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知识点辛克疾词两首训练提高导读: 1.背诵、默写: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B. ,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解析:背诵默写必须准确无误,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不能多也 不能少。答案;略。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遥岑远目。(2)休说妒鱼堪脍。(3)倩何人唤取。(4) ?英雄泪。(5)舞榭歌台。(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寻常巷陌。(8)赢得仓皇北顾。(9)赢得仓皇北顾。(10)烽火扬州路。解析:在古诗文的词语中,除了生字难字,特别要注意古今同形 异义的词语,如题中的风流、寻常、
2、赢得、北顾、路等。答案:(1)岑(c e n):小而高的山。(2)脍(ku & i ):把 鱼肉切细。词中是说妒鱼味美,脍炙人口。( 3)倩(qi &n):请人 家替自己做事。(4) ? (we n):擦试。(5)榭(xi 3):建在高 台上的房子。(6)风流:指杰出、超群,如风流人物。在本词中具 体指的是“舞榭歌台”这些历史的遗迹。(7)寻常:古代指长度, 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现引伸为普通、平常。(8)赢得: 一般用作褒义。但本词中是用作贬义,含有讽刺的意味,意即“落得”, 表示得到一个不好的结局。(9)北顾:向北观望。但在本词中表示 的意思是“对中原失土,仅能北顾
3、而已”。(10)路:宋朝时的行政 区划。3 .说明下面句式的特点(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解析:诗词由于协韵、平仄和表意的需要,常常改变正常的语序, 运用所谓“倒卷之笔”(即倒装句式),鉴赏时对这些诗句要防止误 读,并细细体会它的妙处。答案:(1)正常语序“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词中是主谓倒 装,好处,一是协韵,二是突出愁恨。(2)正常语序“江南游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词中也是主谓倒装,好处是先写哀景,以景 衬人,更显内心凄楚。(3)这
4、是写半句留半句。原句是“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现在缩住半句,让读者补充,使诗含蓄而有韵味。(4) 正常语序是“无处觅英雄孙仲谋”,这是因为协韵的需要,“处”, 起首用韵。(5)正常语序当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前),烽火 (遍)扬州路”,词中突出“四十三年”,用漫长的时间,抒发沧桑之感。(注意:有的参考书理解为“扬州路上的烽火”,是对“路”字的解释有误。)4 .下面对已经学过的四首词的韵脚和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 是:(1)念奴娇的韵脚是: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这首词,气势豪雄,风格飘逸,让人想象拍板高唱之时,一定能使江 波鼎沸!这雄伟的气势当然来自命意,但韵脚激越短促的入声,用
5、在 怀古的题目下,有助于造成寂灭激切的气氛,结尾押“月”字,呼应 “?”字,更有飘逸出尘的感觉。(2)定风波声、行、生、迎、晴,押同一平声韵;马、怕, 押仄韵;醒、冷,押另一仄韵;处、去(古韵同部)押又一仄韵。其特 点是;(1)上片为二平二仄一平,下片为二仄一平二仄一平的韵脚。(2) 5句押平韵一韵到底,在每一个仄收句后跟二字衬句,与仄收 字同韵,一共三处,三韵三转。这首词用韵句的平仄声韵脚交替出现。 平仄交错,平韵为主,很好地表达了那种自在洒脱之情。(3)水龙吟押的是仄声韵,依次是际、髻、子、意、未、 气、止匕、泪。句式上,上片用倒卷之笔,多整齐的对句;下片用转折 之法,反问句、陈述句、感叹
6、句交错运用,文笔多变,而有“裂竹之严 。(4)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本词系平韵,依次是处、 去、住、虎、顾、路、鼓、否;韵脚响亮。句法大多为四字句,而以 五字句或六字句结住一层,句型整齐之中又有变化解析: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句式(节奏)、押韵、平仄等 方面,因此,鉴赏诗词的平仄,特别是押韵的情况,体会它与诗词情 感的关系,就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刚接触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 握一定的声韵知识,注意从这方面多加分析,也便不觉困难。答案:(4)(本词系仄韵)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技巧?它们在词中 起了什么作用?(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7、游子。(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这是写作技巧鉴赏题,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掌握一定的写 作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知识对具体的语言进行分析,这就是所谓“化 知识为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在反复训练中提高。答案:(1)用了比喻、拟人和移情的手法。玉簪螺髻,用比喻 写山之形。献愁供恨,用拟人写山之神。山无所谓愁与恨,但是词人 满腹忧愁,于是在他的眼里,所有的自然景物仿佛也都披上了忧苦愁 恨。这是移情于景的手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反过来,又更 能表示人内心的愁苦。(2)用了比喻,衬托的手法,词人用“落日”
