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_第1页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_第2页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_第3页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_第4页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来源:海峡药学 1999年第4期第11卷作者:周江海 福建省老年医院;余清平 南京军区联勤部医疗所近5年来,我们对123例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成药黄连素配合六味地黄丸治 疗,收效甚佳。服法:六味地黄丸(浓缩丸)8粒/次,每日3次口服。服至血糖降至正常时,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6 10粒/次维持。黄连素片1.5g/次,日3次口服。血糖降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最后可减至每日1次,0.5g/次维持。结果显示: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FBG在7.09.8mmol/L 的75例中,2周内血糖恢 复正常者51例,3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15例,另9例也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 逐渐恢复正常

2、;FBG在9.911.1mmol/L 的20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 10例,3周内血 糖有明显下降者8例,另2例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才有明显下降;FBG在11.1mmol/L 以上的28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8例,3周内血糖 有明显下降者15例(其中15例1个月后血糖恢复正常),3例在治疗1个月 后血糖有所下降,2例无效。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1、2、3个月后均无副作用,分别查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与用药前相比均无改变。表明黄连素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 2 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使患者血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江扬聪

3、等对西医久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21例患者, 以达美康配合六味地黄丸(浓缩水蜜丸)治疗,治疗后血糖、血压能稳定在正常 范围,从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周江海等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用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48例,显效30例(62.5%),好转17例(35.4%),无效1例(2.1%),疗效 明显高于对照组。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分析近5年来,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4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糖尿病的诊断是按1980年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提议,1982年全国 糖尿病会议采纳的诊断标准。确诊

4、为II型糖尿病 96例。治疗组48例中,男42 例,女6例;年龄6081岁,平均68岁;病程325年,平均7.8年;空腹 血糖6.918.5 mmol /L,尿糖+ ;其中合并冠心病者 30例,高血压 病15例,高脂血症者23例;38例曾用过12种降糖药物。对照组48例中 男40例,女8例;平均年龄67岁;病程225年,平均7.6年;空腹血糖6.8 18.5 mmol /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9.0 g,1日3次,黄连素片0.3g, 1日3次,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待血糖基本正常时逐渐将原降糖药减量。 同时配合糖

5、尿病饮食,限制糖的摄入。对照组维持原治疗。1.3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 6.72 mmol /L,尿糖定性阴性或血糖 8.4 mmol /L,下降幅度 1.68 mmol /L;好转:治疗后空腹血糖 11.2 mmol /L,尿 糖定性+ + ,下降 幅度1.68 mmol /L;无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变化不大, 尿糖定性亦无大改变,或血糖仍 11.2 mmol /Lo2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30例,占62.5%,好转17例,占35.4%,无效1例, 占2.1 %;对照组中显效18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治疗组中5例心律失 常有2例治愈,2例好转,23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6、, 对照组3例心律失常无改善,20例高脂血症亦无血脂变化。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1)。3讨论3.1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其病机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然其迁延 日久,阴津下注,燥热主伐正气,终至肾不周摄,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造 成气阴两伤的病理变化;而西医认为是体内的糖代谢紊乱所致。3.2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等六味中药组成, 本方为补阴的主要方剂,熟地滋补 肾阴为主药;山药补脾固肾,山萸肉补益肝肾,均为辅药;扶苓利湿健脾,使山 药补而不滞,泽泻宣泻肾浊,使熟地补而不腻,丹皮清泻肝炎,使山萸肉补而不 涩,均为佐药。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寓泻于补。黄连素具有抗升糖激素作用, 还

7、能促进胰岛保田胞再生及功能恢复,对II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黄连素 还具有较好的降脂、降压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3.3 本组病例持续用药均在2个月以上,有的连续用药近2年,均未发现明 显的毒副作用。我们认为六味地黄丸与黄连素合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确切,用药方便,无副作用,对于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 为适宜。中药材黄连降糖新用详谈2013年03月07日来源:糖尿病网黄连能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状况,改善糖尿病人的糖代谢程度,早已被医学证实。所以,民间使用黄连辅助降糖是 一个好办法。糖尿病患者可以自己买黄连辅助降糖,尤其是糖尿病初期的病人会更为有效。在中药店购买黄连的根或茎

