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旋流器技术参数_第1页
国内外旋流器技术参数_第2页
国内外旋流器技术参数_第3页
国内外旋流器技术参数_第4页
国内外旋流器技术参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旋流器技术参数1、澳大利亚重介旋流器流量参数标准型流量重介流器直径最大入料粒度总流量m3h入料中固体物 *(M3h)最大溢流量最大底流量矿浆量(M3h)固体物量(M3h)矿浆量(M3h)固体物量(M3h)500331253610431361461041196561614856227104727478226667831760513209226477923780053359102296851024190060476136393112136541000676401835281501837311507785624570619624598125083104829986423329912013008

2、71148328947252328131150010016194631335338463185大流量型流量5004219656162485622610513068725274873571059428122353103122497606350114341312014357800675601604621331606490075744213614174213851000839562737892242731091150961338382110430638215312501041637468135036546818713001081793512147939451220515001252529723208

3、7528723289现有11501090310903250310125*高流1150/2351182338975270338135*高流1300/28014814231222326423169说明:以上数据基于9倍的重介旋流器直径的压力下所得数据。表示参考指标,1 150重介旋流器的EP参考值约为0.022,1300重介旋流器的EP参考值约为0.018,选用更大直径的重介旋流器所取得 的分选效果要相 对好一些。表中入料固体物流量所对应的介质与煤的体积比为2.5 : 1 ,实际选用时应取2.8 : !或 3: K2、国内旋流器2.1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原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由一台圆筒圆锥

4、型旋流器与一台锥结合型旋流器串联而成。筒型旋流器呈30。倾斜放置,在上部与筒锥型旋流器相串接。介质由筒型旋流器下部沿切线方向给入,原煤则 由上部中心管给入。分选是从低密度进行,低密度的煤由第一段筒型旋流器的下部溢流管排出,中间产品 由上部排出,沿切线方向进入第二段筒锥型旋流器,在该处获得最终中煤和歼石。从三产品旋流器的第一段不仅可以得到质量高的精煤和稀的重介质,而且可以有 效地提高第二段的分选密度。特点 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用一种原始密度的悬浮液选出三种产品。具有入料粒度上限高、处理能力 大、分选效率高的特点。使用无压给料大大简化了选煤厂的工艺配置,设 备费用及投资及厂房投资均可大 幅

5、度降低。同时无压给料,还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费用。适用范围高硫、较难选、难度和极难选原煤主要技术特征型号规格直径mm处理能力T/h允许最大入料粒度mm入料高差mm介质压力MPa介质循环量m/h_段二段WTMC508/35050835030-4020-30800-12000.04-0.05150-180WTMC600/40060040050-6030-40800-12000.05-0.06200-250WTMC710/50871050890-11040-50800-12000.06-0.08300-350WTMC850/600850600110-13050-6080-12000.08-0.10600

6、-650WTMC900/650900650140-16060-70800-12000.10-0.12650-700WTMClOOO/7101000710200-22070-80800-12000.12-0.15IOOO-1200WTMCI200/8501200850250-35080-90800-12000.2-0.25IOOO-14002.2有压给料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在重介质旋流器中的煤与歼石受重力与离心力的作用,当颗粒密度大于悬浮液密度时,所受作用力方向与 离心加速度方向相同,颗粒在旋流器介质中做离心运动,集中在外层。由于干扰下沉作用,紧贴器壁的是 大歼石,其次是中等粒度、小粒度歼

7、石汇合形成螺旋运动的歼石带,当矿浆到达锥体部分时离心力急剧增 加,形成明显颗粒带。当颗粒密度小于悬浮液密度时,颗粒在旋流器中作向心运动,并集中在旋流器的中心轴附近,呈螺旋运动 形成中煤和精煤带。当煤浆运动到溢流管时,精煤和中煤被压向溢流管,在此处由于溢流管底部的涡流作 用发生了二次分选。精煤煤流沿溢流管排出,中煤和歼石将旋流,中煤带在轻颗粒与重颗粒间起隔栅作 用,该处可使灰分较低的中煤向底流口运动而作为尾煤排出或随精煤沿溢流管排出。有压给料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分选效率高的特点适用范围对不同原煤有较强的适用性主要技术特征型号结构参数允许料最大粒度mm给料压力MP

8、a处理能力内径mm柱体高mm给料口径mm溢流管径mm底流口径mm锥角度M/h干料T/hFZJ-IOOO1000750300X180280 300320160.180 200.22024020800.5-0.1480120-250FZJ-850850650250X150380 350320210.230 25020600.5-0.138090-150FZJ-710710500200X120280 300320160.180 200.22024020500.5-0.130070-105FZJ-600600450180X100220120.140 18020400.5-0.123055FZJ-500

