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导学案)_第1页
超重与失重(导学案)_第2页
超重与失重(导学案)_第3页
超重与失重(导学案)_第4页
超重与失重(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会一下书对手掌的压力,跟手掌受到的压力与静止时缓慢上升和缓慢下降时、突然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导学案)编写人:丁士亮审核人:姜万和班级姓名一、超重与失重【学习目标】1、理解超重与失重概念;2、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3、理解视重概念,知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实际重量不变。 【自主学习】做一做:体会什么是超重与失重如图,用手掌托着一叠较重的书,先让手缓缓上下移动, 静止时是否相同?然后手突然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再体会一下, 有什么不同?实验探究: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如图,在测力计下端挂一钩码,仔细观察测力计静止时、 上升和突然下降时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分析

2、论证: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测力计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时示数的变化 提示:设物体的质量为 m ,重力加速度为g,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求出这两种情况下的弹簧弹力F,并将其与重力比较。总结:如图,电梯里放着一个台秤, 一个人站在台秤上, 按照以下思路, 填写空白处内容。一、超重与失重 1、视重:指物体对台秤的压力或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1)匀速上升或下降f NN mgmg视重NNmg;LT mg(2)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NmgmaNm(ga)视重NNmg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mgNmaNm(ga)视重N N mg。当a g ,视重为O。2、概念(1)超重:(2)失重:3、判断方法(1) 加

3、速度方向 (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 加速度方向 (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3)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a g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4、注意(1)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的速度方向 (填“有关”或“无关”);(2)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实际重力 (填“不变”或“变化”);例1、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 ,电梯向上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2a 1ms。已知某同学相对电梯静止,其质量为m 50kg ,重力加速度g 10m/s ,求该同学受到电梯对他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分别是多大。a思考:同学,求出来吗?

4、(3)物体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时,也可以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例2、某人坐楼梯从楼底到楼顶,该人相对于电梯静止,电梯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2人的质量m 50kg ,重力加速度g 10ms。(1) 作出该人在0-14s内所受的支持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2) 若该楼的每两层之间高度差h 4m ,求该楼有多少层。v/m SF/N10 12 14 t/s【课堂练习】1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他看到 升降机内挂着重物的弹簧秤的示数为40N。已知弹簧秤下挂着的物体的重力为50N ,取g=l0m / s2,则人对地板的压力为()A .大于500NC.等于500NB.小于5

5、00ND .上述说法均不对2. 个小杯子的侧壁有一小孔,杯内盛水后,水会从小孔射出。现使杯自由下落,则杯中的水()A.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远些C.与静止时射得一样远B.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近些D.不会射出3.原来作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物体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多选)A .加速上升B .减速上升C .加速下降D .减速下降4. 如图,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小球 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5如图

6、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A、 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B.-和 O2M AM B QD. O 和 A B MB 2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都等于g2M A MB Q 工 rC A和 OMB 2二、图像问题【解法归纳】 从图象中找出解题信息,把图象与物理图景相联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解答。【典例赏析】例1. (2010福建理综)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

7、,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A. 18mB.54mC.72mD.198m做一做:F N8r,*!i'»1II4=T+ftrrJ,I1'':I1h-1TJO36912处【解析】拉力只有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由静止开始运动。最大静摩擦力fm f 0.2mg 4N在0-3s时间内:F=fm,物体保持静止,SI=O;在3s-6s时间内:F fm,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Ffl 2a2m / Sm1在3s-6s时间内位移s2at2 9m26s末速度V at 6m/ s

8、在6-9s时间内:F=f,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3=vt=6 ×3m=18m在9-12时间内:F>f ,物体以v=6ms为初速度,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11移S4=vt+ at2=6 ×3m+- ×2 ×32m=27m22所以012s内物体的位移为:s=S1+s2+s3+s4=54m,选项B正确。【点评】本题属于多过程问题,综合考查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F-t图象等知识点,需要考生准确分析出物体在每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性质。衍生题1 . (2010安徽理综)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9、 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Vms1段时间后撤去 F,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1)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2) 水平推力F的大小;(3) 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做一做:【解析】(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2,初速度为V20,末速度为V21,加速度 为a2,则V21V202a2=-2mst2设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 ma2Ff = - mg解得=.2(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i,初速度为V10,末速度为V20,加速度为a,则v20vi0a =t=1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 f =

10、 ma解得F =6N(3) 由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得Vio V201S=> ti+×20× t2=46m22要把物体运动图象与物体运动图景【点评】此题考查与图象相关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问题。对应起来,应用相关知识解答。衍生题2.(2010上海奉贤模拟)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A、B,质量均为m = 0.8kg ,在同一 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 V-1图像,求:(1) 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2) 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3) 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O 做一做:【解

11、析】(1)由v t图得 V20 422 2aB=m/s =C m/s“ t26 03- mg maB得到 = 1/15=0.0672) aA = 12- 0 m/s2 = 3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 F- f = ma1解得 F = 0.8N1(3) 设A、B在12s内的位移分别为 0、S2,由v t图得$ = × (4 + 8) ×12m = 72m1 ”S2 = 2×6×4m = 12m故 S = S1 S2 = 60m衍生题3. (2007年高考上海物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

12、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 = 10ms2°求:(1)小环的质量m;(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做一做:2S m6 t/s【解析】由图得前2s,沿杆方向的推力 Fi=5.0N : 2s后,沿杆方向的推力 F2=5.5N ,前2s小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 V = 0.5ms2,前2s对小环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i mg Sin = ma,2s后小环做匀速直线运动,有:F2= mg Sin ,联立解得 m= FI一F2 =IkgaSin =F2mg=0.5 ,所以,=30。【点评】要能够从题给图像中找出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课堂练习】1 将一只皮球

13、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 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速度大小V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A.D.B.C.F/N43210 - -1-2 5-3,-4堆2. 如右图所示,是利用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3.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4. 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而在这一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 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 m0.5kg,0.2B.m1.5kg,215C.m0.5kg,0.4 D . m 1kg,6. A的质量 m=4 m, B的质量 m2=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