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知识清单_第1页
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知识清单_第2页
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知识清单_第3页
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知识清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畅* 3 m - “战» .X "3 4x141知识清单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1 .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的事物, 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 法。2 .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做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

2、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 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此外,暗喻还有一 些变体值得注意: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迷汤。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 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一一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 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

3、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 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4 .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5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6 1)她的性格像母亲一一同类事物作比较(2)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3)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4) 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二、比拟1定义把物当作人, 把人当作物, 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 ( 形容 ) , 这种修辞方法叫比拟。其形式是:事物“

4、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种类(1) 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2)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我到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 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知识值多少钱一斤?3比拟的作用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鸣。三、借代1定义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 而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2种类(2) 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3) 具体代抽象。例如:举酒欲饮无管弦。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

5、里如虎。(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吟罢低眉无写处。(4)专名代泛指。例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三个臭皮匠,会成一个诸葛亮。(5)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6) 以作者、产地代本体。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借代的作用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1)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2) 所借代的事物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已了解事物的背景。四、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 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2种类(1) 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6、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3) 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3夸张的作用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4) 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5) 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6) 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五、对偶1定义用字数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 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7、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叫对偶。2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 串对 ( 流水对 ) 。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3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对偶, 切忌离开

8、内容, 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 整饬, 内容空洞、 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本来目的。六、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修辞方法叫排比。2种类(1) 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 句子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排比的作用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七、设问1定义

9、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这种修辞方法叫设问。2种类(3) 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 只问不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八、反问1定义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反问。2种类(5) 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但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6) 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九、反复1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2种类(1) 连续反复( 中间无其他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