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第一过渡系元素(II)(铁,钴,镍)_第1页
无机化学实验—第一过渡系元素(II)(铁,钴,镍)_第2页
无机化学实验—第一过渡系元素(II)(铁,钴,镍)_第3页
无机化学实验—第一过渡系元素(II)(铁,钴,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25第一过渡系元素(II)(铁,钻,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二价铁,钻,锲的还原性和氧化性。2 .掌握铁,钻,银配合物的生成及性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二价铁,钻,银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掌握铁,钻,锲配合物的生成及性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课的类型:实验课六、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一、铁(II)、钻(II)、镖(II)的化合物的还原性1、铁(II)的还原性(1)酸性介质:往盛有0.5ml氯水的试管中加入3滴6 mol.LH2so4溶液,然后滴加(NH/FelSOR 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式:2Fe2+ + Ch = 2Fe3+ 2C1-Fe

2、3+nSCN=Fe(SCN)n3-n(血红色)说明:Fe?+被氧化为Fe一计的现象不明显(淡绿色-黄棕色),可用KSCN检验F°3+。 亚铁盐一般用硫酸亚铁筱,它稳定,不易分解,为防万一还需要加硫酸。(2)碱性介质:在一试管中放入2ml蒸储水和3滴6mol.LH2s04溶液煮沸,以赶尽溶于其中的空 气,然后溶于少量硫酸亚铁镀晶体。在另一试管中加入3ml 6moi.UNaOH溶液煮沸。冷 却后,用一长滴管吸收NaOH溶液,插入(NH4)2Fe(SCU)2溶液至U底部,慢慢挤出NaOH, 观察产物颜色和状态。Fe2+2OH- =Fe(OH)2(为纯白色沉淀)4Fe(OH)2+O2+2H2

3、O=4Fe(OH)3 (红褐色)说明:为了得到纯冷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将溶液加热以赶净溶解在其中的氧气。 放置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至实验结束也没有变为红褐色。【现象:沉淀由白 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棕色】2、钻(H)的还原性(1)、往盛有Co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水,观察有何变化两者不反应.2co2+Cb+2H+ 不反应说明:在酸性溶液中,C02+比较稳定,不易被氧化。(2)、在盛有1ml CoCb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稀NaOH溶液(注:),观察沉淀的生 成。所得沉淀分成两份,一份置于空气中,一份加入新配置的氯水,观察有何变化,第 二份留作下面实验用。、Co2+ +2OH- =Co(OH)2

4、i (粉红色)、4Co(OH)2+O2+2H2O=4Co(OH).4 (棕色)(反应慢)、2Co(OH)2+Cb+2NaOH=:2Co(OH)31 (棕色)+2NaCl (反应快)说明:中刚开始生成蓝紫色的沉淀,摇荡后变为粉红色沉淀。蓝紫色的沉淀可能 是因为C,+结合的水分子少而引起的。3、银(H)的还原性用NiSO4溶液按2(1), (2)实验方法操作,观察现象,第二份沉淀留作下面实验用。2Ni2+Cl2+2H+不反应Ni2+2OH- =Ni(OH)21(绿色)Ni(OH)2+O2+H2O不反应2Ni(OH)2+C12+2NaOH=2Ni(OH)31 (黑色)+2NaCl(反应慢)说明:Ni

5、?+比较稳定,不易被氧化,在碱性溶液中也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只 有用强氧化剂CL才能使之氧化。二、铁(HI)、钻(III)、铢(III)的化合物的氧化性(1) 在前面实验中保留下来的Fe(OH)3、Co(OH)3、Ni(OH)3沉淀中均加入浓盐酸, 振荡后各有何变化,并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所放出的气体。Fe(OH)3 + 3HC1 = FeCl3+ 3H2O2Co(OH)3 + 6HC1(浓)=2CoCh + 6H2O + Cl2T2Ni(OH)3+ 6HCI(浓)=2NiCh + 6H2O + Ch?说明:co(in)、Ni(in)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放出c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6、, 再变为无色。(2)、在上述制得的FeCh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CCL振荡后观察现象,写 出反应方程式。2Fe3+ +2r =2Fe2+ +I2(CC14)说明:在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中,如不饱和烧、二氧化硫(液态)、醇等,碘呈现 棕色或棕红色;而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中,如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则呈紫色。碘 溶液颜色的不同是由于碘在极性溶剂中形成溶剂化物,而在非极性或极性较低的溶剂 内,碘不发生溶剂化作用,溶解的碘以分子状态存在,故溶液的颜色与碘蒸气相同。三、配合物的生成1、铁的配合物(1)、往盛有1毫升亚铁氟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约0.5毫升的碘水振荡后,滴入 数滴硫酸亚铁钱溶液,观察现象

