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_第1页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_第2页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_第3页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与理解。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释:郑相:郑国的宰相。或:有人。子:您,对人的尊称。对:回答。禄:做官的俸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昔者: _(2)何故不受: _(3)吾以嗜鱼: _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请给这篇小古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_4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2. 阅读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sì s

2、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

3、160;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的语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当孔君平听到杨氏之子的话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己试着写一写。_5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_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水滴石穿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注释)巾:头巾 勃然:发怒的样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张乖崖为崇阳令   为:_(2)诘之   诘:_(

4、3)乖崖命杖之   杖:_(4)一钱何足道   足: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自”。(5)一吏自库中出   自:_(6)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自:_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_4“水滴石穿”的意思是_5文章中张乖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同意他的做法吗?请简要分析。_4.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加点的字。(1)其子曰   其:_(2)其邻人之父亦云  

5、 云:_(3)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_(4)而疑邻人之父   之:_2翻译文言句子。(1)天雨墙坏。_(2)其家甚智其子。_3本文的主旨,至少有两种角度的解释。请按要求回答。(1)从消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2)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4假如你是这位邻居,在知道被怀疑后,你是否会跟这位富人说明真相?为什么?_5请你续写100字左右的结尾说明这个人怀疑邻居的错误。_5.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

6、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2)物莫能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4)其人弗能应也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誉之曰。译文: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_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A.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B.不要自己夸耀自己。C.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6. 小古文阅读。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取

7、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注释以:因为。遗:丢失。度:估计,思考。复:再。尔:你,你的。为:替,给。铤:同“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与群儿戏水滨(_) (2)其人果号而至(_)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发生在王华六岁时,地点是水边。B.王华将金子投到水中,是想等人们走后,自己再取走,没有想到那人找回来了,于是只好把金子还给他。C.其人“号”是因为担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其人“喜”是因为金子失而复得。D.王华拒绝那人的报酬更加体现了他拾金

8、不昧的可贵品格。7. 文言文阅读。读书飞禽走兽,飢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选自古岩斋丛稿(注释)飞禽走兽:代指所有动物。营:建造。1人和“飞禽走兽”最大的区别在于_。2人要读书。而且要“有三到,谓_、_、_”。8. 文言文阅读。鲁相嗜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

9、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注释)相鲁:做鲁国的宰相。即:假如。下人:迁就他人。色:脸色。枉:歪曲。免:罢免。恃:依靠。1“嗜鱼”的意思是()。A.喜欢养鱼 B.喜欢吃鱼 C.喜欢钓鱼 D.喜欢玩鱼2“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的原因是()。A.公孙仪嗜鱼 B.公孙仪有威信C.公孙仪是鲁国的宰相 D.公孙仪能帮人做事3结合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_4用“   ”画出能体现文言文所蕴含道理的句子。5文言文中的公孙仪具有_的品质。(填序号)机智聪明

10、60;  精打细算  秉公执法   清正廉洁9. 文言文阅读。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注释)徙:迁移,移动。已而:不久。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纸鸢:风筝。1解释下列加线词。(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下令猎于北郊(   )(3)民皆徙避之( )(4)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 )2下

11、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出猎时,百姓纷纷离开回避,怕打扰秦王狩猎,表现了百姓们对秦王的崇敬爱戴。B.韩生之所以能料知秦王此次不会出猎,是因为他在王宫当警卫,熟知秦王的习惯与性格。C.本文情节曲折,依次写了:百姓躲避韩生劝止秦王将猎宫卫问故韩生释疑。D.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勤于观察思考,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悟出道理。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_。10. 阅读理解。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

12、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hng  cng)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  sú)为汝多知乎!”注释:盂:古代的圆口器皿。汤:热水。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2照样子写词语。例:大如车盖   泪如泉涌  _   _   _3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两小儿辩日  有口才(   )   辩论(   )  (2)日始出时去人近  距离(  

13、 )   失去(   )4用“_”画出文中的反问句。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其故。  _(2)孔子不能决也。  _(3)孰为汝多知乎!  _11. 阅读生动的寓言故事,完成下面小题。玄鹤献珠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注释)玄鹤:黑鹤。玄:这里指黑色。哙参(kuài shn):人名。为wéi:被弋(yì)人:射手。弋:用带绳的箭射鸟。穷:困窘。疮:伤口。之:代词,它,指鹤。1下列加点

14、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母至孝(孝顺) B.参执烛视之(拿着)C.各衔明珠(衔接) D.以报参焉(报答)2下列内容不符合原文表达的一项是(   )A.哙参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人。B.有一只玄鹤被射伤向哙参求助,哙参收留并治好了它,可见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C.在一个夜晚,哙参拿着烛火看门外,只见一只玄鹤衔着明珠,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D.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3短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起因是:黑鹤被射手射伤;经过是_;(简要概括)结果是黑鹤们送给哙参夜明珠做为报答。12. 按课文内容填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15、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陷。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鬻:_   誉:_   坚:_   陷:_利:_   或:_ 以:_   何如:_ 弗 :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吧。_3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_、_、_4这是一篇文言文的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的人,夸张_,他说的话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13. 读下面短文,回

16、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期待 B.期望 C.一起 D.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理睬 B.顾虑 C.回头看 D.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