9、500400150X8018080.100 12020250.5-0.115040FZJ-350350300100X6012540.55.7020100.5-0.160152.3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在重介质旋流器中的煤与歼石受重力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密度大于悬浮液密度时,所受作用力方向与离 心加速度方向相同,颗粒在旋流器介质中做离心运动,集中在外层。由于干扰下沉作用,紧贴器壁的是大 歼石,其次是中等粒度、小粒度歼石汇合形成螺旋运动的歼石带,当矿浆到达锥体部分时离心力急剧增 加,形成明显颗粒带。当颗粒密度小于悬浮液密度时,颗粒在旋流器中作向心运动,并集中在旋流器的中 心轴附近,呈螺旋运动形成

10、中煤和精煤带。当煤浆运动到溢流管时,精煤和中煤被压向溢流管,在此处由 于溢流管底的涡流作用发生了二次分选。精煤煤流沿溢流管排出,中煤和歼石将再旋流,中煤带在轻颗 粒与重颗粒间起隔栅作用,该处可使灰分较低的中煤向底流口运动而作为尾煤排出。或随精煤沿溢流管排 出。特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分选效率高的特点适用范围煤泥脱灰降硫主要技术特征型号规格直径mm处理能力m'/h入料粒度mm入料压力MPa分选下限mm介质粒度mmEP值SMC150150200-0.50.120.074-0.043 > 90%0.08-0.1SMC200200300-10.190.07

11、4-0.043 > 90%0.08-0.1SMC250250800-10.230.074-0.043 > 90%0.08-0.1SMC3003001000-10.2850.074-0.043 > 90%0.08-0.12.4煤泥水浓缩分级旋流器工作原理使分离的料浆以一定的压力从水力旋流器上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大小颗粒之间存在着粒度差异,所受的离心力、向心浮力和流体曳力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颗粒受离心力较大,沉降到器壁,由底流口排岀,小颗粒则由溢流管排岀,从而达到分级或浓缩的目的。特点采用新颖的水力旋流器内部结构以及较高的内表面光洁度要求,提高

12、了水力旋流器的分级效率和分级精度。采用聚氨酯 弹性体制作,具有轻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根据分级粒度或浓缩浓度的要求, 可以方便的调整溢流管和底流口的尺寸,和具有安装、调试、维护、更换方便的特点根据处理能力的不同,通常将同规格旋流器并联组合,成组供应。旋流器组由进料分配器、溢流箱、底流箱、支架等部 分组成。合理的设计分配器、箱底倾角大小将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选煤厂粗煤泥的回收;浮选前矿浆浓缩;过滤机、离心机前予浓缩、澄清等等。主要技术特征型号规格FX150IFX150-nFX200FX250FX300FX350JFX350mFX350mFX500-IFX500-n直径(mr)

13、150150200250300350350350500500锥角(°115202020201520252020分级粒度(mm0.01 0.0740.02 0.0740.03 0.10.04 0. 150.05 0. 150.06 0. 20.07 0. 20.08 0.20.1 0.50.1 0.5处理能力(m3h)15 -2510 2525 3035 5050 7070 IOO70 -IOO70 Ioo140-180140-180螺旋分选机技术参数一、LUDOWICl 提供:每个头处理能力:3.1 t/h (253.5th)入料粒度:0.1rnmImm (0.0752mm是最大允许

14、范围)入料矿浆中固体浓度:35% (ww) (25%45%是最大允许范围)每个头矿浆量:8 m3h (69m3h是最大范围)要求入料量必须保持稳定。SX7型(3头)包含框架,地脚为107Omm见方,高为3750mm,加上分配器高为540OmmOSX7为高产率、低分选比重型。SX4型(3头)为低负荷型,具有相同的地脚,但高为2460mm,加 上分配器高为410OmmO总的选用原则:保持相对较低的矿浆量及固体量可获得较高的分选效率,其分选比重在17左右,但如需按高比重进行分选,每个头的入料量应大一些。、CREBS提供每个头处理能力:2.2 3.85 st/h (23.5 t/h )入料粒度:1.1

15、9mm X 0.149mm(2mm是最大允许范围)入料矿浆中固体浓度:30% 35% (WW )每个头矿浆量:2835gpm相当于1680 -2100加仑/小时(106 132.5升/分钟 相当于6.36 - 7.95 m3h) (44 gpm相当于166.5升/分钟、9.99m3h,是最大允许范围,28gpm(6.36m3h)是最小流量。)螺旋分选机处理量决定于歼石产量,每个头肝石产量最大应在1.65sth,即1.5th左右。 螺旋分选机总的分选特征为:14M X 28M (1.19mm X 0.595mm)粒级的分选比重要比28M X 60M (0.595mm X 0.25Omm)粒级的分