8、 “断鸿”这样的衰败景物,衬托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同时,辛弃疾也 用“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3)用缩句和比喻的 手法,风雨,喻词人一生飘泊,身世浮沉。“树犹如此”,用缩句的 手法,表达“时不我待”的感受。同时,“风雨”也喻南宋在风雨飘 摇之中。(4)用了借代、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舞榭歌台”代指孙 权创建的功业,也是当年承平气象的象征。“雨打风吹”喻历史的风雨。这个诗句用形象描写的方法,说明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 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 局担忧。(5)用借代、比喻、夸张的手法,金戈
9、铁马,代精锐的军 队;气吞万里如虎,比喻兼夸张,形象地描写了当年刘裕北伐所向披 靡的气势。6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眼在哪里?它的含意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围绕它展开描写的?解析;通过分析词眼把握作品的主题,是鉴赏诗歌的一个很重要 的方法。本题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方法的理解。答案:词眼在“登临意”三字,词人登上赏心亭,目的是抒发自 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愁。词用对 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 凄清的意境,以烘托“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 达“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登 临意”。7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 用典故。请你具体说说,他的用典好在哪里?解析:辛弃疾很会用典,他作此词时,已年过六旬。人上了年纪, 自然喜欢讲古,再加之题为“怀古”,托古讽今,用典在所难免。全 词用典虽多,却都相当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碍思想的表达,而且用 简炼的语句,表现了丰富的内容,非一般“掉书袋”可比。本题要求 体会其用典,深入理解词的主旨。答案:首先,词人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词中所选典故,均与 京口北固亭相吻合,与帝王将相有关,且都是南北分离史事。使用这 些典故,可直而不露、隐而不晦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 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让
11、人郁郁于 怀;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急于“封狼居胥”,建盖世奇功,反遭惨败, 来类比韩?胄不修战备、轻战冒进的路线,使人提心吊胆;用廉颇被 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令人久久扼腕长叹。其次,作者用典, 善于截取形象的画面,采用生动的语言。写刘裕北面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赢 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北国社日的场面,“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写自己壮志难酬,“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其怨愤之情萦绕笔端。一个个典故,在作者笔下 化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全无刻板生涩之感。使读者宜于理解、 乐于接受。8 . ”休说妒鱼堪
12、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引用了一个典 故,作者的旨意是什么呢?可以有多种理解,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解析:用典是辛词的特点,通过用典含蓄地表达词人内心复杂的 情感。因此,如何正确把握词人用典的旨意,就成为鉴赏辛词的重点, 也是难点。这里只是举出一个例子,以引起我们注意。答案:第一种理解,“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 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妒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 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 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
13、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这样理解把“归”,释为归乡。词写的是词人的思乡之苦。第二种理 解,归,释“归隐”。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辟齐 王东曹椽”,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妒鱼,便弃官回乡。俄而 齐王败,时人以为他有先见之明。(见晋书张翰传)后人遂以 这个典故赞归隐之念,作者则不以为然,反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不 愿隐退:现在季鹰(借指作者自己)归隐回家了吗?张翰见齐王将败 而退缩,作者在南宋面临危急的时刻,却耻于归隐,作者反用这个典 故表达他尽忠报国、挽狂澜于既倒的赤心。本资料采用第二种理解。9 .以美人烘托英雄,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美学情趣。苏东 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14、、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 采用了这种写法,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解析:这是一道写作鉴赏题,也是一道比较分析题。以美人衬托 英雄,这是两首词的共同点,但写法上有正侧、虚实之?,至于在词中的作用,更是各不相同。这些都要细心体味。答案:苏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用的是 侧面实写,因为小乔为周瑜之妻,实有其人,赤壁破曹之时尚健在。 词人运疏于密,在紧张激烈的赤壁大战之前,穿插这一个细节,看似 闲笔,实际上是以此衬托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气概和风采。辛词在终拍,怨无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这是正面虚写,因为无人 可托,也无美人来?泪;暗示了无人抚慰志士之心,唯