8、, 每次用3到5克煮水或者泡水当茶饮用,这种辅助降糖的办法既经济又实惠。需要提醒的是,胃虚寒型的糖尿病人不能 使用黄连降糖的方法,这种类型糖尿病人服用黄连反而会加重病情。黄连是广大读者非常熟悉的一味中药,人们对它的了解,可以说超过其他中药。据不完全统计,和黄连有关的歇后 语、俗语就有数十条之多。耳熟能详就有“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老太太吃黄连,苦口婆心”,“黄连打官司, 诉苦”,“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苦不过黄连甜不过蜜”等多条,这是其他中药难以比拟的。通过这些歇后语可知,人们对黄连的认识,至少是毁誉参半的。但是,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吃黄连确实是“苦尽甘 来”。黄连概说黄连是我国传统的名

9、贵中药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毛蔗科黄连属,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中医应用黄连已有2000 多年的应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 于治疗高热烦躁、胸满呕吐、泄泻痢疾以及眼目红肿、口舌生疮、痈肿、疔毒、烧伤等症。黄连为什么这么苦?这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我们知道,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小聚碱 (也称黄连素卜甲基 黄连碱、黄连碱、防已碱、药根碱、棕相碱等,人们常用的成药黄连素,学名就叫 盐酸小聚碱。黄连素究竟有多苦?有 人用1份黄连素,加25万倍的水进行稀释后,仍有苦味。“良药苦口利于病”,如此之苦的黄连素,现代研究发现却对痢疾杆菌

10、、结核杆菌、萄萄球菌、伤寒菌等细菌有很 强的抑制作用,成为治疗疾病的良药。而黄连也因为其药用价值较高,用途广泛,成为中医常用品种和我国主要中药材 出口创汇品种之一,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据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品种就有 108 种,代表性的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降糖新用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黄连的一些新的用途。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黄连还具有扩张血管、降 血压、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等作用,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心动 过速、心律失常、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

11、疗效果,尤其是能够“诱杀”细 胞,对早期胃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黄连这味老药焕发了青春。黄连治疗糖尿病,使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知 名度越来越高。中医自古就有应用黄连治疗消渴病的记载。近效方指出:“黄连,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如有脂效片,日夜 六七十起”。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以此为线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探索。最近,一项由中国、澳大利亚、韩国科学家联 合开展的科研结果表明,黄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连续3周为糖尿病模型动物注射黄连 素,结果发现黄连能使升高的血糖下降 50%左右,接近正常血糖水平。专家推测,2型糖尿病是由于控制血糖的胰岛素 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6细

12、胞不能正常工作导致。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可能是让胰岛素能更好地工作,来有效发挥降 低血糖的治疗效果。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的降血糖中药很多,为什么科学家对黄连情有独钟?原来,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既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双服类替代药物,也可以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的替代药物,更由于黄连是天然药物,只要应用 得当,很少有毒副作用出现,用之临床,是一药两用,一举两得,这是其他药物无可比拟的,人们对它青睐有加,不是 没有原因的。历代医家对黄连做出了高度评价。陶弘景认为黄连“久服长生”,缪希雍认为黄连是:“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 符合现代人烟酒过度、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相信随

13、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能够研发出防 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中药。安全须知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黄连虽然是一味治病良药,但是,应用不当,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曾有过口服黄连制剂引起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冷汗、血压下降、休克,同时引起过敏反应,如四肢及 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针尖大、压之褪色的红色丘疹样药疹,出现头晕、舌麻、咽喉不适、脸肿、颜面及四肢起尊麻疹型 药疹的报道。也有报道,大剂量应用黄连注射剂,可引起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增加、过敏性紫瘢。严重 时可致中毒,表现为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四肢抽搐、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心跳和呼吸骤停,称为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14、。所有这些表明:使用黄连防治糖尿病和所有中药一样,都必须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有是病,用是药;有是证,用 是方”。这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也是发挥中医疗效的关键。(责任编辑:徐禧禧)黄连治疗糖尿病临证体会时间:2012-12-12 12:23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黄连治疗糖尿病由来已久,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止消渴”。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宋代太平圣惠方治消渴病的 177首方剂常用的10味药中,黄连就居于前三味;普济方第 177卷消 渴门中收载复方约64个,其中含有黄连的处方为13个,可见黄连在古代消渴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笔者将以黄连为主 药的系列经方运用于糖尿

