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化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别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展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联络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教学难点: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第
2、一 课 时 月 日 总 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 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学生畅所欲言 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苏东坡,他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小时候,兄弟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真是手足情深。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极少见面。这不,一晃又有七年没有见面了。这天正是中秋佳节。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味着瓜果,欣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创
3、作完成了。 出示?水调歌头?词,老师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经过的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齐读。 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区分以下字音:
4、60;前鼻音:各奔东西 偏偏 隐现 阴晴圆缺 吟诵 婵娟 后鼻音:躺 朝廷 翘舌音:玩耍 苏轼 苏辙 婵娟 读谁以下多音字: 各奔东西 屈指算来 似乎 3.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5、#160;检查: 朗读以下词语: 品味 玩耍 抱怨 悲欢离合 欣赏 但愿 宽慰 阴晴圆缺 皓月当空 心绪不宁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各奔东西 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4.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 1指导读好以下长句,注意停顿: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无情的月亮啊,
6、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别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三、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课题。 介绍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但愿美妙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四、指导书写生字。 躺:左旁最后两笔不能写错。 缺:指导笔顺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作业。 1.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耍 赏
7、160; 陪 偏 要 尝 倍 遍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
8、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二 课 时 月 日 总 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读好以下长句: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别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二、导学课文。
9、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一段,你对苏轼有何理解? 3.齐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一年一度,说说词义。扩词:一年一度的 3.出示“皓月当空,说说“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当空。 板书:皓月当空 自读,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5.映示第二、三句,结合指导朗读。 第二句:读好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美景。 第三句:读出人们“品味着瓜果,欣赏着明月的团聚喜悦 之情及苏轼的“心绪不宁。&
10、#160;板书:思念 过渡: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心绪不宁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读,体会兄弟情深。 2.议一议: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呢? 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形影不离,补充几个近义词:朝夕相处 如影随形 板书:形影不离 出示:“各奔东西,说说词义。 动作演示,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描绘老师的动作掰着手指头计算数目“屈指算来。 4.比照朗读领悟: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经有七个年头了。
11、0;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苏轼思念弟弟的急迫心情: 指名朗读,引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讨论:中秋佳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欣赏明月,苏 轼为什么会抱怨明月呢? 板书:抱怨 映示并朗读:“无情的明月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别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此时此刻,苏轼的心情怎样? 3小结:苏轼因思念弟弟苏辙而难以入眠,因久别的亲 人不能团聚而满怀惆怅,于是竟抱怨起中秋圆月。请同学们通过朗读,把苏轼的这种思念、惆怅之情表达出来。&
12、#160;4反复朗读,尝试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师范背,指名背诵,小组比赛背诵,齐背。 小结:月亮渐渐西沉,银色的月光洒到床前,苏轼因思念心切,竟抱怨起月亮来。 板书:月亮西沉 床前银光 5延伸:出示?水调歌头?词,并指出:这段内容是词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意境。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熟读课文,试背第五、六自然段。第 三 课 时 月 日 总 课时 一、复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13、0;第五自然段。 1引读: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 哪里会但愿虽然也能。 2.再读,考虑:人世间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呢? 板书: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指导朗读:“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读准反问语气。 板书:此事古难全 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读出苏轼祝愿离人彼此生活愉快, 在皓月之下共赏美景的美妙希望。 板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齐读。 小结:苏轼转念想到这些,因此心进
14、而似乎宽慰了许多。 板书: 转念 宽慰 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上文找出解释这几句词的意思的话,对照着读一读。 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此事 婵娟 齐读词,并背诵。 三、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 四、练习。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悲 离 阴 圆
15、160; 美 亮 远 留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苏轼抱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16、; ,就像天上的月亮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3.课外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 调 歌 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