16、选比重高。60M X IOOM (0.25Omm X 0.149mm)粒级及 IooM X 200M (0.149mm X 0.074mm)粒级的分选比重要与14M X 28M (1.19mm X 0.595mm)粒级的比重相 同或高。-200M (0.074mm) 一般不能保证分选。典型地,14Mx28M(119mmx0.595mm)粒级的分选比重为:1.80 - 1.90,歼石分割处2.10-2.25 SG . 28M X 60M (0.595mm X 0.25Omm)粒级的分选比重为:精煤分割处1.70 1.80,歼石分割处 1.90-2.10 o煤炭职工相当一部分是文盲,队伍的整体文化

17、和专业技术素质比较差。至1998年底,国有重点煤矿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共 有职工310万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万人,占职工队伍的比例为15.5%,还有10万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的学历在高中以下。国有地方和 乡镇煤矿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更低。这样的比例,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国内其他 行业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据了解,美国、 澳大利亚等先进采煤国家煤炭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我国的石油、电力和交通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比例也已接近或超过30% o专业知识结构和队伍分布结构不合理。煤炭行业同全国其他行业一样,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以及继续教育和新知识培训等方面比较薄弱,知识更

18、新慢。在人才资源分布上也不 均匀,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和设计等单位,生产建设一线相对较少。另外,东西部地区差距也较大,西部煤炭企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还不到9%。煤炭行业的行业效益差,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煤炭行业科技含量低,用人多,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更加突出,职工收入大幅度下降。整个行业人均收入在 40多个行业中,由过去的前几名下降到倒数一、二位,人均收入不到石油、电力的三分之一。目前多数国有重点煤矿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难以为继,低水平收入也不能保证。新分配大学生到矿上工资水平低,还不能按时发放,基本的生活难以维持,很多人跳槽,离开 了煤炭行业。据不完

19、全统计,煤炭院校每年大中专毕业生留在行业内的不到40%。在1998年下放地方管理以后,各院校都面向社会培养人才,能来和愿来煤炭系统工作的就更少了,特别是西部地区更加突出。煤炭高 校下放地方管理以后,除教育部直属的中国矿业大学外,其他学校都下放到各省(市)管理,多数学校更改校名,调整专业和办学方向, 煤矿特色逐渐削弱,甚至停办。现在,全国没有一所学校保留矿院的名称,有煤矿特色的系和专业大大减少了,煤炭人才培养的规模不 断萎缩。目前,煤矿电子产品的维护、检修人员寥寥无几,电子技术的开发、设计人员更是少的可怜。各方面的原因都有怎样解决呢? 关于高含歼入料重介旋流器选用的有关说明1、影响旋流器分选低产

20、率物料时的处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介质与煤的体积比(最小介煤体积比为2.5:1 )和旋流器底流口(或称排砂口)的排歼能力。对于常规两产品重介旋流器来说,对于易选煤和高比重分选时, 可选用相对较小的介煤比(如国外常用的2.8:1 ),对于难选煤和低密度分选时,应 选用高的介煤比(3.54:1),在此高 介煤比和最大底流口情况下,标准的DSM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排歼量将在旋流器的入料量的50%以下。在精煤产率低于50%的情况下,必须提高介煤比,才能使旋流器排出更多的 歼石,因此,此时需要更大型的重介旋流器或旋流器组来处理。2、南非MUItOteC公司研制了 RejeCt TM型圆筒型重介旋流器来处

21、理低产率原煤。该旋流器采用有压入料,溢流方 式与传统两产品旋流器相同,底流为切向或渐开线出料,并配备类似于沃赛尔旋流器的涡流分离器(目的是增加排肝口的背压,以减少精煤在歼石中的损失)。工业试验用直径为66Omm底流口直径为85-100mn(传统等直径的重介旋流器的底流口直径为20Omm入料口直径为13Omm与传统相 近)。较好 情况下的入选能力为100-180tho入料增大和底流量增大均会导致分选效果下降(EP值在0.02-0.04),通常情况下肝石带煤率Vl0%。底流排放量是标准旋流器的57倍,底流排放量的加大是引起精煤错配于歼石的主要原因。该旋流器优点是设备选用少、介煤比相对较小。3、另一选择是选用英国煤炭局开发的LARCODEM (SLarge COal dense medium SeParatOr)重介旋流器,该旋流器结构形式与国内两产品无压圆筒重介旋流器基本相同,排歼口为沃赛尔式,也为无压 给料,底流和 溢流都有通过入料80%的能力,现场应用中底流排料量占入料量的50%55%,某些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