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1页
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2页
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3页
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4页
电机与电器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6 电机与电器专业 目 录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 1 电路与磁路教学大纲 . 5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 11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 15 电机学教学大纲 . 19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 23 电力电子技术(1)教学大纲 . 26 电器学教学大纲 . 3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教学大纲 . 34 工厂供电教学大纲 . 37 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 . 41 电力传动技术教学大纲 . 44 电控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 48 特种电机教学大纲 . 51 电器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 54 电机电器新技术教学大纲 . 58 电机电气CAD教学大纲 . 62 Protel/EDA教学大纲

2、. 65 建筑电气教学大纲 . 77 电工材料教学大纲 . 80 电机的微机控制教学大纲 . 83 变频器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 85 变压器设计教学大纲 . 91 电路与磁路实验教学大纲 . 94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 98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 100 电机学实验教学大纲 . 103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 105 I 电力电子技术(1)实验教学大纲 . 107 电器学课程实验大纲 . 109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 111 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教学大纲 . 113 电力传动技术课程实验大纲 . 115 特种电机课程实验大纲 . 116 电器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

3、大纲 . 117 电机电器CAD实验教学大纲 . 119 电工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 122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 12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12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128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大纲 . 130 计算机辅助电机与电器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132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 134 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 137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 143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 146 II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学时:56 代码:581150 专业:非机类专业 制定:机械制图教研室 审核:钱文伟 批准:马国亮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用投

4、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本课程任务为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熟练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尺寸分析。 3.熟练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 4.熟练掌握基本立体的投影以及立体表面点的投影。 5.熟悉截切体和相贯体投影的求法,熟练掌握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6.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画法以及尺寸标注,具备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7.具备熟练阅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 8.

5、熟悉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熟悉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掌握断面图和规定画法与简化画法,理解第三角画法。 9.熟悉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等内容。 10.熟悉螺纹紧固件的画法、标记等内容。 11.掌握齿轮、滚动轴承、键、销的应用和画法。 12.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 13.掌握极限与偏差的概念,理解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的概念。 14.掌握零件上常见结构,具备读懂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15.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理解装配图的视图表达以及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和尺寸标注;掌握读装配的方法。 三、课程的内容 1.绪论 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6、。 2.制图的基本知识 国家标准关于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的基本要求,绘图工具的使用,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1 3.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重影点的投影,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的表示方法,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上点的投影。 4.立体的投影 平面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回转体的投影,回转体表面点的投影,平面立体的截切,回转体的截切,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的

7、相贯线的求解,相贯的特殊情况。 5.组合体 组合体的分类,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读组合体三视图。 6.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视图的种类,剖视图的概念,剖视图的种类,剖切面的种类,断面图,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第三角画法。 7.标准件与常用件 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螺纹紧固件的应用与画法,键、销、滚动轴承、齿轮、弹簧的应用与画法。 8.零件图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与尺寸标注,极限与偏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零件上常见结构,读零件图。 9.装配图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装配体中常见的结构,零部件的序号与明细栏,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读装配图。 四、课程的重点、

8、难点 1.制图的基本知识 重点:线型、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绘图工具的使用,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 难点:线型、尺寸标注等的基本要求。 2.正投影法 重点:正投影法的投影规律,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难点: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立体的投影 重点:平面立体的截切,回转体的截切,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的相贯线的求解,相贯的特殊情2 况。 难点:平面立体的截切;回转体的截切,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的相贯线的求解。 4.组合体 重点: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读组合体三视图。 难点: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 5.机件

9、常用的表达方法 重点:视图的种类,剖视图的种类,剖切面的种类,断面图,规定画法、简化画法。 难点:基本视图的选用原则,剖视图的标注方法,剖视图的种类和剖切方法的选择。 6.标准件与常用件 重点: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螺纹紧固件的应用与画法。 难点:螺纹的要素、画法、标记。 7.零件图 重点: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与尺寸标注,极限与偏差,读零件图。 难点;极限与偏差,读零件图。 8.装配图 重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读装配图。 难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读装配图。 五、课时分配表 六、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闭卷笔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期终考试成绩占80%。 3 七、使用说明

