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所见牧童骑,振林樾。意欲捕,闭口立。1补全古诗。2牧童“闭口立”的原因是_(用诗中原句回答)。3全诗刻画了一个()的小孩儿形象。A.工于心计B.调皮捣蛋C.天真烂漫2. 阅读练习。早发白帝城作者()_,千里_。_,轻舟_。1把诗句补充完整。2多音字组词。还hun(_)hi(_)重chn(_)zhn(_)3解词,再写出诗句意思。辞(_)还(_)住(_)啼(_)前两句意思:_4早发白帝城一、二句写了作者从_乘船一日到达_,三、四句回忆了_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3. 古诗文赏析。清明作者:(

2、 )代( )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写的是(_)这个传统节日,写了(_)的节日情景。4.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残阳:将要落山的太阳。瑟瑟:碧绿色。怜:爱。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弯如弓。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是从_这个词判断出来的。2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_5. 课内阅读。“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

3、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_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_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晓:早晨。净慈寺:杭州西湖南面的一座寺院。林子方:作者的一位朋友。1.联系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2.诗中“,”直接写出了诗人的感受。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7. 阅读。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

4、珠月似弓。(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的一种诗体。瑟瑟:碧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1“残阳”的意思是( )A.破旧的太阳。B.朝阳。C.夕阳。2这首古诗描写了两幅美丽的画,第一幅是_,第二幅是_。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4诗人描写的景物中,像珍珠的是_,像弓的是_8. 古诗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解释下列词语。潋滟:_空蒙:_3诗人抓住哪个季节的什么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光?_(填序号)A.春季 鲜花B.夏季 时雨时晴C.秋季 西子D.冬季 女子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

5、诗的意思。_9.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它的另一个读音是。(3)诗中作者用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促织”是指。(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

6、芽:芦苇的嫩芽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欲上:想逆江而上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12. 轻松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和_、_并称

7、为“三苏”。A苏洵 B苏小妹 C苏辙3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竹、_、_、蒌蒿和_; 动态的景物有_和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_13.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14. 先把下面错乱的诗句重新排列,再选择填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天寒白屋贫( )日暮苍山远( )风雪夜归人( )柴门闻犬1诗的作者是唐(李白刘长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