型、工作、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脑卒中类型、病变部

8、位、合并症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衡可比(P0.05)。诊断参照文献1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检查确诊。纳入标准:年龄45岁、首发脑卒中并同意配合调查和随访的福州市区患者。排除以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短暂性脑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3)严重认知功能障碍;(4)并发严重心、肺、肝、肾疾病;(5)伴恶性肿瘤;(6)感觉性失语(7)先天聋哑;(8)肢体残疾者。 1.2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等进行分析;护理干预效果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等进行分析。 2 结 果 干预后实际随访

9、到干预组37人,对照组39人,失访4人,失访原因均为脑卒中复发,随访率95%。失访者和访到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无差别。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存质量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生存质量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别(P0.05);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生存质量方面发生了改变(表2)。采用两因素(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两水平(干预前和干预后)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因素在脑卒中后患者的情绪、移动、参与方面有显着性作用;护理干预措施在力气、交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ADL/IADL)、手功能、总体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会逐渐增强,其

10、中力气、ADL/IADL、总体生存质量在干预3个月后能显示出干预效果,而交流、手功能方面需要随访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干预效果;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后患者的记忆与思维方面尚未出现显着性效果。表1 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各维度的比较 3 讨 论 3.1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方面 本研究使用SIS量表,从力气、记忆与思维、情绪、交流、ADL/IADL、移动能力、手功能和参与8个方面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干预,使得实施的干预措施更为全面和有效。在干预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通过发放宣教材料、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听讲座来提高脑卒中后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

11、。(2)在示范并教会患者及家属简便易学的偏瘫康复操外,为了避免患者在家中因缺少锻炼器材而耽误康复锻炼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充分利用或者改造家庭便利的资源,加强患者偏瘫肢体功能锻炼。(3)通过鼓励患者从事家务劳动,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不仅可以使已经恢复的肢体功能得到巩固,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而且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取得的进展加强了患者及家属对康复的信心,形成一个促进康复的良性循环。(4)通过促进患者参与听广播、看电视、下棋等安静的娱乐活动开始,逐步帮助患者开始关注患病前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在社区活动,参加家庭和社区的聚会,促使患者早日

12、恢复患病前的参与活动。 3.2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患者记忆与思维方面 本研究中干预措施在记忆与思维方面尚未见显着性效果,可能是因为:(1)SIS量表本身的原因。有专家指出SIS在记忆与思维方面问题的难度比较低,仅能评定中度损害患者的功能受限情况3,而本研究对象大多数为轻、中度的脑卒中后患者,这可能是造成干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2)随着年龄增加,脑内神经细胞数目和某些中枢神经递质减少,大脑血流量以及耗氧量逐渐减少,老年人较易出现记忆与认知功能的减退、反应迟钝,特别在信息提取上的障碍表现的更为明显4-5。本研究对象中60岁的患者占74.6(70岁的患者为43.8)。脑卒中可以破坏正常脑部结构,

13、加快记忆与思维功能的退化4,无论是生理性退化还是病理性退化都是不可逆的,这可能是护理干预效果不显着的另一个原因。 3.3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患者交流和手功能方面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的交流和手功能方面的效果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但在干预3个月后尚未显示明显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1)交流方面需要随访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干预效果,这和交流和记忆与思维关系极为密切有关,在前期研究中也得到证实2。(2)在手功能方面需要随访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干预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手的功能牵涉到很多精细动作,恢复较下肢慢。 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护理干预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已

14、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6-7。目前国内大部分护理干预研究中都忽视了时间因素的作用,有部分研究没有设立平行对照组,仅干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也有些研究以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因此与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中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而且本研究将生存质量量表运用到护理干预措施的评价中,并在使用前验证其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2,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 各类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2 朱雪娇,姜小鹰 脑卒中专用量表的测试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4A):3-53 Duncan P W,Bode R K,Min L S,et al. Rasch analysis of a new stroke-specific outcome scale: the stroke impact scale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