15、有独自哀伤, 发其世无知音之叹。词以美人来衬,使词融入一种刚柔相济之美。10 .赏读辛弃疾词破阵子,回答问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八百里分麾下炙:此句意为:大战之前,所有的官兵都分 到了火烧牛肉的犒赏。八百里,即“八百里?(b6) ”,牛名。麾下, 即“部下”。作:根据对文见义的原则,应释为“如”。的卢: 马名。传说中的千里马。(1)词的格式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首词也是这样的吗?请作简要说明。解析: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是词的一般格式,但是“作文有 法,文
16、无定法”,作家和诗人常常运用他的创造力,突破固定的模式。 鉴赏诗歌,切忌公式化,要能敏锐地发现作品的创意所在。答案:这首词上下两片描写的是同一个战斗场面,上片“沙场秋点兵”之后,下片紧接着便是“马作的卢飞快,高中地理,弓如霹雳 弦惊”,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便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样写,上下片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势如雷霆 万钧,大气磅礴。(2)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开头这两句包含了 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描写出来,不少于 200 字。解析: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这首词劈头向我们展示的一幅画面 是: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词人,在灯下观看他的
17、宝剑。但是,词人为 什么喝酒而至于醉?古人常常借酒浇愁, 词人有什么愁?他为什么醉 了之后,忽然要挑灯看剑?他一边看剑,为什么眼前又会梦幻般地闪 现出一幅战斗的场面?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根据词人的生平,结合 词的具体语境去想象去补充。本题要求我们再现词人这一心理过程。答案:更深人静,万籁俱寂,诗人忧思重重,夜不能寐,梦中惊 醒。是呀,诗人于绍兴三十一年率军南下,多次上书朝廷,朝思夜盼 的就是收复中原失土,漫长的十多年过去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 门,事业一无所成,他怎能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于是饮酒消愁, 哪知愁更愁,终于喝得酩酊大醉,醉醺醺中挑亮灯光,从墙上取下宝 剑。这宝剑呀,本应随着他在
18、战场奋勇杀敌,可现在却只能把它闲置 起来,挂在墙壁。他把那雪亮的宝剑看了又看,拿起酒杯喝了又喝, 也许是边看边喝,也许是边喝边看,愈醉愈看,愈看愈醉,迷迷蒙蒙 中,耳旁仿佛响起了瞭亮的军号声,眼前竟然幻化出了连绵不绝的军 营,一支宏大的军队正整装待发,待他前去发号施令。(3)这首词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因而最后一句在情节上和感情上都与前面形成极大的转折,请你对此进行简要分析。解析:抑扬,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或者先扬后 抑,或者先抑后扬。它在抑扬之间,显出极大的反差,以起到惊心动 魄的效果。答案:词起篇写诗人无限忧思痛苦,“醉里挑灯看剑”之时,突 然间眼前幻化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这时的诗人好比排云直上, 翱翔太空的苍鹰,正当其吞云吐雾,所向披靡,读者也为之心摇神动、 拍手称快之际,陡然间风云突变,犹似飞星坠地,发出“可怜白发生” 的一声浩叹: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托与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平台建设运营考核试卷
- 篷布制造与智能化生产技术考核试卷
- 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 句容市2025届小升初常考易错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宁夏长庆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四)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南京工程学院《大数据思维与决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二中2025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2025年5月初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建筑环境数值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英语试题含解析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解读与培训
- 2024年第四季度 国家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V”法铸造工艺及应用
-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实施方案
- 余甘果的栽培与加工工艺
- 10000风量废气催化燃烧净化VOCs设计方案
- 中考英语双向细目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