10、 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的。 2.本大纲为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八、教材及参考书 1.工程制图 航空工业出版社 钱文伟主编 2.机械制图与微机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先虎主编 3.机械制图 4.机械制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成果教材) 4 航空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寇世瑶主编 寇世瑶主编 电路与磁路教学大纲 学时:84 代码:581064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和电机与电器专业 制订:杨捷 审核:平林瑞 批准:戚新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力、供电和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一门重要

11、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增强工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起重要有作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 2.理解电流、电压、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及其参考方向,理解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掌握各量之间的关系。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4.掌握分析计算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方法,能根据两类约束

12、关系计算单回路电路。 5.理解网络等效变换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电阻串并联的计算。 6.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和有源支路的串并联。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7.能熟练地运用支路电流分析法、结点分析法以及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 8.理解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弥尔曼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并能熟练运用。 9.掌握受控源的概念,能进行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分析。 10.理解线性电感元件、线性电容元件的定义、电压电流关系和储能公式。 11.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根据正弦量的瞬时值解析式能画出波形图,根据波形图能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 12.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能利用相量进行正弦量的运算。

13、1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阻抗、导纳及电路的相量模型。掌握绘制简单电路的相量图。 14.掌握相量法,能熟练地利用相量进行正弦电流电路分析。 15.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复功率的计算。 16.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的同名端的意义和确定方法,耦合电感元件的电压电路关系;正弦交流电路中耦合电杆串并联的计算;简单的含耦合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17.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与特点,了解品质因数的意义及其对频率选择影响。 18.掌握对称三相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相量表达式及相量图。 19.掌握三相电路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

14、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20.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5 21.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的分析方法;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 22.了解二端口的的概念;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导纳、阻抗、传输、混合等参数的物理意义和确定方法;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变压器的概念。 23.理解非线性电阻的概念;掌握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计算方法。 24.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场强度和磁导率等磁场物理量的定义;理解磁通连续性原理和安培环路定律。 25.理解铁磁性物质的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的性质。 26.理解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磁阻与磁导。 27.

15、了解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28.理解交流铁心线圈中波形畸变的情况和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的性质。 29.了解交流铁心线圈电路模型的计算。 30.理解换路定律,掌握初始值的计算。 31.掌握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法;稳态和瞬态以及时间常数的概念,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计算。 31.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的概念。 32.掌握分析直流激励或正弦激励的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阶跃函数的概念及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分析方法。 33.了解重机动冲激函数及冲激响应的概念,掌握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分析方法,振荡与非振荡的概念。 三、课程的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

16、律 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元件;电阻电容元件;电流源,单回路电路分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 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结点分析法;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受控源;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 3.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量;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几种实际电气器件的电路模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功率因数的改善;一般正弦电路的计算。 4.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耦合电

17、感元件;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5.三相电路 对称三相正弦量;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 6 6.二端口网络 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 7.非线性电阻电路 非线性电阻元件;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 8.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和基本性质;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磁路及磁路定律; 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和功率损耗: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模型。 9.线性电路过渡过

18、程的时域分析 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均匀传输线方程: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的行波:均匀传输线的参数。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重点: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受控源,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2. 电阻电路 重点:支路分析法;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 难点:电阻的星,三角形变换;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 3. 正

19、弦交流电路 重点: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 难点: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元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阻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 4.耦合电感和谐振电路 重点:耦合电感元件;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 难点: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 5.三相电路 重点: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 难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 6.二端口网络 重点: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

20、参数。 难点: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7.非线性电阻电路 重点:非线性电阻元件;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 难点: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 8.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 重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磁路及磁路定律;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模型。 难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交流铁心线圈中的波形畸变和功率损耗。 9.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重点: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难点: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10.均匀传输

21、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重点:均匀传输线方程: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均匀传输线的行波。 难点:均匀传输线的行波:均匀传输线的参数。 五、课时分配表 六、实验项目及基本要求 实验一 设计实验电路叠加定理的的验证 要求:(1)自拟实验方案,提高实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2)设计实验方案:合理设计电路及正确选择元件、确定实验参数;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 8 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 (3)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DGX-1实验装置。

22、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验证性实验,2学时) 要求:(1)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2)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电路的外特性,入端电阻、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定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3)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可调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 实验三 RC一阶电路的响应研究(验证性实验,2学时) 要求:(1)学习自拟实验方案,合理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正确选择元器件、确定实验参数;分析和研究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掌握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2)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分别分析和研究对应的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3)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电路实验板。 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