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_第1页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_第2页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_第3页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_第4页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一、认识特点 (一)自闭症儿童的一般认知特点从注意、思维、语言等不同的认知过程来看,自闭症儿童的认知障碍是非常明显的。 眼神的接触研究表明,从出生的第一个月起就可以看出,那些患有自闭症的婴儿无法和父母或抚养者进行眼神接触。对人的脸型也不感兴趣,有的观察表明,三个月的自闭症婴儿尚不能区分人脸。 共同注意共同注意是一种使用感官与他人分享喜悦的社交能力,对正常儿童来说,大约12个月的婴儿会显示出共同注意这一社会能力。比如,当他们看到可爱的玩具时,会用手指向那些玩具,力图和他周围的人分享这种兴趣。但是,相关的比较研究认为,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定向反射的迟

2、钝,缺乏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组织和维持作用差,也不能产生共同注意。另外,自闭症儿童在注意方面的表现往往是非常矛盾的,有时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出漠不关心,有时又出现明显的“过度选择”,即面对多种刺激时,只能过度专注于其中的某一刺激,仅能对这一刺激作出反应。比较而言,自闭症儿童更倾向于对物的注意而不是人的注意。 智力一般来讲,自闭症儿童常伴随着智力偏低或轻度弱智,但有的自闭症儿童又会在空间知觉、机械记忆、计数、艺术和操作等方面表现出超凡的能力,这种单项的突出的认识能力常使人感到困惑。 语言在语言方面,尤其是语言沟通方面,自闭症儿童明显地表现出落后和无能。大约有一半的自闭症儿童不具备实用性语言

3、。正常儿童大约在一岁左右开始说话,经过早期的训练,自闭症儿童可能在六岁前开始讲话,若到十岁都没有开始讲话,他就很难有可能出现口语,甚于终生保持缄默。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探讨了自闭症儿童语言无能的特点。自闭症儿童的音质、音量、音调方面常显示出与正常儿童不同。有的儿童说话像唱歌,有的常发出怪声怪调。自闭症儿童的词汇多使用作为主、谓、宾等成分的实词,而较少使用连接词、形容词和介词,常错用代名词,将“我”说成“你“。在语用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常使用回复性语言或鹦鹉学舌性的语言以及隐喻性语言。比如,说“楼梯”是暗指到某处去玩。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对他人的呼唤缺乏应答性反应,往往不能倾听他

4、人的讲话,难以开始交谈和适当地结束交谈。(二)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我国心理工作者根据心理理论,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认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有研究者(Premack&Woodruff,1978)对大猩猩的认知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他们首次提出了心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将自身以及其他们的个体行为归因为某种心理状态的能力,并由此产生的对行为原因进行推论的理论系统。心理理论强调人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认为理解他人本身也是一种能力。换言之,当个体能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时,才有可能培养他自己的信念、欲望和兴趣。aron-Cohen(1985)在有关儿童发展研究中发

5、现,正常的儿童在岁时已具备了这样的理解力,而自闭症儿童就很难培养出这种能力。在1980年以后的十年中,这个理论已成为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流。从2000年起,我国对心理理论的关注也日趋增加,根据这一理论所进行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所进行的研究周念丽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自闭症幼儿在共同注意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闭症儿童有追视和注视行为,但持续时间大都在秒之内;教师的“指点加语言”行为最易唤起自闭症幼儿的追视;共同注意能力与自闭症幼儿情绪的关联;他们注视同伴多于注视成人。 对自闭症儿童的自我与他人认知能力所进行的研究周念丽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自闭症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

6、与他人的分化认知能力;在对他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认知时,他们可能应用图形代替策略,“表情图片提示”课题比弱智幼儿完成得更好;对他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认知时,对用婴儿照片呈现的表情判断要优于卡通人物。 对自闭症儿童的象征游戏能力所进行的研究周念丽通过自闭症幼儿在半结构化的游戏中的行为观察,发现自闭症幼儿不管在语言能力的强弱、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几乎都没有象征游戏能力。通过游戏过程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幼儿与弱智和正常儿童相比,他们缺乏对玩具功能的正确认知;没有合作性游戏行为,对游戏本身的兴趣都远远低于弱智和正常儿童。由此推论出这些可能是阻碍自闭症幼儿进行象征性游戏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推测

7、能力所进行的研究蔡蓓英等人(2000年)对49名自闭症及30名弱智儿童进行了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的研究。实验的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明显落后于弱智儿童,但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能够完成更高认知水平的心理理论任务。此外,焦青对自闭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进行了两次连续的研究,在对自闭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生理年龄较大的高机能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能力要高于生理年龄小的低机能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对自闭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进行评估分析的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儿童能依据他人的愿望预测他人的行为,但在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时,则表现出明显的困难,且

8、不能理解他人由错误信念所导致的认知性情绪。二、情绪表现特点情绪冷漠是自闭症儿童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他们经常避免与他人的眼神接触,表示出茫然和冷漠。不主动与他人接触,也不愿意和父母亲近,对一些群事激愤的集体情感,也不能引起他们应有的共鸣。对新奇的事物,自闭症儿童也缺乏应有的兴趣。自闭症儿童有时双会表现出极不适宜的、异常的、激烈的情感反应。比如,有时候会在兴奋的气氛下哭泣,也有时候会在悲伤的气氛下欢笑。总之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很不稳定,遇到不开心的时,容易哭闹和尖叫,有时会产生一种在正常人看来是莫名其妙、可能与幻想有关的恐惧和焦虑。三、行为特点出现各种不同于常人的乖僻、刻板的行为、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明显

9、的外部特征。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心理学家把这些行为称为挑战性行为。(一)自闭症儿童的一般行为特点、刻板行为刻板行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感官的刻板行为表现在可能反复地听同一种声音或同一首歌曲,注视、抚摩同一样东西,认定某一种颜色或式样的衣服。学习刻板性表现在学习范围十分狭窄,比如,长期只喜欢学习某一样活动,如排列卡片、计算数字等。对某一物品和人产生依赖性行为,当自己喜欢的东西陈放的位置改变或丢失时,会感到极度不安。、自我刺激性行为自闭症儿童一般拒绝他人的关怀和接触,但会无意地产生许多的行为方式。比如,摇头、转头、抓头等头部自我刺激,龇牙咧嘴和嗤笑等脸部自我刺激,不断地搓手、摆手、洗手、转动手臂等手

10、部自我刺激。除此以外,还有尖叫等其他类型的自我刺激行为。、自伤行为有的自闭症儿童伴有明显的自伤性行为。比如,自己撞击自己、自己咬伤自己的自伤性行为,吃烟头、废纸等非食物的自伤性行为。、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自闭症儿童适应性差,有明显的抗拒性行为,有的自闭症儿童伴有打人、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也有撕毁教科学、练习本、推翻桌椅凳等破坏性行为。(二)我国对自闭症儿童行为特点的研究对自闭症儿童行为特点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应行为,二是自伤行为。 适应行为贾美香、杨晓玲(1998)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了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组平均智商要显著高于弱智组,但社会适应商数却在统计学的显著水平上低于弱智组。这就提示了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应着重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水平。袁菌(1998,1999)对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行为问题,适应行为的个体差异和内在差异较大。此外,她还对三例自闭症儿童的学习适应特点进行了研究,对现自闭症儿童在学校学习中较弱智儿童被动,课堂学习不良适应表现也更为明显。 自伤行为焦公凯等人(1999)通过研究发现,自伤行为组为照组(无自伤行为)的自闭症儿童,二者在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