15、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简介如下,愿对同道有所裨益。常用黄连系列经方伤寒论杂病论含有黄连的方剂共 14个,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葛根黄苓黄连汤、小陷胸汤方、半夏 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干姜黄苓黄连人参 汤。1 .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通腑泻浊,能清胃肠之实热,导中满。黄连清热燥湿,清胃肠实热燥肠胃之湿。黄连单用易使燥屎内结,配伍 大黄通腑则防此弊端,又能增强清热之功。二者相辅相承,釜底抽薪”以清胃肠之实热。2 .葛根苓连汤葛根,其味辛性凉,既可解肌热,又可清肠热,还可升胃肠津液,名医别录言葛根能疗消渴”,现

16、代研究证实葛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黄苓,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 ”(本草经疏), 与黄连配伍增强其清热燥湿之功。黄连、黄苓与甘润之葛根、甘草配伍,能收 收苦燥之益而无苦燥之弊也”(本草思 辨录)。3 .小陷胸汤小陷胸汤为清热涤痰之首选方。半夏为化痰之要药,消心腹胸隔痰热结满”(别录)。瓜篓实甘寒滑润,善涤痰结,又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伤寒证治准绳),为涤痰消浊之佳品,利大肠,又能疏肝泄热、润肠通便;既助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篓润而下行,合之以涤黄连清热泻火,又助半夏化痰开结,兼润便导下。医宗金鉴载: 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小陷胸汤,清热涤痰以消膏浊,辛苦

17、行气以除中州之满。4 .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人参健脾益气,干姜温中行气,二药配伍作用于脾以温中健脾;黄苓、黄连清热燥湿,作用于胃以清胃热。两组药 物寒温并用、补泻兼施。5 .半夏泻心汤苦寒之苓、连与辛温之半夏、干姜配伍,辛苦相配,寒温并用,为辛开苦降法的典范,苦寒能清热除湿工 辛通能开气泄浊”,辛以开之,苦以降之工 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临证指南医案),又合人参、甘草、大枣健脾益气。6 .乌梅丸乌梅酸温,敛肝木而助厥阴之气生,而风消火灼之虑消于无;生津养阴以止消渴;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黄柏尤长 于清利脾肾之湿热。又乌梅配连、柏,苦酸以制甜。当归补血而柔肝,活血通络以养肢末,人参、细辛、蜀椒、桂

18、枝、 干姜、附子温中散寒,又温通经络之力尤甚,为治疗下寒证而设。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又辛甘合用可化阳,酸甘 相合可坚阴。如此,阴阳得以调和,寒热更可平定。黄连系列经方应用要点素问奇病论曰: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笔者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病起食郁,因郁而热,热耗而虚,最终由虚至损,形成 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郁热虚损4个阶段。具体过程为:过食肥甘,脾胃功能受损,食滞中焦而成中满;脾土壅滞,日久 化热,波及脏腑,或与痰湿胶合,表现为胃热、肠热、胆热、肝热、痰热、湿热等;病情迁延,热耗气伤阴,发展到虚 的阶段

19、,此过程多见虚实夹杂,表现为脾虚胃热、脾虚胃滞、上热下寒等;热、虚阶段进一步发展,损伤络脉,出现糖 尿病的并发症,则发展至损的阶段。根据各阶段病机特点及证候表现,辨证选用经方,常常用治糖尿病热、虚的阶段。1 .热的阶段热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胃肠实热证、肠道湿热证、痰热蕴结证。大黄黄连泻心汤清泻胃肠热结,故用治胃肠实热证, 辨证要点为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葛根苓连汤清肠热、利肠湿,故用治肠道湿热证,辨证要点为大便黏滞不爽,苔黄腻; 小陷胸汤清化痰热,故用治痰热蕴结证,辨证要点为胸皖痞闷、苔厚腻。2 .虚的阶段虚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脾虚胃滞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等。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健脾气,消中满,故

20、用治脾 虚胃滞证,辨证要点为胃胀不适,或呃逆;若腹泻症状明显者,则用生姜泻心汤;干姜黄连黄苓人参汤补脾气清胃热, 寒温并用,故用治脾虚胃热证,辨证要点为乏力,口干;一般多用党参,热象重者用西洋参,虚甚者用红参;乌梅丸清 上温下,故用治上热下寒证,辨证要点为口干苦,腰以下怕凉。黄连系列经方临证应用体会1 .消渴阶段不避黄连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正如内经所述,起于肥胖, 经历脾瘴,终至消渴。故消渴阶段往往疾病进入中后期, 多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甚者病性由热转寒。此阶段治疗本应以补益为主,但若血糖偏高,仍可于温补之中加一味 黄连,只取其降糖之用,而弃其苦寒之性。2 .黄连致泻与止泻问题黄连苦寒