7、。此为Fe?+的鉴定反应。2Fe(CN)64-+l2=2Fe(CN)63-+2I22Fe(CN)63-+3Fe2+ =Fe3Fe(CN)62(滕氏蓝)说明:由于配合物的生成,降低了Fe(II)的电极电势,使L能氧化Fe(II)生成Fe(III):L+2e =21-Ee=0.5355VFe(CN)63+e =Fe(CN)64-Ee =0.358VFe3+ +e =Fe2+Ee =0.771 V(2)、向盛有1毫升新制(NH4)2Fe(SO4)2溶液的使馆中加入碘水,振荡试管后,将 溶液分为两份,各滴入数滴硫冢酸钾溶液,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注入约0.5毫升 3%H2(h溶液,观察现象,此为Fe计的

8、鉴定反应。Fe2+L不反应2Fe2+HQ+2H+ =2Fe3+2HO3Fe3+ + nSCN = Fe(SCN)n3-n血红色,n值随SCN-的浓度而变化。说明:目的是用KSCN检验是否有Fe-计生成,但是,碘水与Fe(SCN)n产的颜色相 近,很难区分红色是碘水的颜色还是Fe(SCN)n3-n的颜色。加入H2O2后,有黑色沉淀漂浮在溶液表面,是H2O2把13-氧化为L(3)、往FeCb中加入K4Fe(CN)6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此为Fe?+的 鉴定反应的常用方法:3Fe(CN)64-44Fe3+ =Fe4Fe(CN)63j,(普鲁士蓝)(4)、向盛有0.5亳升0.2mol/lFe

9、Cb的试管中,滴入浓氨水直至过量,观察沉淀 是否溶解:Fe3+NH3H2O=Fe(OH)3+3NH4+说明:Fe(II). Fe(III)均不形成氨的配合物。2、钻的配合物(1) 向盛有1亳升Co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硫甄酸钾固体,观察固体周围 的颜色,再加入0.5亳升戊醇和0.5亳升乙酸,振荡后观察水相和有机相的颜色。这个 反应可用来鉴定Co2+oCo2+ +4SCN=Co(SCN)42'(蓝色)K稳=10-3说明:KSCN晶体周围呈现Co(SCN)"2的蓝色,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解离,但它 溶于丙酮或戊醇,在有机溶剂中比较稳定。水相中是粉红色。(2)、向盛有0.5毫升

10、CoC12溶液滴加浓氨水,直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匕静 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C0CI2+ NH3H2O=Co(OH)C11+NH4C1(NH.v H2O 适量)Co(OH)Cl+ 7NH3H2O=Co(NH3)6(OH)2 (黄色)+NH4cl (黄色不稳定)4Co(NH3)6(OH)2+O2+2H2O=4Co(NH3)6(OH)3 (橙黄色)说明:Co(NH3)6产不稳定,易氧化成Co(NH3)63+。这是因为当形成氨合物后,其 电极电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o(NH3)63+e =Co(NH3)62+E6 =0.1 VCo(H2O)63+ +e =Co(H2O)62+Ee

11、=1.84 V可见,配位前的EWL84V降至配位后的E。=0.1 V,说明氧化态为+3的钻由于形成 氨配合物而变得相当稳定。以致空气中02能把Co(NH3)6p+氧化成稳定的CO(NH3)62+。3、镇的配合物向盛有2毫升O.lmol/lNiSCU溶液加入6moi/I氨水,观察现象,静置片刻,再观察 现象,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将溶液分为四份:一份加入2moi/INaOH溶液,一份加入 Imol/1H2sCM 一份加水稀释,一份煮沸,观察有何变化。Ni2+6NH3=Ni(NHs)62+ (蓝色)K稳T.lxlO8、Ni(NH3)62+ +6H+ =Ni2+6NH4+(正)、Ni(NH3)62+ 2OH =Ni(OH)2l+6NH3T (由碱生成过来,不能溶解)、2N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