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_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_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2.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一日还。两岸猿声,万重
2、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被后人誉为。3写出下列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朝还重4望天门山也是这首诗的作者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3. 根据诗意填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朝()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吗?()3、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的思想感情,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的
3、作者是(_)代文学家(_)。2“元日”指的是农历(_)月初(_)。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屠苏( )A.一种酒。B.地名。(2)新桃(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喜庆)_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畅饮屠苏( )夜晚赏月(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诗题的意思是(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行诗
4、的意思。(3)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诗人在送别元二劝酒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他们可能说些什么。6.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嚯嚯”,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1)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的秋天”,至少写
5、5个。(2)找出一个排比句。(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2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声色相间运用得十分巧妙。其中“动”指的是_,“静”指的是_,“声”指的是_,“色”指的是_。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B.最后两句点明了山间是王孙们
6、的心志所在。C.全诗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8.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_)在每一朵小花上(_)在每一滴汗水里(_)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
7、)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秋的声音,在_,在_。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1)“”一词写出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等。(2)这首诗写了孩子们在(地点)(干什么)的欢乐场面。诗中的“”“”指的都是孩子。(3)结合想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4)读了这首小诗,你
8、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10.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全古诗萧萧梧叶送,秋风动客情。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3)这首诗是代诗人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促织”就是。作者看到,料想,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11. 阅读故事,完成下列各题。望洞庭_,潭面无风镜未磨。_,白银盘里一青螺。1默写古诗。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诗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3“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_)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4“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_),作者同时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12.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问题。题 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1)写句意。桃花映水鲜。(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牧童,要到哪里去。B.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您怎样的感受?(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13. 课外阅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双端面磨床合作协议书
- 2025年GPS接收设备及其综合应用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轮式装甲车玻璃系列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变频与逆变电源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协议
- 餐饮业员工培训与晋升协议
- 健康产业人才培训协议
- 农村智能水肥一体化应用协议
- 数字创意内容开发合作协议
-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 06J403-1 楼梯、栏杆、栏板图集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2024年春季版)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第8号)
- 提香-西方美术史-
- 历年抚恤金表伤残军人抚恤金
- 明亚保险经纪人考试题库答案
-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2023年0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
- 供货组织措施及供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