21、,苦寒者伤中,故黄连可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等症状,而以生姜或干姜则可佐制黄连之苦寒,避免苦寒 伤胃。同时,黄连燥湿,可厚肠止痢,故大量应用亦可致便秘、腹胀,而若以通下之大黄配伍,则可避免黄连厚肠之弊。3 .常用黄连药对黄连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可用于糖尿病郁热虚损各个阶段。如黄连配伍黄苓,清胃肠火热,常用于热的阶段;黄连配 伍知母或花粉,清热兼顾滋阴生津,用于邪热伤阴;黄连配伍晚蚕砂,清热化浊,用于湿浊痰热胶结者;黄连配伍乌梅, 清泄火热兼敛阴生津,防火毒伤阴;黄连配伍肉桂,清上热而温下寒,用于寒热错杂者。4 .黄连用量药典规定的黄连临床剂量为 25克,此剂量范围用于调理尚可,然若用于降糖,不免力量

22、太小 ,杯水车薪。我 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黄连降糖的剂量应在15克以上。一般,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在6.5%7% 时,黄连用15克左右;HbA1c在7%10% 时,黄连用30克左右;HbA1c >10%时,黄连用45克以上。笔者曾治一初发 2 型糖尿病,空腹血糖22mmol/L ,餐后血糖34.99mmol/L ,在未应用降糖西药的情况下,应用90克黄连治疗2周后, 空腹血糖降至7mol/L左右,餐后血糖降至912mmol/L 。在应用大剂量黄连时,一般治疗周期为13个月,同时以 生姜1530克或干姜69克佐制黄连之苦寒,而血糖控制达标后,即将黄连减量,并改汤剂为丸、散剂,黄连

23、每日 用量仅13克。小结:黄连在糖尿病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以清热燥湿见长,针对糖尿病的中满内热核心病机及郁热虚损各阶段病理 特点,通过配伍,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葛根苓连汤、小陷胸汤运用于糖尿病的初期热的阶段;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 半夏泻心汤、乌梅丸运用于糖尿病的中期虚实夹杂阶段。黄连用治降糖,剂量宜大;用治调理,小量足矣;大剂量降糖, 应用汤剂短期治疗;小剂量维持,以丸、散长期调理。黄连虽苦寒,然经配伍,苦寒之性可被佐制,而无虑其伤中之弊, 作为糖尿病治疗之要药。黄连素复方为高”治疗提供新选择2010年6月15日12:健康保健专版来源:解放日报作者:群宣本报讯 日前上海市利群医院举办的健康沙龙透

24、露,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会员、第二军医大学利群临床医学院教授 吴林根多年潜心研究,发明了以中药提取物小聚碱(黄连素)为主、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组合物,治疗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取得较好疗效,为众多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廉价的治疗选择。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为中心,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聚集于个体的临床症候群,俗称 三高 症”。我国有众多 三高”患者,致使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居高不下。目前治疗三高症”分别由不同类药物治疗。2000 年起,利群医院吴林根代谢综合征工作室开始用中药提取物黄连素等按不同比例组合的复方, 治疗数千例三高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小聚碱(黄连

25、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上海市利群医院吴林根代谢综合症工作室开始用中药 黄连提取物黄连素等按不同比例组合的复方,治疗 肥胖症、 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数千例患者,初步统计显示,减肥、降尿酸有效率达83% ;降脂、降糖有效率达90% 以上,对脂肪肝也有一定疗效。黄连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配方每日治疗量的价格仅为 0.52元。这一配方于2008 年11月26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 匕种减肥用组合物”授权,取得了发明专利 证书。相关减肥降脂论文已于2007 年被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发表;有关降尿酸的论文有望下月被中国中 西医结合杂志发表。黄连素在临床中一直作为非处方药用于治疗腹泻,但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 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统 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将可能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黄连素的副作用有哪些呢?黄连素对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式有关,每日口服 2克以下,对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 传导系统,引起心率减慢。所以,临床上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